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列求通項的難題,一但考到,大部分同學完蛋!還不快進來看!

2020-12-22 統哥聊數學
插圖

數列求通項公式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常用的方法有:

①累加法

②累乘法

③公式法

④利用an與Sn的關係

⑤迭代法

⑥特徵根法(學有餘力的同學掌握)

等等……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道題目,似乎有點無從下手。

題目如下

插圖

各位同學可以先思考一下,你會採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呢?

其實,我們可以嘗試觀察這個式子的結構特徵,我們可以發現和三角函數中的餘弦二倍角公式有關!

這種將數列問題轉化到三角函數領域處理的方法,值得大家關注。

插圖

我們可以嘗試利用三角函數中的餘弦值,來刻畫這個數列的第1項,第2項,第3項……

大家可以自己嘗試一下~

通過不完全歸納的方法,猜想出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然後再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即可。

具體過程如下:

插圖

注意:利用不完全歸納的方法得到的結果,必須經過證明!這實際上是一種試驗-歸納-猜想-證明的推理方式。

餘下的證明過程,希望各位同學自己完成,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哦~

在這統哥只是給同學們指出了一個解題的方向。

插圖

相關焦點

  • 高考熱點數列的通項與求和問題方法大總結
    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直接由等差、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求和,注意對公比的討論. 2、錯位相減法:主要用於一個等差數列與一個等比數列對應項相乘所得的數列的求和,即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過程的推廣.3、分組轉化法:把數列的每一項分成兩項,使其轉化為幾個等差、等比數列,再求解. 4、裂項相消法:主要用於通項為分式的形式,通項拆成兩項之差求和,正負項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項,注意一般情況下剩下正負項個數相同.
  • 類型三:由a(n+1)=pan+q求通項,固定構建方法,知此方,秒解決
    一般出現數列的題目,可能是讓你求數列的前n項和,或者證明某種不等關係,但是這些都需要先求出去數列的通項。先求出數列的通項,就要根據數列的遞推公式求解,而數列的遞推公式千變萬化,很多時候讓同學們手足無措,所以就要對數列的遞推公式進行總結和整理。
  • 類型二:由a(n+1)/an=f(n)求通項?歸類內容,常考類型,方法須知
    01引言由數列的遞推公式求數列的通項公式是高考的熱點內容。an的首項a1已知,且數列f(n)的前n項積易求,可採用累乘法。),…,an/a(n-1)=f(n-1);再把這n-1個式子左右兩邊對應相乘化簡,即可得到數列an通項公式。
  • 求數列n(an+1)的前n項和?關鍵要求出an+1——這是常用的方法
    要想求出這道題不僅要知道錯位相減法等常用的求前n項和數列的方法,還要知道通過數列的前n項和如何求出數列an+1的通項公式的方法,這也是常用的方法。所以要想求出這道題要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先求出數列an+1通項公式;第二步是求出數列「n(an+1)」的前n項和Tn。
  • 類型五:an=ma(n-1)/「ka(n-1)+c」求通項?思路不同一般都不會構建
    c](mkc≠0)的構建方法:一般是利用倒數構建等差數列來求數列的通項公式。>最後根據數列{1/an}的通項求出數列{an}的通項。將bn+k/(c-m)看成一個整體,則數列{bn+k/(c-m)}就是一個等比數列。根據等比數列的通項求出數列{bn+k/(c-m)}的通項,再由數列{bn+k/(c-m)}的通項求出數列{bn}的通項,即數列{1/an}的通項。第三步,求出數列{an}的通項。
  • 奇數項和偶數項是不同的等比數列,如何求前n項和,這方法不錯
    高考數學複習,奇數項和偶數項是不同的等比數列,如何求前n項和,這方法不錯。這種數列的特點是:奇數項和偶數項是公比相同而首項不同的等比數列,下面所講的前n項和的求法也僅適用於這一種數列。如果公比不同,就不能使用這種方法,在以後的課程中會詳細講解。
  • 類型四:由a(n+1)=pan+rq^n求通項?雙層構建難度大,不會別錯過
    求出數列的題一般都離不開求數列的通項,而求數列的通項卻離不開數列的遞推公式。前面已經介紹了數列遞推公式的三種類型,今天來介紹遞推公式的第四種類型。當p=q時,數列{bn}為等比數列;當p≠q時,數列{bn}可以根據類型三進行轉化,求出數列bn通項公式,再根據數列bn通項公式求出數列an通項公式。
  • 類型一:由a(n+1)-an=f(n)求通項,方法和注意事項看這,歸類內容
    01引言由數列的遞推公式求數列的通項是高考的熱點內容經常出現在解答題的第一問中,有時也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中。{an}的首項a1已知,且數列{f(n)}的前n項和易求,採用累加法。注意事項:在累加的過程中總共是n-1項,即從a2到an。這個地方時很多同學以忽視,且易錯的地方,往往很多同學直接將其定義為n項。
  • 湖南學業水平考試在5月中旬進行,高二的同學,準備好了嗎
    疫情的影響,同學們在家裡上網課,已經逐漸的適應,高三,初三的同學,有序不紊地進行複習,方生活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困難時,我們總能以自己的力量,用最優雅的方式詮釋出最好的自己。今年是文理分科的最後一屆,明年的高考,就要以3+1+2的形式呈現了,對於高二學生,水考成績尤為重要,當得到水考會在5月中旬舉行的消息時,高二的同學,有些慌了手腳,找我諮詢的高二學生多了起來:「老師,怎麼辦,我總怕自己沒有複習好。」同學們,不用緊張,按照自己原計劃的步驟就可以了,但現在也該是進行水考複習的時候了。
