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臥龍鳳雛可得天下,劉備為何卻敗了?水鏡先生的下半句大有玄機

2020-12-12 家菜味

斷了吳鉤真可恨,哪堪壯志東流!登臨絕頂尚無羞。辭猶為景賦,獨忘眾生憂。憑弔劉郎皆妄語,劉郎笑爾千秋:求田問舍敢言愁?使吾升百尺,爾可臥低樓。 ——臨江仙 登樓懷劉備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

前言

喜歡歷史的朋友一定對三國這段歷史非常的熟悉,而且小說《三國演義》也已經問世幾百年了,天下分為魏蜀吳,三方勢力都想實現統一。

▲電視劇中水鏡先生

就在那時候三國中有的一位很著名的隱士說出了一段話,這個人就是著名的水鏡先生,當時劉備還在荊州的時候遇見了這個水鏡先生,他告訴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便可安天下!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2

劉備非常相信水鏡先生所說的話,所以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諸葛亮和龐統都招致了自己的麾下,但是只要對三國的解這段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最後劉備依然麼能成功。

01後半句才是關鍵所在

大家熟知的只有關於臥龍和鳳雛的前半句的內容,實際上這句話沒說全面,所有的玄機都藏在了後面這裡面。意思是還有子初、孝直,這兩個人要是死掉了,那麼漢室也很難再復興了。總結一下就是劉備想要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定要集齊這4個人。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3

如此看來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事實上也正如水鏡先生所說,這4個人曾經都幫助過劉備,也為劉備這一邊出謀劃策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可是天不遂人願最終這幾個人沒有能夠幫助劉備將漢室復興。

02諸葛亮定下最初的戰略構想

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聽了很多遍了,劉備用自己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邀請到諸葛亮的加盟之後,諸葛亮很快就幫他制定了一個長期的戰略決策。

▲陸毅飾演諸葛亮

具體的內容就是讓劉備以荊州為他的根據地,根據當時三分天下的情況伺機而動,劉備對諸葛亮的這個戰略部署深信不疑,可以說之後蜀國的行動都是以諸葛亮最初的戰略部署為根本,但事實證明最開始諸葛亮的這個決策就不是非常正確的。

03龐統早逝蜀國受到重創

龐統的謀略一點都不比諸葛亮差,但是出於對顏值的考量,劉備一直都對他很淡然。這一點諸葛亮深知,所以總是勸主公多重用龐統,很快劉備就發現了龐統的才華,從此龐統得到了重用,但是很不幸的是龐統在一次戰役中中箭身亡,那一年龐統36歲。

▲電視劇中的龐統

沒有了龐統,劉備受到了重創,這也是最後沒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04多方面原因導致未能成績就霸業

相比諸葛亮以及龐統的眾所周知外,劉備還有一員重要的大將就是法正。法正可以說是劉備最信任的一位謀士,在他的策劃下劉備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益州和漢中,而且這個人特別擅長於奇謀,但不幸的是,就在收復漢中不久法政就病死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4

但是上天還是待劉備不薄的,一連失去了兩個重要的謀臣後,正當劉備為此非常頭疼惆悵的時候,劉巴出現了。當時劉備進入蜀地之後,財政遇到了問題,正是這個劉巴幫助劉備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是在他的幫助下,劉備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對屬地的掌控。

▲電視劇中的劉巴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能臣在幫助劉備解決了很多問題之後,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反而在一再被劉備打壓,最後因為自己的抱負不能夠施展而早早的去世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5

綜述:

正如水鏡先生所說劉備只有得到這4個人,才能夠使得漢室復興,但是事與願違註定了漢室難興。也有人覺得是劉備運氣不好才沒有得到最後的勝利,不過有些事是早就註定的,也不必太過在意。

