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始於日利納,西喀爾巴阡山山麓的一座大學城。17年前,大約6000名球迷進入波德-杜布農球場觀戰,其中絕大多數球迷都是為了支持自己的主隊——當時的斯洛伐克頂級聯賽衛冕冠軍日利納。當年在歐冠資格賽中,日利納遭遇來自英超的切爾西。拉涅利率領的客隊此前三個賽季都在歐戰賽場吃癟,被聖加倫、特拉維夫哈普爾和維京足球會淘汰出局。因此日利納主場球迷認為此次對陣藍軍是個好機會,但他們沒想到,這次的故事走向不同了。
這兩回合的資格賽給了外界一個好機會,能一窺阿布入主後的新切爾西。六周之前,這位俄羅斯寡頭以1.4億英鎊正式收購切爾西俱樂部。儘管很多人被這起收購的巨額資金嚇到了,還會質疑他收購俱樂部的真正動機,對陣日利納的比賽名單還是反映他的第一波投資。
你能看到達夫的名字,切爾西為他花費了1700萬英鎊,也是新援之中最高的轉會費,他的身後還有韋恩-布裡奇。球場另一側有格倫-詹森,另外格雷米和貝隆搭檔中前衛。半場結束前,古德約翰松首開記錄,到了下半場,替補登場的喬-科爾讓德拉尼奧在慌亂中自擺烏龍。在那場比賽中,切爾西派上的新援花費了俱樂部超過5000萬英鎊的轉會費,相比之下,日利納俱樂部的隊史標王才花費了35萬英鎊,他們全隊的平均年薪為1.2萬英鎊,這不過是貝隆一天的薪資。
身為切爾西老闆的阿布在阿拉斯加海岸上的一艘豪華遊艇上觀看了這場2-0的勝利。
英格蘭足壇之前也見過老闆把個人財富注入到俱樂部的先例。90年代中期,傑克-沃克將布萊克本從第二級別球隊升級為英超冠軍。不過像這樣的俱樂部老闆通常都是本地人,他們希望回報自己的家鄉。
但是這一回,這位俄羅斯人之前跟切爾西毫無關聯,他是個傑出的機會主義者,利用蘇聯解體後的私有化進程成為富豪。
阿布並沒有前往斯洛伐克現場觀戰,這一做法也引起了藍軍球迷的質疑,他們不知道這位俄羅斯富豪對切爾西的興趣能持續多久。當然,若以現在的認知回看當時球迷的想法,都知道他們是多慮了。
本周日,切爾西將和熱刺上演一場榜首大戰,這也將是阿布時代的切爾西橫跨8項賽事的第1000場比賽。算起來阿布已經為藍軍砸下了超過17億英鎊,切爾西也就此成為英超豪強。俱樂部曾經苦苦等待聯賽冠軍長達半個世紀,但是在阿布入主後,他們已經拿到了5座冠軍獎盃,另外還有5次足總杯冠軍,2次歐聯杯冠軍和倫敦城唯一一次歐冠冠軍。
阿布任命又解僱了一大批主教練,成就了一些人,也傷害了一些人,還曾經兩度刷新英國足壇的引援紀錄。阿布還投入巨資支持切爾西青訓學院和女隊的建設,回饋社區項目,即便他不在倫敦,也在防疫期間批准NHS工作人員使用斯坦福橋的酒店。阿布親自監督建成的科巴姆也是世界足壇最好的訓練基地之一。
此外,阿布為切爾西砸下的資金也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賽事格局。
阿布入主切爾西的衝擊波擾亂了英格蘭頂級聯賽的力量平衡。他的到來讓政府機構和足球組織都陷入恐慌,各方紛紛想盡辦法試圖維持現狀。沒人真正地預見到他的盧布帶來的影響,沒人真正地欣賞他為打造一家頂級俱樂部制定的發展計劃。
本文將講述阿布效應,以及他2003年收購俱樂部還有後續的持續性投資是如何永久性改變英格蘭足壇的。
……………………
一手推高轉會市場
阿布一露面就來了個閃亮登場。首個夏窗他就史無前例地燒了1.2億英鎊,籤下了對陣日利納時出場的6名新援,以及馬克萊萊、克雷斯波和穆圖。競爭對手沒有其他選擇,只能予以回應,之後的歲月裡也必須想辦法維持驚人的支出力度。
俄羅斯富豪玩兒的不是一錘子買賣。想要爭奪獎盃的其他俱樂部不得不到處搜刮資源,引進頂級國際球員。而在食物鏈下遊的俱樂部,也都得為了保持各個層級的競爭力加大投入。
足球金融專家基倫-馬奎爾說:「他買下切爾西的那年,英超聯賽的總薪資為7.47億英鎊。之後的17年裡,這一數額上漲了400%。轉會支出也有了瘋狂的提升,他收購切爾西的那年,俱樂部總計為引援花了1.87億英鎊,而到了2018年,英超引援總額已經達到23.5億英鎊。所以實際上就是阿布掀起的軍備競賽。」
「突然之間就成了三家俱樂部爭奪最出色的球員,而不是之前的曼聯和阿森納二人轉。後來曼城和利物浦也加入了這一行列。整個聯賽的轉會支出都變得越來越豪氣,而阿布是打破紅魔槍手兩家壟斷局面的第一人。」
「從財務角度來說,在2003年的時候,切爾西和熱刺還基本處在同一水平。阿布來到切爾西後,藍軍有能力自信地殺進轉會市場,求購熱刺想都不敢想的球員。差距就這樣拉開了。阿布時代的第一個賽季,阿森納是英超冠軍,可能當時槍手還以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裡自己仍是倫敦城老大。如果沒有阿布,也許是吧。但是突然之間,他們家門口出現了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
