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中的成長之路,也是讓世人通過他們各自的人生成長之路去學習、認識、了解、探討、反思等,透過他們各自異彩紛呈的成長故事,讓我們更加認識自我,珍惜時間與生命,了解人類社會更迭不斷凋零與繁榮的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時代背景下,每個歷史人物中展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通過他們的歷史故事,讓我們有所啟迪與啟發。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位歷史人物是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就是這位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也是當代青年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成功宣言。阿基米德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
阿基米德,出生於公元前287年古希臘西西里島敘拉古附近小村莊,出生貴族家庭,當時與敘拉古的赫農王有親戚關係。阿基米德父親是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謙遜,從小阿基米德深受父親的影響勤奮、好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對數學和天文學特別是古希臘的幾何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阿基米德,從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家裡的藏書幾乎都被他讀完了之後,他就去當地的著名老學者家中借書讀,這些學者們都很喜歡他,並建議國王讓阿基米德去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因為當時的亞歷山大城是主要的學術城市之一。
阿基米德到了亞歷山大城後如魚得水,在書籍的海洋裡暢遊,他如饑似渴地在這裡學習天文學、數學、力學等並不斷向亞歷山大城的學者求教,還一邊週遊各地開闊眼界,用自己的知識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
少年時代的阿基米德,根據自己長期學習觀察實踐的結果發明了一個能用水力推動的行星儀,這種行星儀在水力推動下能模仿太陽、月亮、行星和地球運動,還能將日食和月食準確的演示出來。
阿基米德,曾為進一步解答宇宙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大膽採用新方法,計算了要填滿宇宙所需要的砂粒數,這個奇特構思產生了方次計算法,在他的著作《砂粒的計算》中得以充分說明。
阿基米德還學習了一套解決實際問題的計算丈量法,他能夠不爬山就能精確的測出,山的高度,甚至還能計算測量出地球的直徑,與我們現在通過先進的計算方法算出的數據只差100多公裡,他用這種方法為尼羅河畔的衝積平原丈量土地,做了不少貢獻。
阿基米德在亞歷山大城學習和生活了很多年,在他年老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羅馬帝國和北非迦太基帝國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也隨後影響到了他的故鄉敘拉古和羅馬帝國之間也發生了戰爭,他便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當時的羅馬軍隊包圍了他所居住的城市,還佔領了海港。阿基米德雖然不贊成戰爭,但又不得不儘自己的一份責任,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做出一點貢獻來保衛自己的國家。
阿基米德眼見自己的國家國土危機,於是他絞盡腦汁,夜以繼日的發明了禦敵武器,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槓桿原理製造出了一種叫做石弩的拋石機,能把大石頭投向羅馬軍隊的戰艦。當時凡是靠到城牆的敵人,都難逃他的飛石。阿基米德還發明了多種武器,來阻擋羅馬軍隊的前進。
阿基米德在危急時刻還想出了鏡子聚光的原理,讓當時城裡所有剩下的老人、婦女和孩子把家中的鏡子拿出來一起來到海岸邊,讓鏡子把強烈的陽光反射到敵艦的主帆上,千百面鏡子的反光聚集在帆船的一點上,船帆就燃燒了起來,火勢趁著風力,越燒越旺,羅馬人不知情況,以為阿基米德又發明了新武器,就慌而逃至。
這些武器弄得羅馬軍隊驚慌失措、人人害怕,連當時的將軍都苦笑說:「這是一場羅馬艦隊與阿基米德一人的戰爭」,後來阿基米德在古羅馬入侵敘拉古被羅馬士兵殺死。
阿基米德死後,當時羅馬軍隊的統帥馬塞拉斯,將殺死阿基米德的士兵當作殺人犯予以處決,為阿基米德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未阿基米德修建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刻上了「圓柱內切球」的幾何圖形。
可見,阿基米德最後雖然被羅馬士兵殺死了,但他的聰明和智慧是很受當時的統帥佩服。可以說,阿基米德是神話中的百手巨人。
其實,我們也可以相信,給誰一個支點,誰都可以把地球撬起來。人本來沒有多大的區別,關鍵在於是否能正確把握一個最佳的支點,找到一個能使你全力以赴,能使你的品格和長處得以充分發展的職業和環境。
人生也需要一個支點,一個能給你智慧,勇氣,方向,力量的支點,如果你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支點,你也可以自信地說:「給我一個支點,我也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百度哲學#
一生都在為科學道路而攀登的「世界無產階級」偉大導師——馬克思
培根出生貴族家庭,在政壇平步青雲,他的成功是拜上天所賜嗎?
據說「耶穌」是人類的救世主,啟示人類無論貧富不要失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