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後一天,一款卡牌+戰棋玩法的三國產品《策魂三國》成為從業者焦點,根據七麥數據顯示,遊戲於12月31日8時正式上線,而到了9點時,遊戲便升至iOS免費榜第三的位置。
我們知道,當前遊戲市場,三國類產品主要分為兩大板塊,一類是以《少年三國志2》為代表的卡牌類產品,另一類是以《鴻圖之下》、《率土之濱》、《三國志·戰略版》為代表的SLG品類。
《策魂三國》卻並不屬於這兩大主流品類,而是選擇走了「人煙稀少」的戰棋類玩法。然而,遊戲陀螺在體驗之下,發現《策魂三國》這款產品雖仍存有不足之處,但其在玩法方面的思考以及沉澱,使其有了在當前市場突圍的機會。
《策魂三國》所詮釋的「組合策略」
以「策」為名,同時也選擇了「三國」這一題材,不難看出,這款由冰錐網絡研發、星輝遊戲發行的產品,其產品的核心賣點是傾向於「策略」為玩法重心,在遊戲陀螺體驗下,也發現「策略」一詞可以說貫穿了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
(1)兵種特性帶來的博弈點
從遊戲核心玩法來看,《策魂三國》是一款回合制戰旗類手遊,玩家需要在大地圖中指揮麾下隊伍,進行攻防操作,而這也是最吸引玩家的要素。
在遊戲之中,《策魂三國》劃分為槍兵、盾兵、弓兵、騎兵、器械兵共五大兵種,兵種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克制關係,而是需要玩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操作。
打個比方,盾兵有範圍攻擊技能,那麼當敵方軍隊密度較高時,可以派遣盾兵深入其中,從而造成最大的輸出值;再比如,當敵方盾兵形成陣法,防禦力大幅度提升時,可以使用槍兵進行「破防」。
在單局對戰之中,此類攻防博弈出現的次數數不勝數,而且《策魂三國》是以回合制進行遊戲體驗,所以,玩家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應對措施。
(2)地形對於戰局的影響
在戰場之中,遊戲設計了多種地形,包括森林、平原、淺灘、橋梁、建築等,每種地形對不同兵種都有相應的增益或負面狀態。比如在森林之中,騎兵的防禦力會降低,而盾、槍、弓的防禦力則會提升。
除此之外,進入森林時,不僅需要消耗額外的行動力,更是會受到更大的火攻、焚營的傷害值。因此,這也考驗著玩家對於地形的判斷力,比如在對方「火攻」進入CD時間後,可以選擇進入森林,加強軍隊的防禦能力。
(3)84個武將,構成無數種搭配組合
武將是構建《策魂三國》遊戲生態的重要一環,因此,製作方也在武將這一層面下足了「功夫」。
在遊戲中共設計了84個武將,分屬魏、蜀、吳、群雄四個陣營,不同的武將分屬不同的職業、兵種、兵法、特技。
在職業劃分上,分為霸王、軍師、武將、儒將、謀士五個品類,比如劉備、曹操、孫權就隸屬霸王,範圍式BUFF或者DEBUFF技能是霸王職業的特性。此外,武將更擅長諸如斬將、突破等物理式攻擊,再比如火攻、水攻、策反是謀士們的「拿手好戲」。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武將擁有2個專屬特技,不同的武將,其所擁有的特技,都能在戰場之中發揮較大的作用。比如劉備的增援(回合開始周圍2格範圍內的己方單位恢復5%生命)、號召(周圍2格範圍內的右方單位夾擊率+60%)兩個技能就對戰局有著較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遊戲還設置了40點武將上限值,比如劉備、曹操、孫權等武將擁有10點武將值。因此,玩家需要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形成最大的戰鬥力。
從上述等內容中,不難發現,從武將的搭配,到大戰場的「攻城拔寨」,《策魂三國》無時無刻都在考驗著玩家的策略抉擇能力,而這也是《策魂三國》在當前遊戲市場之中的競爭力所在。
玩家期待著更多「新」遊
事實上,回合制策略遊戲早已風靡全球市場,諸如《三國志》、《文明》等系列產品都印證著這個品類有著極高的受眾群。
但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手遊市場並沒有此類產品的出現,或者說爆發。原因在於手遊市場更多的是被買量型產品霸佔,此類產品有更多的廣告投放經費,使得玩家更易接觸到這類遊戲,這也導致手遊市場研發商們都在朝著此類方向創作。
然而,近兩年來,從《夢幻模擬戰》、《原神》、《帕斯卡契約》等產品的出現,可以發現玩家的遊戲品味正在悄然改變,他們更希望看到手遊市場有著更多「新」品類、題材產品的誕生。這個「新」,可以是研發商腦洞碰撞所產出的全新品類,也可以是將過去熱門題材復刻到當前市場環境之中,比如《夢幻模擬戰》就是後者的佼佼者。
而《策魂三國》所選擇的回合制策略題材,也正是汲取了前人的經驗,並通過自身對於該品類的沉澱,打磨出有著自身標籤的產品。
當然,從遊戲整體來看,《策魂三國》仍有著一定的不足之處,譬如在大地圖中,某些地形略顯單調,某些武將能力相對較弱,並沒有做到很好的平衡性。但這只是《策魂三國》上線的第一天,從遊戲玩法內容中,我們也看到了《策魂三國》所存在的玩法潛力,也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這個節點,讓我們對明年更多不同玩法的品類遊戲誕生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