阿布收購切爾西之後的前八年,切爾西都擁有英超第一的薪資帳單,直到曼城在2012年完成超越。俄羅斯人掌權的前4個賽季,他們花在球員身上的開銷超過5億英鎊。「只要是切爾西找上門,所有俱樂部都直接給球員標價多加一個零。」前赫爾城俱樂部主席Paul Duffen回憶說,他現在會幫助老闆或財團完成對英格蘭俱樂部的收購工作。「所以他的到來是轉會費以及球員薪資暴漲的直接原因。」
「由於轉會費一路上漲,賺得盆滿缽滿的經紀人也開始報價西班牙的別墅。金元足球帶來的震動一路波及到金字塔下端。當英超球員的薪資上升時,英冠球員的薪資要求也會不可避免地上調。整個足壇都會受到影響。」
實際上,過去的11年裡,有8年是曼城的轉會開銷比切爾西還高,英超軍備競賽的級別在阿布時代變得越來越誇張。「這並不是阿布的意圖,但他確實需要為英超如今的開支附上責任。」馬奎爾表示,「他的參與使得英超迎來了新的局面,競爭更加激烈,強強對話的場次變得更多了。阿布推動了英超聯賽的全球化。」
「阿布的出現改變了整個聯賽的心態,也是促使英超成為全世界範圍內體量最大的聯賽的原因之一。」
另外,阿布的巨額投入也是歐足聯引入FFP的主要原因,FFP於2009年正式實施,那個時候切爾西已經成了歐冠常客。
切爾西俱樂部中有人認為,歐足聯引入FFP就是為了限制新勢力,維持現有秩序。不過當FFP正式生效之時,切爾西已經成了足壇豪門,事實上,這項新規則還契合了他們的發展規劃,切爾西在那個時候已經有意擺脫阿布瘋狂注資的狀態,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如果新規則能阻止「下一個阿布」的出現,對切爾西也有利。
馬奎爾接著說:「FFP與公平無關,就是為了阻止下一個切爾西或下一個曼城。金字塔頂端的俱樂部已經夠多了。如果阿布當年沒有收購切爾西,我們可能也不會看到如此的大巴黎或曼城,自然也就不會有FFP了。即便有也不會是如今的形式。」
……………………
傳統俱樂部老闆的喪鐘
阿布確認自己成為切爾西新老闆的那一刻起,約翰-霍爾爵士就知道自己的日子到頭了。阿布眨眼間就抹平了俱樂部高達8000萬英鎊的債務,還不計代價地從同行那兒挖角人才。這位前紐卡俱樂部主席回憶說:「我們都明白。維拉的道-艾利斯,埃弗頓的比爾-肯賴特,甚至是利物浦、曼聯和阿森納的老闆……大家都感受到了危機。我們都投入了資金,但是寡頭的參與把一切都拉高到了新的級別。」
「他的資金改變了這項運動,改變了足球俱樂部的運作方式。他無所不能。」
阿布願意為多個轉會目標支付巨額轉會費,也願意提升球員薪資,實際上徹底摧毀了頂級聯賽的傳統所有制模式。2002-03賽季,紐卡排名英超第三,拿到了歐冠資格。他們似乎正在爭取重回爭冠行列。
「但是一位億萬富豪去了切爾西,於是一夜之間我們就在財務層面徹底敗下陣來。」1992買下紐卡的霍爾表示,「沒錯,我也是個有錢人,但是沒辦法和阿布比。他能輕而易舉地顛覆我們這麼多年來所做的一切,經營俱樂部的方式。」
「當年我們收購紐卡的時候,營收才320萬英鎊。是的,紐卡的球迷基礎確實不錯,但是大多數球迷都是來自當地的家庭,而他們是以煤炭和鋼鐵為生的。這些年來,他們擁有的財富正在逐漸流失。俱樂部也並不賺錢,沒辦法繼續維持經營,所以我們收購了俱樂部。」
「當時像我們這樣的俱樂部老闆還有不少,比如布萊克本的傑克-沃克(於阿布收購切爾西的三年前離世),都是來自當地的球迷,發家後買下了俱樂部,願意投入資金把球隊帶到新的高度。我們並沒有花不完的錢,但是足夠保證俱樂部的運營。我們也取得了成功。」
「然而阿布真正把足球變成了一門生意。我並沒有打算傾家蕩產與他競爭,因為我做不到。就是沒這個實力。我的家人都對我的決定不滿,但我決意要退出。屬於我們這些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保證球隊擁有頂層競爭力所需的投入水平已經直衝天際了。」
見識過利茲聯自己把自己玩死,和霍爾同時代的很多老闆自認也算見過大陣仗了,但阿布出手闊綽的程度還是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Paul Duffen說:「最後那一批當地工業大亨一向會制定有限的預算,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投入,所以他們必須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得值。可能有些人以為阿布也會遵循同樣的經營原則。」
「所以最令人意外的就是切爾西花錢竟然可以那樣浪費。他們的浪費程度簡直離譜,開給球員的薪資過高,陣容管理不在乎效率,還支付了巨額經紀人費用。把他們的帳單全加起來……數額能讓2003年的老一代老闆們被杯中的雪莉酒嗆到。這就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
