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捐出兒子器官救人讓人肅然起敬

2021-01-09 開偉觀察

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由於一場意外,15歲的小文(化名)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喪子之痛讓小文的父母很難過,面對無法改變的結果,小文的父母提出了捐獻兒子器官和遺體的想法。昨日上午9時,小文的父親在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內,跟兒子進行了最後的告別。經過手術,小文捐獻出了雙腎和肝臟,讓3名病患重獲新生(8月3日《遵義晚報》)。

目前單單是中國國內,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器官,許多明明有生存機會的病人都不得不最終面臨死亡的悲劇不乏其數,這無論是對於醫生還是病人家屬以及病人本身都是一件十分惋惜的事,而還有不少人竟然利用這一點來斂財,在黑市上進行器官買賣,構成了嚴重的犯罪性質,但是捐贈的器官就不一樣了,它有存在的合法性,也有國家法律條文進行保護,目前醫院中現有的可以用於移植手術的器官有的是死者家屬做出重要的決定捐獻出死者的器官和遺體捐贈的。

死亡和誕生一樣,都是人生必然。晚霞和晨曦一樣,都是光照人間。生,可以奉獻、服務和幫助他人。死,依然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一場意外,15歲男孩腦死亡,父母捐出兒子器官救3人。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從2014年完成首例器官捐獻至今,我市已完成159例器官捐獻,今年以來已完成26例器官捐獻,全市的遺體捐獻也增至29例。他們是所有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的「先驅者」,每一個名字都代表了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每一次捐獻背後都有著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種超越生死的大愛;也有人說,這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不管怎麼說,這不由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器官移植將使更多病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和延續。「死者為了生者」。這是在巴黎一家著名的解剖學館大門上方,用金碧輝煌的大字鐫刻著的一句名言,它道出了遺體解剖事業的實質與內涵。

器官移植的誕生和發展是20世紀以來醫學科學的一個巨大進步,捐獻器官、捐獻遺體乃是拯救生命、造福人類的壯舉。然而,器官捐獻至今依然是一個沉重的話題。請看一個實例:江蘇某醫學院大門口,突然闖進幾個橫眉怒目的漢子。有人問:「什麼事?」其中一人大罵:「老子等著你們這兒的教授,他憑什麼把我舅舅的眼珠子移植給瞎子,我要讓他的眼珠子賠上!」該院教授,幾天前經病人臨終前同意,把死者的角膜移植到兩位青年盲人。事後死者家屬不答應,非要教授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一天24小時像國民黨圍剿紅軍一樣圍追堵截,教授有家不能回,有課不能上,開不了診,手術做不了,外邊躲了3個月。最後院方賠償5000元才了事。

傳統觀念的影響、封建迷信思想作祟及法律不健全是一堵難以跨越的牆,對捐獻遺體、器官的做法特別排斥,成為阻礙捐獻遺體、捐獻器官行為的主要因素。器官移植手術必須解決器官供體問題。另一方面,也因為缺少統一的全國性法律法規,即便有些有志於捐獻遺體的志願者,也因為繁瑣的手續與流程,欠周到的服務而卻步。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貴州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針對當時人體器官捐獻缺少規範,不少人想捐而無處捐的現象明確了各方義務與權益,讓人體器官捐獻行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些年捐獻者與志願者數量增多,這得益於媒體不斷的宣傳報導也是今年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人數如此之多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媒體的宣傳報導,每逢節點性日子,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也會走進社區、學校等公共場所進行宣傳,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的相關知識。儘管越來越多人接受器官捐獻,但這條路依舊漫長。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走出對器官捐獻的認識誤區,加入到器官捐獻志願者的行列這件有意義的事情中來,讓生命價值在大愛中獲得永恆。因為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屍檢率都在70%以上,而我國每年死亡人數近700萬,能夠提供醫學界的屍體,竟不到2%,還不如一個只有10萬、幾百萬人的小國。

「讓能活的器官繼續活下去,才是對逝去生命的最好慰藉。」我國志願捐獻遺體的有識之士是憑著他們的知識和覺悟,去衝破傳統的束縛。目前,號召人們器官捐獻的宣傳工作仍需加強,擁有龐大的人口資源的中國,理應對人類文明作出更多的貢獻,器官捐獻作為人類互助互濟的一種可行且可貴的方法,應該在中華大地上譜寫出輝煌的篇章。

