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氣不和時少說話,有言必失;心不順時莫做事,做事必敗。
有朋友向我求助,稱自己的車子開到山溝裡去了。當我們趕到現場後被眼前的一幕驚著了,只見一輛小車「躺在」山溝的草叢裡。
後經詢問了解到,朋友小倆口吵架心情不好,就開車到山上想散散心,途經事發地點的時候,他把車子停在路邊,自己下車透透氣,當他再次上車想繼續開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車子啟動後一直往後退,當時他自己也很慌亂以至於忘記了踩剎車,直到車子整個掉到了草叢溝裡才停下來。民警和到場的協警也沒辦法把車輛推上來,只能呼叫施救過來把車子拖出來。
萬幸的是此次事件中沒有人員受傷,交警再三警告,開車應該專注不能分心,尤其是情緒不佳的時候千萬不能開車,否則後果無法預料。
有的人在家時與配偶發生爭執,或是在上班途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乃至是由於碰上了意外的事,心情不好的時候 做事情就不專注,稍不留神就發脾氣,幹事時老是出差錯。但不管出於哪一種緣由,假設常常這樣,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心情不好時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順利。有了情緒,有的是來自家庭成員間的不愉快,有的是來自平時的不高興,有的是來自上班途中偶然的不快。由於帶著心情上班,你會變得心煩氣躁,對別人也成了一種負擔。當你在單位面臨繁忙的業務和冗雜的人際聯繫變得煩躁時,或是覺得自己受到冤枉和損傷時,你的心情時常會變壞,有時還會發怒,過於激動,產生了不良的後果。
帶著情緒做事,看起來是個人的小事、私事,但其實真不是小事,也不再是個人的私事了。個人情緒的影響面直達他人眼裡,成為一股負能量,影響心情和工作質效。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帶著不良情緒去談事做事。
拿破崙曾經統兵數百萬,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破,但是他卻說:「我就是戰勝不了自己的脾氣!」是的,人往往戰勝不了自己,遇事尤其遇到比較危機或不太如意的事情,就會情緒化,然後以一種消極的態度去處理,這樣很容易將事情搞砸,甚至鑽牛角尖逼自己走上極端。
當一個人的心情沒有處理好時,他對事情的處理能力也會下降。表面上看來,事情和心情是兩個概念,但是作為一個有著複雜情感因素的人,許多時候,人們會發現心情和事情往往會交織在一起。當一個人工作時心情愉快,他會非常富有創造力,而心情沮喪時卻只會垂頭喪氣,創造力從何談起。也許心灰意冷的時候,這就是心情的癥結。
「細節決定成敗」,要避免將個人負面心情帶到崗位來,首先還是要加強初心使命教育,加強個人修養,多問幾個為什麼、該不該、影響怎麼樣、怎麼辦,就想得通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了,該如何規避「壞臉色」,並認真做好情緒調整工作。不管你在自已的日子中碰上了什麼不如意的事,即使是身陷苦海,也不要把心情帶到單位裡去。而要將它棄擲於門外,及時調整好的心態,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況,專心地做好本職的工作。
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士,他們大多都是心智非常健全的人——與人相處,心情好,自然會春風滿面,處處受人愛戴;工作中心情好,自然做起事情來也會得心應手。因此,他們人緣好,有成績,也就理所應當然的了。
當心情不好時,最好的辦法是休息,什麼事都不要做。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當你發覺自己累了、注意力不集中了,就起身動一動,比如喝杯水、伸個懶腰、洗把臉等等,也可以回家睡一覺,讓時間換空間,氣頭一過,心也就順了,可以讓你注意力再次集中起來,心態也得到了良好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