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可能》|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沒用對方法

2021-01-20 小敏悅讀

你正手握神燈,精靈說可以滿足你的一個願望,你會許什麼願望?

你是不是像我一樣,願望太多,難以取捨?可是有人卻用一個絕妙的回答能實現所有願望,根本無需取捨。他說:

我想要獲得不限次數的許願機會。

這個人就是世界著名的大腦教練吉姆·奎克。

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小時候因為一次意外,從凳子上掉了下來,撞到了頭部,導致他在學習上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障礙: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專心致志地做事、課本內容根本記不住......

吉姆·奎克曾被老師稱為「大腦壞掉的小孩」。他也一度為之努力,可毫無進展,甚至變得越來越糟糕。

如果是你,你是不是就要放棄了呢?

他不僅沒有放棄,而是在朋友父親地鼓勵下,一步步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腦力水平。

後來,他致力於幫助那些和他一樣有此困惑的人,將全部精力放在幫助大家提升腦力、釋放自己潛能上,成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等名人和各大機構競相爭搶的大腦教練。

他將自己的方法和心得總結成《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一書,以幫助更多的人突破思維限制,喚醒自己的無限潛能。

《無限可能》一出版,便一躍成為美國亞馬遜暢銷排行榜前三名,可見吉姆·奎克的大腦訓練有多受歡迎。如果你在學習上也有困惑,不妨跟隨這位大腦教練從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過程方法三個方面來引導自己。

1 打破限制思維的天花板,釋放無限潛力

前兩天,我和一個學生聊天的時候,他突然和我說,「老師,我幹什麼都不行,學也學不會,一輩子是不是就只能這樣了?」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震驚的,一個14歲的小男孩竟然能說出「一輩子就這樣」的話來。

也許還有很多人同他一樣,在某一方面幹的不順利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念頭。他們在「我不行」這樣的標籤下,整日以此為藉口,不想或者是沒有有效的方法做出改變。

這讓我想到了心理學上著名的「跳蚤效應」。

生物學家曾經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從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蓋子。過一段時間後,拿掉蓋子就會發現,雖然跳蚤繼續在跳,但已經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結束生命都是如此。跳蚤調節了自己跳的目標高度,而且適應了它,不再改變。很多人不敢去追求夢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為心裡就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使他們受限,看不到未來確切的努力方向。

我告訴他,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完成某件事情,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相信自己做不到,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限制性信念。我們不應該像跳蚤一樣自我設限,要敢於撕下標籤,追求自己更高的目標。

要知道,你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只有打破限制性思維的天花板,我們就能釋放無限潛能,伸手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我們應該如何打破限制性信念,構建積極信念呢?

作者在書中為我們提供了3個步驟來構建積極信念:

l 首先,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及其來源。如自己不夠聰明(也許來自小時候父母老師的批評),自己註定不能成功(也許是成長過程中多次失敗挫折造成的習得性無助)等,無論是什麼,先要清楚地看到它們,以及來自哪裡。

l 第二步,直面事實。當限制性信念再次出現時,自動反應之前先停下來問一問自己,這個想法,是否有證據能證明?然後檢查這些證據是否真實。

l 第三步,創造新信念。擺脫限制性信念的重要一步就是創造一個更加符合事實的、新的信念。

2 尋找內在動力,激發無限活力

胡歌在上《朗讀者》時,曾接受採訪。他說,05年是他事業爆發的一年,那一年他紅遍大江南北,過大名氣讓他感到心虛,他沒有能力也沒有心理準備去面對粉絲們。

06年出了車禍,面部縫補了100多針,面部毀容,讓他從巔峰嗖的一下跌倒了低谷。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他孤獨、委屈、迷茫、無奈、孤獨、自卑,這種內心的煎熬,讓他開始思考活著的意義。

於是他開始大量讀書,從此愛上了閱讀。

再次談起車禍,胡歌已經能坦然面對:

這場車禍就像上天的恩賜,讓一直無法靜下心思考學習的我忽然有時間去充電。

正如胡歌所說:「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裡,是閱讀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找到目標和熱愛的事情並進行實踐,就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胡歌正是在閱讀中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活著的意義,他才能不斷地沉澱自己,才能再次創作出深受大家喜愛的《偽裝者》和《琅琊榜》。

3.學會如何學習,創造無限可能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著名教育專家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作者吉姆·奎克曾經因為小時候的傷一度成為學習上的困難者,後來經過不斷探索,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大腦教練。他曾經說過,他的成功和他的學習方法是分不開的。

作者在書中也指出,學校一直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該如何學習。吉姆認為如果你想有所收穫,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01 提高專注力

李笑來說過,注意力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有研究指出,專注度越高的人,越容易成功。那如何提高專注力呢?吉姆提供了幾條建議:

儘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是效率極低的事情。我們不妨將手頭的事情一次性處理完,再去做其他事情。

整理你所處的環境。環境越整潔,越不容易造成分心。這裡的環境一方面指的是你工作、學習時的房間環境,房間內的物品越少,你的專注力越容易放在工作和學習上。另一方面指的是你所用的網絡環境。關閉所有的通訊軟體,專注完成一件事情,效率會更高。

儘量減少任務間的切換。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時,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才能進入狀態。所以儘量減少任務間的切換,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時間的流逝。

02 有效學習

世界頂尖成功人士如比爾·蓋茨、查理·芒格、李嘉誠等始終堅持終身學習。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學習,而且時有效、高效地學習。那我們也可以做到有效學習嗎?

