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成立逾500隻定開 持有期基金募資1.34萬億

2020-12-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逾500隻定開、持有期基金募資1.34萬億)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在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和長期投資理念引導下,定期開放式基金、持有期基金也迎來發展「大年」。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新成立的定開、持有期基金達到517隻,募資總規模1.34萬億元,在3萬億新發基金規模中佔比44%,打破了開放式基金一統天下的格局。

新發定開、持有期基金

募資1.34萬億

12月19日,匯安恆利39個月定開純債、招商添錦1年定開債雙雙發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兩隻產品募資規模分別為42億元、10.1億元。隨著兩隻新基金的成立,今年以來新發定開基金達到304隻,比去年增加近百隻;募資總規模達到8435.26億元,同比增長64.5%,雙雙創下新紀錄。

持有期基金今年也迎來大爆發。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213隻持有期基金成立,是2019年的3倍;合計發行規模達到4960.38億元,是去年的12倍。

定開、持有期基金創紀錄大發展,對此,北京一位績優基金經理表示,近些年,定期開放式基金、持有期基金數量和佔比都在提升,一是因為監管層引導長期投資,不少權益類基金採取了持有期形式,攤餘成本法債基採取定開模式,都吸引了大量資金認購;第二,產品鎖定份額,可以避免投資者頻繁交易和不恰當擇時,長期可以讓持有人獲取更好收益,有利於打破「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的魔咒;第三,定開或持有期基金的規模變動,相對開放式基金要更有預期,基金經理可以免受或少受基金規模變化帶來的流動性衝擊,按照自身投資規劃和節奏,更容易實現投資目標。

根據記者的統計,2012年首隻定開基金誕生,2016年開始持續快速發展,新發基金數量和規模不斷攀升。截至12月21日,今年以來定開基金新發規模在全部新發基金中規模佔比達到27.56%,且廣泛應用在債基、股基、混基、QDII、另類投資基金等各產品類型中。

自從2018年以持有期形式運作的養老目標基金成立以來,持有期形式的基金也已涵蓋了股基、混基、債基、另類投資基金等。截至12月21日,當前持有期基金數量已經多達295隻,募資規模超過5400億元。

長期投資理念引導下

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定開、持有期基金今年出現大爆發,但由於產品發行難度大、持有周期長、流動性受限等因素,這一運作模式要被市場廣泛接受還需要時間。

上述北京績優基金經理介紹,他在管的產品中,三年定開基金長期業績最好,今年的收益比另外一隻開放式基金高出20個百分點。

「開放式基金更易在股市巨震中受到流動性衝擊。」該績優基金經理舉例稱,他在管的一隻開放式混合基金今年業績較好,基金規模增長了5倍。而隨著資金淨流入持股倉位被動下降,基金業績也被攤薄。在此前,該只基金曾在「漂亮50」行情中受到約三成資金的大額贖回,基金被動減持了流動性較好的標的,且為了應對不確定的贖回,基金當年保持了8%左右的現金比例,也使得當年業績相對滯後。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定開基金受到基金行業和基金投資者的雙重認可,績優經理管理的定開基金逐漸增多。定開基金覆蓋的資產類別、行業板塊等均有明顯提升,投資者可選擇標的愈加豐富。相對於普通基金而言,定開基金可減少投資者追漲殺跌的頻率,幫助投資者穿越牛熊,也可以穩定基金運作資金,便於管理人管理基金。

不過,該基金經理也坦言,雖然產品的運作形式對基金投資有一定影響,但基金業績最核心的影響因素還是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能力。只有挑選那些長期業績優異、管理風格穩定、有較好回撤控制的基金經理,結合產品運作形式的創新,才可以帶來更好效果。如果基金經理管理能力不佳,定開和持有期形式反而可能「套牢」投資者。

北京一位次新公募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他所在基金公司發行過幾隻定開、持有期基金,由於份額鎖定周期較長,且公司沒有能力特別強的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發行難度較大,多次用足了發行期限才完成募集。從同一基金經理髮行的產品看,定開、持有期基金髮行難度都要高於開放式基金,募資規模也要小不少。「市場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只有頭部基金經理募資效果較強,中小公司發行難度較大,市場要廣泛接受此類產品仍需要時間」。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表示,無論對基金公司還是持有人,定開基金、持有期基金等運作形式都是對基金中長期投資理念的引導。近年來,監管層引導行業開展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定開基金、持有期基金都是對這一理念的運作形式創新,長期看將有助於將基金業績轉化為投資者收益,幫助公募基金行業形成業績和規模的良性循環。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任暉_NBJ9607

