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手,小鷹才真正地學會了飛翔

2020-12-06 鍋子有話說

每每讀完鷹爸爸、鷹媽媽訓練小鷹學飛的故事,心裡總會有無限的感慨。小鷹在羽翼豐滿之前都會被鷹爸爸、鷹媽媽無情地丟下懸崖。小鷹如果不想被摔死,就必須拼命地拍打翅膀。這樣,它就學會了飛翔。在它學會飛翔之後,它的父母還會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無情地從懸崖上丟下去,並且一次又一次地啄斷它的翅膀。經歷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痛苦折磨和死亡考驗後,小鷹才真正地學會了飛翔。

鷹爸爸、鷹媽媽如此殘忍地百般折磨它們的孩子,難道是不愛孩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鷹爸爸、鷹媽媽知道,小鷹只有經歷過這種近乎殘忍的磨練,才能學會飛翔,才能擁有更堅實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才能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對小鷹一生的發展來講,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愛。

相比鷹爸爸、鷹媽媽來說,許多家長在愛孩子方面卻遠遠比不上它們,在獨生子女家庭,許多家長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捨不得孩子做這個、做那個。擔心孩子餓了、渴了、熱了、冷了,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認為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孩子來說就是幸福。事實上,家長所謂的愛,溫柔地剝奪了孩子學習各種生活技能的機會,導致這些被寵著的「小皇帝」「小公主」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了,還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甚至不知道天冷了要穿厚點兒、天熱了要穿薄點兒的基本生活常識。長此以往,孩子硬是被家長「愛」成了廢人—失去了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很多家長會反駁說:「孩子還小,不用學做這些事情,等長大了,自然就會了。」真的是這樣嗎?

對年輕的夫妻,把剛出生不久的女兒交給了爺爺奶奶撫養。從工作崗位上剛退下來的爺爺奶奶,原本感覺很無聊,小孫女的出生,讓他們的生活下子充實起來。老兩口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孩子被老兩口照顧得無微不至,以致到了越姐代庖的地步,由此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小時候,因為孩子沒有牙齒咬不動肉類食物,爺爺奶奶總是把肉剁得碎碎的再讓孩子吃。可孩子長出牙齒後,爺爺奶奶又擔心孩子的牙齒會被磨壞,依然把肉剁得碎碎的。結果,孩子的牙齒功能嚴重退化,她無法咀嚼硬的食物。

事實證明,任何事情,不讓孩子去嘗試、去鍛鍊,孩子就很難做好。例如孩子學習走路,你不放手,孩子就永遠學不會獨立前行。所以,愛孩子不是替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而是學會放手,給他們機會去學習、去歷練,這樣他們才能學會各種本領。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很多家長來說,要讓他們對孩子學會放手,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內心有種強烈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就表現為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因為擔心孩子在與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受欺負,所以不分是非,無原則地祖護自己的孩子;因為擔心孩子學壞,孩子十幾歲了,依然不敢放手讓孩子和同學交往;因為擔心孩子單獨出門不安全,孩子十五六歲了,依然不允許孩子獨自外出;因為擔心孩子會早戀,所以不允許孩子與異性交往;因為擔心孩子會被騙,所以不敢讓孩子獨自購物:等等。

有人說:「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就像會自動實現的預言。」的確,當我們對孩子有太多擔心的時候,我們會無意識地將這種緊張、不安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莫名地感到緊張和不安,而這種緊張和不安恰恰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家長所擔心事情的發生。

如果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這類家長所有擔心的背後都隱藏著他們對孩子的不信任。因為他們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所以不敢放手讓孩子做事,而他們的這種不信任會不間斷地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不行」。時間久了,孩子就真的覺得「我不行」。一個人感覺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的時候,就容易失去對生活的積極性,就感受不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就很容易陷入抑鬱的泥潭。一個孩子只有體驗過父母對他的信任,他才會更自信,更有力量應對眼前的一切。

一個男生快30歲了,他曾經得過嚴重抑鬱症。他在康復期向我求助。有一次在諮詢結束時,他接了一個電話,內容大概是對方和他商量在什麼地方拿一個東西。他的父親慌忙站起來,示意要接過電話,替他和對方商量解決這個問題。我示意他不要幹預孩子,父親這才不放心地坐到一邊。

當男生打究電話後,我問父親為什麼這麼急切地想把兒子的電話要過來和對方商量時,他說:「我怕他不會說。沒想到兒子三言兩語就和對方商定好了。」這時,父親才意識到對兒子保護得有點兒過頭了。當我對男生說:「你看,你爸爸愛你愛得有些過分,什麼都想替你做。」男生苦笑了一下,無奈地說:「他不相信我「。

