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

11月初的一個清晨,在北京瑟瑟的寒風中,穿上黃色反光背心的張青(化名)站在小區門口的垃圾桶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11月初,東城區一小區內,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

從5月1日新修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開始,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超過半年時間。據媒體報導,在11月26日舉行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報告檢查《條例》實施情況時指出,目前北京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的街道(鄉鎮)共計333個,覆蓋範圍達到了99%。10月份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19.79%,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8倍。

在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背後,許多像張青這樣的分類指導員、守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北京垃圾分類並未像上海一樣強制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投放,但廚餘垃圾清運時要求其中不含有玻璃陶瓷、金屬雜物和塑料橡膠,除了部分示範小區外,不少小區都需要靠人工進行二次分揀才能滿足清運標準。

為何會出現二次分揀?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收運體系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4個環節。原本在收集環節,只需要將分類投放的垃圾用分類垃圾車單獨運走,保證不「混裝混運」即可。之所以出現二次分揀任務繁重的情況,與北京垃圾分類制度設定中在分類投放和分類運輸兩個環節中對破袋的要求不一致不無關係。

在最初制定垃圾分類制度時,北京就提出不能強制撤桶撤站,也不強迫定時定點和破袋。也是因此,在《條例》當中並沒有規定廚餘垃圾投放時是否必須要「破袋」,是否定時定點。北京城市管理委員會方面則提出,鼓勵各區根據人口分布、基礎設施等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

但是,在北京垃圾分類的具體措施,即「一大四小」實施辦法中的《北京市居住小區垃圾分類實施辦法》當中,卻明確了廚餘垃圾應從產生時就應與其他品類垃圾分開,交付運輸時應做到「無玻璃陶瓷、無金屬雜物、無塑料橡膠」,有包裝物的過期食品應將包裝物去除後分類投放。

此外,北京垃圾分類的檢查和監督又主要針對於各類機構。1月初,市城管委主任孫新軍就指出,對垃圾分類的處罰更多的是「刀口向內」,對各類機構和垃圾收集、運輸、處理企業嚴格要求,比如混裝混運,必須嚴懲不貸。

也就是說,居民們如果完全按照要求分類投放,也並不需要進行破袋處理。但在廚餘垃圾運走之前,物業或居委會必須讓桶內的垃圾從「有袋」變為「無袋」狀態,否則將面臨較為嚴厲的處罰。

另一個問題是,由於沒有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居民們可以在24小時內任意時間投放帶袋的垃圾,而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工作時間基本上只限於早上6-9時、晚上7-10時。因此,當張青們站在工作崗位上時就面臨著許多需要處理的垃圾,單靠指導當場丟垃圾的居民分好類甚至破袋,都並不足以解決全部的問題。

剛性分類vs柔性分類

事實上,早在2019年7月,上海就實行了「史上最嚴」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嚴格要求撤桶並點,在社區志願者監督下定時定點破袋投放垃圾。由於投放垃圾的時間固定在日常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不少獨居的年輕人對此感到不便:「單位稍微加會兒班,就趕不及回家扔垃圾了」。尤其在盛夏時節,如果垃圾不能及時清理,難免會導致屋內空氣不潔。

北京選擇了較為柔性的管理方式,以避免給居民生活帶來過多的不便。但是不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也指出,目前的宣傳工作雖然已經大幅提升了居民群眾對於垃圾分類的知曉率,桶站有人值守了,但是對居民群眾面對面的指導和督促還比較少,「二次分揀」任務很重。

而過度依賴二次分揀也會對居民垃圾分類的主動性有所影響。「反正還有人再給分一次,我就隨便扔一下吧。」一位受訪居民說。在記者走訪的幾個小區裡,仍然能見到隨意投放、錯誤投放的現象,例如扔在「其他垃圾」桶裡的塑膠袋裡有水果,「廚餘垃圾桶」裡有塑料瓶等。

事實上,是否應該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確實受到業內爭論較多。部分業內專家認為,「定時定點」和破袋措施方便從源頭上檢查廚餘垃圾的「成色」,保證廚餘垃圾的有機質足夠生產有機肥,不會出現無法資源化又必須填埋、焚燒處理的情況。但也有一部分專家認為,「定時定點」對群眾生活影響太大,破袋則會增加清洗垃圾桶等一系列費用,也會給城市汙水造成負擔。

