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絕對是今年最大的黑馬美劇。全劇共7集,每集大概50多分鐘,一旦入坑,保證你上癮,一夜刷完,興奮到有點睡不著。
因為故事和人物太「燃」了。這部製作精良,文本層次豐富,場景布置細膩,女主角美到令人心跳漏拍,其成長經歷猶如小時候看《灌籃高手》一樣激動人心。
這是一部「武裝到牙齒」,製作極為精良的「高級爽劇」,無論是影視發燒友,亦或用來殺時間的爽劇達人,都極為容易對它欲罷不能
《后翼棄兵》講述了一位孤兒少女Beth(安雅·泰勒-喬伊 飾)的成長故事。被父親拋棄,母親選擇帶著她結束一生。倖存下來的Beth,被送到孤兒院,等待陌生人的收養。
在地下室獨自研究西洋棋的護工為Beth枯燥、乏味、孤獨的生活打開了另一片天地。因為有著數學家父母的優秀基因,加上當時孤兒院給每一個孩子提供的鎮靜藥物,她憑藉超凡的「腦力」,以神速進步,逐漸成為了讓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震驚的女性西洋棋大師。
后翼棄兵是西洋棋的一種開局打法,強調「兵」的走位。在西洋棋的棋盤上,兵只能向前,不能退後,而且機動力最差。所以常常被忽視,或者作為棄子,甚至充當其他機動力更強的棋子的「炮灰」。
即便是天才少年,但因為長期生活在孤兒院,如果遇不上伯樂,沒有出頭的機會,那麼像Beth這樣的棋壇「皇后」極有可能成為「兵」一樣的棄兒,被埋沒,被消耗,直至消失。《后翼棄兵》隱喻的就是女主角Beth從「棄兵」到「王后」的成長經歷。典型的爽劇模式,打怪升級,登頂封王。
然而因為影視元素的精心打磨,從故事劇本到場景鏡頭的「頂級」製作,讓這部爽劇成為了普通影迷和資深專家都非常認可的「年度最佳」之一。
高級的大女主爽劇
毫無疑問,《后翼棄兵》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通俗」美劇。目前豆瓣打分9.2,超過65%的人給出了5星評價。IMDb8.9分!
有影迷評價:它是獨特的存在,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不要猶豫,看就對了!
「 It's so unique and different that it's difficult to put into words.
If you're thinking of watching this show, just do it, you won't be disappointed.」
爛番茄上,新鮮度滿分,觀眾打分高達97%!
這樣高度一致的評價,完全可以用黑馬爆款,奉上年度神作的稱號了!《后翼棄兵》的優秀之處實在太多了,這裡僅做拋磚引玉,更多回味無窮的體驗留給大家自行品鑑。
整部影片骨子裡就是一部大女主電影,拔高一點可以看做「女性主義」影片。記住不是女權,而是「女性主義」。它並非強調女性與男性的不同,而是去展示女性可以自由成為什麼樣的人。
Beth在孤兒院時就展現出非凡的實力,在伯樂護工的發掘下,她很快被高中棋藝訓練班看中。但邀請她只是為了「教育」下高中的男生選手們。
結果她「以一對十」,同時和多位高中選手對弈,僅僅幾十步就拿下所有對手。這個結果老師一點不意外,才9歲的她就能夠殺的中年老棋手丟盔棄甲,而且還能「盲下」,這些高中生自然不在話下。被一群男生圍住的天才少女,直接就開啟了大女主爽劇模式。
