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怪」的省,省內人說話互相都聽不懂,聚集88種方言!

2020-12-05 卡卡卡戎

我國有許多城市,是很難一一細數。每個城市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跟方言,構成了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為了方便交流,在很多城市大家也都通用普通話來進行交流,即使說得也不是那麼的標準。但是有那麼一個城市,偏愛說方言,大家知道是哪個城市嗎?

用十裡不同音來形容浙江省的方言,可謂是再恰當不過了,不過寧波和舟山這兩座城市看上去卻特別的奇怪,兩地雖然都看上去都有自己城市的方言,但是外地遊客聽起來卻根本沒有區別,更加奇怪的是,寧波和舟山當地的老百姓,彼此之間的認知度特別的高,而且大家說得好像又是一種方言,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浙江是個很奇怪的省,在浙江省內方言特別的多,雖然地處吳語區,但是很多省內的人也會說閩南語,客家語,徽語,贛語等,就算大家都說吳語,但是很多吳語下的小語種的發音也是千差萬別,據不完全統計,在浙江省的方言種類有多達88種之多,這種現象在全國也是非常少見的,所以浙江人聽不懂浙江話是很正常的事情,浙江從來就沒有過統一的「浙江話」。

目前,省語委、省教育廳正對這些方言逐一進行「聲像圖文影五位一體」的調查和保護,方言資料庫建設工作也在完善。對於方言的保護利用,浙江省檔案館曾做過一些方言錄製存檔工作。2015年,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啟動,浙江省由於方言眾多且雜,成為全國四個試點省市之一,「我省的方言主要是屬於吳語區方言,還有一部分徽語方言,浙江是全國方言最複雜的區域之一,項目開展也很難。浙江最難的在金華地區。浙江人的聰明智慧或許和這個有關係。」浙江省教育廳語言文字應用管理處副處長、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尤其是省內的溫州市。這座城市是我國的國家歷史文化民城,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城市。溫州市位於浙江省的東南部,全市陸地總面積為11612平方千米,城市總的常住人口高達921萬人 ,是一個城市規模大,人口也非常富足的大城市。溫州至今為止已經有2000多年的建成歷史了,是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而當地的溫州文化屬甌越文化,溫州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而當地的溫州話,被稱為是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之一。

省會杭州歷史上是南宋都城,所以杭州話繼承了北方的官話,口音中會帶有「兒」化音,杭州話曾受到過極大的衝擊,大家可能已經猜到是什麼情況了,對的,就是南宋。靖康之難後,北宋皇室以及大批中原王公貴族逃到了杭州,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從建炎元年(1127年)到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間,外籍居民已超過土著。當時南渡士民帶來以汴梁為主的北方「官話」,對南方本地話施加影響。終於使杭州話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起了不小的變化,染上了濃厚的北方話色彩(受宋代汴洛語音的影響)。