目前,北京也有部分示範片區要求居民投放垃圾時進行破袋,並為此引進了一些新型設備。例如,東城區崇外街道崇文門西大街社區引進了一臺廚餘垃圾袋智能分離機器人,居民只需投入袋子,機器人內部的機械抓手將撕破垃圾袋將垃圾倒入,並抓回垃圾袋。

相關焦點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廚餘垃圾必須要「破袋」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5月1日開始,北京便開啟了垃圾分類的新篇章。目前北京垃圾的分類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廚餘垃圾處理時,因為有些小區的物業嚴格要求居民在傾倒時必須要「破袋」,引發了不少居民的擔心——因「裸投」廚餘垃圾的存在有可能出現的蚊蠅等環境問題。
  • 北京您早:垃圾分類,我們在行動—解廚餘破袋難題,可降解袋試水
    扔廚餘垃圾髒手怎麼辦?可降解袋真的能快速降解嗎?五花八門的可降解袋應該怎麼選?今天的節目您不能錯過~~自5月1日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後,雖然沒有強制進行廚餘垃圾破袋,但為了保證廚餘垃圾的純淨,提高後端處理效能,很多小區都要求居民破袋後再投放。
  • 北京扔廚餘垃圾一定要「破袋」嗎?官方回應來了
    「小區規定,廚餘垃圾必須先『破袋』,再往垃圾桶裡頭倒。倒的時候瀝瀝拉拉弄一手,多不衛生啊。」「垃圾在袋子裡,還沒那麼大味兒。都從袋裡頭掏出來堆在桶裡,天氣越來越熱,那垃圾桶得啥味兒了!」隨著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部分小區將廚餘垃圾「破袋」作為投放垃圾新規嚴格落實,但這也引發了一些居民的不解,廚餘垃圾是不是必須要「破袋」?不「破袋」行嗎?記者了解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本身,其實並未對廚餘垃圾投放時是否「破袋」進行限定。
  • 破袋「神器」上崗,10秒左右自動破袋,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經三個月,廚餘垃圾的分類投放一直是居民關注的重點。目前,本市不少小區都要求居民在投放廚餘垃圾時要破袋,這種方式雖能保證廚餘垃圾的純度,但卻讓不少居民感到不便,不少人反映,夏季炎熱,廚餘垃圾本就容易散發異味,破袋投放不但操作麻煩,還容易髒手。那有沒有既能滿足破袋要求還不髒手的辦法呢?
  • 三級人大代表開展檢查,市民關注的廚餘垃圾「破袋」不是無解難題
    饒強/攝 資料圖8月15日至21日,全市三級人大代表對其居住周邊的小區(村)的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情況開展檢查。13191名人大代表,對全市4201個小區進行了檢查,覆蓋全市49.38%的小區。對於備受市民關注的廚餘垃圾「破袋」問題,市人大城建環保辦提出建議,廚餘垃圾可以在收運後由末端垃圾處理廠集中進行機械化破袋,不要讓居民在廚餘垃圾破袋問題上糾結。垃圾分類實施數月,效果如何?昨天,全市三級人大代表「三邊」檢查召開第二輪周邊檢查督辦會。
  • 石景山老街坊自製垃圾分類「破袋神器」
    為了更好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現垃圾精準分類,保證廚餘桶內垃圾的純淨度,解決居民破袋弄髒手的煩惱,6月4日上午,在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北路特鋼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的老街坊們正在製作垃圾分類破袋神器,助力居民精準分類。
  • 廚餘垃圾袋可避免破袋嗎?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實施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後,至7月21日,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共立案查處生活垃圾分類違法行為6168起,其中查處個人違法行為2783起,平均每天33起。對居民而言,垃圾分類、投放的難點依舊是廚餘垃圾的分類、定點、定時不合理與破袋,其中破袋是矛盾最大的一項。只分類不破袋可以嗎?答案是目前大部分地區依舊是不可以的。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我國現在垃圾處理以焚燒和填埋為主。
  • 掀蓋、破袋不再弄髒手,這個小區垃圾分類有「神器」
    「投放垃圾只要拉一下手環,然後在破袋器上蹭一下,垃圾就乖乖進桶了。」5月27日上午,石景山區魯谷街道六合園南社區居民在倒垃圾時會發現,小區裡的垃圾桶上多了這樣兩個新設備,每個垃圾桶上方都安裝了一個手環,廚餘垃圾桶內還有一個鋸齒狀的破袋器。
  • 北京市城管委:廚餘垃圾「破袋」投放非常有必要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四個月。9月3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破袋」問題當前市民很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表示,《條例》沒有規定廚餘垃圾必須破袋投放,從目前情況看,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破袋投放的廚餘垃圾能確保後端處理工藝穩定運行,實現廚餘垃圾最大限度地資源化利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精準指導居民源頭分類。如果不破袋,沒法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看不出有沒有雜物。」
