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爭奪戰」打響?美國大軍去而復返,俄敘兩國立即反應!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 10月份土耳其發起的軍事行動,迫使美國放棄庫德武裝,並主動撤軍,俄羅斯和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軍隊趁機北上控制局面。然而,美國並不甘心就這樣被擠出敘利亞,敘北部產油區仍然為美國所控制。而且,據媒體報導,美國在表面撤退之後,突然又選擇重返敘利亞。
-
掠奪石油猖狂至極,數枚火箭彈砸向美軍基地,要求美軍「滾出去」
據俄羅斯塔斯社18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7日,位於敘利亞北部代爾祖爾省的一處美軍基地,遭到了數枚火箭彈的襲擊。截至目前,尚未有美軍傷亡的報導,也沒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報導稱,該軍事基地由駐敘利亞美軍和庫德武裝佔有,今年已經是第二次遭到不明武裝力量的襲擊,上一次發生在8月18日。目前美國士兵與庫德武裝下屬的「敘利亞民主軍」正在清理爆炸產生的廢棄物。據悉,該軍事基地不僅是駐敘利亞美軍的一處重要軍事據點,而且控制著周圍的石油資源。在該軍事基地不遠處,便是敘利亞的奧馬爾油田。
-
地中海石油爭奪戰打響,土耳其艦機爭議海域開火,美法等警告失敗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是二戰後西方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可是近些年北約開始出現問題,北約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各種矛盾開始越來越白熱化。在軍費分擔問題上,美國不斷的向北約盟友施加壓力,要求德國等增加軍費。但是德國、法國等拒絕了美國的增加軍費要求,這可謂是北約內部矛盾激化的源頭。
-
土耳其大量艦機地中海開火,石油爭奪戰打響,美法警告遭無視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是二戰後西方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可是近些年北約開始出現問題,北約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各種矛盾開始越來越白熱化。其實過去德國等北約國家,跟隨美國到處徵戰,不僅僅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反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引起了北約國家的嚴重不滿。另外,美國還不斷的幹擾德國的北溪2合作項目,直接損害了德國的利益。
-
二號強國打響新年首槍!戰機轟炸親美武裝老巢,8個目標被剷平
2011年到來後,作為二號軍事強國俄羅斯對敘利亞重建進展抱有期待,對此俄敘聯軍也加強了對敘利亞叛軍的打擊力度。1月11日據俄塔斯社消息,就在近日,俄羅斯和敘利亞的戰機打響新年首槍,多架空天軍戰機攜帶滿倉炸彈起飛,並在代爾祖爾等地區領空投擲了溫壓彈,當地親美武裝老巢直接被剷平。外界感慨,不愧是戰鬥民族,敘利亞政府重建之路越來越近了。上周,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軍事指揮中心向外界證實了一次空襲行動,此次空襲行動俄敘聯軍重創了親美武裝分子。
-
地中海石油爭奪戰打響,土耳其大軍入駐敘利亞基地,全部警告失敗
10月,當土耳其宣布進行海軍演習並將其地震研究船送回有爭議的水域以繼續尋找石油和天然氣時,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土耳其能源部發表聲明說,該船完成任務後返回南部城市安塔利亞的港口。土耳其方面報導,土耳其政府也已採取措施,緩解歐盟領導人對遜尼派穆斯林佔多數的土耳其,不容忍其他宗教的擔憂。
-
美軍在西太一島嶼建新基地,二戰時從該島核擊日本
(原標題:美媒:美軍在西太一島嶼建新基地,二戰時曾從該島發動核彈空襲)
-
美軍又主動挑釁?俄戰車二話不說直接撞擊,4名美軍當場腦震蕩
,但是最近兩國之間爆發了矛盾,在車隊巡邏過程中美軍又主動挑釁,故意在一條很窄的道路上別了俄軍戰車,對此俄軍戰車二話不說直接加速撞擊來別車的美軍裝甲車,猛烈的撞擊導致美軍戰車劇烈晃動,車上4名美軍當場腦震蕩,對此美軍立刻向俄羅斯表示了抗議,但是俄羅斯卻堅定的表示,這一切都是美國自找的。
-
萊蒙尼爾營——美軍在非洲最大軍事基地
有「石油通道上的哨兵」之譽的吉布地,扼守著紅海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每年經此通往世界各地的航運量佔全球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萊蒙尼爾營,這一美國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就位于吉布提國際機場西南方向。「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基於反恐需要開始租用該基地,用於部署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聯合特遣隊。隨著反恐戰爭的推進,該基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03年,美國在這裡設立了其在非洲唯一的永久性軍事基地。2007年起,美國將其從不足100畝擴建至約500畝,修建了停機坪、機庫、作戰中心、兵工廠、運輸工具維修站,以及訓練場、娛樂設施等。
