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龍承菲
編輯 | 何潤萱
國慶長假的最後三天,去年《青春有你》成團的UNINE,幾乎是悄無聲息地解散了。
或許是因為疫情影響,在這段18個月的陪伴最後,UNINE的粉絲們也沒能盼來一個他們期待已久的解散場大型演唱會:線下由於觀眾人數受到嚴格限制,10月6日當天沒能進入場館的粉絲們只能貼著場館大門,和門裡的人們一起合唱《青春有你》主題曲;演唱會現場不允許站姐拍攝,本身也沒有進行線上直播,UNINE官博寫道「敬請期待上線」,而上線日期似乎也並未敲定。
UNINE並不是國內第一個解散的101系限定團。去年10月,《偶像練習生》出道的Nine Percent以一場演唱會落下帷幕;今年6月,《創造101》成團的火箭少女101也宣告解散……解散之後的,愛豆們的發展也各不相同,有人成了活躍在各大綜藝的GAGMAN候選人,有人一頭扎進劇組演戲,也有人立刻陷入了與原生經紀公司的糾紛之中。
事實上,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注意到,隨著國內娛樂圈101選秀變成一年一度的「定時狂歡」,打投、開站、拉郎CP變成一套工業化的追星流程,101系限定團的解散以及解散後的未來,似乎也正在變得定式化。在沒有了平臺的扶持和團體的蔭庇下,解散後的限定團愛豆們將如何發展,也形成了一套很難突破的定勢。
雖然在團時不少粉絲都天天盼著解散,但或許解散之後愛豆們面臨的,才是更為未卜的前程。
解散後的前路
UNINE最近一次引起廣泛的討論,是他們在解散前夕面對媒體吐露的「真心話」。
這些「真心話」包含了對在團期間團隊運營、經紀公司和一年半限定團生涯的困惑。在《娛理》的採訪中,李汶翰直言「意難平」挺多的,李振寧認為團體「得不到重視」,嘉羿也提到出道一個星期就會和新的經紀團隊出現溝通上的磨合,沒有想到一段時間之後的舞臺會「越來越小」「越來越少」。
不過,不少成員對解散後的發展已經有了打算:李振寧提出想要「先在綜藝上闖出一條路」;夏瀚宇表示更傾向於向歌手方向發展;近期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拿到S卡引起爭議的何昶希,也明確提出「想要拍戲」……在他們陸續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微博中,排得滿滿當當的行程表已然發出,似乎每個人都鬥志昂揚地投入到了解散後的新工作之中。
何昶希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飾演魏無羨
而作為他們的前輩團,Nine Percent或許已經做出了限定團解散後發展的範本。
縱觀國內所有的101系選秀團體,《偶像練習生》出道的Nine Percent,成為了解散後每一位成員發展都較為穩定的那一個。
C位出道的蔡徐坤,在今年以常駐MC的身份登上了國民綜藝《奔跑吧第四季》,同時也回歸了他出道的綜藝系列,以青春製作人代表的身份參與了《青春有你》第二季,單曲《情人》在導師合作舞臺走紅後,也出現在了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第二名出道的陳立農,也在被稱為「臺版101」的女團選秀《菱格世代Dancing Diamond 52》中擔任了飛行導師。
幾乎所有成員都在解散後發布了新的單曲,仍然將發展重心放在歌手事業的成員也開辦了線上演出、參加了線下音樂節或音樂綜藝。小鬼王琳凱成為了芒果TV播出的說唱綜藝《說唱聽我的》的主要嘉賓,尤長靖將於11月1日舉辦的線下個人演唱會也已經官宣。
未來似乎會專注於影視道路的成員,也陸續參演了影視作品。林彥俊籤約萬達新媒誠品之後,出演了由新媒誠品出品的民國劇《一見傾心》(未播)男二,擔任男主的劇集《原來我很愛你》正在拍攝之中;王子異參演的《怪你過分美麗》已經播出,得到了8.0的豆瓣評分;範丞丞參演的迷霧劇場懸疑劇《致命願望》和電影《門鎖》均已殺青……
前Nine Percent成員王子異在《怪你過分美麗》中飾演徐陵
其餘的成員在解散後似乎也不缺綜藝常駐資源。朱正廷在團體解散後陸續成為《舞者》《我們戀愛吧第二季》的常駐嘉賓;範丞丞除了延續上一季常駐的《青春環遊記》,還有《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和《我要這樣生活》等觀察綜藝;Justin(黃明昊)同樣擔任了《夏日衝浪店第二季》《看我的生活》《密室大逃脫》《元氣滿滿的哥哥》等綜藝的常駐嘉賓,還在《快樂大本營》新企劃《站穩了!朋友》中勝出,成為《快樂大本營》12期的常駐嘉賓……
究其根本,《偶像練習生》作為國內第一檔網生101系選秀,吸引了開創性的粉絲數和關注度,不少成員在團時期就積累了數量可觀的粉絲。並且由於團隊運營模式有所差異,與以團體和小分隊形式活動較多的UNINE相比,Nine Percent成員在限定團期間就以個人發展為主,成員之間少有「合體」機會,解散前能夠優先考慮個人的發展規劃並打下基礎,解散後自然能夠依照之前的規劃前行。
Nine Percent
同為限定團的火箭少女101,在解散之後的過渡期似乎相對波折多一些。
在毒眸往期文章《火箭少女101立風:她們用365天探索女團秩序》中提到,火箭少女101的運營團隊曾經與每一位成員都進行過對未來規劃的溝通,會在保障團體的基礎上,為成員未來的個人發展做出儲備。而作為平臺方的騰訊視頻,也確實為他們提供了延續曝光的平臺——今年的第三屆《超新星運動會》,前火箭少女101成員Yamy、賴美雲、Sunnee、徐夢潔均為參賽成員。
但原生經紀公司對於愛豆們的規劃,仍然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解散後規劃最滿的,還是大眾知名度相對較高的楊超越。傳遞娛樂在去年9月向楊超越的原生經紀公司聞瀾文化開出收購價碼,除第一階段出資9600萬收購60%股權外,剩下的回購價格要根據聞瀾文化未來三年內的具體業績情況決定,作為一己之力「挑起大梁」的旗下藝人,楊超越的發展成為了後續的重中之重。解散後,楊超越的兩部主役劇集《且聽鳳鳴》《仲夏滿天心》相繼播出,又馬不停蹄地登上了《心動的信號第三季》《中餐廳第四季》《極限挑戰寶藏行》等綜藝節目。
相比之下,Yamy在回歸原公司後不久,就曝出了與原生經紀公司極創引力的矛盾,並發出了解約函;徐夢潔在解散後ins發文「重頭再來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用盡一切壓制你」,被網傳陷入被雪藏狀態,雖然後續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但從工作室發出的行程來看,通告依舊寥寥可數。
限定團解散後的空間在哪?