「現在你能看到國家力量效仿阿布的做法,還有美國對衝基金、私人財富基金等等……我們不可能同他們競爭。」霍爾補充說道,「這幫人參與進來並不是因為深愛足球這項運動。他們是奔著足球產業的資金來的。本地商人如何同這些跨國集團爭?我們已經是有幸擁有自己支持的俱樂部並為榮譽而戰的最後一批老闆了。因為阿布,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
海外投資人的「避雷針」
阿布入主斯坦福橋之時,英超中另外由海外投資人掌控的俱樂部僅有富勒姆和升班馬樸茨茅斯(老闆分別是阿爾-法耶茲和米蘭-曼達裡奇)。然而,面對俄羅斯寡頭帶來的巨大威脅,老一輩俱樂部老闆都意識到需要爭取到新的投資才能與之抗衡,於是他們紛紛把目光瞄準了海外。
英超這塊大蛋糕有了阿布的推薦後引起了來自全球的興趣。
「必須承認阿布最終買下切爾西得益於事態發展的推動,不過他和他背後的顧問們肯定看到了其中的大好機會。」前伯恩茅斯俱樂部主席,如今擔任品誠梅森律師事務所全球體育業務主管的Trevor Watkins表示,「切爾西在英格蘭足壇的地位不錯,也有價值,因此具備成為一家成功俱樂部的要素,正好符合阿布的投資目標和個人目的,他做了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英超這項賽事能不斷發展,在全球範圍內取得商業成功,也有阿布的功勞。」
「不過阿布也成了後來人的避雷針。」
「阿布效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的海外投資人盯著上遊的英格蘭俱樂部,同時還會關注韋康比、雷克斯漢姆和達根漢姆等小俱樂部。投資人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預期,收購符合自己預算的俱樂部,但阿布的運作仍然是業內典範,他向大家證明,英格蘭足球具備全球化的巨大潛力。英格蘭賽事對商業開發持開放態度,『所以快來吧,成為其中一員。』當年他買切爾西可能有自己的特別原因,但是他成功地吸引到了動機各不相同的其他人。」
隨著英超這一品牌突然之間有了市場號召力,轉播合同也不斷躥升,這股風潮很快就流行開來。
來自美國的格雷澤家族於2005年收購曼聯。兩年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收購曼城。此前吉列特和希克斯剛剛以4.5億英鎊收購利物浦。道-艾利斯在2006年以6200萬英鎊的價格把維拉賣給又一個美國人——蘭迪-勒納。蓋達馬克(俄羅斯)和埃利斯-肖特(美國)分別買下樸茨茅斯和桑德蘭。伯明罕有來自香港的楊嘉誠,西漢姆則在比約戈爾弗-古德蒙松資助的一家冰島財團手上。
每個組織或個人都有各自的收購動機,其中很多人都以失敗收場。
「但是阿布幾乎做到了讓自己擁有的這家英超俱樂部成為昂貴的附屬品。」Paul Duffen說,「有些人就是為了有吹噓資本,有些人是當作業餘愛好,還有人是真心認為可以從中獲利。顯然他們之中沒有人想過要回饋當地社區之類的。不過,最終這個浪潮以一個民族國家單純為品牌目的收購曼城告終。」
如果不是阿布在西倫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能咱們真的應該考慮考慮阿布達比財團還會不會選擇進駐曼市。馬奎爾表示:「曼蘇爾已經看到了先例,有人在收購俱樂部後,不僅讓俱樂部更有競爭力,還提升了自己的個人形象。阿布可以說是英格蘭最知名的俄國人,他讓阿布達比財團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買下一家俱樂部來提升自己的形象,對於美國和中國的富豪來說也有很強的吸引力。他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並不是所有投資人都能像阿布這樣有這麼好的成績,在這樣一項流動性相當大的運動中,阿布的長久經營也令人印象深刻。」Trevor Watkins表示,「他是帶著自己的目標來的,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震蕩,很多俱樂部老闆成了過客,但是我想他已經實現了很多的最初目標,並且會繼續堅持下去。他的投入也促進了英超聯賽的發展。」
「就在本周,我還和多家基金會有過溝通,他們正在探索如何開發自己在足球行當的商機,或者尋求與希望有一番作為的媒體版權公司展開合作。無論如何,這都是阿布入主切爾西並且取得巨大成功帶來的結果。」
……………………
擊敗無敵之師
