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不和時少說話

2020-12-14 阿維文

俗話說的好:氣不和時少說話,有言必失;心不順時莫做事,做事必敗。

有朋友向我求助,稱自己的車子開到山溝裡去了。當我們趕到現場後被眼前的一幕驚著了,只見一輛小車「躺在」山溝的草叢裡。

後經詢問了解到,朋友小倆口吵架心情不好,就開車到山上想散散心,途經事發地點的時候,他把車子停在路邊,自己下車透透氣,當他再次上車想繼續開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車子啟動後一直往後退,當時他自己也很慌亂以至於忘記了踩剎車,直到車子整個掉到了草叢溝裡才停下來。民警和到場的協警也沒辦法把車輛推上來,只能呼叫施救過來把車子拖出來。

萬幸的是此次事件中沒有人員受傷,交警再三警告,開車應該專注不能分心,尤其是情緒不佳的時候千萬不能開車,否則後果無法預料。

有的人在家時與配偶發生爭執,或是在上班途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乃至是由於碰上了意外的事,心情不好的時候 做事情就不專注,稍不留神就發脾氣,幹事時老是出差錯。但不管出於哪一種緣由,假設常常這樣,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心情不好時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順利。有了情緒,有的是來自家庭成員間的不愉快,有的是來自平時的不高興,有的是來自上班途中偶然的不快。由於帶著心情上班,你會變得心煩氣躁,對別人也成了一種負擔。當你在單位面臨繁忙的業務和冗雜的人際聯繫變得煩躁時,或是覺得自己受到冤枉和損傷時,你的心情時常會變壞,有時還會發怒,過於激動,產生了不良的後果。

帶著情緒做事,看起來是個人的小事、私事,但其實真不是小事,也不再是個人的私事了。個人情緒的影響面直達他人眼裡,成為一股負能量,影響心情和工作質效。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帶著不良情緒去談事做事。

拿破崙曾經統兵數百萬,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破,但是他卻說:「我就是戰勝不了自己的脾氣!」是的,人往往戰勝不了自己,遇事尤其遇到比較危機或不太如意的事情,就會情緒化,然後以一種消極的態度去處理,這樣很容易將事情搞砸,甚至鑽牛角尖逼自己走上極端。

當一個人的心情沒有處理好時,他對事情的處理能力也會下降。表面上看來,事情和心情是兩個概念,但是作為一個有著複雜情感因素的人,許多時候,人們會發現心情和事情往往會交織在一起。當一個人工作時心情愉快,他會非常富有創造力,而心情沮喪時卻只會垂頭喪氣,創造力從何談起。也許心灰意冷的時候,這就是心情的癥結。

「細節決定成敗」,要避免將個人負面心情帶到崗位來,首先還是要加強初心使命教育,加強個人修養,多問幾個為什麼、該不該、影響怎麼樣、怎麼辦,就想得通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了,該如何規避「壞臉色」,並認真做好情緒調整工作。不管你在自已的日子中碰上了什麼不如意的事,即使是身陷苦海,也不要把心情帶到單位裡去。而要將它棄擲於門外,及時調整好的心態,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況,專心地做好本職的工作。 

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士,他們大多都是心智非常健全的人——與人相處,心情好,自然會春風滿面,處處受人愛戴;工作中心情好,自然做起事情來也會得心應手。因此,他們人緣好,有成績,也就理所應當然的了。

當心情不好時,最好的辦法是休息,什麼事都不要做。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當你發覺自己累了、注意力不集中了,就起身動一動,比如喝杯水、伸個懶腰、洗把臉等等,也可以回家睡一覺,讓時間換空間,氣頭一過,心也就順了,可以讓你注意力再次集中起來,心態也得到了良好的調整。

