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D列印攜手CES 開始改變生活
【中關村在線3D列印頻道原創】我們小時候經常會很天真的幻想:我要是孫悟空多好,想要什麼可以變什麼;我要是也有一隻神筆馬良的筆多好,想要什麼畫什麼......可是你能想像有一天這些夢想都能成真麼?當你身邊有一臺桌面級3D印表機,家飾、廚具、食品、收納盒,只要你有足夠的創意,隨你所想,所想即所得......
當夢想照進現實 3D列印走進你我家中
●3D列印攜手CES 開始改變生活
說起「CES」我們都知道這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的簡稱,它讓尖端的電子技術與我們的現代生活越來越密切。每年的「CES」都會備受矚目,而全球的各大電子產品企業也都不負眾望的發布新品、展示最新高科技技術,希望讓未來生活朝著更高科技化發展。
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 圖源:網頁
而3D列印技術,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美國人查克·赫爾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3D印表機,創立第一家3D列印設備公司。當時的「3D列印技術」被稱為「增材製造」。經過將近30年的發展歷程,「3D列印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桌面FDM 3D印表機的出現,3D列印更是開始慢慢進入我們的生活。
查克·赫爾
就在我們還在思考如此生冷的「3D列印技術」如何與人們的生活消費融入在一起的時候,「CES」與「3D列印」達成共識,攜手走進亞洲,這預示著些什麼呢?預示著3D列印終將會走進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生活......
「CES」與「3D列印」攜手走進亞洲
目前來說「3D列印」在中國來說還處於初級階段,整體產業體量還較小,被認為是有錢人才玩的起的「高級玩具」,但是隨著「CES Asia」的到來,將為中國的3D列印領域注入一股推動力,讓更多的人接觸並認識3D列印,「3D列印房子」、「3D列印家具」、「3D列印汽車」,甚至是「3D列印食物」都不再只是聽說,讓3D列印慢慢的來到你我家中,來到你我身邊......
23D列印家裝 提升客廳品味
●3D列印家裝 提升客廳品味
假如你身邊有一臺印表機你會用它來列印些什麼呢?而這些在生活中又能增加怎樣的光彩呢?其實,目前已經有很多設計師都在開始利用3D列印技術創作新產品了,對於家裝來說也有不少讓人為之一亮的個性產品。
在家裝上燈飾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燈飾的選擇能讓整個家裝發生質的變化。因為3D列印對於特殊幾何形狀具有超高的塑造能力,所以藝術家們利用這一點創造出美輪美奐的燈飾。例如:荷蘭設計師Frederik Roije設計的壁燈蘑菇燈,跨學科設計公司Dror應用「正方形劃分幾何」原理創造了的Volume.MGX檯燈、還有法國設計奇才Patrick Jouin以花朵綻放為靈感,設計了Bloom—展會開花的桌燈等等......
