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手握神燈,精靈說可以滿足你的一個願望,你會許什麼願望?
你是不是像我一樣,願望太多,難以取捨?可是有人卻用一個絕妙的回答能實現所有願望,根本無需取捨。他說:
我想要獲得不限次數的許願機會。
這個人就是世界著名的大腦教練吉姆·奎克。
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小時候因為一次意外,從凳子上掉了下來,撞到了頭部,導致他在學習上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障礙: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專心致志地做事、課本內容根本記不住......
吉姆·奎克曾被老師稱為「大腦壞掉的小孩」。他也一度為之努力,可毫無進展,甚至變得越來越糟糕。
如果是你,你是不是就要放棄了呢?
他不僅沒有放棄,而是在朋友父親地鼓勵下,一步步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腦力水平。
後來,他致力於幫助那些和他一樣有此困惑的人,將全部精力放在幫助大家提升腦力、釋放自己潛能上,成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等名人和各大機構競相爭搶的大腦教練。
他將自己的方法和心得總結成《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一書,以幫助更多的人突破思維限制,喚醒自己的無限潛能。
《無限可能》一出版,便一躍成為美國亞馬遜暢銷排行榜前三名,可見吉姆·奎克的大腦訓練有多受歡迎。如果你在學習上也有困惑,不妨跟隨這位大腦教練從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和過程方法三個方面來引導自己。
1 打破限制思維的天花板,釋放無限潛力
前兩天,我和一個學生聊天的時候,他突然和我說,「老師,我幹什麼都不行,學也學不會,一輩子是不是就只能這樣了?」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震驚的,一個14歲的小男孩竟然能說出「一輩子就這樣」的話來。
也許還有很多人同他一樣,在某一方面幹的不順利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念頭。他們在「我不行」這樣的標籤下,整日以此為藉口,不想或者是沒有有效的方法做出改變。
這讓我想到了心理學上著名的「跳蚤效應」。
生物學家曾經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從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蓋子。過一段時間後,拿掉蓋子就會發現,雖然跳蚤繼續在跳,但已經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結束生命都是如此。跳蚤調節了自己跳的目標高度,而且適應了它,不再改變。很多人不敢去追求夢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為心裡就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使他們受限,看不到未來確切的努力方向。
我告訴他,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完成某件事情,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相信自己做不到,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限制性信念。我們不應該像跳蚤一樣自我設限,要敢於撕下標籤,追求自己更高的目標。
要知道,你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只有打破限制性思維的天花板,我們就能釋放無限潛能,伸手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我們應該如何打破限制性信念,構建積極信念呢?
作者在書中為我們提供了3個步驟來構建積極信念:
l 首先,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及其來源。如自己不夠聰明(也許來自小時候父母老師的批評),自己註定不能成功(也許是成長過程中多次失敗挫折造成的習得性無助)等,無論是什麼,先要清楚地看到它們,以及來自哪裡。
l 第二步,直面事實。當限制性信念再次出現時,自動反應之前先停下來問一問自己,這個想法,是否有證據能證明?然後檢查這些證據是否真實。
l 第三步,創造新信念。擺脫限制性信念的重要一步就是創造一個更加符合事實的、新的信念。
2 尋找內在動力,激發無限活力
胡歌在上《朗讀者》時,曾接受採訪。他說,05年是他事業爆發的一年,那一年他紅遍大江南北,過大名氣讓他感到心虛,他沒有能力也沒有心理準備去面對粉絲們。
06年出了車禍,面部縫補了100多針,面部毀容,讓他從巔峰嗖的一下跌倒了低谷。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他孤獨、委屈、迷茫、無奈、孤獨、自卑,這種內心的煎熬,讓他開始思考活著的意義。
於是他開始大量讀書,從此愛上了閱讀。
再次談起車禍,胡歌已經能坦然面對:
這場車禍就像上天的恩賜,讓一直無法靜下心思考學習的我忽然有時間去充電。
正如胡歌所說:「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裡,是閱讀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找到目標和熱愛的事情並進行實踐,就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胡歌正是在閱讀中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活著的意義,他才能不斷地沉澱自己,才能再次創作出深受大家喜愛的《偽裝者》和《琅琊榜》。
3.學會如何學習,創造無限可能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著名教育專家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作者吉姆·奎克曾經因為小時候的傷一度成為學習上的困難者,後來經過不斷探索,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大腦教練。他曾經說過,他的成功和他的學習方法是分不開的。
作者在書中也指出,學校一直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該如何學習。吉姆認為如果你想有所收穫,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01 提高專注力
李笑來說過,注意力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有研究指出,專注度越高的人,越容易成功。那如何提高專注力呢?吉姆提供了幾條建議:
儘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是效率極低的事情。我們不妨將手頭的事情一次性處理完,再去做其他事情。
整理你所處的環境。環境越整潔,越不容易造成分心。這裡的環境一方面指的是你工作、學習時的房間環境,房間內的物品越少,你的專注力越容易放在工作和學習上。另一方面指的是你所用的網絡環境。關閉所有的通訊軟體,專注完成一件事情,效率會更高。
儘量減少任務間的切換。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時,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才能進入狀態。所以儘量減少任務間的切換,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時間的流逝。
02 有效學習
世界頂尖成功人士如比爾·蓋茨、查理·芒格、李嘉誠等始終堅持終身學習。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學習,而且時有效、高效地學習。那我們也可以做到有效學習嗎?
當然,吉姆就如何有效學習提出了7個建議:
主動回憶。間隔複習。管理你的狀態。利用你的嗅覺。為大腦播放音樂。用你的整個大腦去傾聽。注意做筆記。
03 學會思考
亨利·福特曾說過,」思考是世界上最艱難地工作,很少有人願意從事它。「
但不可否認的是,思考也是讓我們變得與眾不同的一個重要方面。
那我們應該如何敏銳思考,獲得無限可能呢?
愛德華·德·波諾博士提出了」六頂思考帽「的概念,用來幫助特定群體提高解決問題的成效。
白色思考帽:儘可能地收集更詳細的信息,獲得解決問題所需的所有事實。黃色思考帽:面對問題和挑戰,你能努力地尋找積極因素,突出其固有價值。黑色思考帽:直面問題無法成功解決的後果。綠色思考帽:處於創作模式,理性思考問題。藍色思考帽:進入管理模式,確保前面每頂帽子都能有所收穫、有所收益。
無論你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哪怕正處於低谷,也不要輕言放棄,和吉姆·奎克那樣堅持努力、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學習,你也一樣可以擁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