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和美國的電影中是如何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2020-12-14 大貓愛薄荷

從關於祖國的戰爭喜劇和愛國史詩到《拯救大兵瑞恩》,這兩個世界大國想通過列寧所說的「最重要的藝術」這一媒介來告訴自己國家的觀眾什麼?

沒有其他地方像俄羅斯和美國這樣製作了這麼多關於二戰的電影,這裡說的是幾百部。其中幾十部已成為世界電影的經典。冷戰期間,兩國對這一話題也有共同的興趣,但在題材、英雄人物或觀點等問題上卻鮮有共識。然而,歷史有時仍會迫使他們的在電影情節敘事有所交集。

電影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大眾媒介的重要性在大西洋兩岸都沒有被遺忘,甚至在艱難的戰爭年代從未停止過電影製作。在那段時間裡,這兩個盟國的電影製作在題材上是相似的,電影通常要麼是振奮人心的劇情片,要麼是旨在鼓舞鬥志的喜劇。但是英雄和故事卻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是由戰爭本身決定的。二戰幾乎吞沒了整個世界,但在每個地區都是不同的。

在好萊塢,有三個主題佔據了主導地位。首先是軍隊本身,也就是戰場上的士兵。第二,家庭的前線和那些參加戰爭的家庭的生活。最後,那些發現自己處於前線和國內前線之間的人們,新徵召的士兵正準備投入戰爭。當時最受歡迎的戰爭題材電影是《這是軍隊》(1943年),改編自百老匯的一部舞臺劇,講述的是一個業餘的軍隊戲劇社團的故事。根據情節,劇團成員在華盛頓的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後,各自前往各自的軍事單位,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還會再聚在一起。

蘇聯戰時電影的 「面孔」主要是女性。在蘇聯,直到第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之前,都沒有以前線為背景的電影。但是有很多關於德國佔領地區的人民英勇鬥爭的電影,很明顯,美國沒有這種類型的電影。因為大部分時間,他們在遙遠的他國作戰。重要的是,在許多蘇聯電影中,比如《她保衛祖國》、《虹》、《卓婭》、《第217號姑娘》等,這些鬥爭都是由驕傲而堅強的婦女們進行的,是祖國號召人民起來保衛祖國的生動體現。二戰在蘇聯最重要的階段被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這意味著每個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都參與其中。

在四年戰爭期間,蘇聯發行了大約70部故事片,其中近50部與戰爭主題有關。相比之下,在美國從1942年到1945年,總共製作了1200多部電影,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電影涉及了這場戰爭。

當二戰結束後,比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在美國,二戰題材的電影在各種類型的電影中蓬勃發展,各種類型都有,比如喜劇、黑色電影和英雄動作片。二戰結束後十年最成功的電影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幾年》(1946年),這部威廉·威勒的電影講述了三個退伍軍人重返「平民街」,但未能從戰爭經歷中恢復過來的故事。這部電影不僅贏得了七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獎),還打破了之前由《亂世佳人》創造的票房紀錄。

在蘇聯,因為受到二戰的嚴重破壞,國家重建為核心。每年只有幾十部電影上映,而在經濟最為苦難的1951年只有9部。這幾十部很少提到了戰爭,反而像《黑色密探》或《勇敢的人》這樣的電影在觀眾中很受歡迎,它們與美國西部的慣例遙相呼應。

電影的歷史可以通過大西洋兩岸大量關於二戰的電影來研究。但是蘇聯電影的獨特之處在於,觀看這些電影可以讓人追溯這個國家的歷史。赫魯雪夫執政後,指導了公眾和文化生活。關於戰爭的電影也發生改變,當電影工業恢復生機時,電影導演做的第一件事幾乎就是把話題轉到偉大的衛國戰爭上。這包括在戰爭中戰鬥過的人和那些在戰爭中還是孩子的人。自二戰以來,他們第一次不僅把它描繪成一場巨大的勝利,而且還把它描繪成一場巨大的悲劇。總部和前線的將軍們幾乎從電影中消失了,敵人(德國人)也常常淪為背景中的剪影。焦點轉移到普通蘇聯人民的個人故事上。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這些關於戰爭的新電影,充滿了人文主義,使蘇聯電影世界聞名。僅僅列出這些獎項就足以說明問題。米哈伊爾卡拉託佐夫的《起重機在飛》(1957年)是一部講述一個年輕女孩生活中的混亂的電影,她的男朋友自願上了前線。這部電影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櫚獎,這是唯一一部獲得該獎項的蘇聯電影。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處女作《伊萬的童年》(1962年)講述了一個飽受戰爭摧殘的男孩的故事,該片為蘇聯贏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要獎項金獅獎。帕維爾·丘赫萊伊的《一個士兵的民謠》(1959年)講述了一個年輕士兵被允許休假去看望他母親的故事,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提名。最後,在稍晚一些的時候,由拉麗莎·斯賽普科執導的《登高》(1976年)在柏林獲得了金熊獎,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被德國人俘獲的兩名遊擊隊員的故事。

