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拿著一張發黴的50塊錢紙幣去銀行兌換,卻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絕,理由是她無法辨別真假。之後男子去別的銀行兌換了錢幣,稱之前的工作人員只是個小姑娘,不和她計較。
在一般情況下,銀行的工作人員是可以識別貨幣真假的,這是該職業必備的技能之一。但是他們畢竟是人不是神,有的時候可能也拿不準,若是收到了假幣,要賠錢還有可能被記過處分,獎金或許也會泡湯,所以在吃不準的情況下不會鋌而走險。
對一些入職時間不長的新員工來說尤其如此,他們的經驗還不夠,其實這也很正常,就如同我們不能要求程式設計師寫的代碼一點bug都沒有一樣,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按照規定,當錢幣殘缺部分不超過五分之一時,可以兌換,剩餘部分的圖案、文字能夠連起來的話,也可以兌換,但是不可以流通使用。但若是票面殘缺超過50%、因為汙損、變色、水溼等導致真假難辨時,銀行櫃員是可以拒絕兌換的,工作人員並沒有違規。
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很多年輕人或許已經記不清上一次使用紙幣是什麼時候了,出門時帶著手機刷卡支付,對於他們來說更為便利,但是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紙幣才能夠給他們真實感和安全感。
高唐曾有一位貧困老人將2000元的紙幣放在了牆縫裡邊,半個月以後取錢的時候,發現錢幣受潮破損。他將錢幣拿出去晾曬了一段時間,然後去信用社兌換,但是被拒絕了,之後他又去了銀行,還是被拒絕了。老人把這一情況反映給了村裡的書記,書記為了安撫他的情緒給了他一些生活費,然後到市裡的銀行去兌換,結果均不予兌換,理由是紙幣剩餘的部分小於50%,花紋對不上,不能確定是整幣。
這就提醒我們,一定要合理保管好錢幣,尤其要告訴家邊的老人,要把紙幣保存在乾燥的地方,避免讓紙幣受潮。紙幣上有國徽,我們不能肆意的毀壞紙幣,否則會違法,情節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涉及到犯罪問題。
在我國,銀行是一種特殊的金融服務機構,它既有盈利的屬性,還需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必須要加強對銀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讓銀行工作人員真正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杜絕一切貪汙腐敗現象,從而給銀行樹立起好的形象,給客戶提供好的服務,才能夠發展得更為長久。
銀行工作人員面對的客戶群體是非常複雜的,既有工作體面的白領上班族,也有普通的打工者,需要對他們一視同仁,不能怕麻煩。
今年10月份,一男子的母親生病,他把自己多年來攢下來的錢拿到了銀行,想要存到卡上,竟然被銀行給拒絕了。因為該男子做的是單價很低的小吃生意,手機支付還沒有被廣泛接受時,客戶給的基本上都是5毛或者一塊的零錢,他那十幾麻袋的錢想要存到銀行,需要銀行的工作人員清點很久。
男子反覆說他需要拿這筆錢去救母親的命,銀行工作人員才同意了他的請求,為他辦理了業務。
清潔工不能因為天氣太冷就拒絕清掃街道,學生們不能因為不想起床就不去讀書,廚師們不能因為灶頭太熱就拒絕炒菜,銀行員工們當然也不能因為清點任務過重,就拒絕客戶的合理要求,因為這本就是他們的工作。
銀行方面應該加強對員工的人格培養以及職業道德培養,讓他們真正牢記愛崗敬業者四個字,這是對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個員工都要具備的道德素養,對於提升銀行影響力、客戶滿意度有著重要意義,平時可以開展講座,請業內精英來傳授經驗,也可以把客戶的評價作為考核績效的標準。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