曼聯一度統治英格蘭足壇十年之久,但是阿布來到切爾西的第一個賽季,阿森納是英超第一強隊。溫格執教的無敵強手以不敗戰績奪得英超冠軍,領先阿布剛剛收購的倫敦新貴多達11分。不過在歐冠1/4決賽中,切爾西淘汰了阿森納(藍軍首回合主場1-1,次回合客場2-1擊敗阿森納),說明兩支球隊之間的差距並非不可抹平。
然而,實際上海布裡中已經有人感受到了俄羅斯寡頭帶來的長遠威脅。
俄羅斯人收購切爾西的一個多月後,在摩納哥的歐冠抽籤現場,阿森納俱樂部副主席大衛-戴恩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那天他對記者說出了那句名言:「阿布將他的坦克停在我們的前院,不停發射50英鎊面值的鈔票。」
在阿森納任職了12年,其中8年擔任體育總監與切爾西在轉會市場上正面交鋒的迪克-勞說:「我覺得大衛說的不對,分明發射的是1000英鎊面值的鈔票。」
切爾西憑藉著幾乎是完全沒上限的預算支持迅速崛起,阿森納最終被打服。2002年,槍手的年度薪資為5900萬英鎊,高於切爾西的4500萬英鎊。「僅僅一年之後,切爾西上漲至1.16億英鎊,比阿森納高出4800萬英鎊。」馬奎爾表示,「在12個月內,切爾西的薪資支出上漲了6200萬英鎊,他們的支出幾乎是槍手的兩倍,是熱刺的三倍。這樣的大手筆徹底改變了戰力對比。」
溫格將其稱作「財務興奮劑」,而槍手自那以後就再未看到重新奪得英超冠軍的希望了。這種擔憂也促使戴恩在2007年將斯坦-克倫克帶入董事會,並把自己的14.58%的股份賣給了烏斯馬諾夫和莫胥裡創立的紅白控股公司。戴恩當時曾這樣說:「足壇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沒有新的投資人,阿森納很快就沒法參與頂級競爭了。」
切爾西引發了阿森納的變革,由於俱樂部還需要為3.9億英鎊的新球場買單,所以不管是誰擁有阿森納俱樂部,都會面臨相當艱巨的任務。
「也許阿森納也可以選擇不建酋長球場,轉而用購買地皮的4億英鎊債務再從銀行或其他地方融資,把這筆錢花在球員身上,以便直接競爭。」迪克-勞說,「這是正確選擇嗎?可能不是。以俱樂部的長遠健康經營考慮,建起新球場才是更好的投資。」
「但是這樣一來是不是削弱了阿森納在轉會市場上的競爭力?是的,當然。」
於是,北倫敦俱樂部還是堅持自己已知的建隊思路。他們從未在轉會市場上對曼聯形成實質挑戰,溫格麾下最好的球隊主要是自己培養的成果。迪克-勞對The Athletic說:「阿森納的思路就是尋找天才,然後自己培養成世界級球員。問題在於,通過籤約直接對曼聯形成競爭之勢後,切爾西似乎探索出了新的建隊策略,他們會專注於球員交易,幾乎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部門。」
「他們會奔赴歐洲各地,籤下最有希望的年輕球員,而且不惜一切代價。這麼做是不是就能儲備球員了?當然,實際效果就是這樣。這就是他們的策略,也直接對我們造成了影響。」
「當時我們對效力於亨克的庫爾圖瓦非常感興趣,但是當我們坐上談判桌的時候,發現切爾西已經在那兒了。他們支付了數百萬的轉會費,成功籤下庫爾圖瓦,這筆籤約的效果顯而易見。我還記得有一回我飛去布拉格,與託馬斯-卡拉斯、他父親以及經紀人在他們的辦公室見面。經紀人就明著兩頭攛掇,看到我們送上的報價後立刻打給切爾西說,『聽著,阿森納的人已經在這兒了,他們的條件是這樣的……』」
「切爾西的報價比我們高出60%。於是我拿起電話打給阿爾塞納,我跟他解釋,如果想要繼續籤下卡拉斯,就得花這麼多錢。他回覆說,如果買一名17歲的中衛得砸這個數,那我們不要了。」
「他們就是用這種方式直接侵佔阿森納花了這麼多年艱難打下的江山,我們必須在轉會市場上想更多辦法來應對。卡拉斯沒能在切爾西踢出來(為藍軍效力9年僅在英超出場2球,現在在布裡斯託城),但是你可以藉此分析他們的轉會運作,從2013到2019年,他們能獲得高達6000萬英鎊的利潤,而這筆錢都會回到他們的轉會預算中。」
「他們當然挑戰了FFP的極限,也因此受到了懲罰(由於引進U18的海外球員時違反規則,FIFA在2019年對切爾西開出了轉會禁令)。但有趣的是,禁令也沒能拖慢他們的腳步。」
「結果就是切爾西在阿布時代一共只有2個賽季沒有參加歐冠。如果這是判斷球隊是否成功的第一個指標,他們在過去17年間當然是成功的。他們的獎盃記錄也不賴。」
……………………
挑戰並激活曼聯
那是臨近2008年的事了,地點是維也納最高檔的餐廳之一。時任皇馬俱樂部主席卡爾德隆看到了餐廳另一頭的阿布。西班牙人採取了行動,邀請俄羅斯人拼桌喝杯咖啡。
當時媒體都在關注C羅想要加盟皇馬的意願,卡爾德隆也花了幾年時間和C羅的經紀人門德斯搞好關係,最終,皇馬以9400萬歐元的轉會費從弗爵爺手裡籤下C羅。卡爾德隆還記得,門德斯在談判中還向自己推薦穆裡尼奧:「現在,主席先生,你已經得到了世界最佳球員,接下來需要世界最佳教練了。」