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學會放手,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讓其自己做,讓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和快樂。我們會發現,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孩子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而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獨立的社會成員。正如某位作家所說的:「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

相關焦點

  • 父母學會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父母學會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2021-01-13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起讀繪本04~勇敢地學習新本領,讀《怕飛的小鷹》
    《怕飛的小鷹》是不怕不怕.兒童心理成長繪本系列之一。該系列繪本的核心是:如何讓孩子戰勝本不該有的恐懼和焦慮,培養強大的內心。通過不同的故事,讓自信、自強、自立引領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勇敢前行。小鷹多米還是一顆圓滾滾的蛋時,被粗心的鷹媽媽落在草叢中,幸好被熊爺爺撿到,把它帶回家,孵化養大。多米像小熊弟弟一樣走路,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從未張開過翅膀。冬天,熊爺爺的頭痛病又犯了,需要川芎草熬水喝,但是川芎草長在高高的陡峭的懸崖上,多米根本不可能爬上去。
  • 動漫頭像:學會放手
    動漫頭像:學會放手
  • 孩子長到兩歲,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
    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多家長都說,現在的孩子實在太難管了,才剛剛兩歲就開始叛逆,自己說什麼孩子都會反抗。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做法,也是因為孩子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他希望能夠自己,去完成某些事情,而不是只依賴於家長。這個時候對於家長來說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就會放手讓孩子長大。
  • 《馴龍高手3》我們總要學著長大學著堅強,學會放手學會離開
    《馴龍高手3》我們總要學著長大學著堅強,學會放手學會離開今天看《馴龍高手3》的時候一直哭,聽到熟悉的背景音樂哭,小嗝嗝回憶他和他父親哭,沒牙仔和女朋友帶著所有龍一起回到隱秘之境,跟著小嗝嗝一起哭,小嗝嗝在最後和沒牙仔再次相遇,還是在哭。
  • 做不了愛人,就要學會放手
    但如果那個人終究不是你的良人,就要學會放手。愛到盡頭,覆水難收。愛到極致,唯有放手,才是救贖。悲歡離合,人間常態。沒有人能陪你一輩子,你也陪不了任何人一輩子。渴望的一輩子,就像是傳說中的伊甸園,永遠都只在傳說中,到不了那個人地方。此生,做不了愛人,那就放手吧。有人說,如果做不了愛人,那就做朋友,做知己。
  • 無法走到一起的人,再怎麼深愛,也要學會放手
    異性交往,無法走到一起的人,再怎麼深愛,也要學會放手。放下過去,重新找尋自己的幸福。在這個時候,你與其自作多情,最後枉做小人,不如珍視現實,果斷放下,重新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放下一個不能夠給未來的人,尋找一個能夠給自己未來的人,這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祝福對方,才是對對方最好的愛。
  • 該放手時且放手,莫給孩子當馬牛,老年人也得學會斷舍離
    如今男婚女嫁,秀英嫂手頭已無大事可辦,按說生活過得非常幸福才對嘛。尤其是秀英嫂兩口子退休後,每人每月都能領三千五六百塊錢退休金,這在小城裡已經算相當不錯了,經常惹得鄉鄰們豔羨不已,覺得人家兩口子每月能有七千多退休錢,還不是想吃啥吃啥,想咋玩咋玩?
  • 寶可夢趣事:固寶還是不會飛,而有些寶可夢已「漸漸」學會了飛翔
    遇見噴醬,遇見更好的自己】噴醬金句:固拉多如今還是沒有學會飛翔,劍盾的籤證能讓它改變不會飛的事實嗎?是否會飛,我們無從得知。這一次,我們就來聊一聊與飛翔有關的趣事。寶可夢中的趣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固拉多並沒有學會飛翔,但已有一些寶可夢在歷代版本的更替中「漸漸」學會了飛翔(固拉多表示羨慕,哈哈哈)。
  • 伊能靜:得體的退出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愛,學會放手是父母的必修課
    只有放手讓孩子去獨自去嘗試去歷練,才是對他最好的愛。伊能靜在一檔節目中說起兒子過生日的事,讓她意識到自己該放手了。她說兒子小的時候生日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可是最近這兩年他有一點需要和朋友過了,因為大了嘛。但是每年他還是會留下我們一起切個蛋糕什麼的。但是今年他打電話問我,你要帶妹妹來嗎?
  • 當孩子產生「彼得潘症候群」,家長要學會放手
