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影視剪刀叉。
這是一部好評如潮的電影,《多哥》
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拍攝。
【電影故事梗概】
《多哥》講述的是人與狗之間的關係,
電影的故事開端始於極度寒冷的阿拉斯加山區,1925年1月的阿拉斯加,天氣酷冷無比,來自挪威的淘金人賽帕拉和他的一群雪橇狗,如何在暴風雪的嚴寒季節創造出的偉大奇蹟,
而這個奇蹟至今還在為人所稱頌。
故事線的情節主要集中在賽帕拉的雪橇狗隊伍中,其中的頭犬是一條叫多哥的二哈,而它也恰恰正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雪橇狗小多哥12年前被賽帕拉的妻子收養,對於這個陌生的來客,賽帕拉打心底裡不喜歡,他一門心思的只想馴養正宗的雪橇狗,因為這是他們夫婦倆賴以維生的來源,而小多哥二哈完全看不出有成為雪橇狗的潛質。
只是小多哥不愧二哈的美名,淘氣調皮四處搞破壞,沒有一刻消停。
賽帕拉只好將它送朋友收養,哪知道沒兩天,朋友又給他退回來了。
賽帕拉沒轍,只好將多哥單獨的關進籠子裡。
不安分的多哥哪有這麼老實,看著賽帕拉帶其它的雪橇狗去訓練,它竟然在籠子裡四處挖,還硬是被它挖出了一個逃跑的洞。
跑出來的小多哥歡快亂跳,只剩下籠子裡那些傻傻的同伴,小多哥飛奔的向遠處賽帕拉的雪橇狗隊伍跑去,一路上的鏡頭跟隨著二哈追逐拍攝著,這時候的小多哥,萌呆可愛,成為那麼多人的表情包也就理所當然了。
衝入賽帕拉的雪橇狗隊伍中,小多哥天性頑皮的秉性展露無遺。
賽帕拉無可奈何,那些雪橇狗已經完全不聽指揮,反而跟著小多哥一起興奮的追逐森林中的麋鹿,也許是小多哥的存心搗蛋,或者是要報複賽帕拉把它單獨關起來,麋鹿是沒有追到,
賽帕拉倒是被掀到湖裡去了。
這一刻的小多哥真是二哈極了,讓人不禁捧腹。
一回家賽帕拉就把小多哥換了地方關押,鐵鎖封閉四面高牆地面堅實,看你這回還挖洞跑不跑。
可惜,賽帕拉還是低估了小多哥的聰明,只要心有遠方,哪裡不是飛翔的天堂。
小多哥一番細細觀察,逃跑的路線便在心中繪了出來,一路翻箱倒瓶攀梁緣柱,小多哥又一次成功的打卡通關,再次跑了出來。
多年以後,賽帕拉和朋友一起談到多哥的這些趣聞,讓賽帕拉感慨萬千,回憶中的往事,點點滴滴在心頭,原來小多哥因為頑皮搗蛋曾被賽帕拉送走過兩次。而小多哥最後一次的逃脫,
讓賽帕拉決定真正的留下這條不聽話的二哈,並讓它加入自己的雪橇狗隊伍裡進行訓練。
平淡的時光就這樣慢慢的流淌,小多哥也長大成為賽帕拉的雪橇狗中的頭犬。
這個時候,阿拉斯加山區的諾姆市發生了可怕的疾病,
白喉。
時值隆冬之際,阿拉斯加冰天雪地裡,最低氣溫零下50度,諾姆市患病的孩子急等救命的血清。而血清遠在幾百英裡之外,歷史真實事件中賽帕拉跑了四百多公裡,而且是最艱險的路程。
大雪封山的阿拉斯加交通中斷與世隔絕,唯一的辦法只能靠雪橇隊伍,遙遠的距離阻隔,按常規時間計算要25天之久才能往返。
時間不等人,病人更無法拖延,賽帕拉和他的雪橇狗們接受了這個艱巨的挑戰。
和時間賽跑,與死神爭奪救命的機會,艱險的旅程就此出發。
偉大的奇蹟背後從來都是無以想像的困苦和艱難,賽帕拉和長大的多哥面臨的挑戰更是險上加險。
冰封的湖面看似一馬平川的坦途,真的可以插近路節省時間嗎?