身為門德斯的客戶,當時穆裡尼奧是賦閒在家的狀態,2007-08賽季開始後不久,他就被切爾西炒魷魚了。門德斯最終還是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但皇馬主席的職位已經屬於卡爾德隆的繼任者弗洛倫蒂諾。
回到維也納的那次偶遇,卡爾德隆和阿布拼桌後,阿布提了個問題。「羅曼問我:『你打算籤下那個葡萄牙人(C羅)嗎?』」卡爾德隆對The Athletic說,「我回答他:『如果可以,當然會。』我們聊了很多足球相關的話題,我發現他比很多人以為的更了解足球。他不是為了出名就一時興起收購俱樂部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足壇中到底在做些什麼,在切爾西想達成什麼目標。他提到C羅之後,我跟他開玩笑:『這樣吧,如果你幫我一把,我也會幫你一把,把他從曼聯帶走,要不你幫忙出一部分轉會費吧!』他聽完也笑了。」
阿布最終沒有幫助皇馬求購C羅,不過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切入點,來到英格蘭的前幾年裡,阿布可是經常讓曼聯頭疼不已的。
2003年至2007年間,曼聯都無緣英超冠軍,溫格執教的不敗槍手拿下一冠,之後穆一期的藍軍背靠背奪冠。阿布的巨額投資當然不是唯一原因。曼聯有很多自己造成的問題:格雷澤家族收購俱樂部;弗爵爺為賽馬分神;弗爵爺和小貝、基恩以及範尼之間的矛盾;弗爵爺經歷了三冠王賽季之後帥位最危險的時刻,2005年冬天,曼聯6場比賽僅僅贏下一場,沒能在歐冠小組賽出線。
多位知名的體育專欄作家呼籲曼聯解僱弗爵爺,自英超成立以來,曼聯首次連續三年沒有任何斬獲,弗爵爺在曼聯的未來也被打上了問號。除此之外,曼聯還完成了多筆相當糟糕的引援,比如克萊伯森、傑姆巴-傑姆巴和大衛-貝裡昂。
切爾西也確實引發了曼聯的焦慮情緒。2003年9月,阿布時代的首個夏窗結束後,他們成功挖角曼聯CEO彼得-肯揚,直接打亂了曼聯的建隊計劃。肯揚此前幫助曼聯搞定了與耐克和沃達豐的贊助合同,還和紐約揚基達成合作協議,因此廣受業界好評,他還促成曼聯籤下費迪南德和貝隆,儘管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兩筆籤約明顯溢價了。得知這一消息,夢劇場權力階層的人們都被驚呆了。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前董事會成員對The Athletic說:「當時確實存在把切爾西逐出競爭序列的根本性意願,但他們挖角彼得-肯揚的操作很出色。彼得離開曼聯加盟切爾西的決定令大家非常震驚,大家這才意識到有人願意揮別曼聯CEO的位置。之前曼聯在各個領域都是英超頂尖,球隊成為三冠王,俱樂部能在轉會市場上籤下最昂貴和最好的球員,商業合同和收入也能甩開其他俱樂部一大截。」
「這是切爾西在當時能做出的最好聲明,充分展示了他們的野心和意圖。籤下任何一名球星都比不上挖走彼得的效果。」
對於大衛-吉爾而言,這也是決定性的時刻,他從曼聯董事總經理升任CEO,和弗爵爺建立起了長期的密切合作關係。這位董事會消息源接著說:「如果不是彼得-肯揚出走,大衛-吉爾毫無機會,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能升任CEO。大衛是個聰明人,也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他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
肯揚跳槽背後的策劃人是超級經紀人扎哈維,當時他正與阿布密切合作,並促成了這次籤約。《倫敦標準晚報》的新聞標題就說明了一切:「紅色肯揚成了藍色彼得」。
肯揚加盟切爾西使得兩家俱樂部之間的緊張局勢再度升級。
在肯揚離開之前,曼聯就開始關注荷蘭邊鋒羅本了,所以當切爾西於2004年7月在自己眼皮底下籤下羅本時,弗爵爺非常惱火。兩家俱樂部還為了米克爾爭奪過一番,同時切爾西擊敗了曼聯成功拿下埃辛。切爾西確實在費迪南德爭奪戰中敗下陣來,不過他們全程都是相當頭鐵的。
肯揚贏得了海內外同行的尊重。他在馬競、加拉塔薩雷和巴薩都有牢靠的關係,還成功打入歐足聯委員會,讓切爾西獲得了話語權。卡爾德隆還記得切爾西在2007年把羅本賣給皇馬時,阿布和肯揚是什麼談判立場。
「羅曼是非常強硬的,降價一歐元都沒得談。他要價3500萬歐元,我記得當時我們的報價大約是3000萬歐元,他的回覆大致是這樣:『不,不,拉蒙,我們就要3500萬歐元。』最終我們同意支付這個金額。我曾經跟羅曼聊過一回羅本的轉會問題,但是他告訴我這事由肯揚負責。彼得擅長轉會談判,他知道我們想要羅本,如果賣家已經知道你的主帥說過『我想要他』,那你就別指望能剩下500萬歐元了。彼得的到來足以證明羅曼的才智,他正嘗試為切爾西俱樂部聚攏一幫最好的管理人才。」