如果說在蘇聯,20世紀60年代是導演電影的全盛時期,那麼在美國,那十年則是經典類型電影的時代,充滿懸疑的戰爭驚悚片,講述的是堅強不屈的硬漢們的故事。電影一個接一個地問世,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觀眾仍然喜愛和觀看,如格利高裡·派克和大衛·尼文主演的《納瓦隆之槍》,或史蒂夫·麥昆主演的《大逃亡》(1963年)。四年後,查爾斯·布朗森主演了著名電影《十二金剛》。

20世紀60年代上映的一部電影對蘇聯電影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最長的一天》(1962年)是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歷史事件的大規模重新拍攝,歷時3個小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發了人們對史詩戰爭片的興趣。但所有這些在西方製作的不朽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幾乎完全忽視了東線。這引起了蘇聯的極大憤慨,克裡姆林宮決定通過講述誰真正打敗了納粹德國的故事作為回應。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尤裡·奧澤洛夫創作了史詩般的《解放》(1969-1971年),它渴望成為一部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編年史。從最高統帥的總部到希特勒的地堡,從蘇聯的防空壕到邱吉爾的戰室,行動都是自由的。奧澤洛夫實際上只被允許以蘇聯在庫爾斯克戰役(1943年)中的勝利作為開始,但是導演隨後拍攝了缺失的部分。這部電影是蘇聯經濟停滯不前的表現,當時的軍事題材從導演電影轉向了主流電影。

在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關於偉大衛國戰爭的電影被大量頻繁地製作出來,既有奧澤羅夫式的大型史詩,也有關於「具有地方意義的戰鬥」的電影。但優秀作品的數量很少,有影響力的原創作品更少。人群中只有少數人突出。你可以挑出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或者是完全不戲劇化的《列寧格勒學院》,阿列克謝·德曼的《馬路上的審判》和《二十天沒有戰爭》,還有謝米恩·阿蘭諾維奇的《魚雷轟炸機》,維克多·亞里斯多德的《火藥》。

上世紀80年代的蘇聯改革時期,偉大的衛國戰爭幾乎從蘇聯電影中消失了。不同的武裝衝突開始讓阿富汗和車臣成為關注的焦點。

而在好萊塢,人們對二戰的興趣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就消失了,戰爭片的類型幾乎完全被越南戰爭佔據。過去和現在只有關於大屠殺的電影被經常製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五年後,他又導演了另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實際上重新開啟了戰爭片的類型,《拯救大兵瑞恩》給觀眾非常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它高度寫實的場景描繪了諾曼第登陸,這成為了後來所有導演的標杆。然而,從那時起,很少有人能將規模與真正的人文主義結合到同樣的程度。

偉大的衛國戰爭直到世紀之交才再次成為電影的主題。經過一系列類型的嘗試,最受觀眾歡迎的是那些將西方和蘇聯傳統結合起來拍攝的電影。比如動作片《T-34》(2018年),它描繪了兩個坦克部隊之間的決鬥,而《史達林格勒》(2013年)則展示了在被摧毀的城市中保衛一座未被徵服的建築。後者由費奧多爾·邦達丘克拍攝,他是尤裡·奧澤洛夫的學生,也是奧斯卡獲獎導演謝爾蓋·邦達丘克的兒子。

奇怪的是,今天的美國戰爭片也能感受到蘇聯的影響。例如,傳奇電影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剛剛憑藉在1917年的一戰電影中扮演的角色獲得了他的第二座奧斯卡獎,他對埃琳·克裡莫夫的電影《來看看》(1985年)表達了敬意。電影《狂怒》(2014年)的攝影師羅曼·瓦西揚諾夫是一名俄羅斯人,在好萊塢發展了自己的事業,他稱這部電影是「與布拉德·皮特合作的蘇聯電影」。他承認,這部電影強烈地反映了俄羅斯導演克裡莫夫和阿列克謝·傑爾曼等人的影響,他和導演在拍攝前對他們的作品進行了分析。

推薦三部俄羅斯經典電影

《在路上的審判》(1971年)

1985年,阿列克謝·傑曼的這部電影被「擱置」了近15年後,觀眾才得以看到它。它的非英雄的英雄和情節,這部電影與其他「崇高」的電影製作風格的戰爭題材每一個方面都是不一致的。故事內容大概是拉扎列夫(弗拉基米爾·扎曼斯基飾)加入了遊擊隊,但沒有人相信他真的想加入。因此,人們決定對他進行一次考驗,他被派去執行一項任務,在這項任務中,他幾乎不可能活著出來。

