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是《天龍八部》無可爭議的武功第一,甚至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武功穩穩排到前三的高手!
按照常理來講,像這樣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的高手,要麼行走江湖、要麼執掌少林,要麼大殺四方,為何去做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圖書館保潔兼圖書館管理員?
事物反常必為妖,掃地僧的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像少林這樣傳承千年的名門大派,都會布置護派暗子
一個大派,如果能夠長盛不衰、傳承不絕,一定有它自己的底蘊和底氣。
少林起自北魏,自達摩傳法後,他卻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原本是佛法昌明的少林,居然成了武林中的泰山北鬥,與武當南北分立,領武林風騷。
然而,樹大招風,江湖之上,血雨腥風,爭伐暗鬥、從未止息,少林寺也成為了朝廷、武林大派針對的對象。
《天龍八部》中,作為少林新生代力量的玄慈,很早就被慕容博盯上了,參與了伏擊蕭遠山的雁門關之役,又掌握了他與葉二娘的私情。
在《倚天屠龍記》中,少林寺僧眾更是被趙敏擒住,送到萬安寺中關押。
在《笑傲江湖》中,魔教對少林寺虎視眈眈,一眾江湖好漢更是把少林寺團團圍住,這不是打臉嗎?
可以說,少林寺作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時刻處於危機之中,哪怕你功夫再高、人再多、武功再厲害,也難保安然無恙。
那麼,從維護少林平安的角度出發,安排一些武功高強的人,用各種身份作為掩護,平時關鍵時刻除魔衛道、保衛少林,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明面上的高手很容易被針對,例如玄寂、玄悲、玄苦、玄難等,暗地裡的高手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才能夠起到出其不意、一錘定音的效果。這和各大門派隱世不出的護法、長者是同樣的道理。
這樣的「暗子」並非一個,掃地僧很可能只是其中之一,不到最危急的關頭,根本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暗中安排。掃地僧、刷鍋僧、看門僧、燒火僧……只怕連方丈都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潛伏者」吧?
掃地僧並非真正的「隱世」
《天龍八部》中,少寺山一戰,揭開了雁門關之役的內幕,揭開了玄寂與葉二娘的私情。最重要的,是蕭遠山和慕容博隱身少林、偷學武功的事情被揭露了出來。
他們偷入藏經閣,學習少林寺秘不外傳的絕技,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暗中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們。慕容博和蕭遠山後背能不冒冷汗嗎?無論是誰,當他知道十幾年來,有人在暗中偷偷地關注自己,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看在眼裡,只怕要精神分裂吧?
掃地僧關注蕭遠山和慕容博,是有深遠的考慮的:
首先,他職責所在,要護衛少林寺的絕技不外流,兩個人看就罷了,要是真把秘籍偷偷帶出去,信不信掃地僧把他們給打個半死?
其次,掃寺僧對蕭遠山和慕容博有「非分之想」。蕭遠山和慕容博,均是武林中百年難見的練武奇才,在江湖上已經罕逢敵手了!如果把這樣兩個人收服,必然為少林寺增添兩個絕頂高手!
蕭遠山和慕容博,在身份敗露後已經無處可去,他二人殺人無數、血債纍纍,如果不託庇於少林,哪有容身這地?況且掃地僧又為他們除去體內隱傷,他們也只能「歸順」少林了。在少林寺遇到危機的時候,難道他們能袖手旁觀?
並且,他們一個是慕容家的前輩,一個是喬峰的父親,都有著強硬的背景和深厚的勢力!對於少林寺來講,多這樣兩個高手,何樂而不為呢?
掃地僧好算計!
少林武功的特殊性
少林功夫固然厲害,七十二絕技名揚江湖、威力無窮。但是這些絕頂的功夫,殺氣太重,必須要相應的佛法來化解,不同後患無窮。
七十二絕技都是自佛法中演化出來的,當然需要佛法來化解了!少林寺從來沒有人能夠把七十二絕技全部修煉成功,固然是因為人的精力有限,但不明白以佛法化戾氣的道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少林寺歷史上,曾經有極為聰慧、武學天資極高的人修煉了十幾門少林絕技,最終卻經脈盡廢,就是光重視武學修煉、忽略了精研佛法。
蕭遠山和慕容博不明此理,強練少林絕技,武功一日千裡,卻已經走火入魔,再強練下去,必然經脈盡廢、成為廢人、武功盡失。學得越多、練得越深,隱憂越大!
那麼,這其中的道理,為什麼前人不知呢?很顯然,這個道理是掃地僧在長年累月的修煉和體悟中發現的,並且發現的時間不長,因為它需要時間去驗證。
掃地僧隱世不出,很可能是因為對於揚名江湖沒有興趣,更懶得去理那些俗務,只對修煉武功有深厚的興趣,所以就當地了藏經閣的保潔。
工作單純、少人打擾、無人關注,正好練武功、修佛法,這才有了一身震古爍今的絕頂功夫。當一個默默無聞的掃地僧,既是他的興趣所在,也是修煉絕頂武功的先天條件!
結世人皆知掃地僧武功高強,卻不知他佛法修為深厚,一味追求殺傷力超強的武學,最終卻難免走火入魔,金庸老先生用意深長啊!
無論是做人、治家、理政,都需要陰陽和諧、文武並行。一味剛正,見效極快,卻有隱憂。
一味仁厚,寬仁鬆弛,最終會造成法紀鬆弛、有令不行、民不感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處處皆學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