與此同時,切爾西也在嘗試與曼聯搞好關係。俱樂部主席布魯斯-巴克曾經親赴美國拜會格雷澤家族,雙方還討論了未來的轉播合約事宜。一名曼聯董事會消息源回憶說:「那次對話主要是確保切爾西和曼聯之間的相對關係不會發生實質性變更。對於切爾西來說那就是最重要的。雙方關心的當然是轉播收入的重新分配,從20家俱樂部平分改為更傾向那些實質上帶動了版權銷售的大俱樂部。」
「那次對話太有意思了。切爾西當時非常擔心轉播收入的問題,他們知道自己的收入會有提升,但同時也擔心,如果曼聯敲定了更大的分成比例,那麼曼聯轉播收入的上漲幅度會更加驚人。當然,現在切爾西已經成了豪門之一,他們希望重新分配轉播收入,讓自己多分一些!公平地說,其實曼聯在格雷澤家族入主之前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把視線調回到球場上,切爾西一度讓曼聯手忙腳亂,但是他們也刺激到了弗爵爺,讓曼聯隊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曼聯引進了範德薩、維迪奇和埃弗拉,讓他們與年輕的魯尼和C羅並肩作戰。儘管切爾西仍在大手筆花錢,曼聯還是強勢反擊,連續三個賽季拿下英超冠軍,並在2008年莫斯科的歐冠決賽中擊敗切爾西。弗爵爺與吉爾的合作關係勝過之前弗爵爺與肯揚共事的任何時期。
弗爵爺看到了切爾西帶來的挑戰,並正面回應。他甚至調整了自己對整個賽季的戰略布局。曼聯素來會後程發力,到聯賽下半場奮起直追反超對手,但是穆裡尼奧執教的前兩個賽季,切爾西從一開始就卯足了勁,曼聯必須解決慢熱的毛病。2006-07賽季,曼聯前17輪豪取44分。奪得英超冠軍的分數線也提升了。
埃裡克-斯蒂爾表示:「切爾西的威脅來自他們的陣容深度。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勝利方程式,保持自己的競技水平,然後繼續提升。這就是曼聯之前的做法,也能解釋為什麼球隊已經有了魯尼、C羅、特維斯和納尼,還要籤下貝巴。切爾西和曼聯成了世界足壇最好的球隊,但兩隊還得不斷迫使對方繼續提升,而曼聯仍是佔優的一方,是切爾西在莫斯科沒辦法擊敗的那支球隊。」
……………………
救助其他競爭對手
如果說你以為阿布只是讓切爾西對曼聯形成挑戰,並且把阿森納拖出了競爭行列,那麼不妨再看看他的支出,實際上他的支票有助於其他俱樂部繼續運營。
2003年夏窗,阿布的前兩筆引援是格倫-詹森和喬-科爾,西漢姆合計拿到了1260萬英鎊的轉會費。即便有了這兩筆轉會,當時剛剛降入英冠的鐵錘幫還負債4410萬英鎊,正如俱樂部前青訓發展總監Tony Carr所言,這筆資金來得正是時候。
「當時俱樂部迫切需要資金。」Tony Carr說,「從英超降級對任何俱樂部來說都堪稱世界末日,是財務災難。我還記得俱樂部開過一次董事會會議,所有部門主管都參加了,會上就明確說明了,如果我們不能立刻重回英超,我們就有大麻煩了,俱樂部會變得千瘡百孔。真的很可怕。幸運的是,第二個賽季我們就拿到了升級名額(2005年),不然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切爾西支付的轉會費真的可以算是救命錢。」
已經是英格蘭國腳的喬-科爾在那個夏窗基本是留不住的,而年僅18歲的詹森也有不錯的天賦,能吸引到眾多買家。「但切爾西直接一次性付清。」Tony Carr接著說,「大部分轉會都是先付一筆首款,剩餘金額再分期支付。當時的切爾西就是想四處搜羅最好的球員,阿布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他就是非常痛快地開支票。」
「雖然很多人會覺得他們壓低了喬-科爾的價格,660萬英鎊算挺便宜了,但他們又為僅僅在一線隊出場16次的格倫付了600萬英鎊。站在財務角度考慮,俱樂部根本不必糾結,他們不可能拒絕切爾西的報價。我跟格倫說:『必須答應,格倫。俱樂部需要這筆錢,對你來說這也一次絕好的機會。』這筆轉會讓我們得以繼續運營,並穩住了俱樂部的局勢。」
兩年之後在曼城也上演了類似的故事,切爾西為賴特-菲利普斯報價2100萬英鎊。即便球隊成功保級,當時曼城帳目上的問題還是非常嚴重。截止2004年5月31日的年報顯示,俱樂部負債已經升至6220萬英鎊。本周在接受The Athletic採訪時,賴特-菲利普斯也坦言,如果當初沒有出售自己,曼城就瀕臨破產了。
當時在曼城擔任總監的Dennis Tueart強調,阿布那筆意料之外的巨款並不是曼城得以繼續運營的唯一原因,不過這筆錢的意義確實非常重大。「我們當時已經陷入絕望了,一路追趕曾經的輝煌,希望重回英超聯賽。」
