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火星有多遠?飛往火星又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9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我們到目的地了嗎?這就是旅行當中使父母恐慌的問題。如果你曾開車去另一地區度假,那麼你肯定知道身處車中的長途旅行有多麼無聊。幾個小時之後,你只會希望自己已經到達!

如果你對長途旅行感到厭倦,那麼,你可能並不想成為一名太空人。前往外太空的旅行會比一般的沙灘之旅需要多更多的耐心。

美國曾經將太空人送往月球和繞地軌道。許多太空愛好者都夢想有一天可以通過載人航天到達那顆「紅色星球」,火星。

地球有時會被稱為「從太陽看來的第三塊巖石」,火星則會因此成為第四塊。即使火星只是與地球相鄰的下一顆行星,它們之間的距離依舊十分遙遠。

就像地球一樣,火星也圍繞太陽運轉,但行動路徑卻與地球不同。火星每過26個月就會到達與地球距離儘可能近的一點。這一點即是火星衝日點,在這一點上,根據年份不同,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從三千四百六十萬公裡到六千三百萬公裡不等。

火星衝日發生十三個月之後,它又到達了火星合日點。這一點上火星和地球分別位於太陽的兩邊,處於距彼此最遠的位置。此時,火星與地球相距大約兩億五千萬公裡。

顯然,如果想去火星旅行,最好在它「只有」三千五百萬到六千三百萬公裡那麼遠的衝日點處開始。這也是火箭科學家們安排火星無人航天任務時,會與每二十六個月一次的衝日點相吻合的原因。

如果你夢想有一天能成為搭乘第一趟載人航班前往火星的太空人,那你可要做好長途旅行的準備了。科學家們估計一次往返火星的旅程需要四百到四百五十天。你願意僅僅在乘坐宇宙飛船的去與回上就花掉一年多時間嗎?你最後可能在只過了幾個月時就會發問,「我們到了嗎?」!此外,你又會帶上什麼東西去呢?

除了長途航行,前往火星的載人航天任務還面臨著許多困難。科學家擔心太空人在航行中會暴露在宇宙射線和其他輻射下。他們也同樣擔心長期處於低重力、低光環境會對太空人產生生理影響。

但是,最難以預測的可能是太空人由於與地球隔離而產生的心理影響。太空人們將朋友和家人留在身後又缺少聯繫,沒人能真正確定這會引起怎樣的心理壓力。

火星載人航天任務的其他阻礙還包括支撐長途航行的燃料,和太空人在如此長期的任務中所需要的氧氣、水和食物。很不幸,火星上的大氣非常稀薄,理論上說無法支持人類的生命活動。

儘管有這些困難存在,世界各國仍在計劃未來的火星載人航天任務。美國於2004年將載人火星任務確立為長期目標。2007年,NASA表示希望能在2037年將太空人送上火星。

對於未來的火星任務,你準備好了嗎?沒人會知道從今往後會發展出什麼技術。一些科學家相信由核能驅動的先進發動機可以將航程縮短至僅僅39天。你能想像這種宇宙飛船的航行速度有多快嗎?

相關知識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為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僅比水星略大。