但該劇優秀在節奏的把控,把Beth起起落落的經歷講述得盪氣迴腸。作為天才少女,就算失敗也是高級的,實在被逼無奈的,絕對不會出現狗血低幼、浪費時間的橋段。
《后翼棄兵》一共只有7集,講述了女主角十多年的成長史,每分鐘都必須用在「刀刃上」,敘事精緻又緊湊,令人喘不過氣,看完後大呼過癮。
Beth的大女主與爽劇模式齊頭並進,隨著Beth進入棋壇,從沒有積分的「小透明」,到地區冠軍,州冠軍,全國雙冠軍,再遠赴歐洲巴黎,最後去到西洋棋的殿堂蘇聯,挑戰世界冠軍。不斷修煉「武功」,然後「打怪升級」,這就是標誌的爽劇模式,也是最容易讓人上癮的敘事方式。
在登上棋壇「王位」的過程中,同樣有觸底時刻,導演自然不會放棄那些最美、最具衝突性的張力部分。比如第一次遭遇大師,遭遇失敗的苦澀。輸掉了比賽,作為經紀人的後媽Alma也意外身亡。事業和親情雙重打擊,劇情和角色徹底觸底。
後面的「反彈」柔情似水,又熱血至極。暗戀她多年的前洲際冠軍Harry從異地跑來,為她「療傷」,從感情上和棋藝上「修復」她的殘缺處。
從兩人再次相遇,培養感情,相互認可,到擦槍走火,以及最後的突然分裂,全都是標準的大女主戲。
事後煙是女主抽的,羞澀的Harry看著著迷於棋譜的Beth問出「你是要我去隔壁睡,還是繼續留在床上」,Beth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回了一句「隨便你啊」。
而分離時,Beth雖然想要討好,但眼看Harry決議已定,也沒有多做挽留。其實全劇看完,Beth雖然和多位男性相遇,有了故事,但最後這些男性都是她成功的「踏板」,而且他們甘願成為墊腳石,最後高潮戲的「智囊男團」更是把大女主戲烘託到了沸點。
令人欣慰的是,Beth雖然生活在女性棋手極為匱乏的時代,但劇情並沒有過多挑動觀眾的「性別」神經。因為女人最大的對手不是男人,而是她們自己!
讓人上癮的高級隱喻
《后翼棄兵》是高級的,鏡頭語言順滑且詩意,光是看女主角的「時裝秀」就能高潮幾次。復古色調和場景,包括那些經典片尾曲,直接就能戳中大部分有點品位的資深影迷。
但《后翼棄兵》最高級的地方還是在於文本層次的豐富,以及從頭到尾,始終扣題「象棋」的敘事方式。海報中除了象棋,還有酒瓶和藥瓶,隱喻著都是讓女主角Beth「上癮」的東西,一念天才,一念瘋子。在棋子和藥瓶之間,Beth頃刻就會成為另一種人。
「上癮」是全劇的關鍵詞,也是推動敘事的最大動力。
第一集片尾,文本層次豐富到令人尖叫。孤兒院給女孩們放著一部國王加冕的古羅馬電影,裡面有背叛,有加冕,是朝代交替,有驕傲,也有失落。女孩們和老師們被電影感動,而劇場外,Beth正打算偷拿鎮靜藥。這種藥一開始用來方便「管理」孩子,而來成為了處方藥,不能給小孩用,因為會「上癮」。
而Beth需要她來提高「腦力」,方便她在大腦中下盲棋。一邊是羅馬帝國的交替,一邊是Beth撬開窗戶偷藥。就連她偷藥的過程也是「西洋棋」化的,她沒有選擇直接翻進去,而是移動桌子作為「開局」,然後以「后翼棄兵」的方式步步逼近象徵著對方王棋的藥瓶子。地面也同時出現了棋盤格子的特效。
對勝利無限可謂的Beth拿了一次還嫌不夠,瘋狂吃藥,然後拿走了整個大藥瓶,最後因吃藥過量,當場暈倒,藥瓶摔碎,勝利化為烏有,隱喻藥物上癮給她的成功之路埋下了隱患。
這個片尾,幾個文本之間嚴絲合縫,「象棋」元素成為主線,串聯起多個文本,信息量豐富到令人咂舌,同時還能保持鏡頭美感。