來看看(1985年)

這部的黑暗傑作仍然被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令人痛心的電影之一。而且,作為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它也被視為可能是排名第一的反戰電影。長期以來,導演一直專注於在屏幕上傳達邊緣狀態的思維方式,他拍攝了一部關於一個男孩遇到絕對邪惡的故事。一位名叫弗約拉的白俄羅斯少年發現自己身處納粹懲罰行動的中心,在這次行動中,數十名平民被活活燒死在一座木穀倉裡。電影劇本是根據卡廷慘案改編的。

布穀鳥(2002年)

導演亞歷山大·羅戈日金因執導流行喜劇而成名,然後,他突然想到了《布穀鳥》,這是一部與其他任何電影都截然不同的電影,不僅是在他自己的電影生涯中,而且是在整個俄羅斯電影中。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一個來自薩米少數民族的女孩帶著兩名來自交戰軍隊的士兵。這名俄羅斯人患有腦震蕩,並一直試圖殺死另一名芬蘭人。芬蘭人不希望任何人受到傷害,只想回家。而這個薩米女孩自己長期生活在大自然中,不想與戰爭有任何瓜葛。每個人都只說自己的語言,沒有人知道其他國家的語言。但他們都是人,所以最終達成了對彼此的理解。

推薦三部美國經典電影

卡薩布蘭卡(1942年)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一排排坦克的鏡頭,沒有被炮彈摧毀的掩體,也沒有烈士的犧牲。幾乎整個情節都發生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市的一家高級博彩俱樂部裡,這裡屬於瑞克·布萊恩,一個既不相信華麗詞藻也不相信高尚理想的冷漠的美國人。這部電影實際上應該是一部浪漫的情節劇。但很難找到一部比這更鼓舞人心的電影,講述每個正派人心中的責任感,無論他如何看待自己。這部電影表明,戰爭有時能激發出人們最好的一面。

大逃亡(1963年)

在它上映的那一年,評論家們指責這部電影輕浮,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缺點很容易變成優點。如今,「大逃亡」被視為足智多謀和別出心裁的完美結合。即使在囚禁和死亡的威脅下,快樂、無畏的小夥子們從不氣餒,在經歷了最近的挫折之後,他們將再次冒險闖入缺口。這部電影在1963年莫斯科電影節和輸給了費德裡科費裡尼的《八部半》。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獲獎,史蒂夫·麥奎因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

硫磺島來信(2006年)

76歲高齡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進行了一項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之為非凡的實驗。在一年的時間裡,幾乎是同時,他導演了兩部關於硫磺島戰役的電影,這是美國在二戰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第一本是《父輩的旗幟》,從美國人的角度描述了事件,第二本是《硫磺島的信件》,從日本人的角度描述了事件。而且,奇怪的是,這兩部電影的第二部,全部是用日語拍攝的,卻更有震撼力。立體的效果使戰爭中毫無意義的野蠻行為顯得格外生動。

