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兩國爭奪北極的博弈,早已在臺上臺下進行。最近,北極地區又一次成為雙方的「練兵場」。
加劇北極軍事化
「美國正在加緊進軍北極圈。」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6月以來,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份關於北極和南極安全的備忘錄,宣布在2029年之前打造新型破冰船計劃。這是美國40多年來首次提出更新其破冰船隊伍。此前,美國還時隔70年在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重新開設領事館。與此同時,美國和北約盟友加強協調合作,增強在北極的作戰能力。
對此,俄羅斯強勢應對。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法令,正式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俄北方艦隊將獨立為軍事行政單位,正式成為繼中央軍區、西部軍區、東部軍區、南部軍區後的第五軍區。分析認為,這將為俄北極戰略發展打牢基礎,震懾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
「北極地區軍事化進程正不斷加快。」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在北極地區,美國、加拿大等北約國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俄羅斯下了先手棋。早在十多年前,俄羅斯就開始在北極地區布局。當前,俄羅斯在北極地區保持了軍事、技術和產業的強大優勢,特別在核動力破冰船的建造和保有量上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搶佔戰略新高地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報導,近年來,北極日漸成為大國利益博弈的舞臺。有鑑於此,俄近幾年來在高緯地帶建設了基礎設施和防線。北極早就在北約對俄的作戰行動計劃中佔據重要位置。北約部隊可藉此發射空基和潛射巡航飛彈,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重要經濟、軍事設施發動奇襲。因此,控制北極地區並建立防禦體系對俄至關重要。
美國加強在北極的軍事部署,與俄羅斯針鋒相對的意味明顯。2019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布新版《北極戰略》報告,概述其在「戰略競爭時代」保護美國在北極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戰略方法,謀求增強該地區針對俄羅斯的軍事存在。
姜毅表示,北極是近年來大國博弈的一個新領域。這與北極地區的兩個特點密切相關:一是北極地區蘊藏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二是全球氣候變暖以後,北極航道的適航性和經濟性日漸凸顯,自然成為全球戰略競爭新高地。
有分析認為,經過北冰洋的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運輸距離。此外,與傳統歐亞航道相比,北極航道在總體安全性方面也更具優勢。
恐現「零和博弈」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北極以及北冰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不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同時規定,主權國家可以沿著本國領海基線,劃出不超過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和不超過350海裡的大陸架。目前,在北冰洋擁有海岸線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挪威、丹麥(格陵蘭島)等。基於此,這些國家先後對部分北極地區提出領土領海要求。但目前只有美俄兩國真正在北極地區進行軍事部署。
「一些北極地區國家與俄羅斯在專屬經濟區上存在重疊。北極地區很多國家都是北約成員國,對俄軍事威脅的擔憂,促使他們加大在北約框架下的軍事合作。」姜毅分析。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項目主任埃裡克·布拉特貝格指出,美國政府對北極表現出強烈關注,一些歐洲國家可能支持美國擴大在極地的軍事存在。國際社會對北極地區「零和博弈」式競爭的擔憂也將與日俱增。
「美俄在北極地區利益衝突具有戰略性和結構性。在短期內,雙方在北極的矛盾沒有緩和的跡象,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姜毅認為,與南極不同,北極涉及一些北極地區國家的利益,矛盾更加複雜。但北極對於全球氣候、人類整體生存和安全意義重大。北極不只是某些國家的北極,更是全球的北極。希望相關大國能切實承擔起大國責任,緩和北極緊張局勢,通過協商方式和平開發和利用北極資源和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