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電影海報或者電視劇片頭上面一大堆特別出演、友情出演等什麼都很好奇,演員怎麼還分這麼多類型,直到終於忍不住,弄清楚了這些詞的區別。首先是領銜主演,這個不用多說,就是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的出鏡比較多的主角。
特別出演就是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一些很重要的角色,戲份不多但是需要超厲害的大牌演員來演。因為不是主角,所以不能把名字和頭像放到宣傳的首頁的海報中展現或者推廣。一些影視或者電影中為了表達自己的敬意,所以就給他安上一個「特別出演」的名頭。如果一位常演主角的大牌演員卻只是以一個戲份少的角色出場的話,會顯得演員與戲份格格不入。為了讓大家認可這種落差,常常會加上「特別出演」的字樣。實際上,根據情況不同,即使該演員屬於正常出演,也偶爾會有帶上這一稱呼的情況。加上「特別出演」字樣的話,既能不降低該演員的檔次,又能為電影或電視劇添光增彩,更能很好的表達電影情景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出演」就顯得格外方便。正常的話這種小角色是不能請大牌演員來出演的,但是如果加上「因為這是特別出演」的理由,就會很容易說服演員。
再來看友情出演也有叫友情客串的,一般都是配角,戲份較少,或是導演和某些大牌的朋友,片酬比較友情價。多是出於友情關係才來參加演出的。價格和特別出演有很大差別,真的是出於交情來參加演出的。 像《羋月傳》中的蔣欣(是甄嬛傳華妃的扮演者)戲份不多,可能就是跟導演和娘娘交情很熟才出演的。如果是與導演或者演職人員有來往的著名演員同意出演一個並不起眼的角色的話,一般會加上「友情出演」。如果是與導演或者演職人員有來往的著名演員同意出演一個並不起眼的角色的話,一般會加上「友情出演」。或者不知道是誰的朋友總之答應出演了,這種情況也會加上「友情出演」的字眼。不管哪種情況,在同一個電視劇中,如果與主角程度差不多甚至要高於主演的大牌演員出場的話,觀眾們就會覺得非常值這個價吧。
最後來看看特別友情出演。這個是指和電影公司有相關友情,或者非常大牌的明星參演戲份少的角色。像《澳門風雲3》裡的劉嘉玲,就屬於特別友情出演,一般也會為電影或電視劇增加一些名氣,也是屬於彩蛋,片方會特地在演員表列出來表示感謝。從電影製作方來說,有些小角色也是需要大牌來增彩,更能提高電影中某個場景的重要性。綜上所述,特別演出和友情演出,都是為了一些大牌明星出演不怎重要的角色而準備的名分。也可以提高票房,增加觀眾的興趣。
特別出演。第一種情況,一般都是比較大牌的明星,出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不過戲份不多,又不是主角。但是地位絕對不亞於主角,可能是比主演級別更高,為了凸顯他的級別,加個特別出演,表示尊敬。第二種情況,除了大牌演員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推新人,不過很少見。
這幾個其實說白了就是名氣大的演員演了非主角的角色,但是友情跟特別還是有區分的,友情出演一般都是配角,主要給作品增加人氣或者角色戲份少但是張力大需要一個有分量的演員來撐,而特別出演多是咖位較大。影視作品為了更好的聚攏人氣會讓一些知名度高的演員來出演一些小配角,有的可能只有一個鏡頭,也是一種營銷方式了。像這種配角一般情況下知名演員肯定不會接的,主要還是因為跟主辦方關係比較好,來友情幫個忙,所以說是友情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