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發布 用電量增速創七年來新高

2021-01-10 閩南網

­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速創下7年來新高。

­  一般情況下,用電量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2018年,用電量為什麼增長這麼快?高速增長的用電量背後,支撐的中國經濟又發生了什麼改變? 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奔赴東、中、西部多個用電大省,一探究竟。

­  中西部省份用電增速加快的背後

­  貴州、山西兩省2018年的用電量增長分別是8.4%和8.5%,和全國的平均水平相當,記者先來到到這兩省尋找答案。

­  貴陽鋼鐵,是特種鋼生產企業,2018年用電量增長了30%,企業的總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用電量快速增長主要是恢復性增長。

­  首鋼集團貴鋼公司總經理 汪凌松:我們貴鋼工廠原來是在老城區,2008年就啟動城市鋼廠搬遷工作,2016年完成搬遷以後,我們逐漸恢復產量。搬遷以後,我們這個廠再也不使用原煤了,全部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和電。

­  記者從貴州電網拿到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貴州的鋼鐵等傳統行業用電增長都不錯。

­  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市場部主任 劉明忠:(2018年用電量)主要是兩個特點,一個是我們貴州省傳統的十大高載能行業,其中的有一些行業還在穩步增長,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我們貴州省一個新興產業,出現了迅猛的發展,以大數據為例,大數據的用電量的話,在2018年同比增長了214%,那這個增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  記者來到了貴安新區的大數據產業園,在這裡感受到了大數據產業,這個被稱為新的高耗能行業的快速增長。

­  央視記者 朱繼華:這裡是大數據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旁邊一個個黑色機櫃裡閃著燈的就是伺服器。雖然外面的溫度只有1-3度,但這裡沒有任何取暖設施的情況下,溫度是27度,說明機器的散熱量非常大。一個這樣的大數據機房特別費電,一是運算的時候費電,二是製冷的時候費電。這樣的機房需要大量的製冷設備來進行降溫。

­  電是大數據機房的主要動力源,2018年,這個園區用電增長超過了80%,與之相匹配的是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園區5000個機櫃,50000伺服器全部銷售一空,新的四萬平方米的大樓,今年三月將投運。

­  中國電信貴州分公司總經理 上官亞非:我們在2016年的時候是1500萬的收入,在2017年的時候是5300萬的收入,2018年本來定的計劃是八千萬的收入,結果現在我們統計出來是1.3個億的收入。增長超過百分之百。

­  與貴州相比,山西的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的比重要大。記者來到晉中的一個鋼鐵鑄造企業,廠裡的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2018年,搬到新的廠區,用先進的電鍋爐取代了煤鍋爐。

­  山西晉中某鑄造企業副總經理 羅丙太:我們用電量增加了3倍。

­  像這樣的電能替代,2018年,山西累計完成了394個,替代電量6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26%。這也讓山西第二產業用電量在2017年兩位數(11.09%)增長的情況下,2018年增長達到了7.94%。

­  國網山西電力新聞發言人 姚勁松: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高於經濟增速。這裡的原因除了鋼鐵、煤炭等傳統產業恢復生產外,還有山西正在大力推進的能源革命,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再電氣化等因素。

­  經濟大省用電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從貴州和山西的情況來看,2018年似乎有些特殊,不論是鋼鐵、冶金等傳統行業,還是高技術產業用電都在快速增長。那排在全國用電量前兩位的廣東和江蘇是這樣嗎?它們的用電與經濟的發展又有什麼關係呢?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

­  記者首先來到廣東電網調度中心,從這裡的拿到了廣東全年的用電量數據,2018年廣東用電增長超過了6000億千瓦時,這相當於德國一年的電量。但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6.1%,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市場部副主任 喬嘉賡:2018年電量增長數據跟全國比略微低一點,它增長六個點,對應的絕對值是非常多的,要取到三百多億的電量,大概放在全國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地級市的水平。所以廣東來講,經濟發展質量可能越來越高,相應的耗電量是越來越低。

­  喬主任告訴記者,廣東近幾年一直在轉型升級,用電的結構發生了改變,三產用電比重逐步提高,二產用電比重下降,但質量則越來越高。惠州是近三年廣東全省用電增長最快的城市,很多新興的產業正在這裡落戶。這是一家剛投產兩年的精密結構件加工企業,2018年的用電量是3000萬度,創造的產值達到了10個億。

­  廣東惠州某機械加工企業總經理 聶於軍:我們主要的設備都是全新的,相對同行業耗電量是比較低的。2018年相對2017年我們應該有15%-16%的增長。這種增長應該是個良性穩步的增長。

