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
這是一部國產片上映後的畫面,全場觀眾沒人離開,掌聲持續五分鐘,他就是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片《棒!少年》。
放映結束後,舞臺中央一個小男孩扶著棒球帽,站著筆挺,他是電影的主人公馬虎,他的專業是在中國不太接地氣的一項運動——棒球。
想想我們影視劇裡的棒球少年是什麼樣子,陽光、帥氣,怎麼看怎麼家裡有礦,可馬虎呢?爸爸年輕時酗酒打架,媽媽一走了之,爸爸從此外出打工多年未歸,他在街上流浪時,幸虧被愛心棒球基地的人撿到了,才開始練棒球。
可他一個貧困山區的野孩子,哪裡適應的來,剛到北京,吃粉筆、吃膠水,怎麼野怎麼來,這還算好的,罵人、打架,各種醜態,搞的教練不得不在教室門口盯著,生怕因為他調皮搗蛋,搞得學校對其他的基地孩子也有看法。
那回到基地會不會好點兒?emmm,更完蛋,吃飯不排隊,跟隊友吵架。
他這麼狂,球打的怎麼樣?別說了,剛開始球棍兒都不會拿,就這還不好好訓練,招這個惹那個,自己不練,弄得別人也沒法練。
你別看他球打得這麼臭,隊友打一個臭球,他還嘲笑人家,人家跟他理論,他說不過直接把人家摁在地上揍,全隊別說跟他玩了,都沒人願意跟他一個屋睡覺,室友搬到隔壁,他就到隔壁耍渾,一根拖把東打西砸,可耍渾有用嗎?
他跑去找謝教練,謝教練不搭理他,你馬虎還有怕的時候啊,哄他回去睡覺,又狂又野,簡直小混世魔王,但孫教練不想放棄他,因為他知道打球能改變一個人。
沒多久,從山區來北京打球的馬虎又惹禍了,隊友小雙出生前爸爸就去世了,馬虎罵人家,給教練氣的呀,又不能打他,只能一頓罵。幸虧師爺對他好,把他領到裡屋,認認真真跟他說,你是來打球的,不能什麼都由著性子來,師爺先表揚他,你身體條件好,是個好苗子,但你就這麼胡來,我沒法教啊。
師爺的辦法是,你不是想玩兒嗎,你啥時候聽話了,啥時候玩兒,大家訓練,你旁邊看著,全隊去上海參加活動,你留守一直到學期結束,球隊去南方冬訓,就你沒資格。
其實師爺也知道現在球隊太穩,在需要拼的時候,就缺馬虎那股生猛勁兒。教練親自開車送他回家,他回原來的學校,老師驚訝馬虎的變化,同學們圍著他看他的棒球帽,棒球服,還跟他握手,走哪兒都是一群人,甚至還有同學專門給他開道。
回到家,在基地從不好好訓練的馬虎竟然一個人在後院練起了球。
回到北京,教練立刻帶他歸隊冬訓,馬虎躍躍欲試,指著隊友說自己比他們猛多了,下一秒教練立馬喊馬虎準備上場。
這是他第一次踏上正式場地,也是他第一次比賽,不中,不中,還是不中,三振出局,他倒也知道害羞,可看到隊友打出好球,他又忍不住湊上來,被師爺推開:「你幹嘛呢?不會打,就邊上看著,別影響其他人。」在看馬虎的眼神,有羨慕有較勁,又有渴望。
師爺看了一眼沒說話,但是也知道這一番折騰下來,現在的馬虎是真的想打球了。
很快機會來了,世界少棒聯盟聽說了這支由貧困兒童組成的愛心球隊,邀請他們去美國參加比賽。
這群貧困兒童第一次走進職業比賽球場,球場人山人海、山呼海嘯,他們從沒想過原來還能這麼打球。
從一開始的怯生生,到後來全情投入,甚至比賽沒結束,一場大雨襲來,孩子們還是站在雨裡不肯離開,他們不停練,不停練,終於比賽這天到了,這是他們第一次代表中國隊踏上比賽場。但有人超齡,他們不得不以四個人輪換跟美國隊八個人打,但馬虎他們沒在怕的。
比賽贏了嗎?其實紀錄片到這兒,我滿腦子都是《灌籃高手》,我還記得漫畫最後一頁,是湘北被淘汰前在拍全家福,儘管井上雄彥筆下留情,但依然給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遺憾,湘北還是沒拿到全國冠軍,櫻木他們的夢想還是破滅了。
我小時候超生氣,巴不得按著井上雄彥的頭讓他畫湘北拿冠軍,出版社也是這個意思,讓井上一直畫下去,甚至畫到全球第一,要是銷量好,估計劃到銀河系第一也不是問題。
但井上拒絕了,因為他覺得這不是灌籃高手,他堅持認為湘北不需要全國第一的名次,擊敗過全國最強的山王工業,證明過自己就可以了。
因為生活就是這樣,不管你多熱愛,不管你多不屈,不管你付出過多少汗水,有時候很多事你就是做不到,這才是夢想的真相。
而真正讓《灌籃高手》從一堆越走越爛俗的漫畫中脫穎而出,踏上神壇的,就是這坦白真相的赤城。
不信你看井上雄彥送給大家最後的禮物,為慶祝灌籃高手發行量破億,他在神奈川縣找了間廢棄中學,用粉筆在二十三間教室的黑板上畫下《灌籃高手》最終篇。
十日後,也就是跟山王死磕十天後的他們,宮城成了新隊長,三井為了冬季選拔進入大學拼命練習,流川楓入選國青隊,穿著國家隊球衣跑來氣養病的櫻木,無數粉絲跑來圍觀,還有人抱著孩子來見證自己逝去的青春。
但公開展覽三天後,井上雄彥回到教室,把每一格畫毫不留情的一一擦去,結局還是被擦掉,湘北還是沒拿冠軍,遺憾嗎?當然,可這重要嗎?
未必,因為生活不就是這麼一個死結,有漫長的付出,短暫的收穫和難逃的遺憾纏繞而成,這才是競技體育真正教會我們每個人的。
回到《棒!少年》,就練了一年,真正摸球不到一個學期的馬虎,就算天賦再好,怎麼可能贏下從小訓練的對手,他們能贏才是真的脫離實際。
就像剛說的,競技體育最重要的不是教會小孩子輸贏,而是教給他們怎樣才有可能贏。
全片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馬虎和隊友們從積水的場地上路過,倒影中是正在建設的高樓,正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和正在茁壯成長的少年交相輝映。
練球前的馬虎和練球後的馬虎,變化肉眼可見。《棒!少年》首映交流會,馬虎一直扶著棒球帽,站得筆直,他說這是棒球隊應該有的禮貌,在我看來這是少年真正美好的精氣神。
《殺馬特我愛你》,被誤解的殺馬特文化,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