這樣的文本層次豐富的鏡頭和故事點在全劇裡實在太多。有幾個這樣的「高光」時刻就屬佳作了,而《后翼棄兵》每集都有數個,以振聾發聵之勢,給人留下不斷的迴響。
另外,對於大女主的塑造,除了Beth的打怪升級之路,圍繞她設計的後媽,以及身邊的男性,其實都是「互文」結構的經典模板。後媽一開始無所事事,沉迷於酒精,她是Beth最好的聽者,但同時也把一些壓抑女性的不良嗜好傳遞給了她。
Beth看到了當時作為女性,受到各種壓抑,最後一事無成,只能沉迷於酒精的悲劇。如果她想要擺脫這樣的局面,只能化身「棄兵」,一步步走向王位,而且只能向前,沒有退路。
到了最後,阻攔「Beth」登頂的其實不是其他人,而是她自己,來自內心深處的自我否定,還有無限的孤獨。孤獨,是那個時代女性最容易上癮的根源。
Beth對西洋棋上癮,但同時孤獨也讓她對愛情和親情上癮。她需要友誼,需要愛人認可,重拾母愛,以及從未體味過的父愛。多重缺失,表面上讓她看上去「冷漠孤僻」,其實她內心對於這些愛的渴望超越了大多常人,所以她常常「一點就燃」,有點慾火焚身的樣子。
而Beth的後媽,以及她的部分同學,甚至她的生母都是孤獨的受害者。但要從女人到女王,就必須與孤獨為伴。
Beth曾經試圖戰勝孤獨,但因此引發的憤怒令她難以與人接近,這會失去太多機會,無法得到旁人幫助和指點。所以,人類不能害怕孤獨,同時也不要試圖戰勝孤獨,我們要學會與孤獨做朋友。
劇中的男性天才棋手Benny、暗戀女主角的Harry,包括「伯樂」護工,多多少少都是孤獨的,只是孤獨的程度不同。孤獨給他們帶來了負擔,同時也成就了他們的才華。成為大師級人物,就需要向孤獨妥協,這是天才、成功人士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包裝精美的美式主旋律
《后翼棄兵》雖然題材冷門,但骨子裡依然是美式經典的「成長故事」,從少年的成年,走出虛構的童話,進入現實的成人社會。
而把時代放到「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大格局下,《后翼棄兵》的主旋律意識形態再如何包裝精美,也始終會露出馬腳。最後的高手是蘇聯大師級旗手,Beth作為後起之秀,遠赴蘇聯參加比賽時,得到越來越多當地人的擁戴,成為了明星一樣的存在,媒體甚至稱呼她為「形象大使」。
而美方也希望在Beth贏得比賽後大做文章,把體育精神引導到冷戰意識形態下。就連一開始打算資助Beth路費的組織,也是希望通過她來宣傳他們的宗教意旨。
除了Beth和她的棋友外,旁人都對這個比賽抱著「別有用心」的意圖。而Beth先後拒絕這些有企圖的幫助。她希望下棋能夠純粹一些。片尾,她登頂棋壇,總統都要接見她,而她卻下車,走向了老者下棋聚會的廣場。
她得到了異國他鄉、普通資深棋友的認可,大家視她為偶像,一位老者邀請她坐下,Beth的欲望再次噴發而出。
「來吧,我們下一盤」!優秀的作品,是讓欲望永遠保持不滅。
《后翼棄兵》的結尾合格地詮釋了這一代,Beth始終保持獨立自主,超越了大女主範疇,側面勾畫出美式主流價值的獨立個體人設。在宏觀範疇,微觀個體,兩個層面,《后翼棄兵》都是標準的美式主旋律的表徵。
不得不說,今年能看到《后翼棄兵》這樣的佳作,實在太令人驚喜了,最後表白下女神安雅·泰勒-喬伊,這位96年的妹子已「破繭成蝶」,自《女巫》、《分裂》、《愛瑪》之後,其獨特氣質、高級臉,早已深入人心,令人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