­  同樣,這家剛剛從深圳搬到惠州的顯示屏生產企業,整個工藝設備進行了升級,生產每片顯示屏的用電減少了一倍,產能則提高了一倍。

­  廣東省工信廳副廳長 吳東文:從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廣東有31個大類,但是總體來看,我們是有6個主要的門類增長了,我們先進位造業以及高技術製造業的投資是快於一般裝備和一般製造業的投資的,達到10.6%和15.8%。大體可以判斷廣東的製造業,經歷過我們的2017、2018年這麼一個提質增效或者是我們的高質量發展,已經具備了雛形。

­  同樣是經濟大省的江蘇,2018年用電量也繼廣東之後超過了6000億度,用電量增長了5.5%,也比全國平均水平要低。這主要是什麼原因呢?記者走訪了揚州用電量下降最多的幾家企業。

­  這家揚州的小型化纖企業,2018年用電量下降了25%,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主要是環保的壓力。

­  江蘇揚州某化纖公司總經理 王瑞萍:我們有(環保)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三級響應,遇到霧霾天,我們都要停產,所以這些機組都在停著。2018年以來,大概減停產都在30%左右。但是我們也表示理解,這是大勢所趨,我們也在做產業結構的調整,使我們的產品升級。

­  從江蘇電網拿到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化工企業的用電量出現了負增長,下降超過了26.6億度,這與江蘇這個經濟大省的環境承載力有直接關係,全省推開的環保督查也加速了很多企業轉型升級。

­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營銷部副主任 丁曉:我們通過2018年的這個情況來看,高耗能的用電比重是在持續下降的,全年的高耗能的用電的增速基本上是接近於零。這個就能說明我們省裡的高耗能產業,應該是呈現下降的增長的一個通道。

­  一邊在減,另一邊則在快速增長,除了與全國一樣的新興產業增長較快以外,江蘇在工業、居民領域的電能替代的用電量也在快速增長。宜興的這家飯店,炒菜的已經不是高高的火苗,而是換成了電炒鍋;連雲港的這個小區的取暖鍋爐,從燒煤換成了用電。截至目前,江蘇已推廣電鍋爐7657臺,年新增電量7.16億千瓦時。

­  專家:經濟換擋期的階段性表現

­  從記者的調查中,我們不難看出,2018年廣東和江蘇的經濟運行平穩,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速度正在加快,用電量增速雖然只有6%左右,但電能帶動經濟的質量卻很高。

­  從各省的調研情況已經能看出,用電量增速創7年新高背後的一些原因,那就是轉型,包括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及我國能源消費的轉型,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還是來聽聽專業人士的分析。

­  一直在研究電力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關係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認為,2018年出現的走勢,只是與產業發展相關,具有階段性的特點。

­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 葉春: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經濟新常態中間的換檔期。也就是說過去傳統的產業會減,但是減的不是很多。那麼新的產業在增加,很明顯,就是用電量增加很明顯,那麼造成總體我們用電量是增加的。

­  國家能源局: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加速調整

­  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認為,用電增長較快,恰恰說明了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電在終端用能源當中的結構比重在增加,煤炭在減少。很多原來需要用煤來做的事,開始用電了。

­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 李福龍:一個是過去我們傳統的好多用煤用油的領域現在改用電,也就是咱們經常說的煤改電、油改電。特別是最近這幾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好多地區的居民採暖用了電採暖的方式。還有咱們工業生產當中,過去好多窯爐改成了電窯爐。交通運輸領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電動汽車、高鐵、電氣化的地鐵,這些運輸領域它的用能驅動都是用的電的方式。

­  2018年我國全社會電能替代電量和上一年相比增長了23%,並且還在快速增長中。李福龍還特別強調,從電能的來源看,目前也不再只是煤電,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清潔電能已經佔到30%,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每用的10度電中,有3度是來自清潔能源。我們能源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向著清潔低碳的方向發展。

­  (央視記者 朱繼華 張道峰 戈曉威 高淼 張京)

