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位69歲的老人,火遍全網。
他叫馬保國,自封的頭銜是,混元形意太極門掌門。
人們起底馬保國的身世、買空他的著作、搶註他的商標,一邊嘲笑著他的口音和功夫,一邊幫他構築著商業版圖。
馬保國火了,恐怕並不是因為你喜歡他。
而是因為你需要他。
馬保國再出驚人話語:把我當笑料的人,根本不懂傳統功夫。
據不完全統計,隨著熱度的高漲,直播給馬保國帶來的收入已經超過了20萬。
營銷,包裝,策劃,或許是馬保國擴大自己利益的一步步好棋,想想為啥年近古稀,黔驢技窮的馬保國願意冒風險接受和王慶民的比武,都是金錢的驅動啊!
在比賽開始前夕,馬保國不停在微博上宣傳,雖說馬保國參賽並未拿到出場費,但觀看直播需要五塊錢買門票,直播當天超過7萬人觀看,馬老師分了多少紅誰又知道呢?
流量變現是現在最快的賺錢方式。
馬保國參演電影引發討論,他向記者介紹,自己將在電影中飾演一名神秘的老武師。
他表示只接正能量題材,並且只演正面角色,因為其形象是「推廣傳統功夫」。
馬保國對自己的演技很有信心,他稱電影票房一定破紀錄,「你走著瞧,肯定會火」。
"我沒有收一分錢,就算是接拍電影,也還沒有開始拍,所以沒有片酬,就算之後收錢了,也是正當的合法收入,收這些錢弘揚傳統功夫,我不怕別人說三道四。"
在媒體的採訪中,馬保國否認和皮特打是在演戲。他表示兩人是約好了真打。
"剛開始的五六個回合是真打,摔跤等那是真打。網上說是拍電影,當時在英國有錄音,英國給我寄磁碟,沒有聲音,全是慢鏡頭,是為了偷學我的東西。以拍電影的名義,找高手和你打你總要用真招吧,他們錯了,我最厲害的招沒有用,他們不了解,要學好中國功夫,首先要學好內功。"
這些話語使我不禁想到了閆芳。
很多人知道《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說的是幾個騙子給皇帝打造了一個華貴的外衣,還煞有介事地給皇帝穿上到外頭顯擺,其實這件時裝是子虛烏有,並不存在的。
但童話裡也不全都是騙人的,"皇帝的新裝",在現實中太多了,簡直不勝枚舉。
說到閆芳,名字如雷貫耳,太極宗師,河北省第五屆武術協會副主席,石家莊第十屆政協委員,能將身強體壯的徒弟震飛5、6米開外,被稱為"最強太極推手",掌風如電、隔空打人。
2019年,她率領13名弟子,在北京舉行的武魂武道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總決賽上,取得輝煌戰績,奪得3金6銀9枚獎牌。
有人因此說她弘揚民族文化居功至偉,有人說她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是欺世盜名,因為在那場比賽中,閆芳還擔任特邀嘉賓。
1998年,國家制定並開始實施中國武術段位制時,閆芳也成了第一批國家武術太極拳六段。
2004年,閆芳擔任了河北省第五屆武術協會副主席。
沒有人覺得閆芳能走到這一步。閆芳獲得了她這一輩子都不敢想像的榮譽和權利。
同行和弟子經常稱其為「大師」、「師太」。她並沒有拒絕這種稱呼,反而樂在其中。
她開始享受這種當大師的感覺。
閆芳的走紅恰逢微博短視頻時代的興起。
一則關於閆芳收徒儀式的視頻被上傳到網絡,視頻中閆芳身穿白色練功服,精神抖擻、氣質昂揚,她一個人對幾個人,且都是有些健壯的年輕男人。
她僅僅用太極拳中的"推手"這個招式就將幾個人接連推倒,有的猛地往後退,有的像被電打了一樣,上下亂跳,視頻的名字還冠上經梧太極第一代傳人的字樣。
總之一瞬間這個視頻就火了,可隨之而來的不是對閆芳的讚美,而是鋪天蓋地的質疑與批評,因為視頻中閆芳的舉動根本不像是武術,甚至都有些違背科學,當時武協都發聲批評閆芳了。
後來隨著謾罵聲越來越多,閆芳也開始逐漸退出網絡平臺,但閆芳此舉,似乎開啟了潘多拉魔盒。
在她之後,各路「大師」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網絡中,隨之各種浮誇短視頻不停湧現,「大師」們過上了幸福快樂的割韭菜生活。
然後現在我們看到那些看了幾遍電影葉問,李小龍的影迷熱血澎湃打兩次木人樁就變成某某傳人了!
搏擊愛好者抓住人出名的機遇,轉身搏擊高手!
傳統武術,精華與糟粕並存,有打人的招數,也有健身的功效,如果傳統武術的練習者,不能將兩者分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即使把武術套路練上百年,也只是一個強壯的初級武者,只比普通人強,和那些身經百戰的專業選手根本沒法比,半分鐘就可以把他們打敗。
當然也有一些真正精通傳統武術的人。
陳師行道長,湖北陽新縣人,俗名陳世柳,他7歲習武,11歲上武當山,師從武當三豐派第14代傳人鍾雲龍道長習練武當功夫,造詣頗深,擅長輕功,太極養生。
系武當三豐派第15代傑出傳人,武當輕功代表人。
這些年,以國術為代表的傳統武術再次獲得追捧,說明了中國人對文化本位的追尋。傳統武術能不能打,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是與否、真與假的問題。
有真功夫的武術家卻默默在不知名的角落裡傳承著文化,一些沒有真功夫的假大師,卻打著傳武的口號瘋狂斂財。
振興民族精神的「國術」退離時代後,現在各種假大師的影響下,越來越有傳銷化和神棍化的苗頭。還有人練著練著把自己練進去的。
還有很多很多偽大師,他們都在欺騙群眾。這些大師們一點也不傻。
不論美名還是罵名,總之有了名。也就有了錢,至於臉要不要,那就不重要了。
在他們眼裡,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塊地,先吹捧把名氣做起來,然後再布局獲利。
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後!到最後結果怎麼沒關係,反正都不要臉了!
最後提醒一下:社會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注意防偷防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