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港口油輪頻遭襲擊 未來地緣局勢對油價影響怎麼看?

2020-12-18 隆眾資訊1988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凌晨,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萊茵河」號油輪在吉達港卸貨時,遭遇「不明來源的外部襲擊」引發燃爆,但未有人員受傷。當日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上漲0.32美元/桶,漲幅較小,並且當日油價上漲主要受疫苗積極消息推動,而本次的油輪遭襲僅起到了部分的利好支撐作用。

這次的襲擊事件讓我們聯想到不久前,11月23日,沙特吉達城北的一處油料儲存設施遭遇飛彈襲擊後起火的事件。11月26日,一艘從沙特駛出的船隻曾遭遇水雷並被損毀。最近一個月,沙特接連發生多起針對油輪和石油設施的襲擊,風波不斷。為什麼恐怖襲擊屢次在吉達發生?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

圖1 全球八大海峽地理位置圖

來源:隆眾資訊

吉達港(Jeddah)位於沙烏地阿拉伯西海岸中部,瀕臨紅海的東側,是紅海的重要港口,也是石油巨擘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配送中心。其地理位置是該港口屢遭襲擊的主要原因。但近期的襲擊事件並未能給原油市場帶來過多的影響力,與2019年9月14日沙特造襲的事件對油市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主要源於:2019年沙特遭遇襲擊的石油綜合處理中心全球規模最大,且關聯著全球最大油田Ghawar及附近大型油田Abqaiq,另一處遭襲地點則是沙特排名Top3的Khurais,將受影響的潛在原油產能約700-750萬桶/日,而沙特去年9月原油總產能在970萬桶/日,出口量660萬桶/日。但吉達港口並不是沙特主要的石油處理、煉油中心,距離石油綜合處理中心Abqaiq有1180多公裡的距離。

其實中東地緣局勢錯綜複雜,沙特與胡塞武裝的衝突短時內難以結束。一旦有武裝摩擦或者油輪遇襲事件,國際報導的炒作成分偏高,實際上近期的襲擊事件並未對沙特的原油產能造成影響,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也是曇花一現,並未造成大的波動。

回顧近年來的歷史,其實油輪遭襲事件屢見不鮮,但真正能對國際油價形成顯著影響的案例較為有限。歷年油輪遭襲事件,真正對油價形成利好推動的,是2018年7月25日和2019年6月13日的兩次。是因為前者導致沙特主動關閉了曼德海峽的大部分輸送能力,而後者發生在全球第一大原油海上運輸咽喉—荷姆茲海峽。

圖2 荷姆茲海峽衛星俯視圖

來源:BIGMAP

隸屬於伊朗的荷姆茲海峽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原油「咽喉」要道,被西方譽為「海上生命線」。中東地區沙特、伊朗和阿聯等海灣地區產油國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過這條航道向外出口,前往世界原油消費大國美國及近年消費增長突飛猛進的亞洲各國,其日通過量在2018年就高達1700萬桶,當時就已佔全球原油海上貿易量的35%,全球4條主要油輪航線有3條需要經過荷姆茲海峽。荷姆茲海峽還有個不容忽視的優勢:全球提量最大的油輪都可以從容通過。正是依賴這樣一條急劇戰略意義的原油貿易「咽喉」要道,伊朗在國際社會上擁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目前來看,荷姆茲海峽幾乎是中東國家原油出口的唯一通道。只有伊拉克傑伊漢管道、沙特的「東-西」管道和阿聯阿布達比原油管道可以繞過荷姆茲海峽將原油運出波斯灣,不過目前這些管道的合計剩餘輸送能力不超過300萬桶/日,因此荷姆茲海峽的戰略地位無可替代。

但荷姆茲海峽也有來自地質條件方面的限制,此海峽受限於寬度和深度,都增加了油輪航行中的風險。寬度方面,雖然荷姆茲海峽最狹窄處也有近39km,但除去沿岸淺水區、礁石和暗礁等不適合航行的海域,雙向運行(進出波斯灣)的油輪航道僅可餘各自3km左右。3km的航線對於動輒超過15萬噸的巨型油輪甚至VLCC而言可謂十分「緊湊」,轉向、掉頭等操作都十分困難;另外,海峽平均深度70米,極易受到海底魚雷的威脅。特殊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這個海峽的紛爭不斷。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與伊朗的衝突使得荷姆茲海峽的關注度不斷升級,頻頻成為焦點,而伊朗利用荷姆茲海峽對市場發出的「威脅」都會引起油價的波動。一旦伊朗宣布報復措施,引發海灣局勢緊張,原油運價及國際油價均有所大漲。

1月下旬拜登即將正式成為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已明確表態將支持推動美國重回伊核協議,因此美伊關係在明年出現緩和是大概率事件,伊朗每日可能新增150-200萬桶的原油供應。縱觀歷史,美伊關係的對峙是中東局勢震蕩的重要部分,故考慮到兩國關係可能發生的變化,中東地區明年發生武裝衝突及大國對抗的概率將出現下降,但由此引發的伊朗增加供應仍可能為油價帶來持續性利空影響,伊朗有望在明年重回市場聚焦點,地緣局勢對油價的影響力仍將延續。

