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網丨年產六千臺套 集群搏擊市場

2020-12-22 抽屜視頻

葉曉機械參加襪業展覽會

釔澎機械組裝一體襪機

科軍機械一體襪機發貨

雅耐絲數位化織襪車間 ■融媒體記者 周旦 特約記者 孟幸宇 作為全球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大唐襪業整個產業鏈一直在不斷創新。襪機是整個產業鏈中的「重資產」,在襪業發展的每個重要時期催生變革,又從源頭上助推整個產業鏈飛躍升級。從手搖襪機到電腦襪機再到全自動織縫翻一體襪機,大唐襪機憑藉高性價比逐漸走在世界前列。 今年,大唐街道7家規上襪業機械企業實現織縫翻一體襪機量產,預計總產量達6000多臺套。由此,大唐街道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織縫翻一體襪機生產基地。一體襪機的廣泛應用,將深刻地促進中國乃至全球襪業的發展。原本處於「牆內開花牆外香」境地的一體襪機也逐漸走入更多本土企業,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動能。 科研先行,造就襪機智造新勢力 「應客戶需求,我們正在研發一款功能型7F一體襪機。」浙江葉曉針織機械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方國佩說,前不久,一位廣州的客戶拿著襪子設計樣稿來到葉曉機械,希望能在襪跟處加入花型,但目前市面上的一體襪機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因此,葉曉機械要在原來的織翻縫一體襪機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襪子頭部和跟部提花功能。 記者了解到,傳統的織襪流程包括原料進廠、織造、縫頭、翻襪、定型、包裝等,而新型一體機整合了襪子織造、縫頭、翻襪這三道工序,使得織造下機後的襪品可以直接定型包裝,不僅大大縮短整個織襪工時,還能減少大約45%的企業用工。 近年來,浙江葉曉針織機械有限公司、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襪機企業率先斥重資研發一體襪機,在硬體上,採購高精度進口車床加工設備,提升機械結構精度;在軟體上,與專業電控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製版操控軟體,培訓一批智能襪機裝配技術骨幹,為批量上市做好各項售後技術服務保障。 「我們從2014年開始研發一體襪機,引進先進加工設備和高技術人才,軟硬體上都是自主研發,付出了大量心血。」葉曉機械副總經理顧曉東說,到目前,公司研發已累計投入超6000萬元,核心硬體設備開模費用達上千萬元,光一套監測設備就需要200多萬元。為減少鋼材的浪費,葉曉機械與武漢紡織大學在熱處理上建立合作關係。由於傳統開口襪機中的電氣自動化系統基本被國外壟斷,葉曉機械與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襪機電控的硬體和軟體。 在克服重重困難後,2015年,葉曉機械把一體襪機送入多個廠家試用,並得到客戶認可。2016年,真正面向市場銷售的第一年,賣出了500臺一體襪機,此後每年的銷售量以大約30%的速度增長。 「襪機的穩定性、操作方便和高性價比一直是襪企考量的重點因素。」方國佩說。去年,葉曉機械生產的智能一體襪機入選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名單,這臺一體襪機上涵蓋外觀設計、外觀專利、實用型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共35項專利。 「我們生產的一體機價格不到國外的一半,性能和國外同類型產品平等,甚至超過國外,而且具有上手快、維修成本低的特點。」方國佩介紹,截至目前,葉曉機械面向市場銷售的一體襪機包含運動襪、毛圈襪、平板襪等8個系列,基本上覆蓋了傳統開口襪機的常見品種,售價在8萬元至11萬元。 「與傳統襪機相比,一體襪機生產的襪子普遍更平整、更精細,襪子品質有很大提升。」方國佩說,「美國的一個客戶把低端襪子訂單轉移到東南亞,在中國專注做高端襪,指定要我們公司的一體襪機生產。」