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裡,我最喜歡的是成功。而女人邁向成功的捷徑,就是放棄婚姻。」《誰說我結不了婚》陳數飾演的「律政一姐」田蕾,開場就拋出充滿「女強人」氣息的硬核婚戀觀。
言下之意,是我主動放棄婚姻,不要拿「剩女」的標準惡意揣度。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主動「剩」和被動「剩」之間,隔著一道名為「尊嚴」的天塹。
《誰說我結不了婚》的出品方上海興格,此前一直在女性題材領域深耕,比如《萌妻食神》、《將軍在上》等明顯帶有「她時代」色彩的新穎網劇。
這次選擇中谷美紀的大女主日劇《我選擇了不結婚》進行本土化翻拍,糾正了原版「文不對題」的瑕疵,從劇名上就表現了30+獨立女性關於婚戀問題的憤懣困惑。
本劇由擅長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對當下社會現象和語境進行解構,尤其是對年輕人生活和情感話題有很高敏感度的80後導演何念操刀,試圖用極具風格化的表現方式把當下都市生活的內核提煉出來。
演員陣容也不容小覷。典型「劇拋臉」,演什麼像什麼的實力派潘粵明;憑藉《大江大河》獲得演技肯定的「小章子怡」童瑤;《和平飯店》、《完美關係》中的職場女精英形象深入人心的美豔陳數,三位實力派演員領銜。
帥氣熟男袁文康、明麗嬌俏許芳銥和陽光開朗「非典型帥哥」李燊等主演。
這部繼《深夜食堂》、《不完美的她》之後,再次翻拍日劇IP,並且融合了毒舌梗、網絡段子和心理學專業知識,可謂是「毒舌和金句齊飛,治癒共扎心一色」。
主角程璐雜糅了6個編劇的真實故事,潘粵明飾演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被拍攝過程中的大段專業術語臺詞折磨得夠嗆。
新劇聚焦「30+」女性的情感問題,將三位女主對婚姻、事業、生活的思考和態度,以及面臨的來自家庭、社會和自身的壓力,充分展現於觀眾面前,並且運用視覺效果、人物設計和表演魅力,勾勒出「她時代」女性婚戀迷局。
一、視覺效果:符合人物定位,暗喻角色轉變的精緻服化道和置景,打造名副其實的國產良心劇
國產劇近年來最大、最明顯的進步體現在視覺效果上,魔幻題材的劇作尤甚。從「五毛特效」到畫面精緻,良心劇集越來越多。像是2018年播出的《將夜》,「春風亭一戰」中,特效打鬥畫面非常震撼,使得觀眾紛紛感嘆「完美還原了自己心中的意念打鬥場景」。
經典古裝大戲《琅琊榜》、《甄嬛傳》,良心網劇《白夜追兇》、《龍嶺迷窟》,從服化道和置景來看,視覺效果都美感十足,再加上過硬的故事和演技助陣,最終呈現的整體質感和視聽效果都很出色。
在觀眾審美日漸提升,好作品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誰說我結不了婚》也是承接「精品風潮」,雖然無需特效,但在基礎的美感層面呈現得相當精緻。過硬的服化道和置景,讓這部都市情感劇質感不俗。
畫面的質感,基礎部分通常取決於攝影師、美術指導和導演三者對劇本的理解以及表達。根據整個故事的風格,從置景方面做考慮,最終呈現出與故事基調統一、且能有效營造劇情氛圍的畫面呈現。
置景涵蓋場景和服裝,這些實體物品的視覺呈現,通常由美術部門負責,並且直接和預算掛鈎,肯定是錢越多越好,但也並不是只需要錢就能做好。
工作人員對故事的理解是否深刻,能不能根據故事和人物搭配合適的場景,調整場景配色、人物著裝,完成準確的劇情氛圍表達,才是決定劇集品質的最大因素。
《誰說我結不了婚》作為日劇翻拍的女性題材都市情感輕喜劇,很多時候要呈現溫暖治癒的氛圍,某些涉及尖銳深刻問題的場景還需要幽默喜劇色彩的調劑,所以場景的布置以及服裝道具上,都是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乃至具備轉變特質的點睛之筆。