相關焦點

  • 和一個男生單獨相處時,他不看我也不和我說話,說明什麼?
    和一個男生單獨相處時,他不看我也不和我說話,說明什麼?其實,有很多情況的,要看這個男生跟你的熟悉程度。也不能定論為他討厭你,但是也不排除喜歡你或者緊張這一可能。如果你跟這個男生是相親的話,那可能他比較緊張,所以不敢看你,害怕會把你嚇到。
  • 少說話多做事
    少說話,多做事。做一個聰明的人,從而實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飛躍。
  • 人生低谷時,儘量好好睡覺,少說話,多讀書學習
    人在低谷時,不要碌碌無為,要做事,要積攢能量,儘量好好睡覺,少說話,多學習,養精蓄銳,安靜豐富自己,保持低調的狀態,收集別人源源不斷地智慧,開闊自己的眼界,讓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睿智堅強的人。好好休息,養成一個健康的作息時間,保重身體,以更飽滿的狀態去改變現狀;少說話,學會沉默,在蟄伏中強大自己;多學習,在知識中尋求精神的富足,讓自己的世界更豐盈。俗話說:人在高峰時,享受成就;在低谷時,成就人生。
  • 人生低潮時:多做事,少說話,早點睡
    上有年邁父母等著照顧,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整個家庭一下子少了一半的收入,壓力全壓在了丈夫身上。說不焦慮是假的,好幾次無意間看到欣姐在凌晨發的動態,字句間全是擔憂。陸陸續續持續了一個星期,終於,欣姐覺得這樣頹廢下去並不是辦法。
  •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越來越有福氣
    《易經》中就提醒過我們和人交談一定少啊說這3件事,才能越來越有福氣。1、少說自己的煩惱、糟心事每個人都會有煩惱,也都會遇到糟心事,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忍不住和朋友們訴苦,想得到一點安慰。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定不能見人就說,反覆地說。
  • 女生話少就是清高,不愛說話的女生,其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子
    而話少的女生內斂沉默,給人的感覺是溫文有禮,與他們相處雖有一段的距離感,但又不會太難相處。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嗎?如果女生不喜歡說話,很容易被其他人誤解的。有的人會覺得她們清高,也有人覺得她們心機重。你想了解少話的女生的心態嗎?今天花花跟大家討論的便是這個話題,話少的女生其實沒有你們想像的複雜。
  • 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機可乘
    他的解釋是我們應該多做多看,少說話。確實是這樣,我們就應當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機可乘。少說話,沒有人會把我們當啞巴很多時候我們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別人爭吵,到最後爭吵雙方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朋友,我們千萬要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機可乘。現在這個社會的交際能力非常廣泛,朋友的朋友也許和你也認識,你的朋友不僅認識你更認識其他的朋友。所以,我們少說話,多做事,莫讓別人有了可乘之機。
  • 工作不順利時記住這9個字:多做事,少說話,早點睡
    如果此時的你正經歷人生低谷期,建議你多做事、少說話、早點睡。皓首窮經於書海也好,指揮天下局勢於江湖也罷,總之,不閒著,好好重新蓄積能量,才能鼓足力量走向前方。人生旅途,如果利用好那些難挨的時光,多做有益的事,它們終將成為我們的逆勢生長期。
  • 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
    但是,今天這本書的書名實在是太吸引人了,叫作《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我拿這個標題問我身邊的中年人,我說:「這個問題你們存在嗎?」好多人都說有。他們說,「我們家的孩子就是不和我說話」。所以,他們強烈建議我再講講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叫作約翰·科爾曼。他是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員,被人們稱作是英國「最懂青少年的人」。
  • 如何讓英語教師自己少說話學生多說話
    更令人震驚的是,研究發現英語學習者僅在上學時間的4%左右說話。如果我們同意那些說話的人正在學習,這可能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想法。(插圖來自美國最新雙語學校教材指南針Compass閱讀模塊預備級《可口的午餐》)為什麼學生少說話而老師多說話是有原因的。