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葉曉機械把重點放在了內銷上,針對國內市場特點,調整了襪機的精細度。此外,還研發出了雙針一體襪機、四路大立體提花襪機等新型特色襪機,其中後者可以實現一隻襪子最多16種顏色。這些新款機型將在2021年推向市場。 包括葉曉機械在內,大唐襪業已湧現出一批研發、生產織襪智能裝備的骨幹企業。浙江偉盈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成立博士後工作站,投入上千萬元研發一體襪機;諸暨市科軍機械有限公司首個研發出國內7F全自動智能織縫翻一體襪機;浙江偉煥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進一步壯大科技研發團隊實力,新引進海外工程師和國內行業領軍人才,一年投入800萬元資金用於科技研發…… 集群參展,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12月9日,諸暨釔澎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批織縫翻一體襪機裝車,即將發往江西。「去年我們的一體襪機還沒研發出來的時候,這家老客戶就來問了,等了我們一年。」總經理周孟勇說。 作為一家較為年輕的織襪設備生產企業,近幾年,釔澎機械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銷量。周孟勇認為,作為傳統行業,主要還是靠機器自身的質量提升來擴大市場,只要性能比上一代好、產能高,自然就是客戶需要的。 「我們公司賺到的第一桶金就是一款差異化產品。」周孟勇說。2015年,釔澎研發出了一款隱形平板一體襪機。當時,市場上的襪機只有平板或隱形一種功能,廠家接不同襪子訂單時,不得不重新拆裝襪機。而釔澎生產的隱形平板一體機,實現了平板、隱形船襪跟小雙路之間的任意切換,比普通襪機產能提升15%以上。這款襪機上有60多項專利,2016年量產後,一直是釔澎機械的拳頭產品,除了國內,還銷往印度、菲律賓、衣索比亞等國家和地區,今年已賣出3000多臺。 由於生產穩定性和高效率,釔澎襪機得到了客戶的信任。從2018年研發智能一體襪機以來,眾多老客戶持續關注。今年,釔澎的一體襪機正式投產,第一份訂單就是江西夢娜襪業有限公司下的。 「我們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針對性地研發了更符合客戶使用的一體襪機。」周孟勇向記者展示了釔澎智能一體襪機的多個特點,例如,針對東南亞女性身高,降低機身高度,方便操作,紗線切換安裝部件人性化布局等。由於一體襪機多了翻襪、縫頭工序,釔澎打造的一體襪機織造工序速度提升15%,從而保持了與開口襪機近乎同樣的速度。 如何提高產品知名度,拓展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參加襪業行業展會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在今年的上海襪交會上,釔澎首次攜兩臺新研發的一體襪機參展。「我們福建一個老客戶,還特地到上海來看一體襪機,計劃明年預訂。」銷售經理金周說。 諸暨市科軍機械有限公司也在上海襪交會展示了最新的一體襪機,其襪機從展會第一天一直運行到第三天,吸引了大批客商駐足。工作人員還把現場織好的襪子送給參觀的客商。「參展的三天時間裡,我們把帶去的所有紗線都織完了,襪機運行之穩定也給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科軍機械總經理張建軍說。 科軍機械去年參加「大唐杯」首屆國際襪業機械裝備大賽,其一體襪機的穩定性、精良度、襪子產能都得到一致認可,獲得了「最具匠心獎」。作為襪機企業中的後起之秀,科軍機械借襪機大賽的紅利和展會的東風,迄今為止已售出500多臺一體襪機,接下來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三四月份。 同樣參加展會的浙江海潤精工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顧伯生表示,歷年來通過展會,海潤精工的襪機已經發往韓國、印度、菲律賓等多個國家。