-
俄敘聯軍猛揍叛軍:「沙姆陣線」挑釁在先,土耳其軍隊就不便幹涉
目前,埃爾多安的將精力投在比利亞,不僅給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輸送了大量有實戰經驗的僱傭兵和土耳其軍事顧問,以及包括戰車、榴彈炮在內的重型武器裝備,土耳其空軍的戰機直接參與了將哈夫塔爾元帥指揮的國民軍趕出了的黎波裡國際機場的軍事行動。
-
觀察|俄在蘇丹建軍事基地,「北極熊」全球基地布局逐步復甦
無奈之下,大部分海外軍事基地都被放棄,只保留了少數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海外軍事設施,如駐白俄羅斯和駐亞塞拜然的雷達基地,而駐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則縮編為「物資技術保障站」。 俄羅斯時期「有的放矢」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迫於北約東擴壓力,俄羅斯開始在獨立國協國家範圍內,如在東歐的白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地區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等國重新設立軍事基地和軍事設施。2000年普京上臺後,獨立國協國家更是成為俄羅斯外交發展的優先方向,俄逐漸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恢復和重設軍事基地。
-
「天下軍事」萊蒙尼爾營——美軍在非洲最大軍事基地
美軍萊蒙尼爾營營區一瞥。 有「石油通道上的哨兵」之譽的吉布地,扼守著紅海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每年經此通往世界各地的航運量佔全球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萊蒙尼爾營,這一美國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就位于吉布提國際機場西南方向。
-
美軍戰機試圖飛進委內瑞拉,俄羅斯蘇-30拔地而起,美軍見狀開溜
當前在委內海、空域附近,美軍以及聯盟的力量頻繁試探,對此委內瑞拉毫不退縮,近期美軍兩架戰機試圖飛進委內瑞拉,隨機俄制蘇-30拔地而起,美軍見狀開溜。疫情嚴峻之下美國發動局部戰爭來轉嫁損失的可能性不可不防,而當前伊朗和委內瑞拉兩大目標中,對於美國來說近在咫尺的委內瑞拉是不錯的立威對象。
-
波蘭要地給地要錢給錢才請來美軍駐紮,為了反俄到底值不值得呢?
波蘭還將承擔演習費用,具體待定吧,同時,還要擴建弗羅茨瓦夫-斯特拉霍維採,克拉科夫-巴利切和卡託維茲-皮爾佐維採的民用機場,以及拉斯卡,波維澤,米洛斯拉維茨和鄧布林的空軍基地,建立無人駕駛飛機中隊基地,以及彈藥庫,人員居住區,機庫,指揮所甚至庇護所。在波蘭西部的軍事訓練場地區,不僅要進行擴建,還要建造或翻修軍營,社會,福利和訓練基金的設施,以便容納1.5萬名美軍為目標。
-
美軍在天寧島建新空軍基地 銳評:可能把旅遊勝地置於戰爭風險中
二戰期間,這裡曾是美軍的空軍基地。1945年,美軍兩架B-29轟炸機就是從這裡起飛,對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核彈。二戰結束後,美軍逐漸放棄使用天寧島基地。但是最近有美國媒體爆出消息稱,美國國防部計劃在天寧島建設一處後備空軍基地。那麼,美國為什麼要在天寧島建設後備空軍基地?新建空軍基地的做法,反映出美國空軍的發展思路和作戰理念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
駐德美軍基地警報突然拉響,全軍上下一片恐慌,第一槍打響了?
圖為駐德美軍近日,據媒體報導,駐德美軍基地警告聲突然拉響,隨著一聲巨響從喇叭傳來後,數萬美軍瘋狂逃竄,全軍上下一片恐慌,不少美軍喧嚷著:空襲,空尋找掩護,難道美軍基地被空襲了?第一槍打響了?當警報過後,駐德美軍基地才恢復了正常,原來這次是因為一艘俄羅斯核潛艇在太平洋以西,接連發射了4枚洲際彈道飛彈,因此觸發了美軍基地警報,此次俄軍4彈連發演習令五角大樓亂套了。
-
700輛戰車200門重炮,8萬俄精銳已經做好準備,美:保持克制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俄羅斯主動出擊 在這段時間,因為美軍的轟炸機和戰艦頻繁地逼近俄羅斯的國境線,面對美軍的步步緊逼,俄羅斯這次選擇主動出擊
-
美軍急眼了?12架武直73輛裝甲車1500名士兵,迅速返回敘利亞!
俄羅斯媒體直言到,依然駐紮在敘利亞保護油田的美軍可沒閒著,每月靠走私石油淨賺3000萬美元,美軍會捨得走嗎?這一事實絕對打臉宣揚保護油田的駐敘利亞美軍,與此同時再次派軍前往敘利亞,更是不折不扣的打臉五角大樓宣稱的要撤走中東地區美軍的計劃。
-
伊朗敢死隊闖入美軍軍事禁區
半島電視臺12月22日消息,一支伊朗敢死隊突然闖入了美軍位於坦夫的軍事基地55公裡禁區,實施了猛烈的襲擊。據悉,在此次聖城旅敢死隊發動突襲之前,伊朗革命衛隊和親敘利亞政府武裝曾數次試圖突破55公裡「禁區」,但都遭到了美軍戰機和坦夫基地「海馬斯」火箭炮的重擊。
-
美軍連夜運送攔截飛彈,3000餘韓警護航
美軍在韓國幫助下連夜運入攔截飛彈,而韓國方面則出動3000餘警察「保駕護航」,薩德問題再次引發關注。據5月30日美國防務博客網報導,韓國關於薩德部署問題再次爆出新動向,不顧當地民眾抗議,韓美軍方執意接收美軍向城州市薩德部署基地運入新攔截飛彈。不過為躲避當地居民反對行動,美軍選擇連夜將所配屬的攔截飛彈運入相關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