Bloom—展會開花的桌燈 圖源:pinterest.com
Frederik Roije設計的壁燈蘑菇燈 圖源:網易家居
設計公司Dror應用「正方形劃分幾何」原理創造了的Volume.MGX檯燈 圖源:網易家居
說到家裝就不得不提家具,這也能列印?據相關報導了解,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創客展示集會「制匯節」上,一家初創公司Drawn就展示了他們自己設計並3D列印的獨特家具,不管是在造型上還是色彩上都獨具風格。
Drawn 3D列印的獨特家具 圖源3dprint.com
Drawn 3D列印的獨特家具 圖源3dprint.com
3D列印技術其實就是一種快速成形的技術,以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堆疊累積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即「積層造形法」)。熟知3D列印技術的人都會知道,3D列印成品通常表面光滑度並不好,肉眼可以看見列印中形成的一層一層的線條,但這一缺點在3D列印家具上卻完美的被掩蓋了,這些明顯的紋路被設計師巧妙應用成為了設計的一部分,讓家具更加獨特具有視覺衝擊感。
除了這些相對來說比較大規模的家裝來說,還有一些小物件(比如:收納、盆栽等),雖然現在雜貨店、網店上的小玩意多不勝數,但總歸沒有自己設計列印(如果你會設計三維圖畫)的來的有意義,就算不會三維圖繪製也沒有關係,在很多3D列印網站上都有設計好的模型可以直接用,比如說:Thingiverse、Yumagine等網站。
3D列印收納神器 圖源:thingiverse.com
3D列印盆栽 圖源:thingiverse.com
3D列印在這些家居小物件上的應用已經越來越純熟了,而且突破了傳統的設計,讓家居生活變的更有趣味。以小看大,這些小小的3D列印創意雖然有些不起眼,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它讓3D列印技術慢慢的浸入了我們的生活,雖然不夠普及,但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了。
33D列印廚具 愛上回家吃飯
●3D列印廚具 愛上回家吃飯
女人在裝修自己的房子時,總是對廚房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廚具、盤碟、杯具的選擇上總是優中選優,精益求精。如果當你發現3D列印技術可以實現你心中所想,甚至是你意想不到的廚房用品時,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3D列印餐碟架 圖源:thingiverse.com
小胖曾經發過一篇關於廚房餐飲用具的3D列印圖賞,這些都是在Shapeways網站上下載下來的3D列印成品圖片,不僅有調料瓶、咖啡杯還有一些奇葩的可以放雞蛋的支架。而這些3D列印成品所用的材料都是可以用來食用的,當然價格也是不菲的。物以稀為貴,我堅信當3D列印技術成熟,可量產之後,普通人都是可以玩的起的。
奇葩3D列印餐飲用具 圖源:thingiverse.com
據小胖了解在2011年,西班牙高產設計師伯納特·屈尼(Bernat Cuni)曾做過一個怪項目:「每天3D列印一個咖啡杯」,每個杯子從構思、設計、成型到製成所花費的時間都控制在24小時之內。此外,他所使用的塗釉陶瓷也符合安全、耐熱性和可循環使用的標準。但是他3D列印的咖啡杯不都具有實用性,但新鮮的想法和技術給使用者耳目一新的感覺。
納特·屈尼(Bernat Cuni)3D列印陶瓷杯子 圖源:gizmag.com
從概念變身實物最重要的,是構建現實模型,整個3D列印過程需要花費大約4小時的時間。在平鋪的陶瓷粉上的特定區域沉積有機粘結劑,每建成一層,在頂部繼續添加陶瓷粉和粘結劑,直到整個模型完工。之後模型將會被送入爐中加熱,這樣帶有粘結劑就會被固化。出爐後,掃掉外層的陶瓷粉末,那麼一個實體的模型就算是做成了。被清理掉的陶瓷粉還可以用於下一個模具的製造。
這些都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千奇百怪的杯子也為生活增色不少,當然3D列印的魅力不僅僅只體現在小小的咖啡杯上,任何廚房用具,只要你有足夠的想像力都是可以實現的。
43D列印食品 吃貨的福音
●3D列印食品 吃貨的福音
3D印表機可以列印食物?相信很多網友都會發出疑問。沒錯,3D列印技術已經開始涉足食品領域,就拿前不久結束的TCT亞洲3D列印展以及2014 CES展來說,XYZ與3D Systems均展示出過自己公司可列印食品的3D印表機,可以列印糖果、巧克力和餅乾等甜點,這賺足了圍觀者的唏噓聲:這都可以,是不是以後一日三餐都可以直接3D列印出來了呢?縱觀整個3D列印行業發展,勢頭不減一路向前的話,這個願望最終會實現也未可知啊。
3D Systems食品印表機3D列印甜點