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大唐襪業發展有所減緩,大唐街道積極組織機關幹部深入襪業企業,詳細解讀數位化改造補助政策,推薦數位化工程服務公司,組織企業抱團參加上海、義烏、海寧等多個襪交會。截至10月,大唐街道自營出口達到70.76億元,同比增長7%以上。 政策帶動,助推大唐襪業智能化 在諸暨市雅耐絲針紡織品有限公司二樓的數位化織造車間裡,100臺嶄新的織縫翻一體襪機排列整齊,正滿負荷運行,一隻只完整的襪子從出襪口落入下方貨箱。整個車間只需要5名工人,每人負責20臺襪機,日產襪子21000雙。 雅耐絲的100臺一體襪機是從浙江嘉智利有限公司購置的,今年10月全部裝配完成,正式投入使用。總經理戴鐵江說:「一體襪機上了以後,我們的訂單已經增加了50%!」 雅耐絲的訂單以貼牌代加工為主,為國內三福百貨、大潤發等大型連鎖商超供貨。「以前只能生產中檔襪子,無法實現高檔襪對手工縫頭的要求。」戴鐵江解釋道,縫頭一般分為機縫和手工縫頭,手工縫頭又稱為對目縫頭或無骨縫頭,縫頭處沒有凸起不硌腳。但傳統的手工縫頭需要人工把襪子每一針都在機器上對齊,效率很低。一般傳統機縫每人每天可完成4000到5000雙,而人工縫頭每人每天最多完成700雙。 戴鐵江拿出兩隻不同襪機製作的襪子對比,機縫的襪子縫頭處橫條觸感明顯,縫頭兩端還留有線頭,而一體襪機的縫頭處十分平整,穿著時基本感覺不到凸起。此外,一體機製作的襪子整體平整度和精細度都高於普通襪機。 有了織縫翻一體襪機,雅耐絲解決了手工縫頭工期長、需用工多、費用高等問題。同時,雅耐絲通過數位化改造建立機聯網,徹底解決了原來人工計數、人工排單導致數據不準確、原材料浪費等管理上的痛點,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第一批訂單交貨後,老客戶立即追加了訂單,很多新客戶也找到雅耐絲下單,目前以24小時滿負荷生產計算,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4月份。 「其實對一體襪機關注很久了,但真正讓心動轉為行動,是因為政府最高45%的優厚獎勵補貼政策。」戴鐵江說,「這讓我們在投資成本上具有優勢,相比全國其他地區襪業企業,我們可以做到提質不提價,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明年我們還會再購買100臺一體襪機。」 嘗到一體襪機甜頭的還有浙江凱詩利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凱詩利在原有30臺一體襪機的基礎上,又新增100臺科軍機械生產的一體襪機,將於12月底開始安裝。科軍機械總經理張建軍說,今年受疫情影響,襪機客戶主要是以遼源、諸暨本土內銷為主的襪企,一體襪機的手工縫頭技術滿足了內銷訂單交貨期短、品質要求高的需求,也幫助企業應對小批量、多種類、反應快的電商訂單。 浙江海潤精工機械有限公司瞄準了新目標:一款在現有單體智能一體機基礎上打造的襪業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根據設想,這條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將以每100臺智能一體襪機為單元,通過改造升級,可實現「織縫翻定包」即生產、定型、包裝所有工序一氣呵成。 為加快智能襪機裝備產業發展,加速智能襪機在本地襪業「生態」中的應用,我市對襪業企業購置智能設備實施數位化改造的獎補再次提檔升級,大唐街道和諸暨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整體獲得授信16.5億元,推廣「智能襪機貸」,推進襪業裝備「智能換人工」「一體換單臺」。今年以來,大唐街道已新增數位化車間16個,企業新購置一體襪機400臺。預計到年底,大唐街道襪業數位化車間累計可達36個。

來源:諸暨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川源中國年產11200臺/套環保專用設備擴建項目隆重奠基
    北極星環保網 舉報   2020年9月26日上午,彩旗飄揚、禮花齊放,川源(中國)機械有限公司年產
  • ...全資子公司並投資年產70萬套儀錶盤骨架和1000萬套轉向管柱項目..
