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貴州酒中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白酒品牌"宋代官窖"利用自媒體帳號"宋代官窖會員中心"發布一篇題為《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的文章,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
全文只有四張聊天記錄的截圖,其中有員工稱"雙節將至,欠薪已久","貴州酒中酒集團已經拖欠員工3個月工資、提成和5個月的差旅費用。"
官方微信公眾號是一個品牌的重要傳播窗口,內容向來是積極正面的,員工在公司官方微信公眾帳號上發布討薪信息,是十分罕見的。據悉,此篇文章現已刪除。
宋代官窖是貴州酒中酒集團旗下的高端醬酒品牌,在今年秋糖會上還十分活躍,砸重金策劃活動等,而酒中酒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茅臺鎮第二大規模企業,照理說應該資金十分雄厚,怎麼會出現"惡意欠薪"?
討薪風波,宋代官窖推上風口浪尖
10月16日,酒中酒集團回應"欠薪",將"等待法律解決"。
從相關報導我們梳理出,此次糾紛事件的核心人物是酒中酒旗下宋代官窖品牌銷售團隊的梁成。自與梁成籤訂合作協議後,酒中酒集團按照梁成團隊年銷售產品總貨款的15%核算佣金給梁成及其團隊,這筆佣金包含了所有人員的工資、差旅、接待、提成、獎金等費用。
酒中酒稱, 9月25日,由於梁成未完成約定中"第一年5億元,逐年遞增"的銷售任務,單方面終止合同並通知團隊停止收款並撤離崗位,最終導致宋代官窖銷售團隊工資無法正常支付,引起少部分員工故意擴大事端,並在"宋代官窖會員中心"公眾號發帖討薪。
總的來說,此次"討薪事件",應該算是宋代官窖與梁成合作失敗後的商業糾紛,不過糾紛的背後,也暴露了宋代官窖並不像表面那樣"豪橫"。
所謂醬酒熱,都是假象?
資料記載,貴州酒中酒集團於2008年在茅臺鎮向陽村修建酒廠時所發現的古代釀酒窖池,於2016年被國內外考古專家鑑定為宋朝釀酒窖池。憑藉該宋代古窖池,酒中酒集團於2018年組建了貴州宋代官窖酒莊,並以此推出"老派"醬香的宋代官窖酒。
"醬香風口+宋代官窖歷史+醬酒核心產區茅臺鎮"等居多背書和諸多營銷廣告的加持下,讓宋代官窖逐漸聲名鵲起。據了解,宋代官窖在2018年5月5日開封首站招商會上,當場籤約意向金額達2000萬,在此後的湖南糖酒會招商中,更是異軍突起,首單籤約8000萬,3天便達到上億的驚人戰績。
3天便達到上億!那麼,"第一年5億元,逐年遞增"的銷售任務,對宋代官窖銷售團隊來說應該是輕鬆的。為什麼?還會出現,梁成單方面終止合同的行為呢?至此,是不是可以合理揣測,如果不是梁成另有隱情,那麼就是宋代官窖對外的銷售數據,或許並沒有那麼真實?
值得一提的是,9月26日酒中酒集團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烈鵬現身宋代官窖高端醬香品牌推薦會。那晚,一場以"宴遇大國風雅"主題的宋代官窖高端醬香品牌推薦會在重慶舉行。報導稱400餘名宋代官窖醬香酒粉絲歡聚一堂啜飲美酒。
一邊是奢華的推薦會,一邊是被拖欠的討薪,觥籌交錯間,隱射出的可是醬酒熱下,各舍本逐利的現狀,又或者所謂醬酒熱都是假象?
舍本逐利,新興醬酒企業的通病
2019年,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在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的同時,以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醬香型白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產業"。
近幾年,抓住醬酒黃金期入局醬酒市場,創造新品類的企業不在少數。但,這些企業都和宋代官窖有著一樣的問題。
1:高端的設計,居於千元價格帶,利用醬酒的品類熱潮盲目的高端化;2:許多作坊式釀酒企業,狂砸廣告營銷,小企業卻標榜大背景,招商時,各種樣式蹭茅臺;3:舍本逐利,忽略對產品質量的提升。
在醬酒市場新興的品牌中,還可以發現一些"老朋友"——巨人集團。是的,就是那個狂收"智商稅"腦白金的公司。據悉,2020年1月7日,由巨人集團旗下黃金搭檔生物科技公司全資控股的貴州省仁懷市黃金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在茅臺鎮落地生根。
自成立以來,黃金酒業就不斷在各大媒體上頻繁亮相,發出品牌聲音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質疑。有人指出,黃金醬酒是想模仿腦白金,又來收一波"智商稅"?
過度營銷,輕產品質量,已是醬酒市場新興企業的通病。事實上,沒文化,沒底蘊,所謂工藝也是自說自話,而產品大多數也只是茅臺鎮某酒廠貼牌而已。
"力爭五年銷售額突破百億,開啟上市之路,進軍醬酒前三強。"這是黃金酒業提出的豪言目標。
醬酒行業真的那麼好賺?還是惡意畫餅,炒作醬酒,透支其品類的價值?商人逐利,這無可厚非。但,當消費者無法通過價格獲取醬酒的真實價值時,整個醬酒品類將會面臨全社會的質疑,進而影響整個醬酒品類的持續發展。
回歸理性,讓醬酒走下神壇
從2016年起,茅臺開啟新一輪的漲價潮,醬酒型白酒獲得飛速發展。在眾多醬酒企業與酒商的助推下,醬香型白酒的"高價格與高利潤"特徵越發明顯,並且表現異常活躍。
但,從目前的產業格局來看,除了郎酒、習酒等規模性酒企,大多數醬酒企業依然面臨著規模較小、品牌價值有限的問題。所以,神化醬酒沒有行業基礎,而且缺乏相應的科學解釋,盲目地人為製造稀缺只會產生泡沫。讓醬酒回歸常識,讓醬酒走下神壇,是醬酒企業維持自身利益的根本所在。
多位專家指出,雖然醬酒將持續升溫,但企業不能盲目樂觀,業界要理性看待醬酒熱潮。
醬酒營銷專家權圖提出,未來很多醬酒企業勢必將退出市場。權圖表示,茅臺鎮目前的1000多家酒企已經進入了快速整合期。實際上,目前茅臺鎮排名前10和前20的酒企中,已經有部分實力較強的酒企開始擁抱大資本,未來很大一部分酒企將在8-10年內被淘汰。
正一堂諮詢機構總經理邵伶俐表示,未來醬酒市場遲早會回歸理性,到時候醬酒行業將是少數人的"天堂"。
關於醬酒熱,請亮出你的觀點?歡迎留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