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遇刺,微型戰爭時代來臨

2020-12-05 中國經營網

文/孫興傑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遭到暗殺,車載遙控機槍在不到三分鐘的時間裡完成了這一行動,現場也沒有留下明顯證據。今年年初,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遭到無人機擊殺,再往前追溯,伊朗多名核技術精英遭到暗殺,而這次法克裡扎德再添新案例,高技術條件下的微型戰爭時代已然來臨,藉助無人機、大數據、精確定位系統等,無人作戰的靈巧戰爭逐漸成為常態戰爭。從蘇萊曼尼到法克裡扎德,以「定點清除」為目標的微型戰爭可能對國際關係的戰略基礎造成越來越深刻的挑戰。

法克裡扎德遇刺是在中東地區逐漸流行的「定點清除」戰爭的繼續,這一事件在伊朗再次引發了復仇的情緒,但是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表態是非常克制的。中東地區形勢高度敏感,法克裡扎德遇刺事件可能會引起系統性的風險,伊朗外長扎裡夫認為這是國家恐怖主義。但是從蘇萊曼尼到法克裡扎德,我們會發現中東秩序形成了雙重邏輯:一是國家之間形成了複雜微妙的勢力平衡,尤其是美國最近20年在中東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並沒有實現戰略目標後,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不再可行;二是針對高技術精英以及政要的刺殺行動越來越多,戰場變得無處不在,戰爭的形態已然不同,但是微型戰爭所造成的損失或者達成的目標可能不亞於大規模戰爭,其目標是精確的,手段也是精準的。

中東秩序處於歷史性的變遷之中,微型戰爭可能加速這一秩序的轉型。美國從中東撤出的態勢愈加明朗,川普政府加速了這一戰略調整,其戰略目標就是美國體面撤出,在中東構建一個有利於美國「離岸平衡」的制衡體系。在川普女婿庫什納的操盤和推動之下,以色列與中東國家之間的和解進程加速,阿聯、巴林已經與以色列籤署協議,在川普政府末期,美國還在加速推動以色列和沙特關係的緩和。美國中東戰略的核心目標就是讓自己的中東協友變成彼此的盟友,打破原有的結構,形成遏制伊朗的同盟網絡。過去20年中,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爭打破了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制衡伊朗的體系崩潰,權力真空之下,伊斯蘭國遽然興起,造成了全球性的衝擊,而伊朗也借勢擴大了在中東的影響力。制衡伊朗成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共同的利益,在美國的撮合和推動之下,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在重組。

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之後,以色列、沙特等國大為不滿,在歐巴馬政府期間,美國與中東協友關係緊張。在川普上臺之後,空前加強了美以關係,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施加了嚴厲的制裁,對伊朗進行嚴厲的硬遏制。微型戰爭成為對伊朗硬遏制的新手段,也就是在避免引發國家之間大規模的衝突和戰爭的前提下,阻斷和減緩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的擴大以及核武器的開發進程。

法克裡扎德之死引起了伊朗國內強烈的民意反彈,伊朗議會的全體議員籤署了一項復仇倡議書,呼籲通過立法,禁止國際原子能機構到伊朗檢視伊核相關設備。伊朗要復仇,但問題是沒有明確的行兇者,以色列拒絕承認是自己所為,伊朗已經警告阿聯,如果與美國發生衝突將會對阿聯進行打擊。這一暗殺已然成為懸案,在某種程度上為各方提供了冷處理的機會。中東地區宏觀秩序會不會因為暗殺行動而改變?從現有的格局來看,似乎還沒有發生逆轉,美國在進行權力交接,從川普到拜登,中東政策可能會發生調整,而伊朗也保持了戰略克制,等待美國新總統的上任。而法克裡扎德遇刺事件則反映出以色列等國對美國拜登政府上臺之後可能重返伊核協議的擔憂,同時也為拜登政府的中東政策設置障礙,最大限度保持目前中東地緣政治秩序演化的方向。而伊朗的戰略克制也是基於當前伊朗面臨的戰略風險的識別與判斷,如果對以色列或者阿聯進行大規模報復,必然會讓伊朗面臨更加嚴峻的外部壓力。

從微觀層面來說,「定點清除」這種特種作戰越來越常態化,衝擊和銷蝕著國際秩序的戰略基礎。「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戰略平衡的深層結構是核威懾的平衡,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越來越不合時宜,對於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開始一場戰爭並不難,在美軍設定的戰場取得勝利也不難,難的是如何結束一場戰爭,體面撤軍。微型戰爭造成的影響在於,戰爭變得可行,成為實現國家利益和目標的手段。