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集程璐、田蕾和丁詩雅三位女主約在味道餐廳吃飯的場景,在婚介中心備受打擊的程璐灰頭土臉,一身略顯壓抑的深藍色裝扮,文藝又內斂,既契合編劇的職業設定,又暗喻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心境。
性格強勢的律政俏佳人田蕾,身著粉色西裝戰袍,殺氣混合著明豔,不怒自威。沉迷6年暗戀,性格溫柔又懂事的美容院店長丁詩雅,小香風白色外套,精緻又幹練。再配上餐廳的小資情調環境,隔著屏幕都能感受都三位新時代獨立女性迷人魅力。
劇集最初程璐穿冷色調衣服居多,不是深藍就是淺藍。第一次餐廳聚會和魏書偶遇,穿深藍;再次和老同學聚會,穿牛仔淺藍。
後期色彩逐漸轉暖,甚至變得鮮豔明亮。被魏書拉著變裝那一集,從黑白灰職業裝換成柔和女人味爆棚的粉色連衣裙和高跟鞋,同樣象徵著她內心的轉變。
直到跟小自己11歲的男友小哈開啟職場姐弟戀,休閒裝扮變成亮色系主打,還有露膚度較高的性感裙裝,象徵著她終於擺脫婚戀交往的陰影,點亮了內心關於愛情的一束光。
二、人物設計:從人物設計的兩個維度——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解讀本劇出色之處
《誰說我結不了婚》是個很「好看」的劇,人物生動、節奏明快、風趣幽默,一口氣追10集都不累。這些編劇、律師、教授、富二代,還有八面玲瓏的飯店老闆,每個都是金句頻出。
說起來也就丁詩雅的美容院店長形象接地氣,是個平平無奇的吃瓜群眾。其他人都是業餘《奇葩說》選手,要不就是《吐槽大會》「BBKing」級別。
而這部劇首先吸引我的點,就是人物。一般影視劇作品中的人物設計包含兩個方面的安排: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
人物塑造是所有可觀察的素質的總和,是一個使人物獨一無二的綜合體:外表特徵,加上行為舉止、語言和手勢風格、性別、年齡、智商、職業、個性、態度、價值觀、住在哪兒、住得怎樣。
比如劇中童瑤飾演的第一女主角程璐,出道即巔峰的電影編劇,個性純真執拗,魔都本地小資女;30歲的外表,18歲的少女心;行為舉止灑脫文藝,喜歡淡妝甚至素顏,帶著莫名的少女氣;語言風格多變,時而暖心體貼,時而刻薄毒舌;價值觀和婚戀觀,在時代的縫隙中搖擺不定。
人物真相潛伏於這一面具之下。撇開他的人物塑造特徵不談,在其內心深處這個人是誰?誠實還是虛偽?充滿愛心還是冷酷無情?勇敢還是怯懦?慷慨還是自私?意志堅強還是意志脆弱?
我們看到的程璐只是人物塑造層面的虛擬人物,真相隱藏在外殼之下,等待觀眾去自行挖掘。這個人物真相只能通過兩難選擇來表達。這個人在壓力之下如何選擇行動,表明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壓力愈大,其選擇愈能更加深刻而真實地揭示其性格真相。
目前劇集播出過半,程璐作為第一女主,關鍵人物,經歷了很多次來自外界的壓力考驗。她的自述是:平時除了工作以外,我一般很少去社交。我覺得社交很累,每個人都在試圖表現出自己不具備的品質。(生活圈子封閉,耽誤婚戀)
工作上的致命考驗就是闊別10年的「華夢獎」,因為一個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劇本重新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她要不要接受?
同學聚會重逢初戀,在物是人非的環境下,依舊再次燃起心中的戀愛火苗。不知對方是否有意的情況下,她要不要主動出擊?
表白初戀失敗,卻被同單位的實習生,比自己小11歲,懷揣演員夢的90後男友小哈浪漫撩撥,沒有明確表白的時候,年齡差距很大的「姐弟戀」能不能談?
