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從1932年3月1日至1945年8月18日,歷時12年,作為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地區後所扶植的傀儡政權,國民政府及國際社會對其都不予承認。其「首都」設於新京(今吉林長春),「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除旅順和大連以外的東三省全境,以及蒙東和河北省的承德市。人口3000多萬。
那麼,在這位中國末代皇帝「王道政治」下,東北的老百姓們生活又如何呢?
那時的山海關儼然成了中華民國和「滿洲國」的邊界口岸。通關時男人走一道,婦孺走另一道,要經過照相、辦證、交錢等程序,雁過拔毛,但其實山海關兩邊的政府都是日本的傀儡政權。
偽滿時期的教育,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小學,朝鮮人有朝鮮人的,日本和朝鮮人是事實上的高等種姓。日本孩子和朝鮮孩子平時橫行霸道,為虎作倀的二鬼子小子們,也可以壓華人一頭,當然被中國孩子們冠上「棒」開頭的蔑稱。
在學校也經常「分派」鬥毆,中國孩子書包裡常備板磚等「武器」,並互相照應。中國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也常私下結隊群毆日本和朝鮮小孩。據那時上學的老一輩講,日本孩子就是蠻、楞。高麗孩子呢,比較有意思:氣勢在的時候,拼殺勇猛,銳不可當,只要破了他們的氣勢,他們覺得敗象已顯,立刻一潰千裡。每個學校基本上都有日本人做副校長。
每一開學,要全校集合唱滿洲國國歌:「人民三千萬」「天地同流」之類,要向東京和新京方向鞠躬。天皇板載、皇帝萬歲完了,還有讀《建國詔書》和皇帝訓令等環節。
然後上課,進行皇民化教育。也有日語課,課上不能說中文,說中文是要被日本老師訓斥。還必須起日本姓名在課上用。有孩子當時覺得山下奉文橫掃東南亞挺厲害,就取名「山下」。
到了1942、1943年,雖然學校整天宣傳「大東亞戰爭」如何取勝,但是民眾生活的已明顯改變。中國人被勒令不準吃大米,被查到會置「經濟罪」。東北黑土地種出的上好稻米,就這麼封成罐頭,一船一船運去南洋做軍糧去了。中國人基本上靠高粱米和苞谷溫飽。
再後來,高小學生也被偽政府強行要求進行「勤勞奉仕」,就是支援前線「聖戰」,去抓兔子。一群小學生圍成幾百尺一大圈,留出一個口,由中學生把守。然後大伙兒敲鑼吶喊,哄趕這片地的所有小動物。受驚的動物跑向開的口子,中學生們舉起大網一兜,全捉住了。
山本五十六死的時候學生們還被要求集體戴白花。初高中後還有職業教育,學習一些電力知識等。學校上課去中國化教育十分嚴重。
1943年以後,駐紮在東北各地的關東軍部隊也由剛開始是精壯的日本年輕人慢慢變成16、17歲的小子和老兵。之前的部隊都被調去南洋作戰了。到了1945年時日軍關東軍地方駐守部隊主要變成甚至十三四歲的日軍小兵和五六十歲的老頭。體格也由原來的強壯的青年士兵變成了莊稼人或者小市民模樣。
偽滿洲國期間,很多青壯年被日本人強行徵兵,沒徵上的叫國兵漏子,也會被弄去幹活:修路、挖礦山、修工事。修路算好的,挖礦的運氣好也能熬到45年日本投降,修工事是最慘的,特別是黑龍江北邊和蘇聯交界的地方,修了不少工事,修完後這些人全被處死。撫順萬人坑、遼源煤礦萬人坑、吉林市豐滿萬人坑、延吉老頭溝煤礦萬人坑、大慄子鐵礦萬人坑,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留給東北父老的累累血債。
建國後光是撫順煤礦發現的勞工遺骨,就達20多萬具;在東寧要塞修築中,17萬勞工全部被殺;在豐滿水電站,1937至1941年間被殺害的工人達到1913人;在本溪礦難中,日本人為了保住煤炭,停止往井下送風,導致1549名中國工人全部死亡!
後來蘇聯軍隊打過來,日軍士兵也進行了拼死抵抗,很多日本人戰死。
日軍部隊的軍醫院裡,所有人被要求執行「玉碎」,護士把空氣注射到傷員靜脈裡,相互之間傳遞著瓶裝的毒藥。日本天皇發布停戰詔書的那一天,東北一片歡騰。蘇軍還沒進城的地方,本地人就組成了維持會,作為臨時政府。
以前受欺負的孩子們第一反應就是去報仇。見到以前欺負中國孩子的日本、高麗孩子就一頓胖揍。年輕人則跑到附近的日軍軍需倉庫,扛回嶄新的三八步槍、糧食和軍大衣、收音機等。
蘇軍坦克部隊進城後,據說留下的日本人家屬也經歷了悲慘的遭遇。
很多日本女人帶著孩子流落街頭,據當年一些人說,對流浪無家可歸的日本女學生,給一點吃的或者錢,就可以把她帶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