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春節定檔的《姜子牙》,在10月1日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首映,可以說在《哪吒》之後,觀眾對於《姜子牙》的期待不小,對於國漫之後的發展期許也很高。所以在《姜子牙》定檔後,不少觀眾都對這部影片翹首以盼,這部片也被稱為是《哪吒》之後開啟「封神宇宙」的又一力作,而如今上映首日的票房似乎也說明了觀眾對其的期待。
在首日,《姜子牙》就成功突破了三億,早在上午時段,《姜子牙》就憑藉自身超1.45億的票房擊敗了《哪吒》,刷新了《哪吒》創造的首日動漫影片票房記錄。上映首日近一半的票房佔比和最多的排片場次,也說明了姜子牙在觀眾和院線心目中的分量,以目前的態勢看,截止到今天結束,《姜子牙》的首日票房在全部的電影裡都應該是排的上名號的。
如果按照這個態勢繼續走下去《姜子牙》超過《哪吒》幾乎是指日可待的,但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姜子牙》剛開畫之後,評分卻只有7.5,隨後到現在只剩下了7.1,按照這樣的態勢,《姜子牙》的最終評分恐怕會到7分之下。要知道這些年的動漫電影,《哪吒》8.5,《大聖歸來》8.3,《白蛇》7.9,《大護法》7.8,按評分來看,《姜子牙》似乎有點不合格。
原本破紀錄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但如今口碑卻成為了《姜子牙》前進的隱患,要知道《愛情公寓大電影》在剛開映時也迅速超過三億,但隨後的表現大家也都看到了,第二天票房幾乎就呈現斷崖式的下滑。而如今《姜子牙》走到現在,票房如此高自然也引發了外界的議論,就小八看來造成如今口碑隱患的有三個方面。
首先,《姜子牙》最近宣傳常常跟《哪吒》聯動,營造了一種算是跟《哪吒》有聯繫的感覺,甚至不少人覺得《姜子牙》和《哪吒》是一起在打造「封神宇宙」,但其實這部《姜子牙》跟《哪吒》並沒有什麼聯繫。這讓不少想要進電影院,再看一遍類似於《哪吒》一樣影片的觀眾有些失望,他們的共同點除了同一個公司和同一個封神題材之外並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甚至相較於《哪吒》比較輕鬆的老少皆宜,《姜子牙》更偏向於暗黑系,一定程度上對觀眾的年齡要求也更加苛刻一點,畢竟如果看不懂劇情,小孩子們甚至連看個高興都做不到,而國慶檔本就是合家歡的路線。這點讓《姜子牙》的口碑分歧較大,有人認為是國漫的突破,藝術和文化結合的傑作,也有人認為劇情單一,人物單薄。
其次有《哪吒》在前面打樣,將觀眾對於「續作」的《姜子牙》的期待調高了太多,但其實《姜子牙》根本就算不上「續作」,兩個團隊分開創作,《姜子牙》如此著急的上映只是想藉助一下觀眾對於「封神宇宙」的期待。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期待其實對於影片是特別大的壓力,看看這些年那些被賦予期待的影片,其實走勢都並不太好,這些年票房史上反而很多靠口碑逆襲的黑馬,《哪吒》、《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都算是這方面的例子。
最後作品自身確實有些太過單薄了,這裡面稍微劇透一下,《姜子牙》故事的主旨是在告訴不管人和妖,都要自己努力,其實跟《哪吒》有點像,《哪吒》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但不同的是《哪吒》的人物更飽滿一些,不僅哪吒體現了主旨,其實父母和敖丙都有所體現,但是在《姜子牙》中卻幾乎變成了姜子牙的獨角戲,不管是人族還是妖族,都等待姜子牙來拯救。
總體來看,《姜子牙》的票房受益於《哪吒》的高口碑,但是自身的差異化卻也受到了《哪吒》的影響,就小八來看《姜子牙》沒有《哪吒》更受歡迎是正常的,但如今口碑崩塌的如此厲害也是跟之前《哪吒》拉高的期待分不開關係。整體來看《姜子牙》的特效是不錯的,唯一的問題可能真的就是缺個好的劇情支撐,而國內這些年確實都缺好編劇,當然對於已經很久沒進過影院的觀眾而言,這個《姜子牙》是值得票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