【參考資料】《三國志》【圖片來源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兼得卻還是敗了?他忘了後面兩句
    而當年三分天下的魏蜀吳,也就是曹劉孫三人身後,各自都跟隨著一幫名士。這一段歷史便流傳百年,後元末明初時期的小說家羅貫中對這一段歷史進行了藝術性的加工。在史料的基礎上做戲劇性的改變,最終成就了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而在這本書之中。最為出名的名士便是諸葛亮了,他便是水鏡先生口中「臥龍鳳雛」之中的「臥龍」。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敗亡,難道水鏡先生說錯了?因在劉備
    在劉備集團的成長道路上,諸葛亮功不可沒,既得臥龍,後來龐統投靠東吳因相貌不被重用,後來經魯肅推薦,龐統又被劉備重用,劉備又得鳳雛。在水鏡先生司馬徽口中「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加入了劉備的陣營,那為什麼劉備還是沒有奪得天下呢?
  • 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沒提到司馬懿呢?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段本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鋪墊,為了只是引出諸葛亮和龐統而已,歷史上根本也沒有水鏡先生,更加沒有這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說,這是羅貫中對諸葛亮和龐統最好的包裝詞和廣告語。等於現在的李寧,金拱門等,要大家知道你賣什麼,你先需要給人留下印象。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卻滿了劉備一句話,因此三分天下
    在《三國演義》之中有這麼一個橋段,說的就是劉備在被蔡瑁等人追殺之後逃到了一個隱士的家裡,在這裡他遇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一眼就瞧出了劉備如今的窘迫是因為沒有一個謀士給他做長遠的規劃,劉備本人深以為然並想請司馬徽出山。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書中有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水鏡先生,他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便可以得到天下。」臥龍就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幼麟就是姜維,而冢虎就是司馬懿,其中有三個人都為蜀國效力,可是蜀國卻沒沒有落得好下場,原因有三條。
  • 「臥龍鳳雛」,卻不提「冢虎」司馬懿?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可以說是影響劉備最大的預言了,司馬懿也是一位足智多謀、善用人心之人,為何司馬徽沒有把司馬懿舉薦給劉備?
  • 臥龍鳳雛怎麼來的?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臥龍鳳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說的當然不是下面這兩位,而是正兒八經三國裡的人物。前兩天我問朋友你知道三國裡臥龍鳳雛不,他說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周瑜。也有人以為臥龍鳳雛這兩個名頭是水鏡先生取得。我……行吧,這期寫作素材~其實臥龍鳳雛並不是水鏡先生取得,而是龐德公,包括水鏡先生這個屬於司馬微的名頭,也是龐德公取的。龐德公是何人呢?他是龐統的伯父,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這關係能看出個所以然了吧。
  • 三國中,水鏡先生明知漢朝氣數已盡,為何還把諸葛亮舉薦給劉備?
    水鏡先生司馬徽確實是一個很有能耐的隱士,他看遍紅塵,超脫於天下,已經知道漢室將亡,不可逆轉,而且他本人也並不想再參與這天下紛爭之中去了。不過他雖然不想捲入紅塵,卻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攪動了天下大勢!那麼水鏡先生明知漢朝大勢已去,為何還要舉薦諸葛亮給劉備呢?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諸葛亮和龐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高徒,水鏡先生感嘆兩人的才學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龍"、"鳳雛"稱號併到處為兩人打廣告。而司馬懿作為河東青年才俊,他在當地同樣有著"冢虎"的稱呼,當地人也認為他可以安定天下。有不少朋友認為水鏡先生和司馬懿都複姓司馬,而且兩人都非常有才學,推測兩人可能相識甚至是本家人。
  • 孔明被稱為臥龍!龐統被稱為鳳雛,那司馬懿的稱號是啥?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不難發現,裡面的許多人都有自己的稱號。諸葛亮自號臥龍先生,龐統也有鳳雛的稱號,那麼三國之中的最大贏家司馬懿有稱號嗎?他的稱號又是什麼呢?三國之中能人輩出,水鏡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水鏡先生雖然有才,可卻不願理這俗世紛爭。
  •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純屬笑話
    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分別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臥龍——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死後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鳳雛——龐統(179年-214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 諸葛亮出山前,劉備為何一直打敗仗,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出了真相
    直到遇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說出了真相,在原著中,劉備為何在諸葛亮出山之前一直打敗仗,其實有詳細的說明,只不過沒有讀過原著的人不知道而已。劉備在之前與曹操的戰役中,找不出有哪一次打贏過。每一次都被曹操打得丟盔卸甲。劉備駐紮在新野,雖然曹操主要精力放在北方攻打袁氏勢力,但是劉備卻一直閒著,從建五年入駐新野直到建安十二年,因為劉表繼承人的關係,蔡瑁欲除掉劉備,這時劉備才再一次從寂靜中走向前臺。
  • 三國終極大佬之水鏡先生
    東漢末年,朝政衰敗,致使群雄並起,又致三國鼎立,而最終天下歸晉。紛爭廝殺所謂何?時數?命數?其實,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後世談諸一笑耳!有一人,未出隆中便已定三分天下,燒赤壁,平荊州,取西川,伐中原……身故千載而名尤勝於前!此何人?
  • 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什麼意思什麼梗 臥龍鳳雛出自哪裡
    臥龍鳳雛本來是形容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和周瑜,自《西虹市首富》之後形成了一種梗文化,經常在彈幕中見到,調侃倆人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帶來了很多歡樂,臥龍鳳雛是什麼梗?下面帶來介紹。  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什麼意思?
  • 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
    導語:臥龍,鳳雛,冢虎,得一安天下,為何劉備得其二還是失敗?三國時代知名的謀士有很多,比如曹魏有荀彧、郭嘉、司馬懿、賈詡、程昱等,東吳有魯肅、張昭等,蜀漢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加上從屬其他勢力的謀士,混亂的天下成為將軍們建功立業的舞臺的同時,也是這些頂級謀士們縱橫睥睨的舞臺,而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荀彧、司馬懿、諸葛亮等人了,而他們又恰恰是當時重要的勢力,士族的代表,比如潁川士族、河東士族、南陽士族等。
  • 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為何沒被重用?
    司馬徽,字德操,號水鏡先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十分有名氣的人。一生中並沒有立下什麼戰功,但是他卻教出了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謀士——諸葛亮。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三國演義》第37回即為「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王者榮耀》臥龍鳳雛梗意思分享 臥龍鳳雛啥意思
    臥龍鳳雛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是表示非常厲害的能人,但是現在這兩個詞有了別的意思。是相反的意思。形容這個人很差勁。王者榮耀臥龍鳳雛是什麼梗?最近大家在遊戲中碰到玩家玩遊戲操作很菜,同時隊友也非常的菜,這是就會形容臥龍鳳雛,那麼究竟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