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經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進食障礙協作組、河北省繼續教育管理委員會批准,由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舉辦的省級繼教項目「餵養和進食障礙診療操作規程培訓班」開班。
▲慄克清進行講座。
本次培訓以線上直播和線下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邀請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進食障礙協作組組長、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慄克清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進食障礙協作組副組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孔慶梅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進食障礙協作組副組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進食障礙協作組副組長、中南大學附屬湘雅二醫院譚立文教授,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河北北省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張雲淑教授等國內精神醫學知名專家教授進行專題授課。
▲張雲淑進行專題授課。
本培訓班面向國內、省內從事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精神專科醫院醫生和護士、綜合性醫院心理科醫生和護士、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學校輔導員、社會工作者等,同時也面向各綜合性醫院的消化科、心內科、內分泌、營養科等專業科室醫務工作者,旨在提高廣大臨床醫師、護理人員對「餵養和進食障礙」的認識和診療水平。
▲培訓現場
河北省第六醫院黨委書記慄克清教授介紹,進食障礙是一類具有慢性化傾向的精神心理疾病,該病不但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還造成嚴重的家庭負擔。隨著「全生命周期」概念的推廣,「餵養障礙」和「進食障礙」越來越多的被認為應歸為一類,在DSM-5及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分類目錄中,均將「進食障礙」與既往診斷系統中的「起病於嬰幼兒及青少年時期的餵養障礙」合併為「餵養和進食障礙」。慄克清指出,近年來臨床中「餵養和進食障礙」的發病率呈現增長態勢,已經成為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目前,我國目前「餵養和進食障礙」專業知識和治療經驗的醫生嚴重不足,對其識別率處於較低的水平,如何指導臨床工作者科學、規範、系統地開展「餵養和進食障礙」的診療和預防工作尤為重要。
(燕都融媒體記者 田媛媛 通訊員 郭豔梅 馬克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