「我們一度降至第三級別聯賽(1998年),整個俱樂部都是一團糟。我們不得不重組運營架構,但是付給球員們的薪資遠超聯賽水平。然後,等我們終於殺回英超了,同樣的故事再度上演。如果沒有賴特-菲利普斯的那筆轉會,我們會陷入財務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與西漢姆交易那次一樣,切爾西很快就付清了全款。Dennis Tueart說道:「也就不到7天,轉會費就打到我們的帳戶裡了。切爾西支付的轉會費給了我們喘息空間,這筆款項是重大利好,能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奪回對帳目的控制權,當然也能填上其中的空洞之一。」
……………………
青訓革命
Tony Carr很早就意識到,在阿布收購切爾西後,自己在西漢姆青訓體系中的工作就更加不好幹了。切爾西的野心絕不止是打造一支實力強勁的一線隊,他們還希望在青訓層面有一番作為。
得益於Tony Carr的影響力,西漢姆多年來在培養青訓這方面有相當不錯的口碑。他們的青訓體系蓬勃發展,在嚴格的規則下運作青訓事務,俱樂部不能在其輻射範圍之外的區域招募球員。按照當時的規定,U12小球員必須住在俱樂部主場一個小時車程之內的範圍。而對於13至16歲的球員,範圍擴大到90分鐘車程。
這就使得切爾西和西漢姆會頻繁為倫敦的天才球員正面交鋒,到2003年之前,雙方的較量還是比較公平的。但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
「切爾西突然就到了錢不是問題的位置上。」Tony Carr對The Athletic說,「我還記得有一名切爾西的青訓工作人員告訴我,彼得-肯揚跟青訓部門說:『我們必須進駐東倫敦和埃塞克斯,把那兒都變成藍色。』換個說法,就是侵佔我們的地盤。」
「他們在那個區域僱傭了大批球探,給他們提供豐厚的薪資和獎金,我們根本無力競爭。不管目標是誰,我們都會面臨一場惡戰。我們只能討好球員本人和父母,但切爾西在聯賽頂端,還能參加歐冠。父母當然希望周一和同事見面時能自豪地說自家孩子在為這樣的俱樂部效力。相比之下,西漢姆還是升降機,在降級區來來回回。」
Neil Bath在2004年被任命為切爾西青訓主管,此前他已經在多個青訓崗位上為俱樂部服務了超過十年,他很快就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發展計劃。「重組整個青訓學院時,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世界足壇最好的青訓學院。」Neil Bath最近表示,「我們離這個願景還差得非常遠,但是給自己設定了目標:『我們如何才能得到倫敦和東南方最好的7歲至10歲的小球員?』因為我們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教練,如果再搞定最有天賦的球員,那我們就能趕上並超越其他俱樂部了。」
想要實現這一理想,優先事項之一就是建造新的訓練基地。
從70年代以來,切爾西俱樂部都駐紮在西倫敦的哈靈頓,場地歸倫敦帝國學院所有,也一直是該校的學生使用的。阿布花了2000萬英鎊在倫敦南部的科巴姆建造了新的訓練基地。青訓學院和社區展館是整個大工程的最後一部分,於2008年竣工。算算時間點,藍軍在之後的10年裡贏得7次青年足總杯冠軍,2次青年歐冠冠軍和其他11次個冠軍頭銜也就不令人意外了。得到的待遇絲毫不遜於青年隊的切爾西女隊也有長足的發展。
Tony Carr說:「切爾西的基礎設施是我們只能在夢境中想想的級別,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大批小球員選擇他們。除非打小就是西漢姆死忠,年輕球員真的很難拒絕切爾西的邀約,現在還是這個情況。他們聘請了頂級的廚師、心理學家、醫療專家和教練,配置不輸給任何一家頂級俱樂部。他們擁有30塊高標準的場地。換做是我,跟董事會申請200萬英鎊升級訓練基地,只會被告知批了這筆錢一線隊主帥的轉會預算就不夠了。」
「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了,但還是非常艱難。切爾西如此重視青訓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可以囤積好球員並出售獲利,他們幹得不錯。」
切爾西確實囤積了眾多英格蘭和海外的青年才俊,俱樂部也充分利用了租借市場,給年輕人提供更多的一線隊比賽時間。他們跟荷甲俱樂部維特斯結成了罕見的同盟,今年八月,前鋒Armando Broja成為近年來切爾西租借給維特斯的第29名球員。切爾西現任U23主帥Andy Myers還曾經在2016-17賽季出任過維特斯的一線隊助教。
