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迷你基金淨利暴增近5倍!手持公募牌照卻主打私募 規模高達...

2020-12-06 天天基金網

  一家成立較晚的迷你型基金公司,淨利潤規模、增速秒殺一眾老牌基金公司,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創金合信基金公司2019年淨利潤接近7000萬,同比增長接近5倍。作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創金合信成立時間較晚,公募規模堪稱迷你,在許多老牌基金公司的經營僅維持盈虧平衡,一些公司甚至退出或取消成立基金公司的背景下,創金合信公司的大股東卻樂開了花。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創金合信基金賺錢的門路,是傾力發展私募業務,其私募月均資產規模高達3400億,是全國私募規模十強的公募基金中,唯一一個成立時間較晚的迷你型基金公司,其他九家基金公司清一色為老牌大型基金公司。與私募業務相比,該公司公募資產規模不足私募的零頭,旗下基金業績表現極為慘澹,公募牌照似乎已成為雞肋。

  盈利暴增5倍,迷你基金公司秒殺老牌基金

  隨著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創金合信基金2019年的淨利潤也浮出水面,這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在行業白熱化競爭中一年獲得淨利潤接近7000萬。

  第一創業披露,創金合信基金公司2019年收入達到4.257億,增長幅度達25.43%,全年實現淨利潤為6722.77萬元,增長幅度更是達到驚人的4.63倍!

  相比之下,根據A股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信息,比創金合信基金公司成立要早十三年的長盛基金,2019年收入也僅僅為3.5億,淨利潤為5427億,降幅高達20%。國聯安基金公司2019年的淨利潤也僅跌至2100萬,降幅高達38%,國聯安基金公司也比創金合信基金公司資格更老。此外,金鷹基金2019年淨利潤為3033萬,降幅為51%。

  早在2004年就成立的中海基金公司去年經營情況更慘,2019年淨利潤尚未超過500萬,甚至擁有強大外資巨頭資源的大摩華鑫基金公司,在經營十幾年後,2019年的淨利潤也都還不足60萬。

  比創金合信基金公司成立還早四年的浙商基金公司,2019年公司經營還虧損接近2000萬,擁有一家基金公司的股權,反倒成為浙商證券浙大網新等公司的包袱。

  也因此使得相關公司對成為基金公司股東開始變得更為消極。根據證監會網站今年初披露的信息顯示,核准浙江浙大網新集團有限公司、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將所持浙商基金公司全部股權合計50%,轉讓給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這則信息顯示出,基金公司盈利能力不佳,已經使得不少機構股東萌生退意。

  3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智度股份的一則公告也證實發起設立基金公司,成為基金公司背後的老闆,已經沒那麼吃香了。

  智度股份表示,同意公司參股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證源基金管理公司終止設立申請工作,同意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撤回「證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申請」,而理由則是——由於近期宏觀經濟形勢、市場環境變化。

  顯而易見的是,2014年才成立的創金合信基金公司已成為第一創業證券的一個錢袋子。那麼,創金合信基金公司經營能力秒殺一眾老牌基金公司的秘訣是什麼呢?

  公募牌照成雞肋,傾心私募或損害基民利益

  券商中國記者通過研究發現,創金合信基金公司名為公募基金公司,但從經營策略上已將自身定位於「私募基金公司」,拿著公募牌照卻在強化私募業務。

  中國基金業協會3月24日披露的一則信息顯示,2019年四季度全國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私募資產規模排名前十強名單中,分別為建信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博時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洛德基金匯添富基金

  有趣的是,名單中除了創金合信基金公司,前十強中的其他九家基金公司清一色為國內老牌公募基金公司,資格最淺的基金公司的成立時間也比創金合信基金早9年,且這九家基金公司清一色為國內公募領域的一線基金公司。

  而在私募領域排名第11名的廣發基金公司,更是2019年公募領域的業績冠軍,此外私募資產規模排名第13的南方基金,也在公募基金領域具有十幾年的資源布局,顯示出廣發基金、南方基金等一線基金公司的策略重點更在於,將核心的資源布局在公募基金領域,這也是散戶投資者最為看重的領域。

  相比之下,排名私募資產規模第二的創金合信基金公司,其月均私募資產規模高達3400億。

  那創金合信基金公司最應該發力的公募產品規模是多少呢?東方財富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該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規模還不足300億。雖然公募產品規模小,但該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數量卻多達86隻,平均每隻基金規模不到4億,創金合信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產品已形成典型的「迷你化」局面。