微型戰爭不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是不同團體或者小團體之間的戰爭,改變了國家安全的內涵。針對一國政治經濟精英的戰爭必然帶來安全內涵的變化,為了應對這種非常規的威脅,各國的防務、安全和情報機構也需要進行調整。大規模的軍備建設並不能防範這種靈巧、精確的戰爭造成的威脅。基於等級性原則構建起來的國家安全體系面臨著微型戰爭的衝擊,當微型戰爭成為主流的時候,航母、飛機、坦克可能會成為「逝去時代」的恐龍。

微型戰爭背後是國家之間技術實力的激烈競爭以及巨大的鴻溝,針對伊朗頻繁發生的「定點清除」背後是以色列、美國相對於伊朗巨大的技術優勢,或者說他們處於不同的「時代」。這種技術差距造成了戰爭形態的錯位,也使得微型戰爭成為對技術落後國家的有力威懾,而不會引發對等的報復。微型戰爭造成的風險在於壓低了戰爭爆發的底線,同時,國家關係緊張時刻,這種具有突發性的小戰爭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以至於相關國家不情願地被拖入戰爭。

微型戰爭還沒有形成新的規範,技術強國以保密為由,拒絕披露信息,同時單方面宣布緊急威脅,從而採取有針對性的暗殺行動。什麼時候微型戰爭會形成一種新的戰爭規範?一是技術的差距逐漸縮小,當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在這種戰爭中獨善其身或者不受報復,有可能會形成關於微型戰爭的規範;二是微型戰爭對國家精英形成了威脅,從而推動國際精英圈層形成抵制微型戰爭的共識。