原標題: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發布 用電量增速創七年來新高

責任編輯:冷芳杞

相關焦點

  • 201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創七年新高
    201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創七年新高 原標題: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9號發布的的《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
  • 明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或達三年新高
    國家電網預計,2021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7.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2018-2019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分別為6.84萬億千瓦時和7.2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速分別為8.5%和4.5%。今年8月,電力規劃設計總院(603357)在發布的《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中預判,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0-2.8%左右。
  • 國家電網預測:明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5%
    6.5%,意味著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重回中速增長通道。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用電量常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走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在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出七年新高的8.5%之後,2019年的用電量增速是4.5%。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
  • 2018年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情況
    本人在今年2月中旬搜集到2018年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情況;前4強城市,排名不是北上廣深,這4個一線城市;而是上海蘇州濱州北京,北京僅第4。蘇州用電量高,主要工業用電量太強大,全國第一,當然因為工業總產值全國第二。
  •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5%
    1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2018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862小時,同比增加73小時。
  • 2018年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統計數據表
    當前位置: 電力網 » 電力統計 » 用電量統計 » 正文 2018年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統計數據表 日期:2018-11-26    來源:國際能源網
  • 深圳市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創新高
    央廣網1月6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成坤 朱婷婷)記者從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獲悉,2020年深圳市全社會用電量達983.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創歷史新高。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圳市全社會用電量降幅明顯。
  • 2018年中國電力工業運行情況及用電量結構分析
    2018年中國電力工業運行情況及用電量結構分析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智研諮詢  發布時間:2019-01-31   2018年,全國電力供需情況總體較為寬鬆。
  • 2019年用電量同比增速近乎「腰斬」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1月19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比上年增長4.5%,與2018年8.5%的同比增速相比近乎「腰斬」。   數據顯示,2019年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增長4.5%、3.1%、9.5%和5.7%,三產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2018年中國各省市電力消費量排行榜,廣東省用電量全國領先「圖」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2019年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分省市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31個省份電力消費量均實現正增長。除福建、山東外,其餘13個電力消費量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均屬於中、西部地區。
  • 省統計局能源處讀2018年上半年全省用電量數據
    上半年,我省電力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全社會用電量654.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0%,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用電量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一產用電增速居首。
  • 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5.41萬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1.3%
    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5.4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一、二、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6.5%、3.9%、5.8%,經濟運行穩步復甦是用電量增速回升的最主要原因。前三季度,畜牧業、漁業、農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8.8%、11.2%和5.4%。 二是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5%,三季度增速繼續回升。前三季度,第二產業用電量3.60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一、二、三季度增速分別為-8.8%、3.3%、5.8%,復工復產持續推進拉動三季度增速繼續回升。
  •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全社會用電量將達7000億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000億千萬時。南方電網發布《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預計。粵港澳大灣區電力需求保持增長態勢。日前,南方電網發布《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預計,至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000億千萬時,用電最大負荷達到1.2億千瓦。
  • 新華財經|兩大槓桿助力廣西全社會用電量增幅持續居全國前列
    新華社南寧12月12日電(記者何豐倫)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以及廣西電網公司根據各省區市已披露的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所作出的預測,2020年,廣西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到2000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長6%,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 2019年中國發電量、用電量及不同發電方式裝機容量統計分析
    2019年中國發電量、用電量及不同發電方式裝機容量統計分析   發布時間: 2020-03-17 11:24:19   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作者:
  • 2018年中國用電情況分析【圖】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17/637380.shtml 1-11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第一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保持較快增長;全國16個省份全社會用電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製造業日均用電量創歷史新高;四...
  • 中電聯於崇德: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增長4%至5%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2020年全國電力供需將總體平衡「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國家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下,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延續平穩增長。」在1月21日舉行的「2019—2020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發布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於崇德表示,在沒有大範圍極端氣溫影響情況下,預計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比2019年增長4%至5%。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電力生產運行平穩,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 2018年各省發電量、用電量對比!看看各自的老家用電和發電量
    整體來看,2018年全年中國大陸的發電量達到了近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約為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其中,居民人均(是直接用電量啊)用電量約為694千瓦時。那各省份的發電量和用電量各是多少呢?南生整理了相關數據,分享給大家。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工業服務業用電量穩步增長 泰州日供電量...
    這樣一組用電量的數據頗能說明問題:8月19日,泰州日供電量達1.11億千瓦時,再創歷史新高,較去年日最大供電量增長6.33%,並創下了連續8天日供電量破億的新紀錄。8月1日至19日,全市供電量累計達19.57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14.96%,為今年以來的最高漲幅,日均供電量超過1億千瓦時。
  • 12個省級電網負荷30次創歷史新高,發出什麼信號?
    江蘇電網最高負荷5次破億浙江電網最高負荷6次刷新歷史紀錄津魯滬皖鄂贛陝川渝等12個省級電網負荷30次創歷史新高……我國統調用電負荷創10.76億千瓦歷史新高>比去年峰值高出2400萬千瓦今年7月,南方五省區(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全社會用電量13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2%,增速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最大統調負荷達到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