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稱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並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檢察官、獨裁官等職。
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徵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曆》。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8歲。愷撒死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另一說法為:公元前102年7月12日)愷撒出生於羅馬。其父擔任過財政官、大法官等職務,還曾出任過小亞細亞的總督。母親奧萊莉婭來自奧萊利·科塔家族。公元前119年外祖父盧西烏斯·奧萊利烏斯·科塔曾在擔任執政官。
愷撒被送進了專門培養貴族子弟的學校。他天賦異稟,十幾歲就發表了《赫庫力斯的功勳》和悲劇《俄狄浦斯》。他酷愛古希臘文化,特別是希臘的古典文學。除文學外,愷撒還喜歡體育運動,他精通騎馬、劍術等,肌肉發達,體魄非常強健。
據記載愷撒在處理軍事政務時沉穩內斂,認真嚴謹;在商討時言談得體,頗有風度;在為人處世時,寬厚仁慈,開朗大度。但是愷撒也較為獨斷專行,他渴求知識和開創偉業。
公元前87年,按照羅馬的習俗,愷撒開始穿成人的白長袍。[1]
公元前86年至公元前84年,馬略和秦納先後去世,愷撒被視為馬略的支持者。公元前84年,愷撒娶秦納之女科涅莉亞為妻。生女兒尤莉婭,並獲得元老院民眾派成員支持。
公元前82年,在內戰中取勝,蘇拉要求愷撒同科涅莉亞離婚,愷撒拒絕並離開羅馬,躲過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脅。[1]
前往東方
公元前82年至公元前79年間,愷撒旅居東方,並在公元前81年隨馬爾庫斯·泰爾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亞細亞。接受使命前往比蒂利亞尋找船隻,並圓滿地完成任務。
公元前80年,愷撒隨軍前往米蒂萊,因表現英勇而獲得花冠。公元前79年至公元前78年,參加清剿奇裡乞亞海盜的戰鬥。[1] 公元前78年,蘇拉去世,愷撒回到了闊別數載的羅馬。以辯護人的身份在法庭等處為自己或擁護者辯護或者起訴。
公元前78年在執政官萊皮德叛亂失敗後,要求赦免自己的擁護者;公元前77年起訴其政敵多拉貝拉貪汙;公元前76年為希臘人辯護,與該尤斯·安東尼烏斯對抗。公元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東方的旅程。
公元前75年,他在羅德島,拜師米隆之子、雄辯大師阿波洛尼奧斯的門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裡乞亞海盜劫持,後者要求以20塔蘭特作為贖金。愷撒嘲笑他們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麼人,並要求海盜索取50塔蘭特。在等待贖金的38天裡,他不得不同海盜們待在一起,他對他們開玩笑說獲釋後一定要將他們統統送上十字架。當他獲釋放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組織一支艦隊,捕獲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盜。也許是因為那些海盜對其不錯,愷撒為了減輕其痛苦,在把他們釘上十字架之前,割開了他們的喉嚨。
當政期間,加強中央集權制,鞏固統治基礎。
首先,他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破壞了舊的貴族共和體制,把軍政大權集中於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獨裁制的過渡,把過去幾百年發展中隨時遇到問題、隨時修修補補、牽強湊合起來的舊制度,作了一番整齊劃一的工作。[4]
其次,他企圖逐步廢除舊羅馬作為一個城邦霸國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特權,把義大利各城鎮的地位提高到和羅馬相等,把各行省的地位提高到和義大利相等,並且把公民權陸續給子羅馬的各個行省,使這個大帝國的統治集團基礎更加擴大鞏固。但這項工作僅只完成了一部分。凱撒在公元前44年被刺後,他的嗣子、他姐姐的孫子屋大維在凱撒奠立的基礎上,徹底完成了把奴隸制的羅馬共和國改建成帝國的任務。[4]
最後,他頒布反對行省官員勒索的法令,擴大授予羅馬公民權的範圍,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實行自治市法,增設高級官職等。此外,他改訂曆法,推行"儒略曆"。作為軍事統帥,他善於並用政治手段與軍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個殲滅敵人;重視騎兵的作用,強調步騎兵協同作戰;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預備隊,增大了戰鬥隊形的縱深和穩定性。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