只有深諳阿拉斯加這邊氣候的賽帕拉知道,在那厚厚的冰層下藏著的無盡兇險。
可是時間不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要安全就必須繞遠路,要救人搶時間從冰面上衝過去是唯一的辦法。
電影裡這段特效驚心動魄,冰封的湖面不斷的炸裂開道道溝壑,縱橫交錯如大自然揮出的鞭子一樣,隨時要吞噬賽帕拉和多哥的夥伴,意外不知道哪一刻會降臨。
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是在裂開的巨大浮冰上艱險前行,長鏡頭已經足夠叫人心驚膽顫,而真實事件中,諾頓灣的這段冰面長達幾十公裡。
到這裡離送血清的路途還遠遠未及,一路上等著賽帕拉和多哥的艱難也接踵而至。
可怕的不是茫茫的雪原山嶺,糟糕的是暴風雪肆虐交加,天地間一片混沌,賽帕拉只能憑著多年的經驗來辨識方向。
只是糟糕的情況還是出現了,縱使賽帕拉經驗再豐富,長時間的雪野奔馳,他也無以避免的患上了雪盲症,看不清方向了。
幸好他有多哥,這條二哈被後人稱為偉大的多哥,
它,暴風雪中沒有迷失。
感人至深的故事,太多太多的激勵一直在鼓舞著我們。
血清被安全送達,市民們夾道歡迎,像是迎接英雄。
生病的孩子們得救了,二哈多哥受傷了,而傳奇就此誕生。
預估的時間是25天,接力救人的時間只用了4天半,這些英雄在路上一共只休息了5個小時。
【影視剪刀叉】對電影《多哥》的影評:
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
一部讓人真正見識到忠誠和永不退縮的電影。
而這卻是歷史上的真實。
正因為它的真實,才更讓我們相信那份忠誠的彌足珍貴,才更打動我們浮躁不安的內心。
4天半的時間,在暴風雪中穿越阿拉斯加山區和諾頓灣冰面,人和狗經歷了怎樣的劫難,我們無法想像的到,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用勇氣和膽量可以描述的奇蹟。
而當時預計的時間是25天。
也許再牛皮再天馬行空的編劇都不敢寫出這樣的劇本,這是真正的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爭奪救命的機會。
這個壯舉,史稱「The Great Race of Mercy」,
而這次接力救援中的功臣二哈多哥,是的,一條狗,被世人雕塑銅像永志緬懷,就在紐約中央公園。
這部電影的評分高居不下,被千千萬萬的影迷傳頌,從來沒有一條狗,一條二哈,能這樣鼓舞和撫慰了人的心緒。
「Togo」多哥,它傳達的不僅僅只是一個艱難的接力過程。
弱小的身軀一樣蘊藏著大心臟
多哥小時候被收養,賽帕拉並不看好它,認為它完全沒有成為雪橇犬的潛質,甚至準備由它自生自滅。
電影裡一幕幕的鏡頭閃現,多哥的聰明調皮,呆萌可愛,時時牽動著我們的神經,讓人莞爾。
一次次被送走被放逐,可是多哥每一次都堅持逃了回來,這份韌勁就連賽帕拉都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漸漸長大的多哥,開始展露崢嶸,它身上蘊藏的潛力一點點爆發,從完全不被看好的一條二哈,到最後完成逆襲,成為雪橇犬中的頭犬,正式成為雪橇隊中的首領,這幾乎就是狗界的阿甘再版。
在平淡的日子裡相對無言的偎依,在困難的險境中義無反顧的救主,人和狗,賽帕拉和多哥,關係已經漸漸融成一體,彼此之間的信任雖然無法言說,但已經難以分隔。
而我們的的賽帕拉呢?
用我們現實的眼光照射的話,他應該就是一個loser,徹徹底底的失敗者,也可以歸為我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弱小的群體了。
我們看他的簡歷,賽帕拉祖籍挪威,來阿拉斯加幹什麼?
為了發財,沒錯,他來阿拉斯加只是為了淘金,結果金子沒淘到,自己成了馴養雪橇犬的主人,而且在這一幹就是幾十年了。
可是,他真的失敗嗎?他弱小嗎?
參加接力的雪橇隊一共19支,他們一共跑了約50公裡,
而賽帕拉和多哥在暴風雪裡接力奔跑400餘公裡,而且是最艱難的路程,其中包括諾頓灣開裂的冰面,成功送達血清並挽救了諾姆市患白喉病的小孩們。
這樣的壯舉是弱小?這樣的慈悲是失敗?
忠誠和信任的可貴
這部電影我看到了叫人感動莫名的忠誠,也看到了人和狗之間的毫無保留的信任。
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
二哈多哥的忠誠毋庸贅述,從小到大,陪伴賽帕拉夫婦十餘載,行走奔跑在阿拉斯加的山嶺原野,峽谷海灣,風雨徵程的日出日落遠勝於蒼白的言語表達,它雖無言,歲月可鑑。
朝夕相處的日子裡,多哥用自己對主人的忠誠,融入了賽帕拉的家庭,成了賽帕拉家庭的一員,不可或缺,與這個家庭榮辱與共休戚相依。
電影裡我們看到揪心的一幕,
接力途中,暴風雪瀰漫四野,茫茫天地,一片混沌,縱使賽帕拉再有經驗,連續的雪原奔馳,他也不幸患上了雪盲症,看不清路,辨識不出方向,怎麼辦?
極端嚴寒的天氣裡,一旦在阿拉斯加的雪原上迷路,災難轉瞬即至,這是生與死的一刻。
怎麼辦?
只有活下去才能將血清安全送達,不然諾姆市也將面臨災難。
賽帕拉作出了選擇,他選擇了由多哥來帶路。
以前所有的災難片,我們看到的都是講述人的偉大,人在災難面前,多麼的頑強多麼的堅韌多麼的不屈。
而這一次,人在大自然的肆虐下,毫無辦法,渺小的如滄海一粟,隨時都可能湮滅。
這一次不再是人挽救了危局,打碎了人總能勝天的神話,救人於水火的,站出來的是二哈,是「Togo」多哥。
這不僅僅是多哥的忠誠,更難的是信任,是人對狗的絕對信任,毫無保留,生死之間,性命相託,還有比這更珍貴的嗎?
最後語
過往的真實,能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我們平時忽略的甚至視而不見的人或事,甚至一條二哈,比如多哥。
因為太過於平凡普通又太過於驚心動魄,以致於我們難以相信不敢相信。
如果我們只能在一條狗的身上去發現去見證去理解去體會,什麼叫忠誠,什麼叫堅守職責,什麼叫無保留的信任,甚至什麼叫偉大的時候,
這將是對我們所定義的所謂「成功」一個極大的諷刺。
當我們漸漸習慣用固執的眼光看待弱小的就一定是弱小,
當我們發現忠誠已經成為稀缺品,甚至連信任都成為奢侈的時候,
我們該多麼的孤獨,一如阿拉斯加的寒冷,零下50度。
「A great one」
這是敬那條二哈的,沒錯,就是「Togo」多哥,
它不負偉大之名。
原創作者:影視剪刀叉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文中配圖來自電影《多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