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通緝犯》;故事情節發展如緩緩的流水,不疾不徐地進行著,仿佛在說:不要著急,聽我慢慢地道來。幾個老年男演員都是貼標:資深一流大牌標籤的演員。是電影質量的保證。再加上是霍夫曼的遺作,電影又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悲劇色彩,最後犯人被搶走了這一幕,實在是高潮,看得人心驚又心酸。
2、《盲視》;意識流式的表現手法,剪輯大讚,真假世界的切換行雲流水。時不時出現的bug提醒著觀眾現實與幻想的分隔,背景在餐廳和地鐵間切換那段很妙,風格猶如登堂入室,不過更多側重於女主內心世界的不安焦慮,其實宅男和單親媽媽都是她自己吧。
3、《好朋友們》;為了欣賞朱智勳的顏看了電影,他的演技很不錯,他的表情控制和神態轉換都在告知你有在「努力演戲」,跟這個角色本身也在「努力」的特質是匹配的,因此對我而言,這種努力演出的氛圍有點過於強烈。相比之下,池城的演技更穩,更淡,回味更長。
4、《潛伏》;剛看完只能說中規中矩,靈魂出竅者這個異能有點意思,一開始懷疑男主到底什麼時候被附身的,看完第二部基本就清晰了,1、2串聯起來基本上也映襯了「潛伏」的主題,其實已經算是完整的潛伏宇宙了,而後面的3、4主要在交代招魂老太的身世過往,感覺略遜。四部整體來說第二部最優。
5、《精英部隊》;蠻喜歡的!前隊長旁白聲音那麼慈祥溫柔,和面對罪犯時的暴力兇殘差別好大(腿軟)。試圖在講警察和民眾的對立(有些地方沒聽懂)。大概是體系使得好警察無所依託,鼓勵著腐敗;民眾認為警察無用粗魯,還妨礙日常生活。個人最喜歡boap呼啦啦群毆新人,逼著軟弱腐敗的警察退出這個部分,爽到。
冷門高分被低估,這部電影錯過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