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不睡覺?家長做好這2點,孩子不會沉迷手機!

2020-12-19 青舟親子派

一味禁止孩子接觸手機,試圖將孩子和電子產品隔離起來的做法都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這種行為反而會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讓他們對手機產生更加持續而濃厚的興趣。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

首先要父母率先做出榜樣,合理引導孩子正確的玩手機或者iPad;

父母多花時間去陪伴孩子,讓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轉移出來。

鄭州青舟研究了解了無數孩子和父母案例,均證明了:

父母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所以一個明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是告訴孩子要怎麼做,不該怎麼做,這種空洞地說教對孩子教育起到微乎其微的效果。

特別是當父母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卻自己拿著手機不斷的玩。

這會引發孩子內心的不平衡,甚至增長孩子的逆反心態。

父母作為孩子天然的相信信賴對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帶來強烈的感染力量和潛意識暗示作用。

而孩子處於成長階段時,分析和思維能力差,但是對外界的模仿能力很強。

年齡小,可塑性大。

當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家庭環境良好,來往接觸的人品性優良。

不僅能減少負面思想對孩子心靈的侵蝕,還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負面思想的抵禦能力。

所以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人生的榜樣,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即「家風建設」。

「家風建設」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熱門詞,強調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

研究表明:

父母寬容且善於溝通,夫妻關係良好,不僅能使父母的事業順利,而且能讓孩子在學業上表現的更加的聰慧,在心理成長中更加的健康。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家庭思想教育,能夠循循善誘地幫助孩子抵禦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消極因素和負面情緒。

從而幫助他們明確學習和成長的目的,端正對學習的態度,增強自身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制力。

對於父母來說,「家庭」生活工作中都應該成為重心,應該無時無刻的在父母心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位置。

如果需要讓孩子不沉迷手機,父母不能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

經過一天繁忙的工作,父母常常忽視孩子想要玩耍互動的需求,只想儘快忙完家務事然後儘早睡覺。

而目前家庭中大多為獨生子女,無人可以陪伴孩子玩樂。

長期以往感到孤獨的孩子,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有趣的手機遊戲,而遊戲帶來的滿足感和快樂彌補了孩子內心孤獨和缺憾。

當家長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家長的制止對於孩子來說是突然的,一舉觸發了孩子內心的負面積累。

所以家長應該在工作結束後,多和孩子談談他們喜歡的事情,聽聽他們的傾訴。

親子之間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種工作後的放鬆方式,親子情感交流可以減輕一天工作的疲憊感。

雖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是結果必定是讓人欣喜的。

鄭州的 湯加輝老師,曾建議一名家長在面對孩子吵鬧著要玩遊戲的時候,在初期可以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

也告訴孩子手機除了玩遊戲還可以查詢一些知識,它的作用並不止於看電視打遊戲。當孩子在玩樂中逐漸忘記手機遊戲的時候,開始將他的注意力投入到其他的有意義的事情上。

什麼是有意義的事情呢?

就是幫助孩子擴展他們的興趣愛好,比如唱歌、逛商場、打籃球、玩積木等等。

這即能鍛鍊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們全面的成長,又可以逐漸擺脫對遊戲的依賴性。

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多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向專業的人員諮詢,而不是根據過去陳舊的教育經驗,盲目判斷和下結論。

而且要知道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改正一個缺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過於急躁。

