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80、90後的青春時代來說,大多數人有類似的成長回憶。
小浣熊乾脆麵、超級瑪麗、還珠格格……
但是講到音樂,我們大多數人的回憶裡都少不了一個初看上去其貌不揚的人——
那就是周杰倫。
哪怕是對於流行音樂最不感興趣的人,在中學階段都不可能沒見過周杰倫的海報和歌聲飄滿大街小巷。
也不可能不會哼唱兩句「快使用雙節棍」或者「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
而也正是不知不覺之間,這個記憶中陪伴我們青春的人,今天也已經40歲了。
1997年,18歲的飯店服務員周杰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被金牌製作人吳宗憲看中,進入了阿爾法音樂公司。
從此開始了音樂人之路嗎?不是。
這時候的周杰倫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音樂助理,雖然也能自己寫歌,但是在一家唱片公司裡,這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前前後後寫了不少歌,不是被吳宗憲扔了垃圾桶,就是被歌手退歌。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前途和夢想,還一片未知。
直到有一天,吳宗憲對他說,你10天內寫50首歌出來,能選出好的,我就為你出專輯。
這個看起來更像是刁難的要求卻成了周杰倫的敲門磚,他閉門不出,爆發般地拿出了50首歌,吳宗憲從中挑出10首,於是有了2000年他的第一張專輯《Jay》。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這張專輯成了周杰倫走向天王的第一步,他旺盛的創作力和獨特的個人風格也開始影響此後10年間的華語樂壇。
《範特西》《八度空間》《葉惠美》,再到《七裡香》,幾乎可以說張張都是經典,而其中傳唱不衰的歌曲更是數不勝數。
一時間,從臺灣到大陸,甚至到東南亞,沒有誰不認識這個小眼睛的年輕人。
從2000年出道,到2005年的短短5年間,周杰倫迅速成為了整個華語音樂圈最受關注的人物,各種音樂大獎、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亮相春晚、世界巡演。
而與此同時,則是他在專輯創作中爆發出的天才和全能,除了作曲和演唱,他還擔任專輯的製作人,甚至造型設計。
似乎是要將此前不得志階段積壓的創作力完全宣洩出來一樣,周杰倫在這幾年之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音樂助理一躍成為當之無愧的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創作人。
天賦、機遇、環境,確實都在這之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最應該提到的,還是周杰倫在榮耀背後付出的努力。
即便是在成名之後,周杰倫在圈內好友口中仍然是一個寫歌、錄音到通宵的工作狂人,不僅是對於粉絲的認真態度讓他對於作品精益求精,對於音樂的熱愛才是讓他金曲不斷的最大動力。
周杰倫的曲、方文山的詞,一時間成為華語樂壇的頂級配置,而那些對於周杰倫「口齒不清」的唱法不屑一顧的人,也不得不閉上嘴。
不是周杰倫要去適應樂壇,而是樂壇要來理解周杰倫。
2005年以後,周杰倫開始涉足影視,從演員走嚮導演,如同在音樂上表現出的勤奮態度一樣,面對比起音樂來說陌生得多的影視業,周杰倫依靠努力換來的進步清晰可見——
從《頭文字D》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再到《蘇乞兒》和《青蜂俠》,他努力嘗試了不同類型的角色和風格,也在和不同導演的合作中不斷吸取和學習。
即便這些影片的質量參差不齊,但是對於在電影方面幾乎毫無經驗的周杰倫來說,這些經驗都成為他「親自上陣」的重要基礎。
2007年,周杰倫拍出了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這部影片成為臺灣青春片的重要作品,而周杰倫也再一次用事實向那些質疑者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你看,對於懷疑,最好的反駁不是來自語言,而是來自行動。
那些嘲笑他不是「偶像派」的人,最終被一張張大賣的專輯打臉;
那些質疑他風格古怪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周杰倫的中國風是華語音樂革新的重要一步;
即便是在電影上,周杰倫拿出的富有誠意的作品也足以對得起陪伴他十多年的粉絲們。
隨著2014年之後為人夫、為人父,周杰倫逐漸淡出了一線的創作圈,而將更多精力轉向了幕後,創作的節奏放緩、製作音樂劇、參與電影、擔任各種音樂綜藝導師提拔新人……
如今的周杰倫,更像是一個將華語音樂帶進新時代之後退到一邊的先行者,一邊探索著更多的可能,一邊為新人創造更好的條件。
而當初,那批聽著周杰倫的歌長大的80、90後們,在回首青春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周杰倫真正的價值。
打開音樂軟體,在不同歌曲的評論中,周杰倫的名字出現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他自己的歌以外,反而是那些7、80年代的日語歌。
當你知道8、90年代華語音樂的「黃金時代」相當程度上得力於對日語老歌的翻唱之後,周杰倫的原創性才顯得更加珍貴。
音樂從來不是一個只需要「歌手」的行業,作詞、作曲、製作、編曲,各個方面都需要有能力和才華的人投入其中,原創並不難,難的是原創出優秀的作品。
多年之後,我們回頭再看,周杰倫在2000年的橫空出世,為華語音樂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幾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那麼簡單。
不同曲風的結合,獨特的演唱風格,以及對於中國傳統音樂美學的融入,周杰倫向世人證明了華語音樂靠著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一樣能夠獲得認可。
而這一切,才是這個陪伴我們整個青春時代的人最值得驕傲的成績,也才是我們支持和粉他粉了二十年的最大理由所在。
今天,我們的青春已經年滿四十不惑,時下華語音樂的各類榜單上已經不常見到周杰倫的名字,但是對於華語音樂來說,周杰倫從未缺席。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