相關焦點

  •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時間:2020-10-04 14:50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 他們還說:要感謝接受女兒器官的人 2019年10月,沈倩和父母在解放碑合影。
  • 武宣八歲男孩捐器官救人事件始末
    臨行前,深明大義的家人為他做了這樣的決定:捐出小宇所有能用的器官,包括心臟、肺、肝、雙腎。只為幫助其他家庭免遭痛苦和不幸,也讓他的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上,給別人重生的希望和機會。天上或人間,他都是那個有情有義有愛的小天使。
  •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父母覺得女兒好像沒有走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覺得女兒好像沒有走 近日,重慶女孩沈倩因突發疾病致腦死亡離世。悲痛之餘,父母決定捐獻出女兒的肝臟、腎臟、角膜和遺體,讓6人重獲新生。沈倩成為重慶市第628例器官捐獻者。「這輩子,我們與女兒的緣分已經走到了盡頭,但這樣一種形式,就又覺得好像女兒沒有走。」
  • 24歲女教師去世捐器官救6人,網友:天使留下了她的禮物
    悲痛之餘,她的父母決定捐獻出女兒的肝臟、腎臟和眼角膜,讓6人重獲新生。捐獻器官父母選擇讓女兒以另一種方式「活」著24歲的沈倩是重慶沙坪垻區蓮光小學一名教師。父親沈應才和母親王家平在老家永川開了家理髮店。平常周末時,她會回家看看爸媽。十幾天前,沈倩突然開始頭痛發燒,起初她以為是感冒,在老家的醫院進行治療。
  • 24歲女孩離世父母捐其器官救6人:覺得女兒好像沒有走
    14歲少年突發意外身亡,其父母在悲痛之餘,決定將孩子的人體器官進行捐獻,這一大愛之舉使得4位患者獲得了救治。小陽的父母傷心欲絕,哭得幾乎癱軟在地。痛失愛子的劉媽媽在與丈夫商量後,決定要為孩子表達捐獻意願。「願你替捐贈者好好活下去,讓我們在某個地方有所寄託……」籤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後,劉爸爸給4位受贈者手寫了這樣一封信。
  • 五位器官受捐者組「一個人的樂隊」,幫澳大利亞小夥圓夢
    按照菲利普生前心願,他的器官分別捐給了5名中國人,他成為重慶市首位涉外器官捐獻者。菲利普生前曾有一個夢想,希望組建一支樂隊。如今,5名受捐者組建了「一個人的樂隊」,完成菲利普的未竟夢想。1月12日,5名受捐者齊聚重慶,進入錄音棚排練。兩個多月後,他們將站上舞臺,和「菲利普」一起演出。
  • 五位器官受捐者組成「一個人」的樂隊 兩個月後他們將在舞臺上...
    按照他生前人體器官捐獻心願,菲利普的器官在重慶分別捐獻給了五個中國人,菲利普成為重慶市首位涉外器官捐獻者。菲利普生前曾有一個夢想:希望能組建一支樂隊站在舞臺上演出。於是五位受捐者為了完成他這個夢想,組建了「一個人的樂隊」。今(12)天,這五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受捐者們齊聚重慶,一起進入專業的錄音棚進行排練。兩個多月後他們即將站上舞臺,和「菲利普」一起演出。
  • 27歲澳洲小夥捐器官給5中國人,AR助陣6人組成「一個人的樂隊」
    受捐者中3人生命被挽救,2人重見光明。 最近,在百萬人的注視下,從未接觸過音樂的5人登上了舞臺。 他的父母從萬裡之外趕到中國,白髮人送黑髮人,無疑是人間最深的至痛。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健康時報 記者 李超然 孔天驕)協調員與醫生對器官捐獻者默哀 受訪者供圖「病人希望,在他(她)死後,把能用的器官捐給別人。」這是北京友誼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佟鑫工作三年來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我兒子以前和我說過,如果有一天不幸去世或未來生病,想把器官捐給有需要的人,現在他已經醒不過來了,我想幫他實現最後的心願。」這位單身母親難掩悲痛,但依然冷靜地向佟鑫詢問器官捐獻的流程和方法。佟鑫立刻投入工作,經過專家組評估,李光的肝臟、雙腎、心臟和雙眼角膜都符合捐獻條件。