一個優秀而健康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認識的優秀父母。

他們以身作則並且願意花時間去慢慢引導孩子,在陪伴中發現問題並及時教育。

相關焦點

  • 老師提醒:孩子手機管理,家長要做好這三件事
    智慧型手機的興盛預示了一個藉助移動終端實現的新型媒體時代進入鼎盛時期,社會、家庭、學校中的幾乎所有成員都是手機的使用者,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手機依賴症。 2. 網絡、智慧型手機已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玩遊戲不是原罪,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閒暇活動太單調、沒有時間玩、不會玩,所以才會把網絡、把手機遊戲當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3.
  • 兒子玩手機上癮,媽媽趁其睡覺偷畫黑眼圈,孩子醒來:再也不玩了
    因為小孩很容易被手機裡的遊戲吸引,一旦開始玩,就停不下來,甚至影響生活作息忘了吃飯和睡覺的時間。很多家長為此感到煩惱,怎麼勸說孩子都沒用,孩子依然沉迷在遊戲世界裡。但是最近上一對父母就想出了一個奇特的辦法,成功地讓孩子乖乖聽話,不再玩手機了。視頻中,媽媽拿著自己的眼影盤趴在床頭,在熟睡的孩子眼睛上塗了一大圈的黑色眼影來偽造黑眼圈。
  • 老師提醒:孩子手機管理,家長要做好這三件事(附分年齡段建議)
    智慧型手機的興盛預示了一個藉助移動終端實現的新型媒體時代進入鼎盛時期,社會、家庭、學校中的幾乎所有成員都是手機的使用者,有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手機依賴症。 2. 網絡、智慧型手機已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玩遊戲不是原罪,問題的關鍵是孩子的閒暇活動太單調、沒有時間玩、不會玩,所以才會把網絡、把手機遊戲當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3.
  • 孩子沉迷於電視&手機,家長該怎麼辦?
    正是因為如此,家長們也知道即使阻止了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他們也不能專心致志的學習,還是一心惦記著他們的動畫片、手機遊戲,作業只想著應付敷衍。那麼對於孩子沉迷於電視、手機,家長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1、控制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想要讓孩子有自控能力,不再沉迷於電視手機,首先要給孩子定好規矩,不能讓他為所欲為。比如規定只有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才能看多久電視;吃飯時不能玩手機等等,規矩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地遵守,持之以恆的堅持。由於孩子的視力還處在發育時期,看電視的時間一次最好不要超過40分鐘。
  • 孩子放暑假就沉迷手機怎麼辦?教你幾招幫孩子輕鬆戒掉手機癮!
    其實暑假玩手機才可怕,你以為自己每天玩手機,也不耽誤工作,所以孩子暑假玩手機,也不會耽誤學習。但是你忽略了,孩子身體還在發育中,心理也不成熟,沉迷手機不但影響學習,還會有這些危害:身體健康:視力下降,頸椎受損,影響發育心理健康:孩子無心學習,沉迷「垃圾快樂」,變得內向話少親子關係:不願和父母交流,情緒極端不穩定,走極端
  • 孩子厭學沉迷手機電腦怎麼辦?家長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那麼孩子厭學沉迷手機電腦怎麼辦呢?家長只需這樣做,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去學習!不要使用打罵,要學會引導孩子很多的家長看到孩子整天沉迷手機啊電腦啊,就一肚子火,對孩子失望透了,打罵都是輕的,但是,你打過罵過以後,孩子會改正嗎?不會!
  • 8歲孩子沉迷手機,奶奶只用一招就讓孩子自願放下手機,全家點讚
    前言:手機現在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只要離開手機,感覺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做什麼事情,沒有手機,我們會變得特別的緊張和焦慮。現在有很多孩子每天都沉迷於玩手機,網絡上經常有報導,某某家的孩子因玩手機荒廢了學業。
  • 孩子過度沉迷手機,傷害顯而易見,家長別讓手機毀了你的孩子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玩手機有利於學習新知識,還有的家長認為手機耽誤孩子學習,他們都不無道理。其實,手機是把雙刃劍,用好了自然就是好的,可是一旦使用不當,就會產生麻煩,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後果。到底該如何處理孩子和手機之間的關係呢?讀完這篇文章,你自然會知道答案。
  • 一個孩子愛玩手機,能沉迷到何種地步?
    11歲的兒子因為沉迷手機遊戲,竟然把她一年打工積攢的近2萬元辛苦錢,充值遊戲花光了,尤其讓她難以接受的是,兒子買的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物品」。初一學生沉迷手機,無心學習竟想輟學打工。廣西貴港市某鄉鎮的初一學生小浩,因為沉迷手機,私自帶手機回學校。小浩在上課期間偷玩手機,被老師沒收。
  • 孩子沉迷「玩手機和網路遊戲」,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