  • 高情商的人,不和傻瓜爭長短,不和小人爭對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個人對待外界事物如何,反映的也是他的個人智商和情商高低,高情商的人不與傻瓜爭長短;聰明的人,不和小人爭對錯。
  • 小男孩被爸爸氣哭後,一頓反懟!網友笑翻
    要說什麼最讓當代爸媽頭疼輔導孩子寫作業一定是第一名最近一個小朋友和爸爸在寫作業時的對話火了很多網友看完之後都覺得這真是一場跨越千年的委屈啊1 月 9 日,浙江金華一名 10 歲小男孩做奧數題時被氣哭我才 10 歲,為什麼就要(體會人生的這種難)" ……爸爸深知"遇事不決先反問"的絕招,把皮球又扔了回去,問孩子為什麼只和李白比難,不和李白比寫詩,萬萬沒想到,小男孩雖然哭得真情實感,但還是在據理力爭,說"那你怎麼不讓李白和我比朗誦呢。"不僅是爸爸,網友們也瞬間被逗笑了。網友:小朋友邏輯滿分!
  • 說話要慎重,你只有掌握了說話的分寸與技巧,才能為自己贏得尊重
    這是孔子曾說的一句話,意思為:可以和他談卻不和他談,就會失去有用的人;不可以和他談卻和他談,就會說出不該說的話。聰明人既不失去有用的人,也不說出不該說的話。語言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同樣一句話,用兩種方式表達出來,其效果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可見,說話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因此說話要慎重。
  • 「鋼少氣多」的英雄氣概
    「鋼少氣多」的英雄氣概新華社記者翟翔、王琦「歌唱吧同志們,歌唱吧親愛的同志們。我們為勝利歌唱!我們為和平歌唱!」北京市復興路上,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的展廳中,年逾九旬的志願軍老戰士馬維華唱起《在和平的大道上前進》,仍像年輕時一樣,鏗鏘有力、熱血沸騰。
  • 少說話和不打擾
    長大的我學會了兩件事:少說話和不打擾。刪除照片是人生最難的事,因為每一個回憶,都不捨得落下。算了吧,人生不易,自己過得快樂就行,平淡有平淡的趣味,轟烈有轟烈的迷人,還不都是一樣活下來了。我們不一樣,也沒必要一樣,反正最後都是歸於塵土。
  • 弟子問墨子多說話好還是少說話好?墨子一個比喻給出回答,真經典
    弟子問墨子多說話好還是少說話好?墨子一個比喻給出回答,真經典墨子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人物。更詳細來說,他就是墨家的代表人物。而墨家提倡的是什麼呢?主要就是兼愛非攻。順便來說一下人到底是應該多說話,還是少說話的問題。我現想在現實生活中肯定大家也有這樣的困惑吧,做一個人到底是應該多說話,還是少說話呢?
  • 龍王傳說:古月毒舌吐槽謝邂,謝邂差點氣哭,許小言嚇得不敢說話
    古月懟謝邂幾乎是部分任何場合,即便是在戰鬥間隙,只要逮到機會就一定會懟謝邂,就比如在和三眼金猊的過程中,古月毒舌吐槽謝邂,謝邂差點氣哭,許小言嚇得不敢說話。在龍王傳說漫畫中,唐舞麟等人在參加史萊克學院的入學考試中,路過關斬將來到第九關,而在第九關的考核中唐舞麟等人遇到了一隻幼年三眼金猊。
  • 教小弟弟認字,姐姐氣得不想說話,網友:像極了我輔導作業的樣子
    01姐姐教弟弟認字,氣到都不想說話「說!快說呀!」姐姐指著卡片上的「弟」字教弟弟。看著弟弟衣服油鹽不進,怎麼教都教不會的樣子,姐姐氣得不想說話。看到姐姐這副模樣,弟弟直接跑到了沙發上不理姐姐了。看著弟弟這幅樣子,氣得姐姐叉腰大喊:「你不學,我還不教你了呢!」
  • 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多做事,少說話
    我們身在職場,要儘量少說話,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自毀前程。工作中的你,可能身邊常有一些饒舌之人,喜歡說人是非,挖人隱私,甚至打聽不到還會胡亂編排,造成同事之間不必要的誤會。這種人非常惹人討厭。讓人煩不勝煩。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少說話。多做事,免得不知不覺被人拉入了是非圈。
  • 為什麼要少說話,因為精雕細琢的語言是藝術——《弟子規另解》42
    話說多 不如少惟其是 勿佞巧「話說多,不如少」:人平時不要有太多話,否則言多必失,說多了容易成為惹禍的根源說話多的人,肯定思考的少,所以很容易得罪人;說話少的人,思考的就多,更容易說出適合的語言。這只是一般的情況,根本還是在於適合。如「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這就是講話的一個過程,當我們認識到講話的作用,就會不斷的思考調整,最後熟練地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