當然,吉姆就如何有效學習提出了7個建議:

主動回憶。間隔複習。管理你的狀態。利用你的嗅覺。為大腦播放音樂。用你的整個大腦去傾聽。注意做筆記。

03 學會思考

亨利·福特曾說過,」思考是世界上最艱難地工作,很少有人願意從事它。「

但不可否認的是,思考也是讓我們變得與眾不同的一個重要方面。

那我們應該如何敏銳思考,獲得無限可能呢?

愛德華·德·波諾博士提出了」六頂思考帽「的概念,用來幫助特定群體提高解決問題的成效。

白色思考帽:儘可能地收集更詳細的信息,獲得解決問題所需的所有事實。黃色思考帽:面對問題和挑戰,你能努力地尋找積極因素,突出其固有價值。黑色思考帽:直面問題無法成功解決的後果。綠色思考帽:處於創作模式,理性思考問題。藍色思考帽:進入管理模式,確保前面每頂帽子都能有所收穫、有所收益。

無論你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哪怕正處於低谷,也不要輕言放棄,和吉姆·奎克那樣堅持努力、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學習,你也一樣可以擁有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創造無限可能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我不行」、「這不是我擅長的」、「這不是我的專業」。我們也常常對自己說:「我肯定做不好!」「我沒這方面的天賦。」父母老師也常常給孩子貼標籤:「他不喜歡讀書。」「這個孩子很努力,只是太笨了。」……諸如此類,凡此種種。我們慣常於給他人設限,給自己設限。而這種設限讓我們的人生局限在一個範圍無法突破,反過來又似乎證明了我們確實不行。
  • 「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臨公子·《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努力錯了方向,反而得不償失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至此,你能說這是努力的錯嗎?不,關鍵還在於努力錯了方向啊!2.正確看待努力,關鍵地方發力有句話說:「努力了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不會得到回報。」努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很努力卻仍學不好?大腦訓練專家告訴你,拼命學不如學會如何學
    之所以這些成為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被激發了活力,他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們以為人類的大腦有很大一部分尚未開發,也經常給自己設限,覺得很多事情是自己無法完成的。但吉姆·奎克卻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擁有無限可能,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能夠升級大腦、快速學習並且讓人生進階。
  • 書寫你人生的《無限可能》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讀過不少書但記住的很少;讀的時候感覺非常好,事後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書中的內容;或者由於白天工作忙,想要養成睡前閱讀的習慣,但通常沒讀幾頁書就睡著了,美其名曰閱讀有助於睡眠;有時眼睛在書的字裡行間遊走,腦子根本沒有記住看過什麼內容,而不得不重複的去閱讀同一頁的內容以至於效率低下……讀過《無限可能》這本書之後,
  • 《無限可能》:挑戰「不可能」,挖掘「無限可能」
    從神話到現實,我們證明了什麼是「無限可能」。有的朋友可能要划走了,說那是航天領域的專家做的事,我沒有那麼大的本領,我只有看的份兒。打住打住,這個想法首先就限制了你進入「無限可能」的可能!所以別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怎麼進入這種狀態吧!
  • 世界級大腦教練教你突破自我,實現人生《無限可能》的方法
    《無限可能 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以下簡稱《無限可能》)這本書從大腦的科學可塑性角度通過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方式方法三個部分,提出了升級大腦、快速學習從而實現人生進階的系統方法。這本書的作者吉姆·奎克本人就是大腦訓練的最好踐行者。
  • 《無限可能》:3步開啟你的無限可能
    他摸索總結出一套開發腦力的方法,不僅影響了埃隆·馬斯克(特斯拉CEO)、理察·布蘭森(英國億萬富翁)、斯坦·李(漫威之父)等著名人士,他還被聯合國、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谷歌、通用電氣等機構聘為大腦教練。後來,他把自己總結的這套經驗和方法寫成了一本書,叫《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旨在幫助更多人提升自己的腦力水平。
  • 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忽略了這4個字
    能說小A不努力嗎?不,她已經很努力了。為了學習理財,平時省吃儉用,儘量多存錢;為了學習寫作,不僅買了寫作書還上了寫作課,可是一篇感悟也沒有發布出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小A的問題出就出在沒有「即刻行動」這4個字上。不是說她沒有開始行動,而是她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準備階段」。知乎大V採銅說:「開始並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 《無限可能》丨你和愛迪生之間的差距,不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
    即使我比其他同學更加刻苦地學習,我的分數也與我的付出不成正比。」終其一生,這個孩子都在學習如何治癒曾經的創傷,努力將自己面臨的挑戰化為學習時的超能力。這個孩子叫吉姆·奎克,是《無限可能》這本書的作者,一個曾經被認為「腦子壞掉了」的孩子,是怎樣喚醒自己的學習腦的?作者在書中講了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方法方式的關係。
  • 知識營銷時代,打通你的學習腦,開啟《無限可能》模式