    長時間地玩遊戲,不但不能保證睡眠時間,還可能使大腦的其他功能區受到損害。其次沉迷於網路遊戲,孩子會忽略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與朋友、父母的社交,不利於身心發展。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1.做一個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家長尊重孩子是改變孩子行為的第一步。想想你平時在家和孩子交流最多的話題是什麼呢?「作業完成了沒有,考試考了多少分…或者你會不會常常不自覺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對你要求很簡單,我只要你讀好書,別整天顧著玩」。
  • 怎樣幫孩子戒掉手機癮?這4點,家長必須做到!
    現在的家庭裡,越來越多的小孩沉迷於手機,一閒下來就吵著跟大人要,若是不給還會鬧脾氣。一旦給了,又停不下來,非得經歷一番苦口婆心才能從他們手上拿下來。其實,戒掉孩子的手機癮也並非難事,前提是,你得知道孩子上癮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玩手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孩子正沉迷於「垃圾快樂」中
    視頻中,有的孩子,一邊睡覺,一邊上課;有的孩子,用電腦聽課,手機玩遊戲。更有甚者,左手可樂奶茶冰雪碧,右手炸雞漢堡大薯條,一邊上課,一邊在零食堆裡尋找快樂。為了享受一下短暫的快樂,這群孩子不願意早起,每天睡到自然醒。
  • 孩子沉迷於手機電視怎麼辦?讓孩子沉迷的不是電子產品,而是……
    而在這一點上,孩子與電子產品的關係也尤為明顯。父母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會神情緊張,並批評教育。有些忌憚父母的孩子,會在父母看不到的時候,偷偷摸摸玩,而有的孩子會你說你的,我玩我的,你能把我咋地?所以在不讓玩手機的博弈中,往往傷的是父母的心,耽誤的是孩子。
  • 孩子沉迷手機電視?日本宅男用一張紙,就讓孩子走出「虛擬世界」
    手機不離身已經成為現在社會的一個常態,不僅孩子玩,家長也玩。所以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自己內心也是虛的,畢竟不能以身作則,很難有說服力。家長們想要自家孩子能夠戒掉玩手機的習慣,這往往需要家長了解孩子沉迷手機背後的原因,這才能對症下藥。
  •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
    沉迷於網路遊戲的人精神高度集中,伴隨著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體力、精力消耗很大,有時在玩的興頭上就連吃飯、睡覺也忘了,致使過度疲勞。長時間網遊,身體得不到相應的休息和鍛鍊,很容易生病。最後,長時間網路遊戲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症。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區別讓人震驚
    手機已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以前的孩子最開心的就是爸爸媽媽帶他出去玩,現在的孩子最開心的是父母給他一部手機。 而家長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多多陪伴孩子做些體育活動,免得孩子去手機裡尋找被愛的感覺。
  • 孩子手機上竟有18款遊戲APP!孩子沉迷手機,這些建議亮了
    學習、聽音樂、玩遊戲位列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的前三位。調查顯示,初中生網民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學習的為22.2%,這一比例在高中生網民中為20.1%,小學生網民中為16.8%。網際網路已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有力幫手。各學歷段未成年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學生網民玩手機遊戲比例達到51.1%。
  • 孩子沉迷看電視玩手機,眼睛近視!用一張紙,讓孩子自願丟掉手機
    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孩子對手機、平板、電視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尤其很多孩子要上網課,更是給了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藉口。然而,除了上網課,孩子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個壞習慣——沉迷電視看動畫片,抱著手機看視頻玩遊戲。
  • 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迷手機和遊戲?
    一回到家,孩子就開始玩手機,不和家裡人說話;孩子說起遊戲頭頭是道,對現實世界漠不關心……孩子沉迷手機和電子遊戲,是許多家庭繞不開的大問題,父母擔心孩子的健康和學業,看到孩子的不良表現難免憂心,但深究問題的根源,可能就在我們自己身上……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遊戲充了錢。」「我是他爺爺,他父母不在身邊,我管不了他呀。」
  • 孩子整天抱著手機?這3招讓孩子自願放下手機,父母不一定要打罵
    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備品,人人手裡都有一部手機。甚至現在的小孩子,家長也會給配手機。由於現在手機的發展速度很快,手機已經不僅僅只能打電話和發簡訊了,還可以進行一些玩樂。由於孩子還小,自制力並不是強,會受到遊戲的誘惑,從而沉迷於手機世界裡面。其實手機對於小孩子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