在這些3D列印展會上我們所見到的3D食品印表機(列印巧克力、餅乾),其實原理跟普通印表機是一樣的,通過將巧克力熔融,然後畫出3D模型的圖案,這些由於都是直接用的巧克力等材料所以列印出來是完全可以食用的。
3D列印巧克力過程
至於其他的3D列印食物呢,據小胖了解,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供老人享用的軟質食物印表機,而且在羅馬創客嘉年華上曾出現過一款義大利麵3D印表機,還有各種義大利麵製作設備,著實使人眼前一亮。
義大利麵3D印表機,噴嘴下方是可轉動的滾軸 圖源:maker8
食品3D印表機的出現並不是偶然,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市場的需求。隨著未來生活節奏的加快,準備食物的過程將化繁為簡。而其中冗雜的做飯步驟將交給機器來完成,這樣食品3D印表機應運而生。食品3D印表機的製作不乏創客的貢獻,義大利切面機便就是對3D印表機的改裝,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便捷生活。也許有一天3D食物印表機會顛覆傳統的做飯方式,像微波爐出現時那樣掀起一場廚房革命。
53D列印屋中屋 私人秘密花園
●3D列印屋中屋 私人秘密花園
提到3D列印房屋我想大家都會很吃驚,這樣的房屋安全嗎,能住嗎?在2014年,上海盈創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列印了10棟房子。而且該建築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工作人員已在屋內進行辦公。當時一位上海青浦入住者在接受採訪時對3D列印房屋的描述:「感覺還是很安全的,而且現在這麼熱的天氣,房間裡的氣溫能維持在二十七八度左右,都不用開空調,這恐怕就是牆體中空設計的優勢。」
盈創3D列印房屋 圖源:IT時報
這個房屋是由盈創新材料設計列印的,房屋的建造者是一個巨型的印表機,據悉該印表機最大列印體積150×6.6×10M,採用原材料為混凝土來源為建築垃圾、礦山尾礦。建築採用中空設計,澆灌水泥將所有的部分連在一起,盈創新材料設計公司稱,該建築沒有鋼筋,取而代之的是採用纖維技術和盈恆石技術。這個3D列印的牆體是中空的,為了加固牆體,牆內又噴制了一些「W」形的斜梁。對於這個房屋的安全性,據相關人員表示,房屋的抗震能力比較高,甚至可以達到普通房子的3-5倍。
以目前的3D列印技術做出的這種房子總給人一種「醜斃了」的感覺,相信普通人都不會選擇如次的房屋,可是如果列印一個屋中屋,不考慮根基安全等問題,那美觀度可就大大的提升了。2014年荷蘭設計周展出了由設計師MichielvanderKley設計的「蛋形房子」,他全球性公開邀請3D列印愛好者一同參與,每個人用3D印表機分別列印出這個「蛋形房子」的「磚頭」,共有4760塊不止,列印的「磚頭」上可以刻上參與者的名字,想想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這樣的一個小空間還給人一種秘密基地的感覺。
3D列印「蛋形房子」 圖源:3ders.org
其實只要你經常關注一些3D列印網站,你就會發現設計者的創新與3D列印技術是多麼神奇,不需要多麼龐大的3D列印設備,也許僅僅是一臺桌面級3D印表機,就可以拼接搭建出一個美輪美奐的小居室。
每個小屋的零部件都是可拆卸的 圖源:emergingobjects.com
當設計師和3D列印技術結合,總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3D列印技術將設計師作品由平面轉化成立體,二維走上三維。3D列印小居室就是這樣一個美到爆的作品,先不說以後住房是否真能3D列印,現在光是看到這樣一個秘密基地,就覺得足夠神奇了。
小結:雖然現在的3D列印在量產、材料安全、精度等方面仍有不足,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可發展性,就像老一輩人在用書信互通消息時,有誰能想到現在人手一部手機實時通話的情景呢?所以說「3D列印」絕對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想法,也許在未來的某天我們所居住的房子、隨手可觸的物件都將是3D列印製作。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清晨,在一個似夢似幻的房間睜開眼睛,走進自己DIY 3D列印的廚房,擺好那獨一無二的餐具,用3D印表機製作一份精緻的早餐,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屋子......這種小資的場景光是想想都覺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