事實上,在限定團解散後,對原生經紀公司的考驗才真正開始。
根據近年來逐步完善的限定團分割合約,平臺方成為成團期間經紀運營的主導方。「在限定團期間的時候,基本上會有40%到50%的工作其實是原經紀公司在安排,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愛奇藝,」卡司星球CEO劉佳向毒眸透露,他旗下的藝人管櫟剛從UNINE解散回歸,「藝人回來後原經紀公司肯定要盡力安排的比在愛奇藝的資源要更多,因為我們真正的很多的資源還有一些給管櫟安排的事情,都是在等解散Solo以後給他個人去準備和安排的,包括市場,其實也在期待和觀望他們9個人解散以後的solo的發展。」
前UNINE成員管櫟成立個人工作室
而大多數原生經紀公司對其的規劃,都更傾向於唱跳演戲「兩手抓」的多元化發展道路。劉佳對毒眸透露,未來對管櫟的規劃中歌手會佔6、70%,演員差不多佔3、40%。慈文傳媒副總裁趙斌也表示,除了繼續演戲之外,公司也會繼續幫助回歸公司的陳宥維拓展唱歌和主持方面的發展:「如果我們僅僅只是把它停留在一個演員的角度上,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參加這個節目了。」
在國內當下的環境裡,很少有愛豆會繼續專注唱跳領域。部分原生經紀公司原本就並非專門的偶像公司,沒有唱跳方面的資源。以前火箭少女101成員Sunnee為例,其經紀公司1CM領譽更偏向傳統經紀公司,所以在火箭少女101解散後,在保留原經紀合約的基礎上,將其唱片約分給了環球音樂——這種選擇的結果立竿見影,解散才過3個月,Sunnee的個人專輯《天氣:晴》就已經在QQ音樂上線。
Sunnee加入環球音樂
唱跳愛豆在國內缺乏土壤是原因之一。早在限定團活動之時,國內針對唱跳偶像團體的舞臺就幾乎僅有各類商演和晚會舞臺,2018年曾經推出的兩檔打歌節目《中國音樂公告牌》和《由你音樂榜》均有曝光不足、缺乏大眾認可的問題,很難給唱跳愛豆們帶來知名度上的拓寬。
而解散後「solo」和「團」的兩條不同的發展規劃,也成為中韓101系選秀限定團解散之後的最大不同點之一。
從韓國101系選秀的經驗來看,《Produce 101》出道的I.O.I解散後,周潔瓊跟隨Pledis公司旗下的新女團PRISTIN出道,Starship旗下的俞延靜直接合流已經出道的宇宙少女,金世正、磪有情等高人氣成員回歸原生經紀公司後,也多是跟隨旗下新女團出道,僅有金請夏和之後更換公司的C位Somi選擇了solo出道。
而從中國的限定團解散經驗來看,幾乎所有愛豆的經紀公司都選擇了讓其保持個人發展。即使是原屬於宇宙少女的孟美岐和吳宣儀,經紀公司樂華娛樂似乎也沒有讓其回歸原生團體的打算。
孟美岐和吳宣儀
除了國內偶像本身就來自不同產地,有演員有歌手等其他渠道等,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是國內的粉絲心理導致的結果。在國內長期「唯粉當道」的粉圈氛圍下,即使是限定團期間,巡演現場也很難見到以團體為主的應援,大量粉絲期盼著愛豆「獨美」,自然會對已經擁有人氣的愛豆再度加入新團體產生牴觸心理。在火箭少女101解散後,吳宣儀在ins用韓語發言「我回來了」引發其會回歸宇宙少女的猜測,不少粉絲直接在評論控評:「勿cue美女,solo活動。」
另一方面,韓國成熟的偶像工業體系,也給了經紀公司持續推出團體的底氣。在高度工業化的體系之下,韓國偶像經紀公司大多都有充足的練習生儲備和包裝策劃能力,並能夠迅速地、按部就班地推出新的團體。從《Produce 101》第二季出道的團體WANNA ONE,在2019年1月解散後,人氣成員李大輝回歸經紀公司Brand New Music,跟隨公司新男團AB6IX在5月出道,其中間隔時間僅有4個月。
但國內市場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以對個體藝人的運作為主,直到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出道,才堪堪培養了對團體藝人的認知。更何況大多數原生經紀公司也並沒有足夠的練習生儲備,在個體藝人本身已經具備一定流量和人氣的情況下,一個全新的團體的發展反而對其是一種風險。
原標題:《解散的UNINE大吐苦水,後限定團時代偶像出路在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