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是激發新發展動力的所在
而大裝置、大院所、大平臺
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內涵
12月15日
從北京傳來喜報——
重慶市與中國科學院
攜手開展戰略合作
雙方共建的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
將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
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
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建設高水平研究平臺
一起來看看在重慶日報頭版的報導~
↓↓↓
高小新了解到,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將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構建,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還將共同推動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加快發展,通過學科共建、科研合作、培訓培養、師資交流等方式,支持在渝高校「雙一流」建設。
此外,在產學研合作、生態文明建設、人才交流培養等方面也將開展深度合作。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與中國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是中國科學院與重慶合作進入新階段的標誌,將為重慶市集聚優質創新資源,打造科學城創新策源地,爭創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事實上
深刻把握科學主題
推動科學城創新發展動能加快積蓄
高新區一直在行動。
↓↓↓
大裝置方面,高新區將集中在科學公園西側布局大科學裝置集聚區,目前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已納入教育部「十四五」高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等項目加快落地。
大平臺方面,建成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獲批全國首批國家應用數學中心,集聚英特爾FPGA創新中心、IBM、博世工業4.0等一批企業創新平臺,引進中關村智酷、第一創客等一批國際國內優質孵化平臺。
大院所方面,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加快推進,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加快落地,北理工重慶微電子中心、電子科大微電子產業技術研究院年內投運,重慶醫科大學國際體外診斷(IVD)研究院等首批校地合作項目已正式落地。
下一步,
高新區將聚力培育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彰顯「科學」元素,
讓科學城名副其實!
我們,
拭目以待!
【來源:重慶高新區微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