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承認一個事,一姐小時候很喜歡看繪本,也總纏著寶爸給她講繪本故事,只不過寶爸講的大部分繪本故事都沒按照書裡面的文字來,基本上都是看圖瞎編的(是不是很驚喜哈?)
一方面是因為書中的有些文字內容的確不適合幼兒年齡段的孩子,或者文字和圖片本身就不太相符,需要做相應的調整。
另一方面,經常是匆匆忙忙被叫到桌前就要開講,連個預習的時間都沒有,寶爸看文字的速度跟不上一姐翻書的速度,不得不瞎編。
不過還好,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才不管是不是瞎編的故事,只要有趣味有邏輯,依然充滿吸引力,一點都不耽誤享受聽故事的樂趣和培養閱讀的興趣。
瞎編的故事非但是被孩子們喜歡的,編得好的故事更是會成為經典!
比如接下來要給你推薦的這本名著也是瞎編的,不過人家編出了風格編出了水平:
一個下午的時間,一個大孩子為小孩子即興隨口編的故事;
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被翻譯成超過100種文字,並且超過100次的再版;
內容也被幾度被搬上螢屏,每次都給大人孩子帶來驚喜(最早的相關主題電影拍攝於1903年,而最近的一部上映於2016年);
觀看和閱讀數超過10億,輕鬆秒殺所謂10W+的火爆。
對了,這本名著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
這本書的作者劉易斯·卡羅爾( Lewis Carroll),出生在英國柴郡(Cheshire,英格蘭西北),也是小豬佩奇的老鄉。
劉易斯本人有多個身份,比如數學家(牛津大學數學教師,發明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維吉尼亞加密法),牧師,攝影師。而讓他譽滿全球的身份無疑作家,成名作就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1862年7月4日,喜歡孩子的卡羅爾和牛津院長 利德爾溯泰晤士河而上,開始從牛津到戈斯託的旅行。
隨行的還有裡德爾的三位女兒 時年7歲的洛麗娜,2歲的伊迪絲,以及,時年4歲的愛麗絲。
三位小女孩中,愛麗絲是最為聰明伶俐的也最受卡羅爾喜愛的,4歲的孩子充滿了好奇心,不停的問卡羅爾類似於十萬個為什麼這類的問題,而卡羅爾也非常樂意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一一作答。
在船靠岸大家都坐在草地舉辦野餐會到時候,愛麗絲突然要求卡羅爾給自己講一個故事,卡羅爾正好看到身邊的樹下有一個小洞,於是就即興的開始現場編這個故事。
一個名字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在睡夢中顯示遇到一隻有著懷表的兔子,然後又掉進了一個兔子洞裡,兔子洞裡別有洞天,緊接著又喝下了會讓身體變小的藥水。。。
一個懸念連著一個懸念,一個驚奇連著一個驚奇。小愛麗絲越聽越入迷,卡羅爾看著小愛麗絲驚喜而又充滿期待的臉龐,也由著自己的想像力毫無約束的自由翱翔。
隨後渡渡鳥、蜥蜴比爾、柴郡貓、瘋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魚、鷹頭獅、牌裡紅桃王后、老好人紅桃國王和紅桃傑克等等角色悉數出場。呈現在愛麗絲面前的已經不是一個小小的樹洞,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2年之後,也就是1864年,卡羅爾將這個故事整理成熟,自己純手寫,純手繪的《愛麗絲地下世界歷險記》作為一份禮物送給了愛麗絲。
一年之後,也就是1865年,這本書得以出版,並最終命名為《愛麗絲漫遊奇境記》(Alice's Advantures in Worderland)。
這是一個瘋狂而奇幻的世界,看似荒誕不經,其實卻又都邏輯緊扣。小女孩愛麗絲在這個荒誕的世界中就不得不獨立勇敢起來,憑著自己的善良和好奇心,不斷的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冒險。
不用太為她擔心,畢竟是在一個夢裡,醒來之後,茶具的哐當聲變成了羊鈴的響聲,王后的尖叫原來是牧童的吆喝。
欲知故事如何,此處不做劇透,家裡就有一本英漢對照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記》請自己閱讀。
看完之後,歡迎和寶爸一起討論,如果你自己就是愛麗絲,掉進樹洞之後你會做什麼呢?
然後我們再一起看電影版,看看講述同一個故事書本和電影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