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元的名牌服裝只賣100元?仿製假貨!

2020-12-22 廣州日報

100多平方米的倉庫裡,擺放著2萬多件高端潮流品牌服裝,不過細看這些衣服質量並不咋樣,做工粗糙,成色也有問題,原來這是一批假冒的名牌服裝。

近日,廣州天河警方在「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搗毀了一銷售假名牌服裝窩點,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名,初步估算涉案價值約2000萬元。

公司買到假服裝 售假團夥浮出水面

5月初,天河警方石牌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其公司以優惠價購買了一批某高端潮流品牌服裝,發貨之前賣家稱是原單尾貨,但收貨後卻發現服裝瑕疵太多,公司懷疑收到的是假貨。

經了解,該品牌官網售價大多在600元以上,而事主購買的每件價格平均約100元。這麼低的價格肯定有「貓膩」,天河警方食藥環偵大隊迅速介入調查。經過民警近兩個月的反覆摸查,掌握到位於白雲區夏茅的一銷售假名牌服裝窩點。

該窩點在城中村內一出租屋樓頂,團夥行事謹慎,不與周邊人員有任何往來。出租屋樓頂唯一出口處設有一道「安全門」,且安裝了監控設備。辦案民警經過多日蹲守,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規律。

7月9日12時許,抓捕民警守候在該出租屋周邊。15時許,一名快遞小哥到出租屋樓下,一男子拿著包裹從出租屋出來,民警一眼就認出,該男子正是這次抓捕行動的犯罪嫌疑人鄒某。民警當場控制鄒某,隨後進入出租屋樓頂倉庫,抓獲韓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

繳獲假名牌服裝2.5萬餘件4人被刑拘

民警發現,100多平方米的倉庫內,地面上堆放著各款式的假名牌服裝,有的裝成了大包裹袋,有的小包裹還散落在地上。經民警清點,現場共搜繳假冒某高端潮流品牌服裝15個品種,共計2.5萬餘件,初步估算涉案價值約2000萬元。

經查,團夥主要成員韓某負責貨源及運營管理,他們從網上找來品牌熱銷款式,然後聯繫廠家仿製,再將下載的商品圖片發布在微信朋友圈進行銷售。由於仿冒品牌的款式多,且售價低廉,所以網絡銷售一直比較好。

「每種款式不一樣,價格也不同,大概在30—100元不等。」據犯罪嫌疑人鄒某交待,他和鄭某、肖某應聘到這兒工作後,專門負責聯繫客戶、打包商品以及配送或發貨。「每天的發貨量都不一樣,多的時候百餘件。」鄒某說。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購買品牌服裝應選擇正規官方渠道,並認真核對產品的生產地、品牌、質量認證等信息。對遠低於正常市場價格的要格外提高警惕,謹慎選擇,切勿因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同時應注意留存消費憑據,如發現涉假侵權線索,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舉報電話:110。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李棟 通訊員 婁敏 張毅濤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棟 通訊員 婁敏 張毅濤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林靜