很多外地遊客說,浙江地方不大,方言實在太多,聽浙江人說話,太費勁完全讓人摸不著頭腦,好比是雞同鴨講,小夥伴們,不曉得大家去過浙江嗎?尤其是辦點事,雙方語言不通的時候,恨不得想雖然帶個翻譯呢?請在評論區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能為力
    漢語方言就複雜了,稱得上是天南地北,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湖南人跟一個北京人說方言,他沒學過是聽不懂的。大的來分,方言分為十三種,細的來分就無法具體得知有多少種了。因為有的省簡直是一個縣有一種方言,然而縣內的鄉之間又有獨立的方言,他們互相之間說方言都聽不懂的那種。
  • 中國方言「最難」懂省,同省人都聽不懂,粵語真不算什麼!
    中國是一個底蘊深厚的人口國家,來自幾千年的發展歷程,各地區包括少數民族都有當地各自的方言,但是,方言的難易度,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多人最感到了廣東的可能性高,然後,浙江的話,然後上海話了,其實這些也可以,只是該省該地方的能聽懂,在中國的這個省的方言,鄰縣也不知道,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一個城市有好幾種方言,外地人根本聽不懂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47字,閱讀約2分鐘在中國,領土非常遼闊。人口也多,這就導致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和方言都不一樣。有些與普通話差別不大,但有些外人完全看不懂。今天,我們說的是方言比較多的城市,不僅是外地遊客,還有同城遊客。地處沿海的福建省,與臺灣隔海相望,在經濟上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歷史上,不少福建人希望出海尋找致富機會。而且,很多外地的人來福建是為了躲避戰亂,而這些躲避戰亂的人也把他們原來的語言帶到了這裡。在與當地人的不斷交流中,語言也在不斷融合,這就使得福建的方言變得非常複雜。
  • 中國哪個省的方言最網紅?聽一遍就跑偏的那種!
    《清稗類鈔·桂語》中就曾記載,明清時代,桂林在嶺南以官話純正聞名,甚至廣東人在北上考學為官之時都熱衷於先去桂林學習官話,廣東大戲(粵劇)也用近似桂林話的戲棚官話演唱。比如,曾經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桂系將領李宗仁,他說話就是這個樣子的。
  • 漢語方言最多的省份,一個城市有幾種方言,外地人完全聽不懂
    [旅行是為了離開,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21,閱讀約2分鐘在中國,國土的幅員很遼闊,人口也多,導致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有不同的方言,有些跟普通話的差別不大,但有些是外地人完全聽不懂得,今天要說的是城市裡有很多方言,不僅是外地遊客。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有一種被評為最難學語言,網友:聽都聽不懂
    世界上的每個地區都離不開自己的方言,所以人們通常除了會說國語外,經常說到的還是自己家鄉的方言。在外漂泊的人如果聽到自己家鄉的方言想必也會倍感親切吧,人們在外出旅遊的時候因為方言也鬧出過不少笑話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這個村子是一種方言,但是隔壁那個村子卻不一定了。
  • 中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本地人都可能聽不懂,閩南語上榜
    不過除了普通話之外,中國還有許多地方方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找你過最難懂的三種方言。閩南語方言是一個地區特色文化中的一部分,不同的城市擁有不同的方言。如果要說中國哪個城市的方言最難懂,位於福建地區的閩南語一定是其中之一。閩南語起源於黃河、落水流域,在西晉到北宋時期慢慢遷移到了福建的南部,發祥於福建泉州,主要分布在閩南和臺灣地區,廣東潮汕和珠三角等地區也有分布。
  • 中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經常有人會問到,歐洲和中國有什麼區別,我覺得,最直接的區別就歐洲人隨便學上幾種方言就能在整個歐洲到處跑了,而在中國,這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你根本聽不懂全國不同地方的方言,雖然現在普通話普及了,但是真正要是去與不同地方的人去語言交流,還是難免會在某些時候「不知所云」。
  • 中國關係很好的三個省,方言語調都一樣,稱得上真正的老鐵
    我國一直是一個領土廣闊的大國,目前我們熟悉的中國領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三位,而且,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遍布祖國大地,由於地域遼闊,各地方的人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和自己獨特的方言,去一個地方,很多外人基本上不懂當地語言。
  • 中國最動聽的方言,男女說話都是軟綿綿的,連互懟都感覺是撒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吳儂軟語讓人醉倒溫柔鄉,儘管民間流傳著這句俗語,但至於是哪個區域,恐怕很多人都是不清楚的。吳語的分布範圍很廣泛的,像這種輕聲細語的言詞當然也會有江南煙雨的味道,因此江浙一帶都是普遍說這種細膩的方言,據了解講吳語方言的人有將近一億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人會講吳語,主要是他們的歷史文化底蘊比較深厚。
  • 《裝臺》:你聽不懂的那些陝西方言,真真的把陝西人都逗笑了
    《裝臺》:你聽不懂的那些陝西方言,原來這麼有趣!在《裝臺》中,有七位陝西演員,挑大梁的是男女主角張嘉譯和閆妮,陝普更是「滿天飛」。可以說,這是「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也是「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作為一個地道的老陝,在《裝臺》這部劇播出時就一路追到結尾,細細品味那些地道的陝味方言,真的很有趣。如果沒有注釋,或許外地人根本看不懂吧!一邊追劇,一邊給身邊人解釋那結《裝臺》裡的方言潛臺詞,令人回味無窮,朋友都說:「你們陝西人還真有點意思!」
  • 中國的「鐵」三省,就連方言幾乎都一樣,但知道的人卻不多!
    按照面積來看,中國是世界上前三大國家,各省也有許多省份,其中有幾個直轄市,包括特別行政區,還有一些自治區,一般說來,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幾個地方結合起來談,比如我們平時談論的江浙滬,以及北上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有三個省份的關係是很好的,那就是雲貴川,因為以前有一句話說自古雲貴川是一家之言
  • 漢語一共有13大方言,面積不大的福建省竟獨佔5種,為何那麼多?
    如果你是福建人,你的室友是河南和山東人。河南人和山東人往家裡打電話,福建人大部分都能聽懂。可是福建人要是打電話給家裡,河南人和山東人是聽不懂的,因為福建的方言和北方官方語言是完全不互通的。那麼,漢語一共有多少種方言呢?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
  • 這宿舍方言也TM難懂了!
    然而,我聽懂了,我和另外一個潮汕舍友開始用潮汕話討論她說了什麼,她真的一句也聽不懂NO.2閩南話福建話包括:福州話、莆仙話、客家話、閩南話(還分為廈門閩南話、泉州閩南話、漳州閩南話)以及還有閩北那些的……我一福建人在福建上大學都聽不懂宿舍的方言▼
  • 中國臺灣省和廣東省,普通話比較「另類」,聽著感覺很彆扭
    很久以前就說「全世界都在學漢語」,但我們的人民自己知道漢語也分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家鄉話、方言或少數民族自己的語言,說話一般人聽不懂,所以現在不是學漢語,而是進入了國內外都要學普通話的時代,但是雖然都學了,但是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與眾不同」的普通話,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 中國「最強大」的方言,有望與普通話齊名,1.4億人在使用
    語言是我們人類文化的一顆閃耀的明珠,在中國,地區,不同民族,村各自的語言,但現在通常在中國的語言,在各地的方言,但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研究發現的名產和同樣的意義,中國各地區方言是有趣的堅強的方言最共通語,同時有1.4億人使用,是一口江湖味道來了。
  • 我國方言非常好聽的城市,說話像唱戲曲,旋轉動聽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方言種類眾多,不同地方的方言往往不一樣,南方與北方之間,省與省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有的甚至鄉鎮之間語言都不同,正所謂的「十裡不同音」。如果說我國方言說得好聽的城市,還要數這座位於江南的水鄉名城蘇州。
  • 我國「方言最多」的省,同一地方不同村落方言都不同
    世界語言多種多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我國土地廣闊物博,人口多,還是多民族的國家,每個地區的方言也多, 我知道中國的中文方言有七個方言區,其中北方方言使用最廣泛,幾乎70%的人使用它,其他方言很難交流。
  • 東北三個省像一個省,為何廣東一個省卻像三個省
    廣東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18萬平方千米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11521.00 萬人。廣東面積雖然大,但是與東北三省加起來相比小太多了。按理說廣東不應該出現一個省像三個省的現象,但是出現了就說明是有原因的。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