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太閤豐臣秀吉已死去一年多,此時的大阪政局波詭雲譎,五奉行已然決裂,各路人馬為爭奪天下而陷入了鬥爭漩渦。這年4月,20個月前從鹿特丹起航的商船「博愛」號來到一片未知海域,在顛沛的海上航行中,他們失去了方位,也沒有任何可用的海圖,殘存的船員們瀕臨死亡,處於絕望邊緣。4月12日早上,船上的引航員威廉·亞當斯一覺醒來,意外發現了陸地,他知道,他們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日本。作為第一個到達日本的英國人,在英國小城不名一文的威廉亞當斯將在餘生中書寫傳奇。《武士威廉》一書的副標題為「大航海時代的日本與西方」,以威廉亞當斯為引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中,日本與西方接觸、交流以及最終決裂的畫卷。
大航海時代
遠隔大海重洋,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探險家們對日本幾乎一無所知,那是一片未知區域。這個傳說中的「日出之國」被認為遍地黃金,因此吸引了英國冒險家們的目光。16世紀末,英國冒險家們加入了對亞洲的探索。隨著一代代航海家的探索,這個時代的英國航海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這個時代的時代精神追求冒險,渴望從遠航中豐厚的回報,大有「男兒何必戀妻子」的氣概。正是大航海時代的物質條件和時代精神的結合,造就了威廉亞當斯這樣的人物。
威廉亞當斯家境貧寒,他於1564年出生肯特郡,在倫敦附近的萊姆豪斯長大,他成為了最早接觸新航海科學的學徒之一,得以接觸當時最先進的航海技術。1588年,剛結束學徒生涯,亞當斯便受命指揮補給船為與無敵艦隊作戰的英國艦隊運送給養。到1598年,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引航員。之後十年,亞當斯往返於英國和北非荒涼的海岸,從事羊毛交易。1598年,當得知一支前往東方的船隊急需一名技藝精湛的引航員,並願意給出豐厚的回報,面對穩定乏味的日常生活和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的冒險,年過三十的亞當斯「迫切想抓住時代的機遇」,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加入。
命運的垂青
大航海時代的遠航充滿危險——惡劣天氣、危險海況、食物匱乏、致命疾病、野蠻土著都足以致命。當「博愛」號抵達日本時,原有的一百多名船員僅剩24人,其中大多數無法站立,亞當斯是倖存者之一。新的危險來自他們歐洲的同胞——幾十年前開始在日本傳教的耶穌會發現這些船員是信奉新教的異端,為了避免他們對自己造成威脅,他們立刻要求當地官員處死他們,倖存的船員們在充滿敵意的異國再度陷入困境。亞當斯被選作這艘船的發言人,他表現出色。數日後,亞當斯被送往大阪,命運再度垂青於他,接見他的是德川家康,後者觀看了世界地圖,並與他長談至深夜。數月後,關原之戰爆發,德川家康率部擊敗西軍,事實上掌握了日本的最高權力。
獲勝後的德川家康再度召見亞當斯,並命令亞當斯為其建造西式遠洋船。亞當斯成功取得德川家康的信任,成為德川家的旗本武士,在江湖附近的三浦半島獲得了封地,並娶了一名日本妻子,他還獲得了一個日本名字——三浦按針。躋身日本上流階層的亞當斯由衷地感到:「我經歷了諸多不幸之後,上帝非常眷顧我。」
日英交流
亞當斯抵達日本的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但亞當斯對此並不知情。十年過後,亞當斯才得知英國船隻已開始在東印度群島行商,他立刻勸說同胞赴日經商。1613年,英國船隻「丁香」號抵達平戶,亞當斯引導同胞謁見家康。這次謁見幾乎是日後馬戛爾尼訪華的預演,英國人拒絕履行日本禮儀,表現無禮,這導致會見氣氛緊張,但最終家康同意英國人在日本設立商館,進行貿易,亞當斯也成為了東印度公司僱員。
但作為東西方溝通中介的亞當斯並未獲得同胞的信任。久居日本的亞當斯已經融入了當地生活,更熟悉當地風土人情,新來的英國同胞則懷有傲慢與偏見,因此對亞當斯的建議抱有懷疑和牴觸。對日本與西方的交流,《武士威廉》中有很多有趣的描述,如日本人震驚於歐洲人野蠻落後的醫術、糟糕的個人衛生,英國人則完全無法理解日本人所醉心的茶道,也無法接受日本嚴苛的法律,等等。但畢竟雙方展開了交流,並各取所需。家康通過亞當斯獲得了大量軍火,在大阪冬之陣中,他就曾命令麾下炮手用從英國人處獲得的十三磅炮轟擊大阪城。我不由揣想,擊中大阪城樓而令澱姬驚惶求和的那發炮彈也許正是由亞當斯引入德川軍中的英國火炮發射的。
傳奇落幕
由於在日傳教的耶穌會士無視幕府權威——這無非是歐洲教權與王權鬥爭的翻版,德川家康決定禁止基督教。有賴亞當斯向家康解釋天主教與新教的區別,英國人未受禁教令的影響,並幸災樂禍地看著自己的競爭對手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被趕出日本。在德川家康去世後,通過亞當斯的斡旋,幕府繼續授予英國人貿易許可。但不久,新任將軍德川秀忠儘管繼續信任亞當斯,但他頒布法令,對英國的貿易權利作出限制,將英國的貿易局限於平戶。
由於英國商人市場調研不足,運來的種種貨物不適應日本市場需要(鴉片戰爭前後來華通商的英國商人仍將重複這一愚行),加上管理不善、內部傾軋和員工假公濟私,英國商館的生意日漸凋敝。雪上加霜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為爭奪貿易爆發衝突,雙方甚至兵戎相見,平戶的英國商館與荷蘭商館也發生了武力鬥毆,最終日本官方介入才平息了事態。這段時間,日本國內政治氣候也急轉直下,幕府殘酷迫害基督徒,街頭展開了大規模處決。更糟糕的是,55歲的亞當斯身體狀況急劇惡化,最終死去,他在幕府的巨大影響力隨之而去。英國商館最終破產。此後不久,德川家光宣布鎖國。
《武士威廉》的筆法令我想起《天平之甍》,全書圍繞威廉亞當斯生平展開,這個小城的無名水手在時代精神感召下跨越大洋,憑著自己掌握的先進航海技術獲得德川家康青睞,並成為幕府將軍的直屬家臣,書中還用大量閒筆描繪了耶穌會士在日本傳教和被迫害的經歷、英國冒險家前往東方的探險、英國商館諸人在日本的經歷等等。在大航海時代日本與西方短暫接觸的時間罅隙裡,各色人等為了信仰、野心、欲望而紛紛登場,有些客死他鄉,有些終獲名利,有些不知所終,甚至連亞當斯為之付出艱巨努力的英國商館也破產歇業,西方與日本接觸的努力最終也因鎖國令而付諸東流。在這盛衰成敗的一幕幕人間活劇中,歷史長河奔流不息,裹挾著人們滾滾向前。但歷史也並非如此無情,直到200年後,西方人攜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武力再度打開日本國門時,發現這位成為旗本武士的西洋人的故事依然在日本人中流傳。在日本與西方的早期短暫接觸中,亞當斯終究成為了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