    [公告]萬豐奧威:關於萬豐鎂瑞丁控股有限公司在新昌設立全資子公司並投資年產70萬套儀錶盤骨架和1000萬套轉向管柱項目.. 時間:2016年05月26日 16:31:15&nbsp中財網 2015年12月,公司完成了對萬豐鎂瑞丁100%股權的收購,結合收購完成後公司鎂合金產業整體的發展戰略,為提高國內鎂合金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增強公司鎂合金整體製造優勢,優化資產配置,提高公司對客戶的綜合質量,經充分論證,公司認為,萬豐鎂瑞丁擬在新昌設立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70萬套儀錶盤骨架和1000萬套轉向管柱項目有利於提升輕量化鎂合金新材料的市場佔有
  • 靈北鎮三洲村村民「安家夢」——諸暨網
    來源:諸暨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作者/來源:紹興抽屜#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 縉雲:省數控工具機產業鏈首臺(套)產品專項對接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2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江峰)12月22日上午,浙江省數控工具機產業鏈首臺(套)產品專項對接活動在縉雲縣舉行,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杜華紅,縣委常委、麗縉五金科技產業園管委會主任田健暉,副縣長劉潔陽,麗縉五金科技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趙昳等領導出席活動
  • 浙江億洲入圍浙江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名單
    浙江億洲入圍浙江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名單 2021-01-10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產1.8億套!公牛LED燈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奠基
    今年2月初,公牛集團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募資35.13億元,分別投向6個項目,其中,年產1.8億套LED燈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7.44億元,擬使用募資金額4.44億元。12月15日,公牛集團在浙江省寧波市慈谿市西區工廠建設現場舉行年產1.8億套LED燈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建設項目的奠基儀式。兩大項目總用地面積200.84畝,總建築面積26.7萬平方米,總投資14.5億元。
  • 十堰欣美工貿有限公司年產20萬臺汽車零部件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一、項目情況:十堰欣美工貿有限公司年產20萬臺汽車零部件項目位於十堰市張灣區西城開發區高新技術園丹霞路17號,佔地面積31574.65平方米,項目建成運行後年產汽車座椅20萬臺、汽車臥鋪20萬臺。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
  • 高科華燁增量提質 引領全產業鏈集群發展
    依託優勢 高效管理 拓寬市場高科華燁增量提質引領全產業鏈集群發展112月16日,室外氣溫已是零下十幾攝氏度,但長治經開區高科華燁集團園區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為進一步搶佔市場,公司斥資6億元擴產淨化廠房、購置生產設備,即將於2021年1月15日投入使用;根據規劃,公司還將在2021年9月底前再追加10億元投資,實現產能倍增計劃。屆時,高科華燁集團有望躍升為中國RGB全彩發光二極體的龍頭企業。
  • 永川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預計全年經濟總量首破千億元大關
    今年1-11月,僅該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就實現了248億元產值,同比增長了67.8%。其中,長城汽車永川工廠貢獻尤其大。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已生產長城炮11萬臺,在全國皮卡市場的佔比超過了1/4。目前,該工廠日產長城炮480至520臺,每兩天產值就有1億元,今年1至11月已實現工業產值111億元。
  • 上海未來三年將建100家智能工廠-新增應用10000臺機器人,首批20家...
    該項目總投資6.9億元,將建成國內一流的機器人研發中心,具有年產六軸工業機器人萬臺(套)以及機器人柔性工作站500套生產能力,年產值預計15億元。在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中,上汽大眾M EB智能工廠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純電動汽車工廠,累計投入超過170億元,規劃年產能達到30萬輛,工廠應用了超過1400臺機器人,效率提升了45%,首款ID.家族車型——ID.4 X已經正式投產,為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啟了新篇章。
  • 九大產業集群為聊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臨清市被命名為「中國棉紡織名城」「中國蠟染名城」「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山東省產業集群(棉紡織);聊城華潤紡織被命名為」中國棉紡精品紗生產基地「。比如,臨清市是全球最大的蠟印布生產基地和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示範地區,冠縣紡織行業基本形成紡織-染整-服飾產業鏈,茌平縣家紡工業園家紡企業集聚發展初具規模,陽穀手織、機織汽車坐墊分別佔國內車飾品市場份額的近半壁江山。
  • 聚焦六新·率先轉型丨爍科晶體:年產7.5萬片碳化矽,核心技術不再...