  • 這個小區垃圾分類有「神器」,掀蓋、破袋不再弄髒手
    「投放垃圾只要拉一下手環,然後在破袋器上蹭一下,垃圾就乖乖進桶了。」5月27日上午,石景山區魯谷街道六合園南社區居民在倒垃圾時會發現,小區裡的垃圾桶上多了這樣兩個新設備,每個垃圾桶上方都安裝了一個手環,廚餘垃圾桶內還有一個鋸齒狀的破袋器。
  • 北京垃圾分類最新消息:小區垃圾桶髒破將逐一整改
    小區垃圾桶髒破將逐一整改本市年度垃圾增速控制在4%以內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城管委副主任張巖介紹,小區垃圾桶站設置不規範,髒、破、無蓋兒,廚餘垃圾分類不夠純淨等問題,將逐一落實整改。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 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 試水廚餘不破袋 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升,如今除了治理塑料汙染,許多城市也在開展垃圾分類。塑膠袋在當中也有個重要角色——人們用塑膠袋當垃圾袋,分類投放廚餘垃圾或溼垃圾時要有一個「破袋」的動作,不能將塑料垃圾袋混著一起扔進去。
  • 老街坊自製「破袋神器」 助力垃圾精細分類
    八角北路特鋼社區 「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中有多名鉗工、管工,社區充分發揮專業經驗優勢,組織志願服務隊的隊員製作「破袋神器」,有效推動廚餘垃圾精準投放。「我們平時扔廚餘垃圾時,多是用手撕破袋子,為了讓投放垃圾更加便利,我們經過多次試驗,發現這種『破袋神器』是最方便居民使用的,越方便,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也會越強烈。」「金色親情」志願服務隊隊員達福江說。
  • 夏季廚餘垃圾味兒大滋生蚊蠅 用可降解垃圾袋可行嗎
    原標題:夏季廚餘垃圾味兒大滋生蚊蠅,用可降解垃圾袋可行嗎?垃圾分類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開展,近日不少居民反映,投放廚餘垃圾時要將垃圾和塑膠袋分開投放,不僅容易把汙物濺到手上,天熱後垃圾既有臭味兒還易滋生蚊蠅。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8歲的武辰熹從家抱出一摞紙殼跑到小區可回收垃圾集中點,前後跑了兩趟,還分別帶來了易拉罐、塑料瓶,稱重後,換到了四元錢,「我們家有一個小間兒專門放可回收垃圾,偶爾賣了垃圾零錢可以夾到我的本子裡」。社區內投放點多數分為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類,10號樓旁是分類最細緻的投放點,設有紙類、塑料、金屬、紡織品、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7個垃圾類別。
  • 北京垃圾分類下月起實施 部分小區增設有害垃圾桶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李正 倪楠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0年5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從北京市垃圾處理規劃建設、垃圾減量、收集、運輸、監督等多個層面,對北京市內的生活垃圾管理進行了規範,特別是對於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 北京垃圾分類難在哪?
    在新版條例實施後,有的小區環境更加整潔,垃圾亂堆亂放的現象減少;有的企業因未按規定分類吃了罰單而有所改善;但是,也有多個社區垃圾分類進展緩慢。為何垃圾分類推進這麼難?記者採訪了一些居民和管理者,並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就垃圾分類情況建言獻策——「垃圾桶去哪裡了?」
  • 你是什麼垃圾?北京垃圾分類指南!
    2020年5月1日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由此全面開啟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當日,北京「生活垃圾分類LOGO」全新亮相,市區內垃圾轉運車也換上「新裝」,垃圾分類宣傳來到居民家門口、走進市民手機裡。
  • 市民對話一把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談「加強垃圾分類 促進生活垃圾...
    首先是家庭廚餘垃圾分出數量和質量。我們說,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就是把廚餘垃圾從生活垃圾裡分出來,所以在現階段,這兩個指標是垃圾分類效果最直接的體現,也是垃圾分類總體進展的體現。原計劃,是到8月底,家庭廚餘日分出量要到2000噸,但是在7月底,就提前完成了。昨天日分出量已經到了3200噸,出現了「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