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加裡峰洞地區的計程車司機,在幾年前通過中國代購了一種奇怪的道具。
一圈帶金屬防護網的脖套,無論嚴寒酷暑都堅持佩戴,像小區內氣場逼人的惡霸犬王。
他們說這是為了防止一言不合,被坐在後排的朝鮮族乘客用刀抹了脖子。
這種只在計程車司機內部流傳的護身密術並不是危言聳聽,朝鮮族人聚集的加裡峰洞一度被韓國人視為「犯罪的巢穴」。
現年61歲的樸昌基從30歲起就住在那裡,他見證了加裡峰洞黑幫的巔峰時期:「過去曾經是每三天發生一次謀殺案的小鎮。」
美國黑人拳擊手丹佛裡奧退役後來到韓國妻子的家鄉生活,每晚都必須結伴而行,「下午六點後一旦落了單,喊爹都不好使。」
加裡峰洞
這裡聚集著7萬朝鮮族人,加裡峰市場前的胡同不過500米長,就交織著11個幫派錯綜複雜的勢力,有80多家中國式的雜貨鋪、酒店、小餐館、練歌廳和棋牌室。
入夜後的喧囂,華語老歌從街頭傳至巷尾,讓人恍惚以為這裡仍屬於鴨綠江以北的故土。
每晚,歌舞昇平,每晚,也瀰漫血腥。
這些飯店和酒店都不太歡迎韓國客人,韓國人和中國朝鮮族一起喝酒總會出現鬥毆事件。
因為一些偷渡去的朝鮮族人害怕韓國人去舉報自己賺取賞金。
在附近生活的韓國老人經常告誡自己的子孫,在街頭不要和朝鮮族人逞口舌之快,再快也沒人刀快。
在韓國,這些朝鮮族人被稱為「帶刀的民族」,有一個專有名詞「조선족」,雖然都同屬高麗民族,但韓國人把自己的民族定義為「大韓民族」,以示區別。
有人傳言,在韓的朝鮮族人隨身攜帶的3寸摺疊鋼刃,都是被長白山山神老爺開過光的。
以禮待之就是餐具,他們會很熱情地邀請你參加次日的燒酒狗肉鍋派對。
如果僅僅以貌取人出言不遜,這些小神鋒們就是一柄柄刺向你身體重要部位的兇器。
在1992年中韓建交之前,就有不少延邊人非法滯留在韓國,領著微薄的薪水,幹著危險、骯髒、困難的「3D」類工作。
而在建交後,正值我國東北地區下崗潮,大量通過H2護照到達韓國的朝鮮族同胞面臨極大的生存問題。
隨著後續抵韓人數不斷增多,部分人自髮結成的「血盟」竟然佔據了當地江湖。
即使不在朝鮮族人的勢力範圍內生活,一些曾經鋌而走險的亡命之徒依然給不少韓國人留下了終生難以磨滅的陰影。
發生於2012年的水原碎屍案震驚全韓,一名女子被姦殺後切成了280塊,被裝在14個塑膠袋裡丟棄,案犯為來自中國朝鮮族的吳原春。
2014年還是在水原,中國朝鮮族樸春峰將同族的同居女友金某殺害,事後將屍體肢解並把頭部、胳膊、內臟、大腿等身體部位分多次遺棄在水原、華城等4個地點。
樸春峰被韓國警方逮捕
據統計,這些可怕的案件發生後,韓國人對朝鮮族的壞印象從原來不足40%猛增到78%,且在不斷增高。
韓國媒體隔三差五就會報導關於朝鮮族人的犯罪事件,都是用特版加頭條,午夜新聞塑造的朝鮮族人形象成了一種語境模版。
「他們不偷也不騙,只是喜歡用刀比劃,人狠話不多,一個扎一窩。」
「朝鮮族人」再次犯罪,一名「脫北者」女性被殺
韓國國內58萬「朝鮮族人」恐遇暴力事件備受關注
在韓國媒體的極力渲染下,延邊人殘忍的文化剪影植入進了所有人的記憶,大量的黑幫電影都加入了「延邊」元素。
在電影《犯罪都市》中,延邊籍黑幫「毒蛇派」、「黑龍派」等控制了首爾,但被更狠的哈爾濱張謙三人組全部殺垮。
電影《犯罪都市》劇照
片中所有的黑幫反派都被塑造成來自延邊的朝鮮族人。
此片沒有在國內上映,曾獲得了影評界的一致好評,在詞條條目中,明確寫道「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但在片子片頭,卻又寫明了是「根據虛構故事改編」。
現在網上有無數關於此片的討論,焦點都聚集在「是否真實」。
事實上,在韓的朝鮮族群在此片上映後不久,進行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
「所謂的延吉方言、中國口音都是胡編的,根本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韓國所有電影都喜歡寫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仿佛成了他們製造社會仇視和營收票房的伎倆。」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韓國光津區當地抵制朝鮮族的民眾,懸掛抗議標語牌「你們看到這個(電影)難道沒有覺悟嗎?」更加激發了朝韓族群矛盾
在《黃海(2010)》《新世界(2013)》《唐人街(2014)》《青年警察(2017)》《犯罪都市(2017)》乃至韓國最近發行的電影中,「中國人是罪犯」的指向變得越來越頻繁。
韓國電影培育下的觀眾,無不鐵骨錚錚義憤填膺。
他們敢罵日本人,敢罵美國人,敢罵中國人,甚至是他們的政府,他們唯一不敢罵的是國內的五大財團。