    ▲N型碳化矽單晶晶片「碳化矽是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高純半絕緣型碳化矽單晶晶片今年3月,全國最大規模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產業基地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正式投產,一期項目的300臺設備同時啟動,這標誌著全國最大生產規模的碳化矽產業基地正式投產
  • 年產30架大飛機!又一處航空生產基地曝光,美:這是怎麼做到的
    由於俄羅斯受到歐美制裁無法獲取適航證,所以當前世界民航市場長期被美國波音和歐盟空客所壟斷。然而,這種兩強爭霸的局面在中國C919客機項目順利推行下有可能演變為三足鼎立。日前,國內媒體對外曝光了位於江西南昌正在加快建設的大飛機生產基地。據悉,該基地正式建成後將滿足年產30架的預期目標。對此,美方表示這種產能真是不可思議。
  • 千億級智能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添新拼圖
    南方網訊 隨著5G+8K時代的到來,超高清顯示屏幕成為重要的市場升級需求,Mini/Micro LED技術受到廣泛關注。本次籤約項目擬在花都區投資建設研發、生產、銷售Mini LED、Micro LED產品,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項目總體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約40億元,預計年稅收不低於1.5億元。 直顯產品每月產能可達1萬平方米鴻利顯示與花都區早有淵源。
  • 大足工業園區:智能化改造助推產業集群發展
    今年以來,大足工業園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認真貫徹落實「4433」發展思路,按照「做優工業區」的要求,以及工業強區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物流優勢,著力打造雙城經濟圈中的五金特色產業新高地、重要現代物流節點、產城融合示範區。
  • 遼藝配音「千集組合」為央視六套獻聲
    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僅幾個人配製的動漫、譯製片就人均超過千集,堪稱 " 千集組合 ",其中劉海霞配音《蠟筆小新》中的 " 蠟筆小新 " 就超過了 300 集,《七龍珠》裡的琪琪、《EVA》中的綾波麗、2008 版《聰明的一休》中的小葉子配音,整整迷住了兩代人。
  • 「頭雁」振翅 「雁陣」高飛 高密高質量項目加速優勢產業集群崛起
    1月11日,記者探訪位於高密市經濟開發區的星宇安防產業示範園,在新纖維材料產業化項目生產車間內,一期年產12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4條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
  • 國際市場七成以上滑雪手套產自嘉祥 小手套「掌」握大產業
    嘉祥縣現有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200多家、加工戶500多戶,年產規模達到7500萬雙,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享譽海外的「中國手套名城」。   生產車間裡,上百臺縫紉機同時工作。嘉祥縣現有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200多家、加工戶500多戶,年產規模達到7500萬雙,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享譽海外的「中國手套名城」。  製作加工手套,特別是高端滑雪手套、戶外防寒手套在嘉祥已經有30多年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自2010年以來,嘉祥手套產業以年均10%至15%的速度穩步發展,手套產業已進入集群化、規模化發展階段。
  • 中企對印尼投資已形成集群效應
    作為東協第一大經濟體和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度尼西亞因其良好的投資前景和廣闊的市場需求成為中資企業對外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目前,中國企業對印尼投資已形成多個主要產業集群。「但從現狀來看,下遊金屬製品製造企業數量大大低於上遊礦石開採和中遊冶煉企業數量,與國內集群情況相反,可以看出印尼的有色金屬集群建立仍處於初期。」 華夏幸福國際印度尼西亞區域負責人孫釗在「印尼投資機遇與重點行業發展機會」講座上這樣說。 與金屬行業截然相反的是,中國企業在印尼的汽車行業形成了規模龐大且完善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