相關焦點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衝擊中東局勢
    11月27日,伊朗資深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小城遇刺身亡,引起各國廣泛關注。伊朗方面稱,這是一次恐怖襲擊。迄今為止,尚無國家、組織或個人宣布對此負責,伊朗方面初步認為此次暗殺行動由以色列策劃實施。外界則「屏住呼吸」,觀察伊朗可能作出的回應。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中東蒙上戰爭陰影,第三次世界大戰回來嗎?
    昨日,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的消息再一次震撼了世界。據外媒報導,遇刺的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一九五八年出生於庫姆。一九七九年,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他加入了革命衛隊。作為一名科學家,他在革命衛隊中保留了準將的高級軍銜。
  • 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誰是背後黑手?
    像其他幾名伊朗核科學家一樣,法赫裡扎德也曾遭到襲擊,其中的四人在一系列襲擊中喪生。這些被歸咎於以色列,但是以色列都沒有確認或否認。伊朗外交大臣聲稱殺害法赫裡扎德帶有嚴重的以色列跡象,並表示伊朗保留自衛的權利,他呼籲國際社會譴責「這種國家恐怖行徑」。多年來伊朗一直指控以色列對伊朗核科學家進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暗殺。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 伊朗軍方的「雷霆報復」會成真嗎?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來自伊朗國防部的消息顯示,當地時間27日下午,一群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了一輛載有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的汽車。法赫裡扎德隨後在醫院去世。▲遇刺現場。伊朗半官方通訊社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援引伊朗國防部長阿米爾·哈塔米準將的話說,在交火發生之前,法赫裡扎德曾遭到槍擊和日產汽車爆炸襲擊。▲遇刺現場。圖據推特據了解,穆赫森·法赫裡扎德是伊朗革命衛隊新技術研究中心的主管,多年來一直是伊朗核計劃的領軍人物,被認為是伊朗有爭議的核計劃的主要策劃者之一。
  • 從軍方大將殞命到首席核專家遇刺 一年內連損兩員大將 伊朗為什麼...
    視覺中國供圖  伊朗國防事業在今年一首一尾遭遇兩次「屈辱性打擊」。年初的1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美軍的空襲中被定點清除;年末的11月27日,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伊朗首都被暗殺。蘇萊曼尼之死曾讓海灣上空戰雲密布,在法赫裡扎德被暗殺後,伊核協議能否迎來美國的「回歸」?中東未來將發生什麼?
  • 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 金一南:無底線無道德,觸犯國際政治底線
    資料圖: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遇襲身亡主持人:近日,伊朗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事件據報導,這已經是伊朗第四位在其國內遇刺身亡的核科學家,也是繼伊朗軍方高級領導人、「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之後,伊朗在年內損失的第二位死於暗殺的重要國防人物。有網友稱,曾經只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暗殺行動,如今竟頻頻在現實中上演,讓人擔憂。的確,隨著無人機等遙控武器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並被更多國家所掌握,定點清除、斬首、刺殺等行動有可能會愈加泛濫。一南教授,您如何看待這種不宣而戰的暗殺行動?
  • 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到底會採取什麼報復措施?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 趙覺珵】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地時間28日誓言,將對殺害該國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的幕後黑手進行報復。據該國通訊社報導,此前一天,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的一個城鎮遭到暗殺。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遇害,為了核武器,我國當年到底有多努力
    伊朗首席核學家遭到暗殺在這段時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聯合國裡,能夠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只有5常,其他都是非法擁核,也不允許發展。但不管怎樣,制裁的也不應該是這樣的恐怖分子,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死在這種低劣的手段下面。
  • 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更多細節被披露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27號在德黑蘭遇刺身亡,引起伊朗國內強烈反應。目前關於其遇刺過程,有更多細節被披露! 全國範圍搜索4名嫌犯
  • 【以色列外交部拒絕評論暗殺事件】59歲的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
    【以色列外交部拒絕評論暗殺事件】59歲的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11月27日在首都德黑蘭附近的一個城鎮被暗殺。伊朗方面認為以色列與此次事件有關。目前,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拒絕就伊朗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遭暗殺一事發表評論。
  • 暗殺伊朗核科學家背後,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正文共3955字,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當地時間11月27日下午,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達馬萬德地區遇襲身亡。一時間,伊朗國內群情激奮,中東地區緊張局勢驟然升級。誰是兇手?穆赫辛·法赫裡扎德,1958年出生,是前革命衛隊準將、前物理研究中心負責人。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遇害 誰是幕後黑手?川普給拜登挖坑...
    當地時間11月27日下午,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達馬萬德地區遇襲身亡。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今年年初的事。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遭暗殺。事後,美國對此表示負責。
  •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爭
    我想不管兇手是川普政府,還是以色列當局,選擇這樣一個時機來謀殺伊朗的頂級核科學家,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刺激伊朗政府做出強烈的反應,然後挑起一場中東戰爭,讓伊核協議永遠不能恢復。這是政治目的。從軍事目的上講,法克裡扎德這個人早就是以色列和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他是伊朗核計劃的總負責人,所以他們早就想要處理掉他。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被暗殺,會不會是蘇萊曼尼事件的翻版
    11月27日,59歲的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的一個城鎮被暗殺。 法赫裡扎德的遇害,不僅讓人想起了年初被美國暗殺的伊朗三號人物蘇萊曼尼。蘇萊曼尼死後,伊朗和美國是如何表現的呢?
  • 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復仇計劃如何進行?中國教授給出答案
    暗殺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以色列至今未做表態,各使館的舉動似乎在透露著什麼信息。美國總統川普舉動異常,拜登團隊又該如何應對,伊朗重要人物被殺,這口惡氣將什麼時候出,向誰出?成為這兩天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遇害 誰是幕後黑手?川普給拜登...
    當地時間11月27日下午,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達馬萬德地區遇襲身亡。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今年年初的事。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遭暗殺。事後,美國對此表示負責。
  • 「伊朗奧本海默」遇刺謎團:裡應外合下,以色列布下的陷阱?
    11月27日,伊朗著名核科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遇刺的情節如同諜戰片場景。德黑蘭東邊一條塵土飛楊的道路上,面朝白雪覆蓋的達馬萬德火山,法赫裡扎德所乘坐的汽車遭遇伏擊。靜謐的鄉間道路上,只留下了一地鮮血和擋風玻璃掉下的碎屑。幾十年來,公開報導中針對伊朗軍政要員的神秘刺殺事件並不在少數。
  • 在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後,美以卻在「熱切期待」伊朗的報復
    一位是名將之花蘇萊曼尼,一位是頂尖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這兩個重量級的伊朗人,分別在年初和年末,戲劇化地死於暗殺,伊朗人現在已經達到了憤怒的極點。在法赫裡扎德遇害的當天晚上,許多伊朗人自發性地走上街頭,他們高喊著「不向美國屈服,不向美國讓步,只向美國開戰!」
  • 核科學家被殺,伊朗準備和美國、以色列開打?他沒膽量對美動武
    近日,伊朗國寶級核科學家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被刺殺,這一消息徹底激怒伊朗數萬民眾的怒火,他們自發舉行抗議活動,高喊口號:"伊朗不讓步、伊朗不屈服、要和美國開戰"。並且,數萬群眾還堅持要讓伊朗政府驅逐那些監督伊朗核項目的國際核查人員。伊朗核科學家遇刺,對伊朗的損失是相當大的。
  • 伊朗披露核科學家遭暗殺更多細節
    11月27日,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遇襲身亡,引發全球關注。 本周,法赫裡扎德之死不斷發酵升溫。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言人沙裡夫最新證實,暗殺伊朗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的槍枝,是通過衛星進行遙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