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共襄盛世。12月4日,由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南國早報、南國城報·居周刊、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華夏文博園聯合承辦的「廣西鼎級文化藝術品鑑賞」活動在廣西雲發布廳舉行。現場展出了從商代到清代的青銅鼎、玉器、金器、瓷器等14件珍貴藝術藏品,吸引了地產界、金融界、商界的眾多大咖前來鑑賞。
圖為在展出現場,春秋時期的青銅王鼎備受矚目。
商代的神鳥紐夔龍紋青玉虎尊。
據悉,本次展出的所有藏品均是華夏文博園董事長、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副會長張志達親自挑選。
獸面紋青玉盤。
唐代的珍珠地開光麒麟紋珠寶盒。
現場陳列的14件珍貴藏品時間軸跨越了3000多年,有春秋時期的青銅螭龍王鼎、西周時期的羽人足鵠鳥白玉尊、戰國時期的金器郢爰、唐代的珍珠地花卉鸚鵡紋金提梁壺、宋代的五彩油滴金扣建盞、清代的十二花神杯等,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有著沉甸甸的歷史文化底蘊。它們身上鐫刻的紋飾、文字、工藝都在向我們訴說一段歷史故事,以及一個民族的藝術風姿。
唐代的異形柄和田玉壺。
主辦方表示,此次以「鼎」為名,舉辦系列「鼎級」文化藝術活動,通過品鑑中國曆朝藝術珍品厚重的歷史沉澱和文化魅力,旨在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廣西藝術品收藏協會副會長張志達向嘉賓們介紹藏品。
張志達表示,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延續著華夏民族的精神血脈,創造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文化、時代的印記。歷朝的藝術珍寶所蘊含的華夏文明,都是華夏民族立足世界的文化自信與驕傲。本次「廣西鼎級文化藝術品鑑賞」活動,讓我們徜徉在跨越3500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肅然起敬。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