  在創業合信基金公司集中資源發力私募資產的背景下,持有公募基金的散戶投資者利益也就很難得到保障——雖然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這段時間,A股市場環境極為符合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市場環境相對友好,資金活躍度高,但創金合信價值紅利基金依然在一年時間內虧損超過14%。

  創金合信基金公司旗下的資源主題基金,最近一個月的跌幅高達10%,最近三個月的跌幅也達6%,成立四年時間,該基金的回報率不足1%,大幅跑輸銀行存款利率。由於公募的業績表現不佳,創金合信基金公司旗下的一些偏股型公募基金也宣告清算,創金合信優價成長股票基金此前就發布了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

  市場人士認為,公募基金公司為了生存、同時滿足大股東的盈利要求,發力私募業務固然合情合理,但畸形發展私募業務,公募基金產品規模甚至不足私募業務規模的零頭,此種經營策略必然損害最為普通的基民利益,而公司旗下基金的業績也已說明問題。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私募公募「通吃」,基金市場的「變形金剛」林鵬續寫陳光明大佬傳奇?
    5個月過去了,他的野心終於一步步顯露出來,這位現已轉型私募的資管創業者,在僅用一天就躋身「百億私募俱樂部」後,又馬不停蹄地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這與他的老領導陳光明離職後的道路頗為相似。如今,陳光明的睿元基金已經成為個人系公募基金的頭排,林鵬能否續寫傳奇?
  • 全力衝刺公募業務 貝萊德上海公司清算旗下部分私募基金
    在獲得中國首張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牌照後,萬億級資管巨頭貝萊德又有新動作:貝萊德在上海的私募機構貝萊德投資近期正逐步清理其二級市場私募業務,積極為在中國市場開展公募業務做準備。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越來越多全球知名資管公司有意開拓中國市場公募業務,機構之間的競爭將更激烈,同時也會促使行業走向成熟。
  • 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外資機構密集申請公募牌照
    證監會網站顯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材料於11月12日已被接受。這也是繼貝萊德、路博邁、富達、範達集團之後,今年以來第5家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外資資管公司。同時,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外資私募數目也在持續刷新,目前已有32家外資私募進軍中國市場。
  • 醫藥主題基金又火了!最牛規模暴增約30倍 投資者如何理性追「基」?
    摘要 【醫藥主題基金又火了!最牛規模暴增約30倍 投資者如何理性追「基」?】
  • 新發公募基金吸金創單季新高 知名私募也大手筆籌集「彈藥」
    新發公募基金吸金創單季新高,知名私募也大手筆籌集「彈藥」 來自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共發行293隻新基金,募集資金5160.46億元。其規模超越2007年與2015年一季度的高點,創出單季新紀錄。
  • ...融券餘額激增近8倍,社保基金「融券巨無霸」又入場,意味著什麼
    融券的券源供給豐富是兩融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因之一,今年以來,三大方向的券源供給顯著增加:一是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積極性自今年3月初開始提高;二是QFII新規於本月初生效,QFII轉融通出借增多;三是上市公司股東主動提供轉融通證券出借較多。
  • 富蘭克林鄧普頓欲增持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股權,「中國對...
    從規模角度來看,數據顯示,2020第一季度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募管理管理規模301.24億元,非貨幣基金規模235億元,非貨幣規模排名行業第69位。對比此前發生股權變動的上投摩根基金,2020第一季度非貨幣規模562億元,排名44位。此前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的公司股權對應價格約2.41億元。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
    來源:券商中國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還有7000億產品尚在途中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
  •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備案第二隻境內私募基金
    近段時間以來,全球資管巨頭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繼貝萊德獲得中國首張外資全資控股公募基金牌照之後,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也在9月底備案了其第二隻境內私募基金——橋水全天候增強型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二號。  種種跡象顯示,儘管全球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外資機構布局中國的步伐並未因此減慢。
  • 首家外資控股全資公募基金來了:貝萊德拔頭籌,註冊資本3億
    按照證監會此前公布的時間節點,從4月1日起,將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就在取消限制當日,貝萊德即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申請。對於提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申請,鮑哲鈺說:「我們很高興在中國國內的業務發展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我們可以預見中國資本市場的資產規模將迅速增長。
