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武景
1988年中國改革開放不久,法國當代著名超寫實「幻影派」畫家 克勞德.伊維爾 受邀來華,於魯迅美術學院講學,他是第一個在中國系統介紹西方油畫技法的藝術家。次年劉影釗考上魯迅美術學院研究生,如日中天的魯美當時在中國學術氛圍、名望前三甲,受伊維爾 超寫實油畫技法影響,藝術學習與探索取得圓滿的成果。前期曾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系」油畫專業的他,綜合學科的養分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的創作思路,以致「中國式油畫靜物的」誕生。當然,這也離不開導師的慧眼發現,鼓勵與支持。
文學、歷史是國人都傾慕與之追求的理想,然而劉影釗骨子裡的中國與西方伊維爾油畫技法的交融,從90年代創作作品中我更看到的東方懷舊、含蓄、細膩與西方開放、浪漫巧妙交合,其懷舊家具的古典及選擇的器物和透光的布置,懷舊而不迂腐,通透而不失細節,層層罩染刻畫,一遍一遍,靜靜的享受著孤獨的靈魂放射,直至圓融的境地詮釋內心東方的情懷,以造畫面安然靜穆,和諧天成。畫面局部器物上的花紋圖案及斑駁的自然開裂,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幅畫,每一個器物古玩都是那麼的立體,歷史遺留下的痕跡、印記活生生的站立在於你的面前,從細節每一筆的刻畫,你能感知劉對畫面的認真與真誠度,毫不含糊,也不造作。從花兒的香嫩、嬌脆你都可以聞得到她那撲鼻的香,當然只要你細細品讀她,然微微閉上你的雙眸,細想,誰能忘懷真切的寫照呢?錯覺就更不用提及了。
在90年代初這種靜物的創作方式是獨一無二的更是當代的,被稱為「中國式靜物油畫」,是劉影釗老師的首創。這得益於東方這片獨有的文化背景給予的深深滋養,更得益於伊維爾來中國魯美傳授油畫技法,撮合了這次完美的中西文化結晶。
作為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本民族文化根的立場,就談不上在藝術圈、學術界鶴立雞群,成為大師之說了。這與劉所言所為不謀而合:「中國的油畫藝術是一種迫來品,從藝術技巧技術的引進必然帶來迫來文化的進入,而然,藝術是表達人的精神的一個通道,中國的藝術家只有把自己的本民族的文化通過迫來從藝術技巧相結合,藝術家的精神表達才能得到最大的體現」,這個體現就是本民族文化的根。回望靜物油畫的發展史,17世紀靜物油畫已經被作為獨立創作畫種,其繪畫擺脫了貴族和教會的控制,真正走入生活服務於平民階級,荷蘭小畫派代表有威廉•克拉斯•赫達,而維米爾畫中的人物場景中也時常有靜物畫的出現,「倒牛奶的女僕」就是其中的案例之一,同一時期的威廉·范·阿爾斯特等。受荷蘭小畫派影響,至18世紀法國夏爾丹的出現,靜物油畫再次被推上歷史重要地位。19世紀後印象派的塞尚、梵谷,近代的莫蘭迪以形而上的創作方式表現靜物油畫等等...,這些大師們的作品無不是文化本民族化和生活化相結合的,因此,從骨子深邃裡的認知、在畫面中的體現是自然流露,一點都造不了。
劉影釗老師的作品是先有了民族文化意識的發現,再有思想的注入,然後完美的結合了西方正統超寫實油畫技法創作而成,並非偶來天成,因而,他的成功是必然的。同時也奠定了他在中國靜物超寫實油畫的學術地位。
60x120cm 《素描人體》 1989
80x100cm《 素描石膏像》 1989
160x140cm 《吹黑管的女孩》布面油畫 1991
38x46cm 《鞋子》 布面油畫 1991
4 - 50x60cm 《靜物》 布面油畫 1992
45x60cm 《靜物》 布面油畫 1993
65x81cm 《靜物》 布面油畫 1993
110x125cm 《靜物》 布面油畫 1994
60x8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5
95x10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6
110x13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6
115x120cm《靜物》布面油畫 1996
60x7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7
90x100cm 《靜物》 布面油畫 1997
135x16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7
81x100 《靜物》布面油畫 1998
160x16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8
80x10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8
140x16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8
81x100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8
65x81cm 《靜物》布面油畫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