磚縫裡種菜為什麼長得好?鋪地磚的地方一般都是在農戶庭院內,鋪地磚的時候出平整土層基礎外,還在土層上鋪了一層河砂,這樣有利於地磚的平整度,再在上面鋪上水泥磚或者紅磚。鋪上地磚的土壤既有一定的透氣性、保溼性、保溫性,又相對來講讓土壤進行休眠式的涵養,同時減少了土壤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病蟲害的滋生,是一種比較清潔衛生的土壤。
因此假如有植物種子掉落在地磚縫隙中,經過一定的適宜溫溼度後,地磚縫隙中的植物種子便會萌芽生長出來。那麼地磚縫隙中的植物長得比其它土壤中的植物要好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植物的生長條件除了溫度、光照、空氣、土壤肥力、水分等條件外,還要求有充足的生存空間,這樣既有利於根系生長,又有利於地面上的植株通風透氣、枝葉擴散和吸收陽光雨露轉換成養分。而在土壤上面鋪上地磚後,無形之中讓散落在磚縫裡的植物種子有了一個間隔生長的間距,而在地磚中的種子發芽也不是都能進行,這樣只能少量種子能萌芽生長成植株,使地磚中的種子長成植株後有一個先天性的優越生存環境,也就促使在地磚縫裡生長的植物比其它土壤中生長勢頭要好。
目前,有不少人也開始嘗試在地磚縫隙裡種植葉類蔬菜,也有人種植少量的茄果類蔬菜同樣獲得了成功,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地磚縫隙裡不適合種植植株過高、根系過多和藤本蔬菜,因為在地磚上種菜要以不損壞地磚平整度為原則,如果在地磚上過多澆水、施肥,或造成地磚表面因根系生長凸凹不平,這樣就違背了在庭院裡鋪設地磚的原意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