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古代,由於天災人禍等原因,人的壽命是非常短暫的。據相關資料顯示,從秦朝起,人的平均年齡大致為20歲左右,而到了東漢及三國時期,壽命有所增長,為22歲。到了唐朝,百姓生活有所改善,達27歲,宋朝時勉強步入30歲的大關。不過直到清朝,百姓方才第一次達到33歲的平均壽命。
從這些數據上,我們不難看出古人壽命的短暫。而這樣的數據,也更讓人理解,為何不管明君庸主,尋找長生藥都是他們最大的夢想。然而接下來的這個人,卻顛覆了人的想像!與歷史上難辨真假的記載不同,他上過報紙,受過採訪,有無數人可證明他的年齡:他活了整整256年。
此人正是李慶遠。他生於康熙十六年,在民國二十二年去世。一生共娶24位妻子,並且留下了多達180位子嗣,如今後人尚在,其名尚傳。這樣一位奇人,幾乎歷經清朝9帝的統治,甚至直到清朝滅亡,他還又活了22年!
民國時期,他的傳奇事件還曾令四川軍閥楊森敬佩不已。他特意邀李慶遠來講解養生長壽之道,一時間甭管是官老爺,還是周邊百姓都紛紛湧來,只想一睹壽星模樣,氣氛十分熱烈,此事更是轟動一時。
1932年,為了求得李慶遠長壽的秘訣,他的同鄉劉成勳,特意以記者的身份對他進行了專訪。此時,這位已經百餘歲的老叟仍然神採奕奕,在接受採訪時更是知無不言,言之不盡。他將自己的養生之道一一列出,並結合實際案例給在場的人員進行分享,一時傳遍當地。而在1933年,劉成勳終於將這次採訪的記錄整理完備,深受百姓好評。這些內容也被1986年發行的一本雜誌所收錄。而在其中,李慶遠是這樣說的:
為了長壽,首先不要過多食用肉食,長期吃素非常關鍵。另外,他還推薦了幾種健康食材,如黑豆、馬齒筧、芹菜及山楂等食物,都是極為健康的食材,只有保證飲食健康,才有長壽的機會。此外,保持心態平和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愛笑,冷靜,不急不躁,清心寡欲,才能保證心態上的健康。而當生理和心理都能保持健康時,人體機能才能達到最優秀的狀態。而人如果做到血通、尿痛、便通時,根本不需要什麼靈丹妙藥,很輕易的就能健康長壽。當然,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維持這一切的根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