    只獲取碎片化信息,幾十秒的抖音視頻,半分鐘的熱點文章,只能讓你獲得嘴上有詞,胸中無料,沒有沉澱下來的內涵;2. 假努力,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永遠都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懶惰放棄;3. 只能聽正面的評價,聽多了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4. 沉迷於短期快感,只沉迷於那些唾手可得的快樂,而不為自己長期的快樂而努力;5.
  • 漫威之父推薦《無限可能》:從腦損兒童到超級英雄,其實你也可以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超級英雄,你會從《無限可能》中發現釋放自己超能力的方法。——斯坦·李(Stan Li)漫威之父近日讀了本好書——《無限可能》,這是世界公認的記憶專家&大腦教練吉姆奎克(Jim Kwik)首部作品。
  • 《無限可能》:生命沒有極限,除非你自己設置
    這樣的人生態度和公認的世界級大腦教練吉姆·奎克的生活理念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奎克在其著作《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簡稱《無限可能》)中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有關如何升級大腦、快速學習,以及人生進階的系統方法。他認為,人的腦力沒有邊界,人生可以有無限可能。
  • 你之所以記不住別人名字,不是記憶障礙,而是不知道這個方法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我們很看重的人,第二次見面便叫出我們的名字,我們會受寵若驚,對他的好感也立馬提升一大截。這代表著對方的重視,畢竟每個人都渴望被隆重對待。然而,大部分人卻記不住別人的名字,也記不住對方的長相,經常在下一次遇到時還是像陌生人一樣,這在某些時刻就尷尬了。
  • 拆穿這七個謊言,你將擁有無限可能
    說她不好看,那她就努力變美;說她不時尚,那她就百變造型;說她沒實力,那她就勤奮練習;......她要和自己較勁,和別人較勁,她要成為the best。有些人,戰勝了那些「你不行」的否定,他的非凡才能因此大放異彩。你是否想像蔡依林那樣,探索自己的極限,釋放自己巨大的能量呢?《無限可能》這本書中,揭露了7個導致我們停滯不前的謊言,只要我們克服這些謬論,定能激發我們的潛能。
  •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過了30歲就不值錢了?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過了30歲就不值錢了?每年都有幾個關鍵詞,時不時地像電腦彈窗一樣跳到眼前:中年、30歲、焦慮。也許你能從這本《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找到答案。,半個小時過去了公交車還沒來,於是,你等下去的決心更堅定了,不是因為花不起打車的錢,而是覺得不甘心,因為你不想過去的時間「被浪費」。
  • 《無限可能》:打造高效學習超能力,戰勝你內心的焦慮感
    而最近我讀過的這本《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一書,提出了「人類的大腦可以突破任何極限,學習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這樣的觀點。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具有這種「超能力」的話,一定可以戰勝我們內心的焦慮。書中從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方法方式三個大方面告訴我們:你的大腦具有無限可能。
  • 這兩種快速提升記憶力的方法,會讓你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雖然如今已完全是碎片化的接收時代,但要想完全專注的去做一件事情,也不是沒有可能。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瑞恩·德懷爾曾研究表明,現在我們使用數字設備的習慣,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人際關係。而最近我所看的《無限可能》這本書中,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讓我們在面對如此海量的數位化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進行升級訓練,優化提煉,重新連接神經元,讓記憶力快速提升。本書作者吉姆·奎克,不僅是大腦教練,還是記憶力、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
  • 《無限可能》:遇到瓶頸難以突破?世界腦力大師教你創造可能
    可我也知道現在的方法不對,不然怎麼會越休息越累;也明白方式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不然學習的效率怎麼會那麼低呢;我更知道,如果不能趕緊找到一種方式來完成自己的進化和調節,那接下來無路可走的將是我自己。剛好在這時候,看到了《無限可能》這本書。
  • 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雷軍曾給劉芹打了一個電話跟他說:「我一直認為你做投資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你能告訴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為什麼投資能做得非常不錯呢?」他當時給了雷軍一個答案,「我相信我極其的勤奮。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奮的話,你一定能做一個非常好的投資者。」他本來以為這個答案至少能得到雷軍的部分認同,結果他沒想到,雷軍給了他一個讓人驚訝的反饋。
  • 1.55米,體重120斤,如今成為頭部博主:無限可能,你也可以實現
    她迎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吉姆說過:成就非凡人生的關鍵在於突破限制。他用自己的無限可能模式成功地實現了人生的轉型與飛躍。如果你也正陷入困境,正有困惑 ,為什麼別人能做的那麼成功,而自己卻依然停留在原地?你也想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就,改變自己的人生。那麼很可能是你的思維方式、內在動力和方式方法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