相關焦點

  • 原價兩千元的運動服只賣500多元,女子買假貨被朋友提醒 尷尬報警
    原價兩千元的運動服只賣500多元女子買假貨被朋友提醒 尷尬報警我省警方由此破獲特大售假案 涉案金額3000餘萬生活報訊 (實習生郝天朔 記者黃迎峰) 11月3日,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鐵鋒分局成功破獲一起省公安廳督辦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件
  • 「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
    【點擊投訴】原標題:「外貿村」假貨調查:躲避打假晚上營業 萬元大牌百元賣每天傍晚5點到7點,是外貿村營業時間。兩小時內,聚集在江蘇省常熟市莫城街道的兩千多家服裝檔口,運出成千上萬件「大牌」服裝。有的檔口只掛出兩三排衣服當作樣品,更多的服裝店甚至沒有衣服,只有一堆堆打包好的黑色塑膠袋,上面貼著號碼或顧客暱稱。這些店鋪的服裝都是「大牌」,少則幾十元一件,貴的幾百元一件。除了Nike、Adidas等運動品牌,還有Canada Goose(加拿大鵝)、Burberry(博柏利)等高端甚至奢侈品牌。
  • 小服裝廠專事仿名牌風靡淘寶 有圖片即可隨便造
    但在一些規模較小的服裝店和網絡上的淘寶店中,這些服裝卻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格出現。  那麼,這些廉價的「名牌」究竟是真是假?它們又到底是哪裡生產的?3.15前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現象:正規商場上千元的服裝,小店只賣100元  相同樣式的一件衣服,差價到底會有多大?
  • 商場裡服裝2000元 網上代購竟然不到5折
    業內人士爆加盟商違規低價賣貨 線上線下價差倒逼商家降價  國際品牌服裝去國外代購2000多元,廣州商場卻賣6000多元,這並不奇怪。因為國外的價格本來就便宜。但是,有消費者爆料稱,一些國內品牌服裝在廣州商場賣2000多元,沒有一分錢的折價,但在網上代購卻不到5折。
  • 常熟「外貿村」假貨調查:為躲檢查晚上營業,萬元大牌百元兜售
    一名做服裝生意的女士描述說,白天不開門的店鋪,都在做「假貨」。 一家睡衣店老闆王秋說,兩三年前,這裡的營業時間還是早九晚五,「現在正好反過來了,因為以前不怎麼查假貨,現在查得嚴。」
  • 常熟「外貿村」的假貨生意經:六七千元一件的「加拿大鵝」,這裡只...
    於是這隻鵝很快贏得了北美年輕人的歡迎,在紐約,上班族們幾乎人手一件加拿大鵝。當然了,這隻鵝並不便宜。900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6000元一件,遇上黑五打折,最便宜也需要5000多元,更貴的則要上萬元。老闆還表示,「650元價位的可以達到跟真品差不多的程度」,在實體店完全可以以假亂真,賣出六七千元的價格。河南的一家實體店從他家拿550元每件的羽絨服回去,在當地則能賣上1000元以上的價格。很顯然,賣假貨,實在是一門暴利生意。
  • 200元的「爆款」假鞋,質量會比6000元的正品好?
    200元的「爆款」假鞋,質量會比6000元的正品好?據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東山派出所副所長張斐華介紹,通過技術手段偵查,發現在三元裡瑤臺村有兩個倉庫,裡面儲存了大量運動鞋,在兩個倉庫裡收到了1612雙假冒名牌運動鞋。
  • 國際大牌口紅15元一支?警方打假!讓假冒化妝品現原形
    迪奧、香奈兒等國際一線品牌的化妝品一般都價格不菲,如果這些品牌的口紅只賣15元一支,這裡面肯定有貓膩!近日,南京江寧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化妝品售假大案,查獲各大品牌假冒產品共3萬餘件。7月初,有市民向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九龍湖派出所報警,自己在朋友圈購買的散粉味道刺鼻,懷疑是假貨。民警通過專業鑑定公司鑑定,確認市民購買的化妝品就是假冒產品。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九龍湖派出所民警李軍說:「它的發貨地點在浙江義烏,我們順藤摸瓜,找到了銷售地點。」在售假窩點,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
  • 冠軍、adidas、NIKE……僅售99元!商場「特賣會」賣的可能是假貨
    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消費者認為商場無假貨的心態,趁機大量銷售假貨。近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對犯罪嫌疑人杜某某批准逮捕。經查,2020年5月中旬,犯罪嫌疑人杜某某了解到嘉定某商場一樓中廳有可以做服裝特賣會的場地出租,他便動起歪念。
  • 你購買的名牌藍牙耳機,可能是定製的假貨
    不過,您得當心,謹防高價買的藍牙耳機是假貨。1月13號上午,南京鼓樓公安公布了一起剛破獲的特大銷售假冒名牌藍牙耳機案,繳獲假冒耳機7000副,抓獲12人。去年8月份,南京鼓樓公安陸續接到轄區內多名市民報警、稱在網上購買的品牌藍牙耳機音質很差,懷疑買到了假貨。隨後,警方將這些耳機寄往廠家鑑定,確為仿冒品。根據銷售記錄,警方鎖定嫌疑人藏身於深圳一電子商場。