相關焦點

  • 沙特油輪遭「外部襲擊」,全球擔心的事還是發生
    沙特油輪遇襲 據《環球時報》報導,日前沙特西部吉達港遭遇襲擊,郵輪燃起大火,沙特應急部隊立即實施救援行動,最後成功將大火撲滅,並且對外界宣布現場沒有人員傷亡 沙特言外之意就是襲擊不會影響原油開採,更不會影響售賣。當港口遭遇襲擊之後,沙特處理方式似乎有些出乎常理,一般情況下,第一反應就是調查兇手,都對兇手予以反擊。然而沙特沒有追究責任,連懷疑對象都沒有任何消息透露,直接告知外界,襲擊不會導致油價上漲,可以放心與沙特進行原油貿易合作。
  • 沙特能源部稱吉達港口油輪爆炸原因為「恐怖襲擊」
    沙特國家通訊社當地時間14日下午援引沙特能源部的消息稱,當天凌晨沙特西部吉達港口油輪爆炸的原因為「恐怖主義襲擊」。消息顯示,懸掛有新加坡國旗的油輪當天凌晨在卸載油料時遭遇一艘載有爆炸物的船艇,襲擊導致的爆炸引發大火,當地消防和安全部門迅速觸動將火撲滅,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也沒有對油輪的油料卸載設備造成損壞,但消息並未透露載有爆炸物的船艇的來源。
  • 沙特港口凌晨傳出巨響,掛新加坡國旗的7萬噸油輪爆炸,中方發聲
    據TRT新聞報導,14日,一艘掛有新加坡國旗名為BW萊茵的油輪停泊在沙烏地阿拉伯紅海沿岸吉達港附近,疑遭外部襲擊發生爆炸。在該油船所屬的BW集團公司發表的書面聲明中指出,22名船員在爆炸中倖免於難。
  • 凌晨時分,一艘沙特油輪爆炸冒出滾滾黑煙,當事方:發生外部襲擊
    報導稱,當天一艘沙特油輪在其港口城市吉達附近海域突然爆炸冒出滾滾黑煙。據悉事發之際,油輪上載有22名船員,所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爆炸導致油輪部分石油洩漏,可能對當地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截止目前,尚未有組織或者個人宣稱對此次爆炸事故負責。油輪所屬的石油公司聲稱是外部襲擊。
  • 沙特一個月內四次遇襲,中東局勢迅速升溫,油價會漲嗎
    沙特官媒報導稱,這是一起「恐怖襲擊」。沙通社引述能源部發言人的話說:「一艘停泊在吉達燃料站的油輪,周一凌晨被一艘裝有炸藥的船隻襲擊。」吉達是沙特重要的紅海港口,也是沙特阿美的石油貿易集散地,距離葉門邊境大約370英裡。
  • 一艘油輪在沙特吉達港遭到「恐怖襲擊」爆炸起火
    新華社利雅得12月14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通訊社14日報導,一艘油輪當天停靠在該國西部吉達港時遭到「恐怖襲擊」爆炸起火,但未造成人員傷亡。  報導援引沙特能源部的消息說,當地時間14日凌晨,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在停靠吉達港卸貨時遭到一艘載有爆炸物的船隻襲擊,造成爆炸起火,火勢不大並很快被撲滅。襲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沙特港口城市吉達的一艘油輪發生爆炸,是誰操縱的?
    12月14日早些時候,沙特的一艘油輪在沙特港錨地錨泊時,突然發生爆炸,和以往沙特油輪爆炸事件不同,以往沙特會保持稍許沉沒,不隨意定性爆炸原因,這次不同,沙特第一時間表示,油輪或遭到了襲擊。這就耐人尋味了,無緣無故的,沙特油輪怎麼可能被襲擊呢?
  • 沙特一個月四次被襲,背後黑手伊朗?油價創9個月新高
    沙特官媒報導稱,這是一起「恐怖襲擊」。沙通社引述能源部發言人的話說:「一艘停泊在吉達燃料站的油輪,周一凌晨被一艘裝有炸藥的船隻襲擊。」吉達是沙特重要的紅海港口,也是沙特阿美的石油貿易集散地,距離葉門邊境大約370英裡。
  • 沙烏地阿拉伯港口再受襲擊!新加坡油輪爆炸起火 或有石油洩露
    據美國媒體CNN報導,12月14日,航運公司哈夫尼亞(Hafnia)發表聲明稱,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BW RHINE」周一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港口卸貨時遭到「外部來源」的襲擊發生爆炸。據了解,12月6日,油輪「BW RHINE」從沙烏地阿拉伯延布港裝載了約6萬噸汽油。該公司補充說,已經開始採取冷卻程序和對貨艙進行惰化,以避免更多潛在火災的發生。同時,在開始任何進一步的操作之前,先要對船舶的穩定性進行評估。據了解,惰性化是將不可燃氣體引入一個密閉空間,以減少發生火災的風險。
  • 沙特油輪爆炸,6萬噸石油流入大海,汙染水域,伊朗成最大嫌疑?
    最近,由於伊朗核科學家被刺殺,搞得中東局勢極其惡劣,伊朗一度認為美國、以色列、沙特是穿一條褲子的,合起夥來針對伊朗。而伊朗雖說是中東大國,但勢單力薄,雙拳難敵四手啊,到現在也沒能對美國和以色列採取有效打擊。就在伊朗還沒完成復仇計劃的時候,沙特油輪爆炸了,6萬噸石油白白浪費,外界都猜測是伊朗幹的。