面對壓力,我們這個平時看起來像小白兔一樣膽小的女主程璐,卻出乎意料地勇敢果決。不接受虛偽的榮譽,無懼被封殺的後果說出真相;物是人非之後,還能勇敢重追大學初戀;甚至在確認自己心動時,選擇和小11歲的男友談戀愛。
就像心理學教授魏書在22集結尾處暗藏愛意的總結金句:「我認識一個人,她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膽怯和搖擺不定上,但卻有時候,突然就變得堅定和勇敢。」程璐這個人物的表象和深層,矛盾與多維,突如其來的轉變,反而構成了她堅不可摧的神秘魅力。
主人公的設計極為重要,因為從本質上而言,是主人公創造了其他人物。其他所有人物之所以能在故事中出現,首先是因為他們與主人公的關係,以及他們每個人在幫助刻畫主人公複雜性格維度方面所起的作用。
把影片的全體人物想像為太陽系,主人公就是太陽,配角就是環繞太陽的行星,小角色就是環繞行星的衛星。所有這一切都被位於中心的「主角星球」的引力固定在其各自的軌道上,他們每個人都對其他人的性格潮汐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程璐的角色最先出場,接下來是她那「30+」未婚獨立女性閨蜜團的另外兩位個性鮮明的成員。強勢明豔的田蕾襯託出她的恬淡文藝,懂事溫柔的丁詩雅激發出她的貼心細膩,初遇就不歡而散,互相攻擊的「魏大師」情感專家,甚至能在幾分鐘之內把她的攻擊性調成滿格。
按照故事設定邏輯,小角色必須故意輕描淡寫,但又不能流於呆板。《誰說我結不了婚》在這點上就做得很好。
味道小館的「前賭徒」老闆許有道就是旁觀者清的「金句」擔當,美國海歸律師徐海峰也在職場修羅場中暖心提點後輩,甚至那個小富二代周晨宇都是幽默和智慧並重,大智若愚的開心果。
給予每個小角色令人耳目一新的特徵,使這個角色值得讓扮演他的演員在屏幕上出現的那個時刻進行表演。這就是精彩劇作在人物設計方面的基本功力。
三、表演魅力:過硬的演員陣容和魅力,配合精雕細琢、金句頻出的對白,穿插心理學理論
《誰說我結不了婚》作為一部都市情感輕喜劇,演員陣容頗為豪華。像潘粵明和陳數這樣的口碑中生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吸引來一眾鐵粉支持。相貌酷似「國際章」的美貌女演員童瑤,也憑《大江大河》再度翻紅。
盤點主角的過往作品,潘粵明有《白夜追兇》、《龍嶺迷窟》,當年的玉面小生沉寂十餘年後回歸,從懸疑探案劇到鬼吹燈系列,再到如今的都市情感,角色跨度很大,但有絕對實力派的演技加持,看起來並不違和。
陳數的《和平飯店》、《完美關係》也把美豔高知精英女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本劇中的「律政俏佳人」形象可謂信手拈來,只是同類角色演繹太多,觀眾難免審美疲勞。
在劇中明顯低調一些的女三號丁詩雅(在第四集才和官配初遇)表現也頗為亮眼,跟小富二代周晨宇吵架後的「車窗吻」,簡直蘇炸天,把《親愛的熱愛的》裡「童顏夫婦」的版本來了個性別倒錯,同樣「甜蜜暴擊」。
總之作為經典女性題材劇,幾位中生代女主的演技、顏值、身材和氣質,都還不錯,起碼80分。畢竟「30+」偶像劇沒有顏值也是看不下去的災難。
如今三位女主的感情線愈發明晰,除了程璐還沉浸於爛桃花,沒有跟「魏卷卷」在一起,其餘都已經開始了甜甜的官配戀愛。
但也有美中不足:曾經的美豔陳數,如今沒有厚濾鏡加持,某些角度會有點臉僵(能理解,畢竟陳數77年的,今年43了)。童瑤最自然,也是本色出演,跟角色設定一樣,85年出生。妝容清淡,特寫鏡頭甚至能看到臉上的斑點,只是膠原蛋白流失的清瘦面龐,看起來帶著一絲苦情。
飾演丁詩雅的許芳銥,90後姑娘,剛好30歲,亞麻色捲髮配上飽滿的臉,明麗嬌俏,可惜某些中景、遠景,臉上有填充感,額頭太飽滿了。
幸好女主們都是演技實力派,每個情緒爆發戲份都是高光時刻,比如丁詩雅向暗戀6年的老闆表白失敗後那場崩潰痛哭戲,田蕾貢獻精彩金句:「人和人之間如果有長久舒適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不是像你現在這個樣子,一味地付出,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三位女主的性格碰撞產生精彩的化學反應。總體瑕不掩瑜,不尷尬,不出戲,絕對算是一部良心劇集。