2018-19賽季,算上一線隊邊緣球員和渴望積累經驗的年輕人,切爾西總計將超過40名球員租了出去,俱樂部通過租借費都賺了不少。
當然,切爾西對於租借系統的充分使用也是FIFA今年早些時候頒布新指南的重要原因,新指南對於外租球員的數量加了限制。
……………………
給穆裡尼奧提供了舞臺
很多個體都把握住了阿布提供的職業機會。
格拉諾夫斯卡婭如今可以說是這項由男性把持的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近幾年幫助這位長期難以現身的老闆操持著俱樂部的大小事務。
再看看球員,從特裡到蘭帕德,假如當年阿布沒有相中切爾西,藍軍沒有後來一座又一座的獎盃,他們也能繼續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以這兩名球員的天賦而論,去了其他俱樂部也能大有作為,但是在那支切爾西,他們成了足壇傳奇。
也有其他球員拒絕參與阿布的足球夢想。傑拉德在自傳中回憶起了當年的情況,聽到阿布買下切爾西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利物浦離冠軍又遠了一些。「我對阿布入主切爾西的記憶依然非常清晰,當時我剛剛年滿23歲,已經對足球和金錢有了足夠的認知,聽到這個消息時,我也是一陣驚呼。」
「起初你會琢磨,『他能玩多久?是很快就覺得膩了,還是動真格的?』但是第二個賽季開始後,阿布還在。2004年5月,他任命了世界足壇最年輕的主帥之一,若澤-穆裡尼奧。若澤來到了倫敦,稱自己是『The Special One』。我更加擔心了。你能看得出來,穆裡尼奧真的自帶贏家光環,他還得到了世界足壇最有錢的俱樂部老闆的支持。你很難不洩氣。如果你是我,那怎麼擔心都不為過,想拿聯賽冠軍就更加困難了。」
儘管利物浦在2005年的歐冠半決賽淘汰切爾西,能讓傑拉德獲得些許安慰,他的擔憂仍是對的。
葡萄牙人也迎來了執教生涯最重要的一次任命。
穆裡尼奧執教波爾圖的兩個半賽季裡,成功讓自己的聲望飆升,他帶隊橫掃國內各項賽事,更重要的是,還贏下了聯盟杯和歐冠決賽。早在波爾圖於2004年5月擊敗摩納哥奪得歐冠冠軍之前,穆裡尼奧就引起了英格蘭追求者的關注,不過那年早些時候接受媒體採訪,談到自己的執教下一站時,他對阿布投資切爾西的時長表示懷疑。顯然他偏好的下家是另外一家俱樂部。
穆裡尼奧當時說:「利物浦是一支人人都會感興趣的球隊,切爾西對我的吸引力就沒有那麼大了,因為他們現在執行的是有大筆資金支持的新計劃。如果俱樂部做不到贏下所有榮譽,阿布會退出,撤走資金。所以這是個帶有不確定性的新計劃。作為一名教練來說,有足夠的資金引進高水平的球員,當然十分有趣,但是你永遠不知道這樣的計劃能否帶來成功。」
事實證明,肯揚的說服力強多了,穆裡尼奧同意入主切爾西,藍軍給他開出了一份其他追求者都無法匹敵的合同。解僱了霍利爾的利物浦轉而任命貝尼特斯。
回過頭考慮,你很難判斷穆裡尼奧在安菲爾德會取得怎樣的成績。他選擇了一家立刻砸下超過9000萬英鎊引進新援的俱樂部,不少球員都是他推薦的,單是德羅巴(2400萬英鎊)就趕上貝尼特斯第一個夏窗的總開支了。2004年,利物浦最終落後聯賽冠軍阿森納多達30分,換成穆裡尼奧,以利物浦的轉會預算,他能一夕之間讓球隊重回爭冠行列嗎?真的不好說。似乎另一個版本更有可能,就是選擇利物浦之後,哪怕以穆裡尼奧當時的戰術頭腦和自信,他的執教生涯也會走上一條困難得多的道路。
相反,穆裡尼奧在斯坦福橋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他在幕後玩的俱樂部政治),都鞏固了他身為世界足壇頂級教練之一的地位。阿布的財力支持給他提供了徵服英格蘭足壇的平臺。沒錯,雙方最終不歡而散,但是2007年離開切爾西時,穆帥在足壇的地位仍然非常高。國米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之後皇馬看著他率領國米奪得大耳朵杯,想起了他在切爾西的作為,於是在2010年把他召喚到了伯納烏。他的經紀人門德斯向來不浪費推銷自己客戶的機會。
當穆裡尼奧在西班牙又一次和俱樂部鬧僵,阿布在2013年把他帶回了斯坦福橋,而且砸了更多錢,引進了迭戈-科斯塔和法布雷加斯,一年之後,切爾西收穫了穆裡尼奧任內的第三個英超冠軍。
這對組合可謂五行和八字都極為合適:一名向來趾高氣昂敢說敢幹的主帥,來到了一家就奔著打亂足壇既定秩序而去的俱樂部。穆裡尼奧和阿布之間確實有過不快,但他們對於彼此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葡萄牙人需要感謝這位俄羅斯寡頭,是他率先把自己帶到英格蘭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