圖解:火星的真實色彩影像,2007年2月由羅塞塔號拍攝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wonderopoli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到火星需要多長時間,距離有多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與火星是相鄰的兩顆行星,一紅一藍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體現出多重相似特徵,這也令很多火星發燒友充滿了移居火星的期待!在我國曾經設立了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探訪任務的航天計劃。那麼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從地球到達那顆紅色星體呢?
  • 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飛往火星需要多久?
    前些年流傳著火星一張照片,上面有一個猴子樣的黑影子(見上圖),是不是孫悟空早就去到火星了?調侃一下,請勿當真。人類發射太空飛行器要遵循三個宇宙速度。這是為了與地球引力和太陽引力抗衡需要達到的速度。這種相衝有大衝和小衝,大衝要16年左右才有一次,比小衝還要近。2018年是火星大衝年,7月28日大衝時刻,火星距離地球只有5759萬千米;而今年是火星小衝年,火星與地球在10月14日最近,為6300萬千米。人類發射到火星的探測器一般選定在地火相衝的年份。人類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需要多久?
  • 「天問一號」命名有何寓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為什麼取名「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何時實施?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出於對外太空和地外生命的好奇,以及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人們對火星探索一直抱有濃厚興趣。   專家表示,研究火星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啟示。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行星,火星不僅有大氣,也有適宜的溫度,還和地球有著相似的自轉周期。研究火星與地球的異同,互為參考,是極具價值的基礎研究。
  • 月球土壤可以帶回地球,火星土壤為何沒帶回地球,科學家說明真相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也是最近幾年來人類重點探索的行星。科學家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多達幾十個火星軌道和地面探測器。通過這些在火星上辛勤工作的探測器我們了解到了關於火星方方面面的知識。科學家擔心火星土壤中可能含有對地球生命或者人類有危險的未知微生物。在一些科幻定影中也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由於科學家的疏忽大意而將危險的外星生物帶回到了地球而引發了災難。科學家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真的是因為不敢嗎?那為什麼月球土壤就可以帶回地球呢?咱們先來聊聊為什麼科學家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科學家不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火星是下一個地球嗎?揭秘有關於火星的,那麼你不知道的秘密!
    由於受到距離時間,文明等級的阻礙,人類已經被困於地球數百萬年時間了。儘管,人類文明在近200年時間才快速發展,直到上個世紀,人類才將腳步邁入了外太空。但畢竟,人類自誕生於地球以來,人類都沒有離開過地球。不知道是人類力量的不足,還是人為的力量將人類困在了地球上。
  •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科學家:近日點5460萬公裡
    人類探索宇宙也有漫長的一段時間了,在這些日子裡,我們也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在眾多的天體中,我們人類腳踏實地登陸的天體只有我們的衛星-月球,其他鄰裡的行星根本就沒有摸索過。火星相對於地球較近,自然而然成為我們人類想要徵服的第二個天體。
  • 火星的天空是什麼顏色?火星的一年有多長?你要的答案在這裡
    我們居住的地球傍晚的天空有時是紅褐色,但太陽系中有一個地方與地球不同他整個白天的天空通常是紅褐色,這個地方就是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第四顆行星,是一個充滿了巖石和沙漠的不毛之地。從太空中看去火星是一顆紅褐色的星球。為什麼火星是紅褐色的?
  •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_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打開APP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_火星探測器有幾個國家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4 15:15:13   火星探測器怎麼傳信號到地球   火星探測器上裝配有無線電發射技術和天線口徑,可以將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傳送回地球。
  • 火星任務——在火星的奇遇,讓你明白了什麼?
    這是一部奇幻的火星之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一場怎麼樣的奇遇,讓我們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讓我們一起看看! 蒂姆·羅賓斯愛電影開始的一半時間時就掛了。讓因為他才看這個電影的我情以何堪!總之電影還不錯,雖然結局坑爹了些,想像遜色了些,科技落伍了些。
  • 人類能把月壤帶回地球,為什麼火星土壤帶不回來?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也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最熱鬧的一年,除了我國的嫦娥5號在月球取土意外,今年還是火星探測最關鍵的一年,因為今年趕上了26個月一次的,地球與火星近距離相遇。在這個時候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燃料。
  • 火星任務:地球火山口或能解開火星秘密
    地球生命從何而來,最終將去往何方?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科學家們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不能完全解釋地球生命現象,於是有的科學家作出了大膽的設想,地球生命來自外太空,而且這個觀點越來越得到認可。自古以來,地球人就幻想有火星人。
  • 宇宙飛船發射到火星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去往火星的旅行真的是每兩年才能有一次嗎?旅行不是只能每兩年一次,但是在這段時間,去往火星的條件要好得多,這就使得其它時間沒有被考慮。現在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地球火星任務軌道,它們並不都是在火星和地球接近時才產生的,有許多的因素牽涉其中,包括宇宙飛船是否會返航、是否有來自金星的引力協助、運載火箭的運行能力。
  • 火星曾經被撞擊,地球也遭遇到碰撞,為什麼火星就不能誕生生命了
    火星,太陽系的第四顆行星,離地球平均距離5,000萬公裡,這和金星離地球的距離基本上是一樣的,因為這三顆行星的存在,不得不驚嘆太陽系或許是宇宙最奢華的生命搖籃,這是一個幾乎是無懈可擊的生命工程的結構,似乎宇宙把所有失敗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了,因為它用三個星球的細微差異,把這個工程失誤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 飛向太空的「五星紅旗」,一面已在月球「升起」,一面正飛往火星
    早在50年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中,6批12名太空人先後踏上月球表面,有一些太空人還在月球表面插上了旗幟。當然,當時插在月球表面的旗幟也只是象徵性意義,並不意味著他們在宣誓月球的「主權」。可能有很多朋友都想過這樣的問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把五星紅旗送上月球呢?
  • 地球到火星的通信有多難?從地球大喊一聲,幾十分鐘後才收到回應
    火星和地球都以橢圓軌道繞著太陽公轉,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固定的。地球與火星最近時相距5500萬公裡,最遠時相距4億公裡。這麼遠的距離只能採用無線通信。我國的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就是利用電磁波與地球保持聯繫的。人類利用無線電通信的歷史已經有100多年。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千艘飛船送10萬人到火星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認為,人類需要離開地球,從而確保人類能夠在災難到來時生存下來。12月10日,該公司星艦飛船原型機SN8升空抵達12.5千米高空後,但由於著陸過程過快,最終爆炸,整個飛行測試時間大約6.5分鐘。
  • 火星氣象服務發布了,看看離移民火星還差多遠
    南極近三天溫度是不是感覺有一點驚喜了。南極洲有史以來記錄的最低溫度是89.2 °C,是1983年南極洲蘇聯南極洲蘇聯沃斯託克站測量的。是不是已經和火星最低溫差不多了,是不是有點意思。從溫度來說移民火星不是遙不可及。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這次「紅色星球」之旅將花費大約七個月的時間,而太空飛行器將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將飛行約5.05億公裡。當載有毅力號火星車的太空飛行器抵進火星時,它將穿過稀薄的大氣層,太空飛行器本身配置了耐高溫的隔熱罩,之後會部署降落傘降落,最後被稱為天車的運載工具會將火星車降落到行星表面。
  • 火星是「自由星球」在火星上地球法律將不被承認
    (肯定有很多人看到馬斯克這麼囂張就很氣憤,你算什麼,還來制定火星主權,不過你再厲害,在地球也是有人類的法律做保障,但是出了地球,在宇宙裡的事情就不好說了)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已經把目標看在看太陽系,而太陽系中火星被許多科學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認為是一個殖民的理想行星。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這裡有您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2019年1月,我國將月球車運送到月球的另一端,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與最近NASA和SpaceX飛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不同,嫦娥四號的發射並未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實時廣播。 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葉全志說,過去十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在交流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並且指出:「如今,您可以看到科學家們在媒體上討論任務概念,並與普通人進行了大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