相關焦點

  • 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
    原標題: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8萬億 本周新基發行情況: 據Wind顯示,上周共22隻基金髮布成立公告,總規模達713.25億元;共發行42隻基金髮布發行公告,30隻基金首發。 上周發行產品中,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C的發行規模最大達82.25億元;此外,上銀聚遠鑫87個月定開的發行規模排名第二達80.00億元。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新基金髮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已成立1,181隻新基金,合計發行規模達25,355.21億元。 在此情形下,11月9日,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推出了一隻債券型基金。同期,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瑞信基金」)和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基金」)分別發行了一隻混合型基金。
  • 逾3000億元「子彈上膛」 次新基金建倉助推行情演繹
    ◎記者 朱妍 ○編輯 吳曉婧   開年以來,節節攀升的指數不僅催生了不少爆款基金,部分次新基金也在抓緊入市。據統計,去年11月以來,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累計已募資逾3000億元,這些資金逐步入市或為「春躁行情」推波助瀾。  數據顯示,部分12月末剛成立的新基金,短短幾個交易日內漲幅超過上證指數。
  • 今年新基規模創歷年之最 但17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若加上已結募但尚未宣告成立、募集上限為80億元的多隻公募基金,實際上今年新發公募基金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不過,從發行情況看,大型頭部公募扎堆推新,有17家基金管理人白忙活一年,「顆粒無收」。據記者使用同花順數據統計,至本周三,按基金成立日計,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共有1375隻(份額合併統計),合計首募規模(調整後,下同)為29928.89億元。
  • 興銀基金推出定開債基範泰奇上任,「一拖九」6隻基金回報率低於5%
    最新數據顯示,私募基金管理的總規模達到15.91萬億元,較去年底增長了2.17萬億;存續私募管理人為2.46萬家,管理基金9.47萬隻。11月證券私募增長顯著,單月新備案基金1,972隻。上海私募以3.7萬億元的規模領跑。百億證券私募增長迅速,達到64家;百億股權私募有184家。  從私募基金內部的情況看,11月存續產品數量和規模增加最多的依舊是證券私募。
  • 基金早班車:今日27隻基金新發 本周超100隻新基金齊發 哪些基金有...
    摘要 【基金早班車:今日27隻基金新發 本周超100隻新基金齊發 哪些基金有望「一日售罄」?】
  • 新基金開門紅 瘋狂吸金逾千億 本月還有近60隻新基待發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今年的基金新發市場較上年有進一步升溫的跡象,首月第一個交易周還未結束,就湧現了多隻爆款基金、日光基,有新基宣布提前結募並比例配售,吸金超千億元。新年首周,不少新基金髮售「速戰速決」。
  • 泰達宏利基金為劉欣傅浩發新基 傅浩「一拖九」最低回報率僅1.26%
    截至12月21日,泓德基金的非貨幣資產管理規模已經突破千億元;鵬揚基金今年以來已經成立17隻新基金,各類資產管理規模合計超過1,200億元;老牌基金公司銀河基金,今年5月也成功躋身「千億俱樂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44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合計管理規模達16萬億元,超過全行業的80%。回頭看篳路藍縷,望未來路遠行難。
  • 招商基金髮新基王平一拖八 兩隻基金任職回報跑輸同類平均
    數據顯示,截至12月3日,今年以來已有194隻基金合計參與283次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去年全年只有95隻基金合計參與103次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具體來看,年內累計參與定增次數超過1次的有51隻基金。其中,興全恆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今年以來一共參與了7次定增,興全安泰平衡養老(FOF)、廣發聚鑫等基金的參與次數也都在4次以上。
  • 華泰柏瑞基金髮新基田漢卿「一拖九」 盛豪1隻混基同類排名墊底