在所有以延邊朝鮮族人為犯罪主體的影片中,朝鮮族殺手全部由韓國演員飾演,他們每次出場,都是滿級大佬屠殺新手村,兇狠殘暴不留活口,韓國本土黑幫不堪一擊。
「電梯刀神丁青(《新世界》)、哈爾濱死神張謙(《犯罪都市》)、延邊大骨神綿正鶴(《黃海》),是公認的韓語電影三大戰神,沒有之一。」
韓國觀眾在口嗨的同時,也加劇了內心深處對外來族群的焦慮和擔憂。
曾經經過韓國無數綜藝節目塑造,朝鮮族人形成了「黑、老、土、醜」的刻板形象。
而影視作品誇張放大了這種形象的溝壑,變成了「狠、色、貪」。
樸智煥在《犯罪都市》中劇照
許成泰正努力在片場「塑造」朝鮮族黑幫
於是在韓國,沒人敢得罪朝鮮族黑幫。
在酒吧和夜場,見到一身工裝鬍子拉碴,穿一雙飛躍或回力的硫化膠底泛黃的白球鞋,叼著煙弓腰向前,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來收保護費的延邊大哥。
如同鯊魚遊進了沙丁魚群,兩岸的年輕人會自覺閃出一條通往主墓的甬道,在迷幻騷情的胴體紅海裡,成就單刀赴會的炮頭摩西。
在韓國黑幫眼中,之所以選擇偷渡過來的延邊朝鮮族人作為殺手、打手,是因為他們具有天然的語言優勢。
這些「無籍者」用假身份來到韓國,是「方便人」,但他們也永遠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返回中國,像無根鬼火在墳風中湮滅。
有的在韓延邊人涉黑是想掙快錢,他們擔任國外金融放債集團的「翻譯」,用特色口音的狠話,給借了高利債的韓國人一種可怕的視聽衝擊,韓國人可能見不到真正的本土黑幫,見到的多是延邊「代言者」。
與此同時,韓國國內的黑幫正在警方連續幾年清剿下處於瓦解階段,轉型向公司化輕資產運作。
首爾、釜山、大邱的總部只保留策劃團隊,其他的髒活累活都外包給了延邊勢力。
「越南人不可靠,黑市上買到的山寨訊飛翻譯機總是出錯,俄羅斯人總是不留活口,也不喜歡把現場拍照發給金主,老棒子(韓國人對朝鮮族人蔑稱)們從不會搞錯對象,也不挑活,搞完之後還從遠全中近特多角度拍給金主,因為敬業,所以專業。」
韓國導演們把這些都搬上了大銀幕,中國黑形象已經被塑造得簡直「無所不能」,來自中國的黑幫在韓國簡直「無孔不入」。
在韓國,族群歧視始終伴隨著華裔朝鮮族的命運與未來。
截止到2017年,韓國網民編撰的「在韓朝鮮族人犯罪實錄」記錄了400多起罪案,但裡面有大量假冒朝鮮族人犯罪的案件。
在韓國網民製作「在韓朝鮮族人犯罪地點地圖」裡,也摻雜了一些虛假案件。
為此,長期從事外國犯罪研究的韓國刑事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崔永信博士曾說:「外國犯罪人數有一種統計上的幻覺,犯罪比例某種情況下被誇大了,因為它和不同國籍人在韓國的人口基數相關,中國人多,顯得就多。」
他特別強調:「有些研究表明,極端情況下,歧視或仇恨可能會引發暴力犯罪,因此,除非您有堅實的基礎,否則您不應對外國犯罪做出判斷。」
在韓外國人比例,中國籍佔到近一半
在一些當地警察的表述中,延邊朝鮮族黑幫很少對普通百姓下手。
他們總是黑吃黑或者是獨狼,而且對方越黑就吃得越狠,這顯然與韓國民眾的主觀認識不符。
但無論怎樣,韓國人對延邊朝鮮族人的恐懼心理無處不在。
在韓國最大的Naver社區中,每天都有人討論如何鑑別這些隱藏在都市中的「帶刀侍衛」,因為第一批來韓合法務工人員的子弟已經長大,從面貌上看,與韓國人無異。
而如果以「朝鮮族人」的身份發帖,試著從歷史和現實角度進行解釋,則根本不會得到任何回應。
這種沉默的無視,從網絡到現實,無處不在。
儘管如今延邊朝鮮族同胞已經能靠合法的努力站穩腳跟,但韓國人依舊抱著固化思維呵護自己的恐懼。
「韓國人認為所有朝鮮族人都是說的延邊嗎?走夜路唱延邊歌真的會變得安全嗎?..."
現實並不友好,而奮鬥卻在持續。
絕大多數通過正常渠道前往韓國的朝鮮族人,正在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和國內家庭的生活現狀。
他們把在延邊的農村稻田交給給漢族人打理,將老人和孩子留在國內,每月按時向中國匯款。
在延邊,這些源源不斷的外匯創造出無數的「富豪」,也因此拉高了延吉當地的消費,甚至位列全國縣級城市高端消費佔比指數第一。
在延邊留守的朝鮮族老人們,有時甚至會互相攀比自己使用的韓國貨,第一批出國務工的兒女們是他們生活的未來。
在韓國,一個延邊人出事,而在中國,就是一個家庭的消亡。
沒有人,真的願意去拿人生挑戰法制,涉黑是極少一部分人的行為,早已化為歷史塵埃,但經過影視作品不斷誇張放大,在韓國造成的影響深刻而長久。
很多韓國人至今都認為,他們無奈到中國謀生的原因,是延邊朝鮮族人搶佔了他們的飯碗。
如今,兩邊算是交換了場地,而中國,給予異國來客更多的,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