  • 有的人走了,卻仍然活著!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他們深愛著世界 他們的離開不是離去 而是換個方式活著 今年10月,麗江人小和在生命即將終結之時,捐出了自己的器官,讓4個人重獲新生。這個麗江人,也成了全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
  • 1歲男童去世家人捐出全身器官
    1歲男童去世家人捐出全身器官 2020-08-12 11:13:08  來源:蘇州日報      8月12日,江蘇蘇州,1歲男童皓皓的器官捐獻手術在蘇大附兒院進行
  • 5歲「天使」走了,卻把器官和遺體都留在了人間
    她的父母自願無償捐獻她的器官和遺體,讓她給世界留下最後的溫暖。6月21日,小一菡突然發病住院,情況不容樂觀。她的爸爸樊心天和媽媽韓巧霞,主動聯繫河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王少朋,表達了捐獻孩子器官和遺體的願望。「我們掙扎了很久,才最終下定決心。」樊心天夫婦是安陽市滑縣牛屯鎮蔡村的普通農民,3年前來新鄉市區務工。
  • 1歲女孩腦死亡捐腎臟救2人,小天使,謝謝你來過!
    延伸閱讀:2歲男孩捐獻器官連救4人,心臟恢復跳動時,媽媽激動地說「他又活了」「一個生命的墜落換來四個生命的綻放,感謝小天使這兩天,一段母親醫院送別小兒子遺體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許多網友為母親捐獻兒子器官救人的偉大舉動點讚。記者今天上午聯繫到這位母親,她叫白春愛。白春愛是北京公交集團客五分公司的一名女乘務員,丈夫滿春志部隊退伍後也成為北京公交集團一名司機,家中有大女兒和1歲8個月的小兒子昂昂。
  • 盤點平凡父親非凡愛 英國男子兩捐器官救幼女
    帶著腦癱女參賽  「世紀父親」美國密西根州男子裡克·范貝克帶著腦癱女兒馬迪參加半程馬拉松、鐵人三項等戶外比賽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馬迪現年15歲,兩個月大時經診斷為腦癱患者。範貝克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記者:「馬迪的活動能力與3個月大的嬰兒一樣。我們知道為數不多她喜歡的事情之一是待在戶外。
  • 媽媽給四歲兒子寫生日賀詞:寶貝你是媽媽捐髓後獲贈的
    媽媽給四歲兒子寫生日賀詞:寶貝你是媽媽捐髓後獲贈的 2020-10-13 15:40:00  來源:荔枝新聞
  • 他把生命的最後「禮物」捐給五個人
    9月15日,在龍海市第一醫院,完成了一場「生命交接」儀式,鄭先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捐獻出一對眼角膜、一個肝臟、一對腎臟,為他人留下5份希望的「生命種子」。
  • 27歲外教去世,他的「器官」組成了一支樂隊開了場特殊的音樂會
    音樂會由一支名為「一個人的樂隊」和一名AR虛擬成像的外國小夥子共同演繹完成。這場音樂會他們準備了9個月,雖然唱得不算整齊,樂器也不太熟練,但感動了很多人。 說是「一個人的樂隊」,但其實有5位表演者。5個人組成樂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是器官受捐者,受捐的器官來自一位名叫菲利普的澳大利亞人。
  • 病情沉重時留下捐獻遺體心願 16歲漸冰人的器官重燃5人生命之光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李博 通訊員 劉傳培「兒子,你的心願我們幫你完成了,你知不知道?」昨日下午,在東湖高新區豹澥街三眼橋社區的住所內,徐朋再一次翻出手機中孩子的照片,回想起孩子在病榻上再三懇求捐出器官的場景,他聲淚俱下。
  • 小天使一路走好 7歲男孩去世捐器官救6人
    小天使一路走好 7歲男孩去世捐器官救6人 2020-08-11 14:53:59  來源:江蘇新聞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人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