更令人驚喜且貼合日劇原版氣質的,就是密集的臺詞金句和網絡時髦毒舌梗。網友求公布劇本,手抄太累了!大家已經被精煉幽默還融合心理學專業理論的對白俘獲了。
比如程璐和魏書初遇的那場戲,被當成情感導師的「魏大師」,自然不能坐以待斃,認領「騙子」頭銜,通過一段極為專業又扎心的分析成功惹怒了程璐。
「你已經三十四歲了,還嫁不出去,還拿著一套所謂成年人的擇偶標準去評判別人對你真誠的心意,你討厭別人物化你,但其實你也在物化別人。
30多歲的外表,裝著一顆18歲的少女心。受了打擊還不知道反省,還把責任盲目推卸給別人。太好了,你就是我要找的,怎麼也結不了婚的那種女性的典型!」
這段毒舌言論直接激出程璐內心最真實的反饋:「我不是結不了婚,我是不想結!」這句臺詞既點題又飽含女性崛起的內涵。
同樣很剛的臺詞還有餐館老闆許有道懟程璐的過客炮灰男李文杰那句:「到了適婚年齡就得結婚,難道過了平均壽命就該去死嗎?」
可惜除了「崛起」意識,有些臺詞還帶著明顯的焦慮。比如婚介所顧問的理論,一旦過了35歲,就成了「滯銷貨」。程璐得知母親要再婚並且出國,獨自一人去吃旋轉壽司,她對自己的定位是又貴又不新鮮的食材,終究要被倒進垃圾桶。
魏書第二次見程璐就拋出了「吊橋式聊天」概念,「你不顧及對方的需求,一味地討好對方,還認為自己在滿足對方。你這樣是很難得到人家的好感的。正確的方法只有一個——推拉。」
通過推和拉,對方會猜你是否喜歡她,這兩種技巧必須結合起來用。如果總是推,容易惹怒對方,對你失望離開;如果總是拉,對方會覺得你唾手可得,失去徵服欲。推拉可以是語言上的推拉,也可以是行為上的推拉,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情緒波動,所以魏書會給程璐支招話術和肢體動作。
心理學中的「吊橋效應」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刺激會讓人腎上腺素迅速上升,對方很容易將這種情緒波動歸因於對手談話者,認為是對方帶來的這種心跳。
他的戀愛實驗,把程璐的戀愛睏境比喻為「狗熊掰棒子」,還用經濟學理論中的帕累託改進教育她。這本質上還是在「催婚」,哪怕她是個精神、經濟雙獨立的新時代高顏值、高知女性。
甚至臺詞還暗喻了演員的現實經歷。潘粵明那句「是她不懂愛」,很多觀眾都能聯繫到某朵白蓮花身上。儒雅的老潘人戲合一、毫不刻薄,相當貼切。
過硬的演員陣容和魅力,再加上精雕細琢,金句頻出的幽默對白,同時結合紮實的心理學理論,共同鑄就這部都市情感輕喜劇一招制勝的絕佳法寶。
寫在最後:
總體來說,《誰說我結不了婚》是一次日劇本土化翻拍的及格之作,甚至還有匠心獨運、可圈可點的驚喜之處。目前播出過半,豆瓣評分7.2。相比原版9.2,翻拍2.8《深夜食堂》和原版9.4,翻拍6.5《不完美的她》,進步明顯,值得鼓勵。
但缺點也不容忽視,雖然內核溫暖治癒,對白毒舌幽默,可整部劇對「30+」獨立女性群體的塑造還是太簡單粗暴,符號化,沒有更多維度展現角色魅力。
這些「有錢、有顏」的優質「剩女」被安排的出路較為單一,即使沒有大結局,觀眾也能猜到三位女主的感情歸宿。劇中對「幸福」的定義在21世紀開放先進的文化語境下,依然狹隘。
想起了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作為19世紀的優秀女性題材小說,被多次搬上銀幕,主角喬的臺詞堪稱直擊人心。
「我只是覺得,女人也有思想,有靈魂,當然還有正直的心;她們都有抱負,有才華,就像她們也有美貌一樣。我聽膩了別人說,愛情是所有女人的歸宿,我真的聽膩了!可是,我好孤獨。」
「如果主角是女孩子,一定要確保她在結局時結婚了,或者死了,兩種都可以。」 「相信我,如果你想用你的單身巾幗形象來結束這本引人入勝的書,沒人會買的!」婚姻一直以來都是個經濟問題,即使是在100多年前的小說裡。
如今快兩個世紀過去了,我們的影視劇依然遵循19世紀小說的經典法則,正如美國作家福克納所說「過去從沒有死去,它甚至都沒有過去」。
但我還是期望能在21世紀的影視藝術中,看到充滿天賦和洞察力的強大故事內核和女性群體更多美好的人生可能。故事本身比熱門的噱頭、豪華的陣容、華麗的對白、精美的服化道更重要。只要有了「好故事」,國產劇未來可期,影視工作者們,繼續加油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