    現實生活中,不乏存在一些孩子,由於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打理的很好,孩子的所有衣食住行都被父母所承包,甚至於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連讓孩子學會自理能力的時間都剝奪了。孩子衣服由父母幫忙穿,早上孩子起床時,牙刷都擠好牙膏,孩子的洗臉盆也盛好水,就連孩子出門的穿鞋繫鞋帶父母都要包辦,導致於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在生活中活脫脫地變成了一個廢人,什麼都不會。
  • 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父母運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性
    溫室裡永遠培育不出好的花朵,只有在外面的世界,經得起風吹雨打的花,才是最美麗的,而教育孩子和養育花朵其實是一個道理,第一步就得先讓孩子擁有獨立性。騰飛家的兒子聰聰今年八歲了,從小家裡人對他很寵愛,要什麼給什麼,直到現在已經八歲了還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正是因為家裡人對他的百般遷就,導致他現在還非常依賴家長。比如吃飯的時候就得等著爸爸媽媽把筷子遞到手邊,甚至有時候就等著大人喂。
  • 真正優秀的人,早已學會沉默
    真正優秀的人,早已學會了沉默。沉默,才是這世間最不動聲色的力量。適時沉默,才是大智如愚說是一種能力,沉默是一種智慧。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很長時間學會閉嘴。沉默的力量,難以想像。適時沉默,才能成就大器。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古時候,社會局勢動亂,民不聊生。
  • 既然選擇分手了,就要學會放下,好好愛自己!
    再說,一旦墜入愛河,就不可能真正忘記。只是,我們必須選擇放手。一般來說,從失戀的角度來看,他們往往是「遊戲的粉絲」。因此,儘管許多原則在平時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這個時候它們可能已經被遺忘了。但不管怎樣,生活總是在繼續。這是不能改變的。生活就是這樣。我們需要努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好。這樣,我們才能來到這個世界。
  • 成年人真正的自律,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吃喝玩樂,這些最原始的欲望促使著我們的前進;但是,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如果你不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那麼你永遠都做不到真正的自律。自律是什麼?百度上的解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 哲理小漫畫:冷戰的高級說法,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學會放手
    哲理小漫畫:冷戰的高級說法,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學會放手愛情是一門很玄妙的學問,無論愛的時候有多麼的如膠似漆,等到不愛了,也許就會變成仇人一樣。而兩個相愛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有幾百上千次想要和對方分手,而吵架更是家常便飯,在吵架以後,很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結果,那就是冷戰。
  • 學會探索發現,學會生存和鑽研,才是真正的研學
    兒童文學作家、探險家、兒童閱讀推廣人彭緒洛作為中國原創兒童探險小說領軍人物,曾經徒步穿越敦煌段雅丹龍城、神農架無人區和古蜀道,攀登過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自駕走過滇藏線、川藏線和青藏線,成功穿越過羅布泊,到達過樓蘭古城、塔克拉瑪幹沙漠、塔裡木盆地等神秘之地。他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 出版有長篇小說《少年冒險王》《宇宙冒險王》《我的探險筆記》《虎克大冒險》等70餘部。
  • 你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你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遞上孩子的書包,「學校才是你該去的地方,這個追求夢想的人,不過是被社會拋棄的異類。」,老師卻指著紙上的ABCD,「這才是你該學習的東西。」而在公司的爸爸,同樣只是流水線上的一個零件,哪哪都不需要個性,我們要學會的只是
  • 李玫瑾:父親要培養胸懷,母親要學會放手
    這個時期的孩子飛快地長大,身體的發育和情感心理的巨大變化,導致很多孩子像變了個人似的,在性格行為上出現了巨大轉變。 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從親密變得疏遠,從言聽計從變的叛逆反抗。 所以,青春期,對於大部分的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敏感且痛苦的時期。
  • 因為憧憬未來而遺忘過去,學會放下執著,這樣的人生才快樂!
    如果你不能學會與自己和諧相處並理解自我放鬆的重要性,那麼生活將會非常累人。堅持或放棄,人們最終將不得不自助。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裡,我們都是普通人,無法迎合每個人的態度,也無法改變所有事件的結果。如果你想得太多,你註定無法逃避別人的煩惱。有時候,與其委屈自己,不如順其自然。當需要努力的時候,盡力向前衝。該放下的時候,不要舍不,要學會及時停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