  • 一油輪在吉達港口爆炸,沙特官方稱系恐怖襲擊
    一油輪在吉達港口爆炸,沙特官方稱系恐怖襲擊 當地時間12月14日,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港口遇襲起火。
  • 沙特1月之內被襲擊4次,全球擔心的事還是發生
    文丨六七 審丨高靜沙特的油輪被襲擊了,一艘在沙特境內港口城市吉達的油輪由於遭到「外部襲擊」而爆炸並失火。油輪的所有者哈夫尼亞公司隨即發布聲明,表示,襲擊發生後,油輪上的船員都已經及時逃生,大火目前也已經被撲滅。油輪的船體受損,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油倉中的石油並沒有大規模洩露。目前,還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宣布對這一系列襲擊負責。在報導這一事件時,美聯社強調,這是近一個月,在沙特境內發生的第4起對油氣設施進行襲擊的事件。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很可能是伊朗復仇的開始。
  • 沙特1月之內被襲擊4次,全球擔心的事還是...
    沙特的油輪被襲擊了,一艘在沙特境內港口城市吉達的油輪由於遭到「外部襲擊」而爆炸並失火。油輪的所有者哈夫尼亞公司隨即發布聲明,表示,襲擊發生後,油輪上的船員都已經及時逃生,大火目前也已經被撲滅。油輪的船體受損,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油倉中的石油並沒有大規模洩露。
  • 油市「911」後,油價怎麼走,投行已炸開鍋
    油市這一巨震讓交易員懵了,這一事件後續影響究竟如何,油價還會漲嗎?漲到什麼點位?不同投行分析師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油價只會獲得短暫提振南方基金認為,沙特原油供應中斷的影響應是一個短期市場擾動,對長期原油價格影響不大,原油供給缺口大概率能很快填補,原油價格大概率處在55-65美元/桶。
  • 沙特郵輪遭襲爆炸,胡塞武裝改變戰法頻頻出手,美伊將站到臺前?
    周一,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發布消息稱,停在該國紅海港口吉達的一艘燃料運輸船遇襲,發生爆炸。據悉,遇襲油輪掛著新加坡國旗,而實施襲擊行動的是一艘裝滿炸藥的船隻。目前沙特方面將此次襲擊定義為「恐怖分子」實施的襲擊,在襲擊中,油輪的燃油終端被擊中,發生爆炸。
  • 沙特一艘油輪突然離奇爆炸,是美國為嫁禍伊朗行動了?
    ,隨後沙特發布的初步報告稱這次爆炸是一次有預謀的外部襲擊,引發了全球關注,難道這次襲擊事件又是衝伊朗來的,這是美國為嫁禍伊朗再次行動了嗎?圖為遭遇襲擊的沙特油輪沙特發布的調查報告聲稱這是一起外部襲擊,簡單來說就是有外部勢力對這艘油輪發起了襲擊才導致了爆炸,其實這已經不是最近沙特油輪遭遇的第一起襲擊了,一個月前沙特就有一艘油輪出海時突然發生爆炸
  • 一艘油輪在沙特吉達港遭襲爆炸起火
    新華社利雅得12月14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通訊社14日報導,一艘油輪當天停靠在該國西部吉達港時遭到「恐怖襲擊」爆炸起火,但未造成人員傷亡。報導援引沙特能源部的消息說,當地時間14日凌晨,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在停靠吉達港卸貨時遭到一艘載有爆炸物的船隻襲擊,造成爆炸起火,火勢不大並很快被撲滅。襲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報導說,沙特的能源供應沒有受到影響,吉達港的卸油設施也沒有遭到損壞。
  • (國際)一艘油輪在沙特吉達港遭襲爆炸起火
    新華社利雅得12月14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通訊社14日報導,一艘油輪當天停靠在該國西部吉達港時遭到「恐怖襲擊」爆炸起火,但未造成人員傷亡。 報導援引沙特能源部的消息說,當地時間14日凌晨,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在停靠吉達港卸貨時遭到一艘載有爆炸物的船隻襲擊,造成爆炸起火,火勢不大並很快被撲滅。襲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報導說,沙特的能源供應沒有受到影響,吉達港的卸油設施也沒有遭到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