    經過兩年的投資運作,養老FOF目前總規模已突破500億元。四季度以來新增7隻養老FOF,新增規模68億元。就保值增值效果來看,全市場已經開展投資運作一年以上的64隻養老目標基金中,近一年平均收益率超20%,八成以上跑贏基準。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紀錄。
  • 上半年公募基金首募總額達1.05萬億元 11隻新發基金衝進「百億元...
    摘要 【上半年公募基金首募總額達1.05萬億元 11隻新發基金衝進「百億元俱樂部」】今年上半年,滬指徘徊在3000點以下,公募新發基金市場則以萬億元首募規模,向市場交出了一份不凡的答卷
  • 基金早班車:4月以來67隻基金暫停大額申購 透露什麼信號?
    4月以來67隻基金暫停大額申購 基金經理嗅到了什麼氣息?  2、基金年報過半 科技和基建受關注  3、公私募加倉步調一致 增量資金不斷湧入  4、港股跌出機遇 基金積極布局滬港深主題產品  5、申報「新基建」主題基金增至21隻  隔夜外盤  歐股漲跌不一;美股集體收漲,道指漲2.39%,
  • 中融基金推出新混基朱柏蓉「一拖八」 5隻基金任職回報率不足6%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已連續四周加倉,「新錢」也在源源不斷湧入,僅11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產品備案規模就超過了600億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611家,管理基金數量94,739隻,管理基金規模15.91萬億元,較10月增加739.46億元。其中,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52,599隻,存續規模達3.74萬億元,環比增加了1.69%。
  • 天弘基金推出新基楊超「一拖十二」任職3隻基金業績「告負」
    三季報顯示,該基金投資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佔基金淨值比重僅5.22%,美團-W為其第一大重倉股,貴州茅臺、安琪酵母等消費股也名列其十大重倉行列,且多隻消費股還是這隻基金的長期重倉股。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22日,申萬食品飲料指數漲逾77%,美團-W、貴州茅臺漲幅也分別超過171%、60%,為該基金淨值上漲貢獻不少。
  • 博道基金又出「新基」,時隔七年「老將」史偉回歸能否再創輝煌?
    年內已成立3隻新基,1隻發行中,副總經理時隔「七」年任職新基 成立於2017年06月12日的博道基金,是一家典型的「私轉公」基金公司。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公司十位股東中:莫泰山、沈斌、史偉、何曉彬、陳芳菲等5人為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35%、8.25%、6.75%、3.25%、3.25%。核心團隊全部持股。
  • 鵬華價值共贏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最新淨值漲幅達1.56%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機器君金融界基金11月17日訊 鵬華價值共贏兩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鵬華價值共贏兩年持有期混合,代碼009086)11月16日淨值上漲1.56%,引起投資者關注。當前基金單位淨值為1.3440元,累計淨值為1.3440元。鵬華價值共贏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成立以來收益34.40%,今年以來收益34.40%,近一月收益4.47%,近一年收益,近三年收益。本基金成立以來分紅0次,累計分紅金額0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
  • 上半年「固收+」基金髮行超千億 博時恆盛助力開啟下半年投資
    精耕「固收+」投資 博時旗下多隻基金業績亮眼 成立 22 年以來,固收領域投資一直是博時基金的傳統強項,海通證券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博時基金旗下公募債券基金規模超過 2500 億元,在全市場排名第一,近五年主動固定收益類基金平均收益
  • 基金早班車:熱點快速切換 結構牛誰是主角?基金大咖「獨門秘籍」曝光
    隔夜歐美股市漲跌不一,道指跌0.29%,納指漲0.27%,標普500指數跌0.20%。本月5隻百億新基金成立 千億資金待入市  3、1個月暴增6000億!公募布局ETF熱度不減 年內成立ETF及聯接基金112隻募資887億元  5、滬指縮量
  • 新基募資超3萬億如何克服擇基難題?FOF基金專業買手優勢凸顯
    2020年基金徹徹底底火了!在「炒股不如買基」觀念驅動下,年內公募整體資產規模進入18萬億時代,1300多隻新基金髮行規模合計突破3萬億。而在過往22年中,新基金單個年度的規模還從未突破1.5萬億元。今年不僅破「2」,更一舉邁過了「3」的大關。公募基金產品數量也激增超過7200隻。面對基金規模和數量創新高,對於基民來說,選基金的難度也堪比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