  • 適當放寬基金牌照限制是應時之舉
    中國證監會日前修訂公募基金基礎性規章制度。新規放寬了公募牌照「一參一控」限制,即在部分限制條件下,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強化「扶優限劣」,完善基金公司市場化退出渠道。這意味著,被限制多年的公募基金牌照有望進一步放寬,過去單純依靠牌照獲取紅利的發展模式將淡化,憑藉自身經營和管理能力做優做強的集團化發展思路得到更多鼓勵。經過數十年發展,我國以公募基金行業為代表的資產管理行業已初具規模。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6.90萬億元。
  • 外資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貝萊德首獲外商獨資公募牌照
    原標題:外資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貝萊德首獲外商獨資公募牌照來源:上海證券報今年4月,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迅速遞交了公募基金公司設立申請,8月貝萊德獲得我國首張外商獨資公募牌照。越來越多的外資資管巨頭加快了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繼貝萊德之後,路博邁、富達、範達集團、聯博香港有限公司等外資機構也遞交了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
  •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七萬億美元巨頭貝萊德來了
    管理規模超過7萬億美元的資管巨頭貝萊德集團在境內設立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表明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持續推進,資管行業迎來全球機構同臺競技的新階段。這意味著若組建符合監管要求,最晚可於明年2月底前開業,2021年投資者有望購買到貝萊德發行的公募產品。 針對獲批籌建公募基金公司,貝萊德發言人對中證君表示,貝萊德旨在為中國投資者提供投資解決方案,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財務目標。除貝萊德外,提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申請的還有路博邁和富達。
  • 推進大集合改造,積極申請公募牌照...
    其中主動管理產品114隻、主動管理規模850億元,排名行業13名。日前,安信資管總經理李力接受券商中國記者的專訪,她表示,在子公司設立後,安信資管將積極推進大集合產品的改造發行、申請公募管理牌照,打造財富管理全產品線。
  • 市場要聞|資產規模破萬億,美國公募巨頭Vanguard的指數基金創下...
    數據顯示,Vanguard旗下的整體市場指數基金VTSMX(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資產總額已達到1.03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支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的指數基金。
  • 貝萊德投資清算旗下多隻中國私募基金
    來源:中國基金報50萬億資管巨頭大動作! 清算旗下多隻中國私募基金,發生了什麼?中國基金報記者吳君在拿下基金牌照、成為首家進軍中國市場的外資全資控股公募基金後,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最近又有新動作。
  • 李迅雷:公募基金超高業績能否持續
    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從基民的角度來說,過去5年,每付出一塊錢管理費,可以獲得6.9倍的總收入,近兩年的公募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的投資收益率上升更為明顯,總收入與管理費的比例超過20倍。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分化也在加大這些年來,基金公司之間的投資業績分化也在加大,由於不少基金成立較晚或者取得公募牌照時間較短,從可比的角度,我們只選取過去5年管理費在行業平均水平以上的公司進行觀察。
  • 規模首破18萬億元!公募基金為何突然火了
    原標題:今年新增3萬多億元,規模首破18萬億元——公募基金為何突然火了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大幅增長有內外雙重原因。公募基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又會怎樣?新發基金大幅增加2020年,公募基金市場實現了管理數量和規模雙增長。基金數量由去年年底的6000餘只增長至7000餘只,漲幅近17%。管理規模漲幅達21%,其中新發基金貢獻了增長規模的絕大部分比例。
  • 兩年三任董事長:朱雀基金又換「掌門」!
    當然,值得被關注的不僅是朱雀基金走馬燈似的換人,這家註冊於西安經開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近些年在陝西本土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才是其受到本土資本圈關注的原因:先是幫陝西煤業投資隆基股份,賺了個盆滿缽滿,此後舉牌鉑力特,更是成為科創板市場的大事件。
  • 一年賺八倍收益!冠軍常年洗牌,十年私募江湖之「誰最能賺錢」?
    2007年一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催生了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首次公募精英「奔私潮」,如今這波公募人的創業浪潮已經過去十餘載。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淡水泉的趙軍、星石投資的江暉、世誠投資的陳家琳等明星私募,在這一群「奔私」先行者的影響下,私募迎來了蓬勃發展,一家家巨型私募也隨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