相關焦點

  • 第三次世界大戰導火線?俄羅斯警告美國
    導讀:據英國媒體《每日快報》報導,自從俄羅斯海軍前幾日在俄海域發現美國驅逐艦並驅逐之後,人們對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擔憂就再次升溫。俄羅斯海域出現美國驅逐艦前些日子,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無故在俄羅斯邊緣海域彼得大帝灣附近現身,越過了俄羅斯邊境兩公裡,侵犯了俄羅斯的領域。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的結局大相逕庭,沙皇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參與國之一,也是最悲慘的,戰爭結束前,中國爆發十月革命,政權被推翻,國家垮臺,沙皇一家慘遭屠殺,失去大片領土,新蘇維埃政權一誕生,就受到英美兩國集結的14個武裝國家的幹預,導致了長達4年的內戰,然而,二十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美國會和誰開戰?英專家:不是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數十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保持著和平。然而無論是各國軍事媒體、政治家還是軍事愛好者,都從未停止過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假設。 儘管絕大多數的國家都討厭戰爭,但並代表全部,總還是有些個例,比如靠戰爭發家,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
  • 美版知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不為人知的事實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英國的飛機轟炸了瑞士約70次,炸死84人。儘管這些爆炸事件是由於錯誤造成的,但一些歷史學家懷疑盟國想對瑞士與德國合作的傾向發出警告。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九)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迪金勳章」的戰犬
    戰場上的奇普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動物被派往到軍隊中服役,包括馬、鴿子和狗。雖然許多人在服務期間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奇普斯」,拯救了整整一個排的美國大兵。奇普斯是一隻家犬,後來在二戰期間被派去與德國人作戰。在服役期間,它做出了許多非凡的壯舉,使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嘉獎最多的狗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了什麼品種的狗?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初的黑豹在第761坦克營作戰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1944年10月,761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參加戰鬥的非洲裔美國坦克營。到戰爭結束時,黑豹黨幾乎比美國其他任何一支部隊都要向東挺進,獲得了391項英勇勳章。他們在法國和比利時作戰,是第一批在奧地利與俄羅斯軍隊交戰的美國營之一。
  • 第三次世界大戰襲來,《冰海淪陷》科幻電影定檔
    第三次世界大戰襲來,《冰海淪陷》科幻電影定檔近期的電影市場過於平靜,中國科幻巨製《流浪地球》上映後,雖然以46.55億的高票房佔據中國科幻電影市場,但引起的反響並沒有像 《戰狼2》56.8億票房那樣的掀起全民熱潮與討論的觀影感受!各位看官不必過於頹然,即將在五月定檔上映的《冰海陷落》即將襲來,此影片的預告片場面驚險、刺激、極度的激情勇猛。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網傳《戰地》新作直指第三次世界大戰 北約vs俄羅斯!
    此前EA也表示將在2021年聖誕假期攜系列最新作重磅回歸,但是EA和DICE官方公開《戰地》的信息卻少之又少,最近一個新的傳言揭露了遊戲的設定新作將會設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期間。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消息來自於Reddit用戶William_Fichtner,他說《戰地6》將有虛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軍事衝突。
  • 旦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誰能對美國造成毀滅性打擊?
    人類歷史上曾經爆發過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了數億人的傷亡,造成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全球各地都有一些軍事摩擦和衝突,有些地區甚至直接爆發了戰爭。但目前為止,相對而言,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因為如今幾個大國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 重讀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起源》
    該書用多國檔案、全新視野來詮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美國、蘇聯等國如何創建東亞新秩序,一舉奠定入江教授在國際史學界的重要地位。這些想法也許不對,讀者可以見仁見智,這裡之所以不揣冒昧,把這些尚不成熟的觀點予以發表,實乃出於拋磚引玉之苦心,刺激國人對兩次世界大戰作出全新和明智的思考。得失與否,請方家指正。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創造性提出「以工代兵」,並因此把自己的命運同所謂的「大戰爭」(TheGreatWar)聯繫在一起的一百周年紀念日。
  • 歐戰勝利日丨8本新華版圖書,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在柏林正式籤訂投降書,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每年的這天,歐洲各地,尤其是在二次大戰中勝利和曾經受納粹德國佔領和襲擊的國家,都會以不同方式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結束,或作為向世界訓示戰爭的禍害。今日,小編特遴選了新華出版社近年以來歐美學界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的較新論著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以饗讀者。
  • 傳《戰地6》設置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北約vs俄羅斯
    針對《戰地6》,EA和DICE官方網公布的信息內容屈指可數,近期一個新的傳聞揭秘了手機遊戲的設置。假如傳聞可靠得話,《戰地6》可能設置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期內。 BF4信息來自於Reddit客戶William_Fichtner,他說道《戰地6》將有編造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北約和俄羅斯中間的地區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敗」在哪裡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敗」在哪裡呢?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在於資本主義國家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對德國極為不公,使得德國人對此產生了極大的報復心;另外也因為1927-1933世界大蕭條,各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紛紛尋求辦法,如美國是羅斯福新政,而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日本是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來擺脫自己的經濟危機。
  • 傳《戰地6》設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戰
    對於《戰地6》,EA和DICE官方公布的信息很少,而近日有新的傳聞透露了遊戲的設定。如果傳言屬實,《戰地6》將被設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期間。該消息來自Reddit用戶William_Fichtner,他表示《戰地6》將有一個虛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將是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軍事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最強武器(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破壞力量最大,瞻洲的範圍最廣,還有殺傷力最恐怖的一次戰爭。根據戰後數據的統計,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億多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到了二次大戰,總傷亡超過6000萬人。二次大戰造成大規模,毀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發明了好呢多先進新功能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的重點:創新,技術,通訊和醫學上。美國最終在這場戰爭,發明了最具破壞性的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並最後中取得了勝利果實,二戰以德國的瓦解以及日本和義大利帝國的淪陷而告終。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第三次世界大戰升溫?美軍頻刷存在感,俄羅斯反擊,警告前所未有
    據中新網消息,近日俄羅斯海軍又驅逐了美軍一艘軍艦,不管是在空中還是地面還是海上,近年來,美俄互相偵察的試探愈發頻繁。人們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憂也再次升溫。24小時內,美軍兩次出手,俄羅斯怒了!在把美軍艦趕出領海後,美軍立即更改了航線,未再有機會闖入俄羅斯的領海。挑釁到家門口這能忍?俄軍發起反擊面對美軍頻繁的挑釁,俄羅斯也不是省油的燈,俄羅斯在美軍行動後,也將偵察機派往了美國附近,對其進行遠程空中偵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