  •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
    高中數學,拿下數列大題第2講,證明等比數列及求前n項和,高考數學專題訓練。第(1)問,把證明{bn}是等比數列,轉化為證明①式成立,這是關鍵的第一步,能想到這一步,就有了證明的目標,接下來根據已知條件朝這個目標推理就可以了。
  • 高中數學《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教師資格面試教案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數學。小編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高中數學《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教案。
  • 求數列通項?不簡單!不會這樣構建真解不出來,一種構建的新模型
    這樣的遞推公式該怎麼求出數列的{an}和{bn}的通項公式呢?下面我們就拉詳細的說明。02該題的思路解析該題的思路解析:對於給出這樣的遞推公式,我們不能在一個數列一個數列的求通項公式了,我們需要求出數列an和bn的整體.
  • 必修五——數列和與常見數列
    一、前言(廢話)作者已經給讀者講解了數列的概念以及表達方法(如果有不記得的讀者,或者沒看過的讀者,可以往前面翻看一下),這次讀者要講的是常見數列。二、數列和數列是一串數的有序排列,既然是數,就會有和,那麼數列的前n項和:這就是數列和的表示方法,讀者一定要記憶住,後面在做數列和的時候需要用到。
  • 數列極限的求法,你會幾種呢?
    數列極限的求法,也許大家都已經略有了解,但是一些細節可能未注意,小編在這裡會詳細地講述數列極限的求法,同時會對那部分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點出來。1.數列轉化為函數求極限在求下面這道數列極限題目時,最讓人忽視的地方就是錯誤運用洛必達法則,洛必達法則是需要對分子分母求導,因此運用洛必達法則前必須保證變量是連續變量而不是離散變量。請看下面這道例題:首先看看下面的解答過程,你發現幾處錯誤了呢?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有兩處錯誤,即上面標紅的部分。兩處錯誤的共同點是沒有說明t與n的關係。
  • 出卷老師:高三數學等比數列+等差數列基礎過關練習,必考題型
    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是高中數學最為基礎的兩種數列類型了,許多複雜的數列壓軸題都是以這兩類題型作為基礎而改編的。如果說這些基礎內容都沒有理解的話,對於其他的難題就能難著手了。那麼,對於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首先要記住它們的通項公式和定義,學會如何去求和。
  • 高考數學中數列周期性的應用
    高考複習數列專題案例分析:類周期數列的前n項和的求法,甚至在數列分奇偶項求通項公式中也可能會用到數列的周期性,此類問題形式較為簡單,和函數的周期性類似,解題的關鍵是求出數列的周期,之後無論是求某項的值或前S項和均很容易,今天把與數列周期性有關的內容整理一下:第一種形式是前後兩項的關係,若類比成函數,確定周期就很容易了,即便用數列的遞推公式來求周期也很簡單,還是建議把常見的類型記下來。
  • 8個秒殺專題,輕鬆搞定高中數學「數列」所有解題方法!
    高中數學中數列與前面學習的函數等知識有密切的聯繫,數列中涉及很多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函數思想、方程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等,必須在解題過程中學會應用。在解數列問題時,轉化的思想方法很重要。另外,在解決具體問題時還必須掌握解題過程中的具體方法.如∶觀察歸納法、疊加、迭乘法、 錯位相減法、倒序求和法、並項、裂項法、換元法等等。數列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良好題材。學習數列,要經常觀察、分析、歸納、猜想,還要綜合運用前面的知識解決數列中的一些問題,這些都有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 可以從數列開始
    如數列從本質上來看,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因此,數列不僅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更具有很多函數的性質。如數列最明顯的函數特徵:數列是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特殊函數,數列的通項公式也就是相應的函數解析式,即f(n)=an(n∈N*)。
  • 高中數學,函數、數列與恆成立相結合的綜合題,學好這些學渣可解
    在前面的文章中講解了函數的一些性質,其中就包括函數的遞推形式f(x)=4f(x+2);也講了數列的通項和求前n項和的方式方法,這裡就是一個普通的求數列的前n項和的形式;還講了恆成立問題的各種轉化形式。所以前面內容看過了,這道題就是送分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該題的思路。
  • 建數列模型,列遞推公式
    由遞推公式求通項公式是數列的重要內容之一,但隨這教材改革的深入,對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構建數列模型,列數列的遞推公式,然後再求通項公式的題目越來越多,題目設置的背景越來越新穎,應用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學生感覺這類題目難以手,在考試中屢屢丟分,連戰連敗,造成對做這類題目信心完全喪失