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到「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溝通"是微信唯一不變的核心。那今天我們通過微信的「使命」——微信,連接一切,來研究視頻號是不是微信完成偉大「使命」的最後一步棋。
連接是微信最重要的功能,連接一切則是微信最重要的使命。「人」是所有連接的起點,在人的能動性作用下,微信迅速擴大連接的廣度與深度,並持續強化黏性,至今,已經承載了人、機構、物體、服務等在虛擬空間的身份認證和信用積澱。形成了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公共事業產品,具有極強的公共屬性。
了解過騰訊短內容發展規劃的朋友都知道,從微視開始,至今騰訊共做了 18 款短視頻的產品,很多短視頻的產品很多朋友可能都沒見過(微視、企鵝看看、閃咖、QIM、DOV、MOKA魔咔、貓餅、MO聲、騰訊雲小視頻、下飯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Yoo視頻、醬油、音兔、哈皮等)很多都如曇花一現。
即使這樣,騰訊仍然堅持在短視頻領域探索出路,這足以說明騰訊對短視頻領域的重視。微信已經完成了朋友圈社交、企業圈社交鏈,附近的人社交鏈,而對陌生人社交鏈還僅僅停留在搖一搖這一個很少被人用的功能上,短視頻則是微信嘗試連接陌生人社交鏈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微信體系的視頻號是微信體系對於短視頻的第三次嘗試,是微信從私域流量到公域流量發展的一個跨越,形成一個威力很大閉環組合。
微信不僅僅是一個聊天工具,微信已經成為用戶的移動ID,它代表了我們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身份,通過這個移動ID達到一個目標,被稱為「人聯網」,就是可以把身邊的人24小時連接在網際網路上面。微信作為連接器,現在有大約12億用戶,已經成為用戶在移動空間的ID。
微信生態歷史上,視頻號是一個真正的對內容開放的平臺,是微信第一次打開公域流量的入口。視頻號的出現,相當於在微信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流量渠道,它不同於公眾號信息流以及朋友圈那樣,在「私域」的範圍內傳播,它的發布是面向整個月活近12億的用戶群,屬於公域流量。同時依託微信的生態屬性相反的又可以打通將公域流量用戶變為私域流量的路徑,這是快手、抖音都無法企及的天然優勢,就如我們常見的抖音上在留言區認識了一個人,聊到最後就是一句話:「我們加個微信吧」,這就是微信生態的強大之處。
視頻號在上線之前,官方曾預告:視頻號將有機會和公眾號、微信支付、微信小遊戲、微信小程序結合。所以它的變現模式不能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思維去猜想,而要將其與微信已有的模塊進行連接整合,去打開更多商業轉化的想像空間。
如今視頻號還在內測,其整體生態鏈尚未完善,大家都還做摸索其變現能力。視頻號的未來無論是紅海還是藍海,作者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內容無限,創意無,說不定你能創作出新的內容品類呢!不去去闖闖哪能知道。
好了,我們最後放個關於視頻好的福利:這是是一份特別詳細的最全視頻號知識乾貨,有需要的關注作者,私信"視頻號"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