  • 進貨前先到正版網店研究爆款,淘寶店主銷售假冒名牌服裝,獲刑3年
    本報訊 據南昌縣人民檢察院消息,在網上買到的「名牌服裝」不但是假貨,連商標標識都是由網店店家自己人手縫上去的。近日,江西南昌縣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饒某在淘寶網上銷售假冒商標的服裝,售假總金額高達28萬餘元,法院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15萬元。
  • 都是智能鎖,為何有的賣一兩千元,而有的只賣兩三百元?
    都是智能鎖,為何有的賣一兩千元,而有的只賣兩三百元?近日,帶著這樣的疑問,門鎖君走訪多個建材城,以及拆解了多款智能鎖進行了對比,以求讓用戶了解為什麼太便宜的智能鎖不能買。在浙江某門業市場,門鎖君發現這裡的智能鎖門店銷售的多為一些不知名的品牌,且多以批發為主,除了第吉爾、德施曼、因特、凱迪仕等一些知名品牌之外,批發價多在100-300元之間,最貴的為人臉識別智能鎖,批發價多在300-600元之間,量大的話價格還可以再談。在這裡,單把鎖也可以走批發價。 業內人士都知道,一把合格的智能鎖,兩三百元基本上連成本都不夠。
  • 深圳海關查獲13065隻名牌女包:手續齊全,全是假貨
    近日,深圳蛇口海關通報攔截了一批出口的假冒名牌女包,數量為13065隻,價值約3000萬。從海關通報的消息來看,這批假名牌女包涉及LV,愛馬仕,YSL,迪奧等知名品牌。這批手提包在出口過關的時候被查出有問題,隨後引出了一條巨大的假冒名牌女包的供應鏈。
  • 同一種丸碧產品,有人賣80元,有人賣711元,為啥?
    清貨商低價回收後又將產品賣給另一批丸碧代理,於是產生了這樣一種現象:零售價711元的丸碧水活菁萃系列五件套,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只賣80元。 「最低利潤100%」?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丸碧是河南尚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尚研生物)旗下的護膚品牌。
  • 給2歲兒子買600元鞋被吐槽敗家,全職媽媽:不就是買個名牌鞋嗎?
    璇璇周末帶可樂去商場的時候,正好逛到了一家名牌兒童運動鞋店,店裡剛上秋季新款,經店員一推薦,可樂試穿又特別好看,就給可樂買了一雙599元的運動鞋。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小娟,看到璇璇帶著孩子於是就閒聊了兩句。
  • 拼多多9.9元賣Switch、SK-Ⅱ...背後有啥小心思?
    比如很多平臺都在用的「蓋樓」玩法,邀請好友助理、搶紅包、搶優惠券……很多玩家玩了好幾天,最後只搶了幾塊錢。實際上,這是商家為了效益最大化而使用的「價格歧視」套路。簡單來說,所謂的「價格歧視」就是:把同一件商品,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人。
  • 網紅賣假包判刑4年,罰700萬:還在朋友圈賣高仿?你已觸犯刑法了
    2017年8月開始,程某雨做起了LV、GUCCI、CHANEL、Dior、BURBERRY、FENDI、VALENTINO等品牌生意,當然賣的都是假貨。怎麼做的呢?程某雨在深圳設置倉庫、門店和網絡銷售點,從中山、東莞等地定製假冒註冊商標的服裝對外銷售。簡單的講,就是做假商標,以假亂真,把山寨貨偽裝成品牌對外售賣。
  • 女子購買「海關查扣名牌貨」香水 鑑定後是假貨
    晨報訊(記者 席蕊)「我在朋友圈裡花198元買了瓶Dior香水,找專櫃鑑定了一下,竟然是假貨。本以為佔了便宜,結果吃了大虧。」27日,淇濱區建設花苑小區的趙女士反映。之前,趙女士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則信息:「198元保真Dior香水,是某海關查扣的,我還特意去專櫃買了一瓶測試,香味是一模一樣,市面上賣1258元一瓶。」趙女士很心動,和對方聯繫之後,對方說這批香水來自她在海關工作的朋友,保證是正品,如果趙女士收到貨不滿意在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可以退。趙女士就買了一瓶香水,對方也按時發了貨。
  • 女子「朋友圈」裡賣假名牌獲利6萬多:不知違法
    現代快報2015年3月10日封4版的相關報導  原價幾萬元、十幾萬元的皮包、手錶,只賣幾百元,這樣的信息,相信不少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裡見過,甚至有人因為價格便宜還買過。近日,蘇州常熟女子孫某就因在微信朋友圈銷售假冒名牌商品,被送上了法庭。「我看有不少人在賣就動心了,不知道是違法的,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昨天上午,站在常熟法院的被告席上,孫某後悔不已。
  • 一雙「阿迪」80元 賴某租商場賣假貨年盈利100萬
    2019年3月,擺地攤賣床上用品的賴某虧了不少錢,絞盡腦汁想掙錢的他通過微信發現製造假阿迪、耐克的廠家,立即聯繫廠家進貨,並租下某商場的大型櫃檯,企圖賣假運動服飾賺取中間差。據賴某交代,衣服和鞋子的進價基本在80至100元左右,平日通過假裝大促銷活動,售價分別為199元、299元、399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