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問題,女朋友特別喜歡用來考驗男朋友:如果有一天,我和你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
這個女朋友用來確認偉大愛情的小問題,其實是伴侶關係中衝突場景的一個小小示例,類似更小或更大的衝突場景在一段關係中無處不在,但是如何處理衝突,不同人採取的方法截然不同。
有人選擇救女朋友,有人選擇救親媽,但還有一些人並不會做出選擇,而是轉移話題。
轉移話題是一種常用的衝突迴避方式。
有些人特別好像天生不太擅長處理衝突,於是選擇轉移話題、逃避問題或者默默忍受。也許對於他們來講,這是當下最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他們勸著自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逃避可恥但有用啊。」
但是當他們習慣逃避問題,面對衝突習慣了「以大局為重」,最直接的結果是「以大局為重」往往建立個體的犧牲上,個人需求的犧牲也成為一種常態。
當內心的需求一直不能夠被滿足,隱忍的情緒不能夠被釋放,久而久之會讓人慢慢淡忘自己想要的是怎樣的結果,自己想要的是怎樣的感受。
簡單心理就收到過這樣的投稿:
你是否也有同樣的疑問?你也感到委屈或是不平衡,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夠擺脫逃避問題的習慣,想要學會直面衝突解決問題?
吳豔敏諮詢師表示,如果想要解決問題,要首先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首先,想要處理衝突,我們就要明確「處理」的具體定義是什麼,即對於你自己來說,達到怎樣的程度和效果,可以視為處理。想要處理自己內心的感受,就要明確「感受」指的是哪一種感受呢?是害怕、憤怒、還是委屈?你達到怎樣的狀態,感到怎樣的情緒,可以視為處理。嘗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只有知道了自己需要什麼,才能滿足希望達到的目標。
其次,這樣的無限妥協,也許是當下你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是你一定是感到了不舒服,意識到了自己的某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才會想要改變。那麼,如何改變呢?
吳豔敏諮詢師給出了以下建議:
理解過去發生的衝突。回想一下以前,你和父母之間的真實經歷,當你把某些實情告訴父母的時候,是否發生了更大的衝突?因為這樣的經歷,都會影響你的想法和心理。
我們發展出來的反應,是一種適應的功能。遇到衝突,你的無限讓步和逃避的方式,也許對於當時的你來講,是最有可能實現的,是最有利的方式。現在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處理方式,如果突然改變,是有風險的。想一想你是否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呢?如果你願意,可以嘗試著做出一些改變。
學習面對衝突的壓力,在壓力下堅持自己的立場。這樣做,別人可能會不開心、不認同。但是,如果你想要改變,就要忍受這些不舒服的情況,還有隨之而來的一些責任。想一想,這樣的改變是你自己想要的嗎?如果你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和責任,來改變自己,我們當然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如果你覺得,這些你都不想面對,這些會給你帶來壓力,那也沒有關係,這都是你的選擇。要對自己多一些覺察,因為沒有完美的解決方式,也沒有正確答案,只能說對於你來講,你對哪一種方式更加滿意。每一分改變,我們還是需要經歷一些掙扎和付出的。
希望大家無論是在什麼樣的年紀和狀態下,都能夠擁有面對自己內心的勇氣,真誠地面對自己。
原標題:《你以為逃避可恥但有用?現實告訴你:假的|音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逃避,轉移話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